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图书馆
温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政類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瓯东私录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06222
颗粒名称:
政類下
其他题名:
司楚閩東廣行
分类号:
K206.6
页数:
66
页码:
一至六十三
摘要:
項喬所撰寫的甌東私錄中的行政事務類文章。
关键词:
杂著
笔记
政务
内容
政類下𣱵嘉項喬撰
司楚閩東廣行
湖廣行時爲按察司貼堂副使帯管驛傳
爲呈舉廢墜以裨驛傳事以下管理驛傳有行
照得政倣成法如醫酌古方但求實惠及民不必
造端自我本職管理驛傳杳得嘉靖十九年八月
前任副使孫應奎曽將所管驛傳事宜條陳呈請
前任撫按俱經批允通行各府州縣掌印及委官
驛逓等衙門各查照施行按季填寫格眼文册赴
道倒換查比外但行之方有次第本官適巳遷移
以後官無定員以致下無定志而實效未臻今來
惟當按其成法酌以時宜通行責成府州縣驛逓
等官照舊著實舉行以求實惠下究而巳除其中
未𥁞事宜另行議擬呈詳外合將本官呈過事宜
畧加增損開列上請候批乆曰仍舊通行申明遵
照施行如府州縣等官視爲陳迹阻撓不即奉行
者聽本道查明該叅呈者叅呈該拿問者拿問庶
幾始終畫一民可少康驛傳之政亦不致廢墜矣
計開
一格眼循𤨔所以紀定規便稽考也邇來驛傳文移
雖多驛逓官吏積年視爲陳迹因循玩愒未見遵
守若非嚴加戒飭登記簿書則程式不明何憑查
考合無每驛逓并府州縣除巳置者照舊續填外
其未置者各置立空白文簿二扇每扇照事務繁
簡計扣紙張照今𤼵去格眼式様装釘成簿齎赴
本道押記𤼵回各該府州縣填寫委官職名觧過
某驛夫馬給過某項工食追過曠役省存船料若
干驛逓各填寫夫役馬匹船隻鋪陳支應過關及
徒夫等項條件總數在前撒數在後逐一填入格
眼各府州縣差該吏驛逓差水馬夫按季齎赴本
道循去𤨔來以憑查比如鄖陽辰州衡州永州寳
慶郴州靖州等并驛逓每歳春夏二季在七月初
間秋冬二季在正月初間二次倒換如違限不行
赴比差人鎻提首領官及驛逓官吏問罪掌印正
官叅究
一專委官查得湖廣一省所屬逓運一十有四驛分
一百三十有二事體繁重兼之數年以來官無定
員公事廢閣法度曰弛漫無統紀若非委官管理
何以責成政務合無行委各府州縣掌印官專理
提調初孫副使呈請各府行委同知管理如同知
員缺行委通判推官管理其州縣衙門舊無專員
所以人多推避呈請州坐委同知縣坐委縣丞管
理各照呈允事宜逐一責成如有事故等項該州
縣即時申請空閑官員代管裁减縣分坐委典史
典史員鉄知縣代管爲照佐貳首領官員差委雜
出更代不常本道難以督責合專委知府知州知
縣掌印官庶事權𡚖一不至推托而廢弛矣
一查夫役查得各驛遞水馬工食巳有定例行之巳
乆如馬夫每年銀柒兩貳錢水夫銀陸兩俱令親
身應役中間正户果有丁弱路逺赴役不便情愿
雇募者聽伊解銀到各府州縣掌印官處自行雇
募冊内明開𣱵𠑽某人户丁某人係正身係某處
人某人係幇户係某處人某人係某人雇募係某
處人取具年貌貫址認狀在官易於查考某人係
迯亡田產係某處某人承佃一一從實填註格眼
不許將逺年祖父户名詭填在冊作𡚁隱射致難
勾攝中間果有正户及雇募之人頑慢不行應役
者驛遞官吏一靣申請本道查照一靣即行各該
州縣申取將迯過日期計筭明白即行各州縣水
馬夫正貼户將工食住支曠役銀兩扣收在官查
照繁難處所將空月銀兩申明量給與支應庫子
相兼恊濟使用少紓民困以免傾蕩之苦不許驛
逓官吏及雇募夫役朦朧侵隱其各州縣每季終
差該吏齎格眼册将觧過迯夫并追過曠役銀兩
填明赴道查比如驛逓官吏通同夫牌科索揑申
擾害及棍徒一身包攬數人私赴别州别縣收討
入巳𨚫又瞞官稱說正户在迯通不赴驛應役事
發官吏坐賊問罪句攬之人定行發遣重治
一凢水路之有船隻猶陸路之有馬匹不可一日而
缺也查得驛傳冊内原編糧差銀兩除各水夫工
食六兩外又有带徵銀兩專爲修造船芨及鋪陳
什物之用其馬座紅站船隻十年一次成造隨船
鋪陳五年一次置買通計十年所用馬船每隻成
造銀二百兩什物銀二十兩大修銀四十兩小修
二次共銀四十兩上等鋪陳一副先次銀一十二
兩後次銀八兩共該銀三百二十兩座紅船每隻
成造銀一百兩什物銀一十兩大修銀十五兩小
修二次共銀二十兩中等鋪陳一副先次銀五兩
