石帆山其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会稽三赋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09301
颗粒名称: 石帆山其形
分类号: I222.4
页数: 3
页码: 九至十二
摘要: 王十朋所撰寫的會稽三賦中有關石帆山的一節。
关键词: 风俗 民事 地方志

内容

石壁匪泥石甕匪攜香爐自〓天柱可梯韞玉
  有笥降僊有臺禹穴窅而叵採葛巖蜚而自來
  射堂豐凶之的宛委日月之珪應天上之玉衡
  直海中之蓬萊泥叶年其反攜叶翾規反〓古文煙梯叶居之切韞委粉切臺
  叶田黎切窅窈通叵晋可切蜚本作飛來叶音黎珪叶均窺切萊叶陵之切
  石壁卽石帆山之壁立者石甕在射的山足
  三石品峙其狀如甕舊經曰巨石三在鏡湖
  東時人謂之秦皇酒甕石攜提也香爐者會
  稽一峯狀如香爐人謂之香爐峯也天柱者
  吳越春秋曰九山東南天柱號曰宛委又望
  秦山與秦望山相接欲始皇登之以望秦中
  故名一名天柱峯也韞藏也玉笥山圖經曰
  在會稽縣東南十五里出美玉其形如笥因
  以爲名降僊臺皇覽曰宛委山上有一巨石
  屼然如玄臺𠹉有神僊降其上〓降僊臺禹
  穴太史公自序曰上㑹稽探禹穴註曰巡狩
  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間云禹入
  此穴賀知章纂山記曰禹穴黄帝號爲宛委
  穴赤帝陽明之府於此藏書焉大禹始於此
  穴得書復於此山藏書然舊經諸書皆以禹
  穴繫之會稽宛委山里人以陽明洞外飛來
  石下爲禹穴今則流傳失眞巳不可考矣窅
  深遠貌叵不可也龜齡有詩云不知禹穴從
  何探洞鎻陽明石一拳葛巖龍瑞圖經曰禹
  穴北有石巖高丈餘南面側平如削眞誥曰
  此石於赤烏二年天降從安悉國飛來上有
  索痕三條名爲飛來石晉葛僊翁曾築壇煉
  丹後人名葛僊巖煉丹井射堂豐凶之的者
  射的山在會稽縣南十五里豐大有年也凶
  歲不熟也孔曄會稽記曰射的山半有石室
  乃僊人射堂東峯有射的遙望山壁有白點
  如射侯土人常以占穀䝿賤語曰射的白米
  斛百射的玄米斛千宛委日月之珪者宛委
  山在會稽縣東南十五里珪瑞玉也遁甲開
  山圖曰禹至會稽開宛委山得赤珪如日碧
  珪如月各長一尺二寸應乎玉衡者輿地志
  曰會稽山一名衡山吳越春秋曰禹聞黄帝
  藏書於此乃東巡登衡嶺龍瑞圖經註曰謂
  天文葢度中權衡星名非南嶽之衡嶺直乎
  蓬萊者直正也當也錢鏐建蓬萊閣在臥龍
  山上府治之後舊志曰蓬萊山正偶會稽沈
  紳蓬萊閣詩三山對峙海中央龜齡有詩祖
  龍車轍遍塵寰只道蓬萊在海間空上望秦
  山上望不知此處是神僊

知识出处

会稽三赋四卷

《会稽三赋四卷》

出版地:温州

地理杂志。南宋王十朋撰。三卷。十朋字龟龄,乐清(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谥文忠。乃《会稽风俗赋》、《民事堂赋》、《蓬莱阁赋》三篇。嵊县周世则注《会稽风俗赋》,后郡人史铸病其不详,又为增注,并注后二赋。《会稽三赋》是南宋时期有名的地理大赋,记录会稽一地的山川、物产、人物、古迹,它的产生与当时社会重史修志的时代文化氛围、王十朋个人当时的仕途任职、文学历史螺旋发展规律的驱动、地志与赋这两种文体内在本质功能意义上的一致性以及作者本身的性情学识等因素密切相关。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十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