後次銀四兩共銀一百五十四兩站船每隻成造
銀三十兩什物銀三兩大修銀一十兩小修二次
共銀一十兩鋪陳上等一副二次共銀二十兩中
等一副共銀九兩下等一副二次共銀六兩共銀
八十八兩前項銀兩俱係十年一次審編額設正
辦遇
赦不得蠲免之數銀數多寡不等隨粮派徵馬船每
年每名有一兩三錢一分三釐三毫四絲者有一
兩零八分者紅船每年每名有一兩零三分者站
船每年每名有一兩一錢三分者又有一兩三分
者又有九錢三分者俱該各州縣徵收解府以聼
各驛逓〓時成造修驗及鋪陳什物之用但此項
銀兩各該州縣慢無徴收各驛逓水夫任意取討
肥巳及至船壞又將省存銀兩朦朧申請修理不
知前項應徵船料銀兩作何下落今欲徑行各州
縣官查理未免躭延𡻕月合候科塲事畢先委官
分授前去會同各府州縣掌印官備杳各驛逓馬
座紅站船隻自嘉靖六年起至二十二年止原坐
派何府州縣各年帶徵修造船料鋪陳銀兩巳徵
若干收貯何庫某年月日修造某船隻置換某鋪
陳支用過若干有無於省存銀内重復支辦未完
若干的係何人拖欠侵欺逐一挨年清查追究下
落責限完官次將各驛遞船隻查看原額若干隻
見在可用若干隻某號係何年成造某號係某年
脩驗損壞未補若干隻拆卸板片見在何處堆放
有無變賣價銀若干某字號應成造某字號應大
脩某字號應小脩一一查明造冊送道以憑施行
其輪撥兩京及江西浙江等處逺差船隻違限三
箇月以上者定將船頭等役問罪扣追工食𨔻限
三月以裏并近差違限者量行責治發落
一陸路驛逓馬匹驢騾巳有定額價值銀兩俱有三
等則例上馬每年原定價銀四两三錢三分三𨤲
有零三年共該銀一十三两每年草料銀五两中
等馬每年原定價銀三两共該銀九两草料銀四
两下馬并騾每年原定價銀二两三錢三分有零
三年共該銀七两每年草料銀三两驢每年原定
銀一两三年共該銀三两每年草料銀一两三錢
以上馬匹騾驢銀两每年隨糧帶徵貯庫三年一
次給𤼵各驛買馬但各夫多係雇倩積年包攬走
遞之人惟知營家驛事罔恤每年通同各州縣該
吏將馬價并草料銀两收討肥巳故將馬匹延捱
不肯買補僥倖閑曠及至差撥减價雇倩瘦小頭
匹搪塞走逓甚至躲閃貽累官吏有馬者又不肯
愛惜走差而水草不給差多而復圖利轉窟以致
倒死數多馬匹日缺合無行令今次委官通將缺
少馬匹驛分盡數查出要見各該驛分原額馬匹
若干見在若干夊缺若干新倒若干的係何人名
下不曾買補自何年至今幾年不曽走逓節年馬
價草料銀兩的係何人支領備細查明將原侵欺
馬價草料銀两人役一一查究追出各照原馬買
補完日送各府州估價印烙𤼵驛將買過年月毛
齒登記格眼齎送本道仍令各驛逓官拘收在驛
團槽喂養朝夕檢㸃草料遇差輪撥各該州縣管
驛傳官仍一月一次下驛以驗馬匹肥瘠有無倒
死申道查考如有倒死隨即相剥皮張申府查驗
務將馬夫問擬罪名從重𤼵落如馬匹原額不缺
係走逓倒死者仍遵總㑹冊内比照北直隸事例
係三年之外倒死者全給朋糧價銀買補二年之
内者給銀七分雇役自備三分一年之内者給銀
四分雇募自備六分俱自行買𥙷照前送各該府
州驗價印烙𤼵驛仍將買過馬匹并動支過銀两
數目具申守巡道并本道查考遇有㸃站之日委
官務將馬疋毛片剪記不許彼此借㸃以滋弊端
如此庻馬疋原額充足差遣不乏公務舉而各驛
官吏可免負累之苦矣
一水夫爲船而設船旣損壞用夫何爲况公務失具
差遣何憑查得各府州縣驛逓各夫不行看守船
隻以致船隻漂沉一船雖小每隻亦動至百五十
兩之數彼此奸猾廢于一旦情甚可惡若不立爲
定規各夫不知警戒合無今後如有將船不行用
心看守撑駕致有損壞者除水夫艄工重懲問罪
外各水夫工食自船壞日爲始截日住支中間如
有𣱵充及糧僉正身者查追船價三分之一在官
帮補修船其雇募水夫即日盡行革退行令該所
并轉行該縣扣追工食入官再不許朦朧仍在别
船及空船應役查出定將夫甲并同船之人通行
連坐問罪仍侯本道委官另選殷實應後其前船
巳朽壞冊開自雇船隻𦗟差者俱係水夫冐領工
食虗捏開報委官務要備細查明扣追各年工食
觧府填寫格眼册内查比此一事龙爲𦂳要委官
如着實舉行追銀數多者呈請量行獎勸
一各驛鋪陳例應五年一造價值件數俱有原定則
例上等鋪陳每年原定價銀二两四錢五年共該
銀一十二两中等鋪陳每年原定價銀一两五分
共該銀五两下等并騾鋪陳每年原定價銀六錢
五年共該銀三两驢鋪陳每年原定價銀二錢四
分五年共該銀一两二錢以上鋪陳銀两各州縣
每年俱於丁糧内徵收完足觧府貯庫該置年分
𤼵驛係是舊規但近來驛傳政弛上下因循隨馬
夫役將鋪陳銀两私擅領收到驛通同官吏侵尅
𨚫將鋪陳不行置造以致鋪陳日見缺乏中間多
有年分巳過而不行攺造或年分未及而輙至損
失近雖置有格眼各驛輕視官物全無愛惜號爲
新置者即就污舊舊者極敝全不堪用過客宴息
徃徃受困甚非事體合無行令今次委官通將前
項鋪陳銀两逐一挨年清查要見拖欠者各州縣
縁何不行催徴𤼵驛者官吏馬夫縁何不行置造
中間果有拖欠侵欺一一追併在官查照鋪陳原
額副數置造完日與舊鋪陳堪用者相𠔥應用其
舊壞不堪者從新拆洗上攺中中攺下俱送該府
州用印鈐記裏用紅印表用靛花藍印申送守廵
道驗印𤼵驛領用仍要造入該州縣庫薄内開除
實在項下每年同庫藏錢糧一體查盤其造攺過
副數登記格眼轉呈本道其支使過鋪陳銀两𦗟
守巡道查考㸃站之時委官耳用關防鈐印若有
未及五年損壞遺失臨時却借别驛鋪陳作弊應
㸃者定將看守鋪陳庫子問罪追赔官吏提究仍
申本道定奪施行
一省存查得馬座紅站船水夫先年徵銀一槩追收
但人衆銀多徃徃拖欠不完後議將各船水夫每
十名抽取二名不及十名者一名預先編造姓名
在冊每名每年徵工食銀六两在官免其着役名
爲省存專爲過關及脩理衙門之用行之巳夂公
私俱便但夫頭并積年以一人而包當三四名以
一家而承攬十數人故近省雇募人役以省存正
户歇役不便求利遂有每名徵銀六錢之議通令
在船應役及查别府州縣却又照舊省存政不畫
一故積猾之徒一遇徵銀則稱在船應役追併𦂳
急又赴上司告訴重併多方展轉甚至水夫私自
下鄉多討工食臨時營攬逺差告給衣糧工食又
捏稱缺少衣糧官使不知詐情輙向府縣催借别
項銀两亦於存省銀内那給有借無還數年來上
下含糊省存至今通行未見下落驛傳廢弛亦巳
極矣中間又有十里排甲預收入巳者有定主包
雇不畏公法而擅自討用者有收頭庫役日乆盗
匿者有官吏通同侵費者利歸奸惡而公費反坐
困矣合無行令今次委官將原議省存人夫自嘉
靖六年上役起至二十二年止要見某遞運所原
額馬座紅船若千隻某驛原額站船若干隻每年
省存人夫若千名巳完省存銀若千收貯何庫某
項某項支用銀若千脩理衙門給𤼵過關用銀若
干未完若干的係何人經收何人拖欠各提人犯
正身追究下落若有官吏通同夫牌侵欺受財容
塌從重問以應得罪名即時監比變產追赔果係
額編夫役拖欠責限追徵照常𤼵落其逺差水夫
曾借過省存銀两即今有無徵收本名衣糧工食
補還務要從實查究追償在官填註格眼呈報自
二十二年分爲始委官㑹同各州縣掌印官通行
照舊省存查照原編驛傳冊内將糧僉殷實得過
人户每十名坐編二名每年辦納省存銀两免其
赴役比照審編驛傳定規十年一換不許輪流庶
免拖欠支吾之弊仍將編過姓名文冊先行送道
查考母仍故將省夫姓名延捱不報漫無稽考亦
不許將在逃人户捏造希圖隱射每年俱限九月
秋成之時各該州縣官催徵完足各轉解各府登
簿貯庫卽申守巡并本道查考仍限十月以裏各
府州縣將驛傳催徵委官職名并追徵過省存銀
兩如某州某縣原派省存若干或通完或完過若
干未完若干逐一塡寫格眼册内查照季終比較
事例付各州縣該吏齎冊赴道查比不許遲違以
致鎻提首領官該吏問罪
一處支應查得各驛支應庫子差使繁重㝡爲負累
遵照本院近行事例自嘉靖十九年均徭爲始各
州縣預將額編館庫銀兩照數及時徵完連人銀
解府轉𤼵該驛務令徭編庫子親身赴役供應年
終雖有盈餘並免扣收該驛官吏不許通同夫牌
勒索常例及月支日支之費違者定行從重究治
其廪給口粮宿食查照近定關支牌票事例應付
照數登記簿籍仍將原關并抄謄牌票一同附卷查
考如無關文該驛官吏故𨔻則例分外應付者不
准銷筭正經支應外公使人役亦不許别項科索
其各驛答應諸司傘轎之費遵照本院批准事宜
於省存銀内申取支用驛官不許動支徒價以開
賣放侵漁之門事𤼵該驛官吏通行坐贓問罪
一過關査得公使人員乘坐馬座船隻經過驛逓俱
應付過關米石遵照兵部題准事例上水馬船人
夫四十名座船人夫三十名過關米五斗紅船人
夫十五名過關米三斗下水馬船人夫三十名座
船人夫二十名過關米五斗紅船人夫十名過關
米二斗查審真正關文及牌票照例支給中間若
驗關文及牌票似有詐僞者俱不准應付仍收留
來關附卷聴候吊查如無關文妄行揑寫簿籍定行
問擬侵欺如勢要分外多勒過關米石及將人情手
本索要幫貼銀两宻申本道定將船頭等役追賠給
主府州縣仍要查審各驛逓繁簡酌中給與省存銀
两買米聴支季終將關文并簿赴府結筭有餘扣還
作來季分支用不足補給仍申守廵及本道查考
一徒夫查得各衙門批𤼵擺站徒犯該驛逓官將收
過徒夫登記格眼某年月日某衙門𤼵下徒夫某
人見在走逓某人限滿踈放申道杳考間有願納
工價者赴守廵并本道或該府州并原問衙門告
准批行方許折納徒工銀两務觧各該州縣貯庫
取庫收繳昭驛逓官不許勒要徒夫銀两擅自釋
放亦不許容令保候在外辦納月錢尅收入巳及
至㸃站雇人應名魆者捶楚傷命類莫聲𡨚事𤼵
從重究治
一座馬之設亦古者存羊之意耳一馬巳若虚設近
者各驛阿奉上司一馬之外又加看馬二匹無故
而虚設上馬三匹使之奔走不休有心愛物者巳
不能安而况此馬皆上馬也重費民之膏血可能
安乎合行各驛今後雖親臨上司許用座馬一匹
仍舊阿承者問罪
一查得㑹省額設逓運所馬座紅船内隨船水夫舊
規俱摘撥各上司擡輪夏口驛站船水夫摘送各
上司打傘除傘出於驛傘夫亦出於驛打扇凉雨
傘亦出於驛母容别議外但舊規輪出於驛而驕
夫則出於逓運所縁逓運所非夏口驛所管以致
〓轎水夫將驛内官吏百端刀掯需索無巳驛丞
官𤰞只得奉承即今夏口驛驛丞徃徃棄官脫走
若不加意存恤將來官吏實難自存合無今後將
上司一應座轎棕衫棕套俱令逓運所出辦價赴
本府於省存銀内𨵿支座轎交與該所水夫擡行
不許將輪損壞庻輪與輪夫俱出於所自無需索
本所之理而夏口驛得以少甦矣
爲稽查驛逓以革奸弊事
照得驛逓舊例該查照真正關文應付近日官使
借𨵿而行巳非正法若一官借用五六張每𨵿索
取三五斗是豈有人心天理者所忍爲乎查得抄
關吏書往往與承差人等作弊將廪給口糧夫馬
寫無作有寫少作多以致驛遞疲敝極矣若不立
法稽查深爲地方有害查得兵部題准事例上水
馬船人夫四十名座船人夫三十名過𨵿米五斗
紅船人夫十五名過𨵿米三斗下水馬船人夫三
十名座船人夫二十名過𨵿米五斗紅船人夫十
名過關米二斗站船上水米二斗人夫十名下水
米一斗人夫五名此節經該部申明事例所當著
實舉行合候詳乆本道置立格眼長單及掛號文
簿一扇每號一百張用本道𨵿防鈐盖給𤼵交界
有司驛逓衙門𠬧候凡遇一應公差人員船馬到
日除本省三司印信牌票用夫不多者免給外其
餘查有符驗關文照例填給長单一張前路官司
驗無長单不許應付即有應付不准支銷驗有長
单者就於格眼内照前填註某衙門某日應付某
官使人夫馬匹過關廪給口糧若干陸路人夫照
原來扛數打𤼵亦母得過一百名水路縣驛逓三
處上水多不過六十名下水多不過四十名過闗
米石各驛各逓不許重支仍各逐程挨格填註用
印掛號其官使有支驛不支所支所不支驛有支
口糧不支廪給者則請親手註無字以杜加増如
出外省者所屬界止驛逓𩔗收如入本省所止衙
門俱按季申繳本道查考若有勢要分外多勒過
闗或將手本索要幇貼銀两者宻申本道叅究或
先將船頭等項記名追賠給主其吏書洗攺増减
及官員阿䛕奉承者事𤼵重洽如此庶奸弊稍革
而驛逓之困可以少甦矣
爲議處支應以便過客事
照得省城驛逓衙門乃天下使客共由之路必使
賔至如歸庶幾政行無滯近見使客灣船巳乆縣
無皂𨽾所無輪夫驛無支應堂堂㑹省如入無人
之境非惟過客不堪而職司其事者實所深耻也
除轎夫皂隸另議外查得夏口驛支應舊規一月
編銀四十两一年共編銀四百八十两照依徭户
門則𣲖定月日齎銀到驛親當有遇過客稀少一
月止用銀五六十两者有遇過客多一月用過銀
八九十两者此其多寡惟聴慿庫子造化官司似
無私心矣不知官司所以平民不平爲民造福者
也乃使民聴慿造化而多寡不得其平可乎非獨
小民敢怒而不敢言且使奸猾之徒見客少則向
前遇客多則躲避驛丞有力者借辦不前無力者
甘心溺死其勢則宜然也又查得昔陂縣庫子李
芳菲原編本驛止一十五日奸民李堯臣包攬伊
銀一百五十两猶嫌少以致告爭興國州朱日照
原編本驛庫子七日伊户丁朱希曾包攬銀四十
两猶躲避以致問罪即一二以例其餘可知良民
出錢比原擬一月四十两之數不啻多出六七倍
然皆奸民得之於驛逓無補也茲欲變通以宜小
民以便過客合無𦗟本道行令府州縣將該年編
定庫子姓名先申到道聴慿本道照依名姓編定
年月先後或原編二人共一月或三人共一月責
令朋充不必分定月前月後惟每日坐定銀三两
比原擬止多一倍有竒行今府州縣催徵完備責
令庫子先期親賫到驛眼同該驛官吏照依前巡
撫顧議定規則支應如某人某月初一日起至次
月初一日止前銀支銷巳盡該驛官吏查𥮅開報
格眼文冊明白送府帯管驛傳官員查明徑將本
庫放回以下名接應如一月未及二十日或半月
前銀支盡亦即放回不必拘晋以凑月數如一月
巳過而前銀支應未盡仍晋本庫在驛支盡方放
其有坐定月分前名巳𣼛而後名未到者即將後
名照依違誤日期加銀添曰在驛荅應𣼛日方代
仍枷號警衆如此則各役知其銀之有限而包攬
者不得肆其奸利其身之得代惟恐客之不多銀
之不盡而樂於荅應矣如使客人等不肯照依原
擬規則打發多索折乾銀兩者聴該驛申詳懲究
不許阿承荅應仍候呈詳乆日大書告示行各衙
門知㑹查照施行
爲議處驛逓夫役工食事
照得事必錯綜斟酌而後可以通行法必官民稱
便而後可以經夂先因武昌府逓運所馬座紅舡
水夫多係積年包攬光棍每遇寅年將卯年工食
𥝠自下鄕額外科收一遇差撥輙𠋣官使在船推
稱逺差缺食呈乞借支官銀𦗟差本道不得巳只
得批行武昌府就近借支打𤼵縁此致正户被害
官庫空虚而前項無藉光棍亦徃徃被繫監追不
了先該带管驛傳副使張目擊此弊曾呈撫按
察院詳允通行武靖等一十七府州遵照將各驛
逓水馬夫工食按春秋二季觧府轉給各夫去後
近據嘉魚等縣稟稱徴銀觧府小民嗷嗷各稱不
便監利等縣各驛逓申稱自奉例以後各夫因工
食給領艱難逃躲無人答應况站船水夫徃廻不
逺縁無那借官銀乞將解府工食就近查給或𦗟
今照舊自雇等因及據武昌逓運所聼差馬船紅
船水夫又各告稱奉例不敢下鄉而𦗟差工食徴
觧不到縁此勢難逺出不免又𠋣官使勢力挾借
庫銀據此則各驛逓馬座紅站船隻聼差有逺近
不同各水馬夫正朋糧户住居去驛逓亦有逺近
不等必欲一槩徵銀觧府委於民情未安合無候
批允日通行各府州縣除省存鋪陳船料銀两照
舊僉户首徴收在官聼觧外其各水馬夫工食銀
两除嘉靖二十二年春季以前巳徵在官應觧外
其餘俱自本年夏季爲始將各編定正朋糧户通
拘在官靣審願親當者取年貌籍貫認狀責令赴
該驛逓投到取保承當其地逺或家無以次人丁
者𦗟其就近所人承當仍酌本户住居逺近及驛
遞夫役衝閒當官定立銀數寫立合同將受雇之
人一體取結在官以防奸騙其無正身及恐雇人
反致多科者亦取認狀聼其仍依原議春秋二季
照正數納銀在縣徑觧與該驛逓官吏給領雇人
替代其取結承認巳定而該驛逓申稱日乆不到
及銀两未給者該州縣將正户及受雇人從重問
罪仍追曠役工食給補官吏借貸其各官吏或有
需索見靣等項及州縣官任其申逃不爲提究者
許申本道叅提問究如此庶通變宜民而法可守
矣
爲議定賦役規制以一體統事
照得湖廣驛逓法不畫一人縁爲奸其疲弊至今
極矣今扣至嘉靖二十四年正當預行審編之期
中間因革事宜所當㑹議者不止省存數件亦不
止岳州公安等縣所申而巳今併前項批申及所
當會議者斟酌輕重序列于後逐件請加訂定批
行布政司斟酌編入總㑹文冊以慿編審施行
一國初賦役之派各省各府俱有恊濟盖所以爲兵
亂凶荒之防也但徃者威信素行擊首則尾自應
近日官民侮法逺水不救近火湖廣驛逓所以極
弊大壞者大率以恊濟人銀不至之故若使一府
州縣之丁糧自歸併一府州縣之驛逓則一徵即
完一呼卽應今皆以隔府人户僉恊本府驛逓非
獨隔府官吏視爲秦越類不肯驅迫其民且本府
官吏亦以拘提不動置之無可柰何而巳賔至之
不能如歸驛逓之官或棄印而迯走或抱石而自
沉或質妻鬻女而不能生還者其弊盡坐于此合
如布政司布政張明澈所議欲將冗船冗夫裁革
則一府或自足以勾一府驛逓之𣲖合候編審之
年一府自𡚖一府其或丁糧多寡不一者許於别
項錢糧下那移抵補其無可抵補者方許於附近
州縣裒多益寡以充其數如此庶官府之威信易
行驛逓之困弊得甦矣此今日所當更張之第一
義出此雖有善政𥨸恐終歸於弊弛
一本道係專管驛傳官員然坐視驛傳之積弊亦徒
仰屋而𥨸嘆者盖縁先年呈請將驛傳坐委同知
縣丞佐貳等官帶管以致交代不常展轉推托官
吏縁以爲奸錢糧無憑稽考今次編審合照布政
張所議將各府州縣循𤨔責成各府州縣掌印
官查照本道原行格式開造循𤨔文冊按季差兵
房該吏赴道倒換凢有驛傳事宜俱申本道詳允
查考不許驀越通詳以致批判不一弊端橫生有
故違者聴本道叅究拿問如此庶委任專而體統
正奸弊庶幾可以漸革矣
一省存朋糧銀两查得各驛逓水馬夫役永樂年間
止以永充定數後因永充者支應不前天順年間
方議取足于秋糧朋辦嘉靖五年廵撫黄因見
各船夫役空閑數多議每水夫十八名在船撑駕
二名抽出不當每名徵銀六两以爲脩理船隻過
關等用謂之省存銀两嘉靖十五年因省存徴銀
不前又奉勘合將水夫昭糧徵𣲖每糧一石或徴
銀一錢或八九分以爲脩理船隻買辦鋪陳什物
之用謂之朋糧銀两其省存照舊徵收以爲過關
脩理衙門之用嘉靖十七年又奉廵撫顧議入
總㑹文冊編徴隨糧船料銀兩每夫一名除工食
外徵銀一两二錢或一两三錢有零以備脩造船
隻鋪陳什物之用其省存革去各夫通拘在船
應役通船每名徵銀六錢以爲過𨵿及修理衙門
之用嘉靖十九年該本道副使孫復議呈允自
嘉靖二十年起照舊每十名抽省存二名每名徵
銀陸兩仍備修理衙門過𨵿之用巳經通行各府
州縣遵行至今此省存朋糧各起原議年分來歴
之不同如此今照各驛傳修造船隻買補馬疋及
隨船鋪陳餵馬草料過𨵿米石俱不可缺者也但
查馬船每隻額編水夫三十名成造例該銀二百
兩什物二十兩上等鋪陳一副先次置買銀十二
兩後次添修八兩三年八年二小修共四十兩五
年一大修銀四十兩十年共該銀三百一十七兩
紅船每隻額夫十五名成造銀一百兩什物銀一
十兩五年大修銀一十五兩三年八年小修二次
共銀二十兩中等鋪陳一副先次銀五兩後次銀
四兩十年共該銀一百五十四兩站船每隻成造
銀三十兩什物銀三兩五年大修銀十兩三年八
年小修二次共銀十兩鋪陳上等一副二次銀二
十兩中等一副二次銀九兩下等一副二次共銀
六兩十年共銀八十八兩今以朋糧省存二項筭
之馬船每名帶徵銀一兩二錢十年共該銀三百
六十兩與省存扣夫六名者銀兩相同紅船每名
帶徵銀一两二錢十年共該銀一百八十兩與省
存扣夫三名者銀兩相同站船每名帶徵銀一兩
二錢十年共該銀一百二十兩與省存扣夫二名
者銀兩相同若止用朋糧带徵馬船除三百一十
七兩作脩造鋪陳什物之用尚餘銀四十三兩紅
船除一百五十兩尚餘銀三十兩站船除八十八
兩尚餘銀三十二兩除修理衙門臨時另行呈請
外馬船每隻每年該餘銀肆兩三錢紅船每隻每
年餘銀三兩站船每隻每年餘銀三兩儘足以備
過𨵿之用不須再用省存可也若止用省存除修
各項支應之用其餘銀亦足以備過𨵿不湏再用
朋糧可也然朋糧徵之通船各夫省存止扣存所省
數户縱使二項𠔥行其在一夫之身亦不謂之重
科但用朋糧一項巳有嬴餘而復徵省存則亦爲
重科之政耳用是官司視以為羡餘而不爲催徵
小民誤以爲重出而任意拖欠以致兩相躭閣各
年逋負之數陪於正糧徴之則民窮財盡卽日雖
勤敲朴秪令剜血做瘡不徵則民玩法弛卽有事
修營難令鬼輸神運今如布政張時澈所議止存
朋糧銀两照舊催徵將省存夫數徑行革去不編
中間倘有拖欠不𢾾寜稍存贏餘每船仍照糧加
編過關銀二两一併貯庫查給填報循𤨔如此庶
事體畫一而小民稱快矣又照得前項省存銀两
拖欠實多如岳州一府巳欠一萬四千有零矣原
擬遇
赦不蠲之數以後雖是免徴以前還行各府將拖欠
人戶漸次追併庶使奸頑不致侵欺驛逓終有實
用矣
一江淮濟川二衞馬船水夫原係洪武年間𣱵充免
軍朶充人户與軍匠竈籍同科向是觧户應當後
奉題准事例每夫追銀四两五錢五分觧部夫各
船戶旣係永充則各正朋户自有丁糧辦納縱有
消乏豈宜求𦔳於衆况丁口雖有逃移而事産不
無歸着若審編驛傳議將各夫工食銀三两五錢
行令各户自辦其船料銀一两五分𣲖於通省丁
糧雖於馬船水夫不無憂恤之意然思各户亦自
有户差何以當此重復之累譬如各省軍匠係自
行着伍納班如各運司鹽竈户籍俱係自行煎鹽
結課並未聞通省人戶包補而𦔳納也若謂丁產
有逃絕故爲此不得巳之舉則凢有田見在者孰
不故作逃絕以爲幸免之計民僞日滋難以姑息
近據醴陵縣所申似應議處合無仍照題准事例
止於各户本籍額編糧内將工食船料銀四两五
錢五分杳照舊規徴收每年付南京部糧官𩔗總
觧部應用不必混於驛傳冊内擾及平民庶於
祖宗立法之意旣不相背而小民亦免於重復徵求
之累矣
一水馬夫役親當之與雇募利害亦適相當大率驛
逓官吏利於親當而不利於雇募正朋人户利於
雇募而不利於親當但親當則官無徵銀之擾民
無拖欠之累其夫役設有逃躲則指名按户亦易
于拘勾其船馬設有倒壞則按户𣲖銀亦易於脩
補較之徴銀在官自行雇募者猶爲彼善于此况
親當則以身應役漸次出銀雖貨物亦可准折徴
銀則一頊催併小民煎燒必致折落官吏徴收必
取耗頭及至觧放不能依期夫役動至逃𥨥本以
利民而民反或以爲害本以便驛逓而官吏反稱
不便者多矣夫通其變而必使民無倦庶㡬神而
化之與民宜之若擬議而不能成變化則不若仍
舊之爲愈也前此該副使張承恩带管驛傳因水〓
預收工食及至駕船又謀告借官銀巳經通行各
府按春秋二季將工食徵銀解府支給以致各州
縣申稱小民告哀各驛逓申稱失馬逃𥨥者其文
書不啻拂塵掃葉驅去復來非此鄕士夫以爲不
便而巳后該本道議呈本院批允自二十三年春
季爲始將各編定正朋糧户通拘在官靣審願親
當者取年貌籍貫認狀責令赴該驛逓投到取保
承當其地逺或家無以次人丁者𦗟其就近雇人
承當仍酌本户住居逺近及驛逓夫役衝閒當定
立銀數寫立合同將受雇之人一體取結在官以
防奸騙其無正身及恐雇人多科者亦取認狀聼
其仍依原議春秋二季各將銀三两納銀在縣徑
觧與該驛官吏綸領雇人代替其取結承認巳定
而該驛逓申稱日乆不到及銀两未給者該州縣
將正户及受雇人役從重問罪仍追曠役工食給
補官吏借貸其各官吏有需索見面等項及州縣
官任其申逃不爲提究者申本道叅提問究巳經
通行各府遵照施行似無遺議但照得湖廣地方
闊逺雖是一府錢糧歸併一府驛逓聽其或親當
或雇募然有本府州縣離本府各驛逓三五百里
者有本府不足取辦扵附近府州縣者如此等類
不拘永充糧派湏是一併坐定徴銀轉觧不許聽
令自當及雇役庶㡬驛逓稱便
一湖廣係陵寢所在近曰百務交併過徃官使人
員關文牌票濫極矣切齒民隱者亦不能革故驛
傳庫子尤宜一府編𡚖一府責令正身赴驛親當
雖是以一科十終爲衆輕易舉况編爲庫子者俱
屬上上人户其扣編丁糧巳多正是可擾之家也
若如公安縣所議照後徴銀𤼲驛逓官吏支應則
富家得以免役官吏代其受苦縱使鬻女質妻終
恐支吾不逮再照夏口驛比各驛百陪艱難今令
每日𣲖銀三兩似足以支吾矣然湏將原編黄州
各縣者革去該府止扵本府人户内編僉庶緩急
有頼官吏有所恃而不迯矣此亦㑹城待賔客光
四方之一義非止爲驛傳官吏而巳
爲諭官屬以明法守事以下署堂印有行
照得居上必能令下而後可以立政居下必能獲
上而後可以治民若上下不相體悉則治化難以
有成本職猥以踈才叨恊堂政兼管驛傳清軍屯
田三道事宜近以親老乞休不蒙撫按允請計與
闔省官屬相處不係暫時必湏令行禁止庻幾可
以共事查得接管卷内凢奉撫按衙門及本道一
應事件通行各府州縣衞所及守備官查提勘問
中間完報者固有而未完者殊多甚至數年之内
行牌數十次而視爲故紙一事之中計贓數百兩
而竟爲埋没提官提吏則官吏若罔聞知而照舊
管事差官差吏則驛逓徒多搔擾而空文莫施此
固下官之不職而積弊之相仍亦或在上者偶任
吏胥之力筆而濫用勾提不察事情之輕重而致
令廢閣其漫無畏忌而習爲故常亦宜也今本職
所管之事既與闔省相𨵿則立法之初湏與各官
相約德業願爾各官相勸過失願爾各官相規凢
本道未完不拘逺年近日及自今以後有行者願
爾各官用意相成依期完報非關切巳事情及故
意遠慢者本道於牌票内决不輕下提官提吏等
字及差官差吏下屬擾民其有不得巳差官差吏
提官提吏者牌到之日即將官吏革去管事事完
之日方許復職着役官有故違罪歸首領掌印官
吏有故違者罪及填劄同房并吏房該吏此皆本
道所必欲行期與各官共成治化者也中間倘舊
案積年難完者及申詳日乆未示者許具由催詳
以憑查處其詞状提人三箇月而原告不行到官
者即將原詞繳來立案地方有應行應革事宜許
不時具掲申繳所有前項積弊母得苟且因仍夫
臬司之於府衞州縣猶府衞州縣之於合屬也合
屬果能其官府縣必能薦逹其不能者必不輕貸
之况本道於闔省原有按察之司有叅効之責者
哉各官其皆知所嚮往者也願相勉旃以圖後効
又
再照本職先爲諭官屬以明法守事巳刋刻告示
給發各官去後但恐各官或員缺或不在任該吏
乘機沉匿依舊又是虗文爲此案仰本州府縣掌印或
署印官如遇前案到彼即便分給各官類繳依准
如各官員缺或一時不在任者前發告示即付兵
房該吏收着候新官到任或舊官復任日分送陸
續取依准徑自繳來其新官到任掌印或舊官承
委各州縣署印務要開呈本道照驗如前項各官
依准竟不繳報及大小官員署印不申照驗定將
二該吏問罪仍於同房吏填劄日拘晋一併治罪
不恕
爲備查噐用以便官民事
照得本職到任將及一年署印又將數月每見三
司公宴之禮無有五日不一舉者及一舉行則大
小器皿如碗碟果子之類亦取辦于市井小民其
所買辦止慿快手執銀望門投買中間刁難棄毁
减價換銀指稱和買以致小民敢怒而不敢言者
疑必多矣除買辦者責令庫吏唐文齊立簿設立
官印號票鈐記遇有公宴將見銀填寫票上坐定
鋪户姓名照依時估平買外所應置立噐用又經
責令工房該吏李表眼同庫吏逐件條開動支無
碍官銀給與各行鋪户及該行匠作修造見今油
漆巳成即有公宴取諸公堂而用之不復勞擾小
民矣但恐法乆而不能守則一經交代便無稽考
不無枉費心力爲此設立文簿渊扇用印鈐蓋并
木牌一靣將一應舊管新置家火備書細刻自本
年六月初一日起擇取曉事候缺農民二名專管
并兼管後堂茶果其噐用年乆廢壊者禀堂修之
中間一有棄毁罪坐所由本吏禀明賠補如三箇
月巳𣼛本吏請吏房直月吏禀僉二名同庫吏眼
同查有下落方許執簿禀堂填註交代至於卓椅
等項各衙初到或𦗟下人禀請借去本吏随即執
簿告明取回專留後堂公用如誤公事責令原取
人役借補不許推托致無下落又有本緊𨵿文簿
㡬扇一併開列于后牌懸掛堂後簿與印交流庻
㡬本職一念爲民之心逹之物我而無間一時奉
公之意可垂之𣱵久而無弊矣
爲查盤庫藏事
照得學莫先於義利之辨法莫嚴於錢帛之稽本
司雖非錢帛衙門然爲紏察奸弊而設况柴薪馬
夫表夫俸銀及皂𨽾禁子門子書手工食公用贓
罰油燭價銀巡按觧京紙價無慮十數起俱係各
府州縣徑徵至本司貯庫令庫吏收支歷年巳乆
中間拖欠侵欺之弊難保必無唯是掌印正官既
皆不煖席而陞遷署印官員又以居無何而更代
以此因循向未清理若本職原係貼堂副使視篆
計必踰時相應委官查理庻得財帛分明查得武
昌府同知祝珝守法奉公無所屈撓爲此牒仰本
府行令本官將發去後開卷冊自嘉靖十年起至
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止逐項逐年逐府逐縣
嚴查原派某項若干某年巳觧若千未觧若干巳
支巳觧京若千見在該若千其間判案印信字跡
有無相同收支數目總撒有無相對逐一親自查
比限五月内造冊報繳間有奸弊明白開報毋得
避嫌怕事扶同隱蔽以副委任之意所用書手紙
劄等項即便動支本司無碍紙贖完日具數併繳
母得視爲泛常遲違取究不便
爲查究放班承差事
照得承差人等自進司以來親狎撫按三司左右
玩視府縣守令官員旁若無人肆無忌憚各官欲
與較讐則思投䑕忌噐此軰漫無省攺公然近廟
欺神𥝠投跟用擾害地方巡按御史桂所批蓋舉
其重而語其槩矣本司招詳不可不行附麗近於
本月二十三日蒙察院批詳巳令納罪降𠑽本司
六房吏役此亦足以借一而警百矣今奉前因欲
再嚴究招詳誠恐遺之辯說今將原招繳上伏乞
俯從原議情罪批行降充本司吏役本司不敢擅
專擬合具由呈詳
爲查究原告援例承差事
伏覩
大明律内一𣣇凢不應得爲而爲之事理重者律杖
八十又題准見行條例一欵官吏行止有𧇊者問
革爲民其知印承差笞杖公罪克吏今承差鄒瑞
托名援例安坐𥝠家者兩年若𥝠稱貧窘則前此
宜量力而動呈若稱患病則前此宜致詞以案候
而皆無可展說之地躲差而去乘興而來公然不
知事體而頑然不畏法度也雖無為事問革縁由
原情定罪即此間革亦不爲過而姑擬今罪降吏
以爲末减今本院批稱查無爲事問革别情依擬
納續姑准還原役蓋本院軫念本司承差缺少又
近日縁事者多愛惜此軰前程故從寛而曲處之
也本院急於成物而緩於惡惡即此可見矣但宥
過無大刑故無小本院固以好生爲德憲司當以
執法爲公若在家無意延住二年罰米七石復役
是七石之米即足以避兩年之差計此軰在司聼
差日食只許三分二年亦該費用二十餘兩今却
只費米七石而得安居穩食不失原役是使在司
𦗟差者援以爲例遂謂米可復後錢可通神他日
誰願守法以自効勞費也若不依律降吏似於憲
法有碍本司素知本院原無係累意必之𥝠能容
各官守法繼自今雖毀言日至亦知本院必不爲此
軰動也爲此具呈照詳
議處撥吏資格
照得法貴服衆例㨿見行本司撥吏節年巳有定
規柰何遇缺撥叅各吏仍如聚訟争論不巳縁此
軰頭項多端舊規開載不盡宜其各有遺論也若
不立法遵守無以壓服衆心爲此置立文簿叄扇
將見行議定條例開具畧節于前以便撥叅備抄
原行縁由于後以備查考仍將六房書吏定爲五
格典吏定爲十一格首領吏定爲六格凢遇撥缺
之時照依前定格眼挨撥如第一格該撥而本格
項下缺人即註無字將後格挨撥必待各格撥盡
而後再及第一格其本格開無之後不許告求補
撥如此則事體均平衆情允服法例行而憲綱正
矣
計開
一六房書吏止許本行并起復辯復及六房曲吏轉
考者叅補其首領轉考生員充吏及六房典吏未
及一考丁憂起復及爲事辯復者俱不准撥
一本司勘合承發架閣庫書典俱令納銀六十者叅
充其原納二十者止叅經歷司照磨所吏缺候一
考役𣼛呈送巡按察院考列一等許陞叅者方准
挨撥六房典吏因本司首領止有柒缺前後納銀
農民將及三百人本行轉考者候至三年無缺以
至曠革嘉靖二十三年正月内該本司議呈撫按
詳允將首領轉考陞叅六房典吏名缺
一在撫按衙門冩正本一年副本二年者照各行頭
提叅拾人之前其冩正本二年及副本四年者仍
提叅各項頭見缺先年呈請撫按通行嘉靖拾玖
年九月内該本司議呈撫按冩正本一年副本二
年者止許提叅本等行頭見缺不得超越資格頂
叅
一本司首領六房候缺農民内有跟隨進表應朝者
嘉靖二十三年正月該本司呈請撫按批允許於
本等行頭提叅在五人之前
一首領加納四十兩者若與原納六房者照進司日
期挨次平撥則加納者營利在家日乆而得缺易
原納六房者出銀在官日乆而得缺反難他日首
領之吏益多而原納六房者將絕迹矣巳經本司
議定原納者撥二名加納者撥一名有批詞附見
于后然加納湏至三年以上者方許照前挨撥
一生員充吏者大率迂腐不諳吏事湏到司盡卯三
年以上者方許挨撥
一爲事問革辯復者農民以進司先後書典吏以叅
撥先後各挨撥
一因病作缺病痊告𥙷役者原係冷淡房科仍候補
冷淡房科違者許下名吏呈舉
一本司原無知印以致各吏雜用常至差誤問罪事
情議申撫按批允專令一吏直印二年無過者許
提叅本等見缺
書吏格眼五
一轉考巳叅一考役𣼛考中本等行頭者
二陞叅六房典吏轉考考中一等批定陛叅書曰使者
三起復原叅書吏未及一考丁憂起復者
四辯復原叅書吏爲事問革辯復者
五補役原係書吏告病作缺病痊告復者
典吏格眼十一
一陞叅首領轉考并本司寫字选考察院批定陞叅者
二提叅原納六房行頭跟随撫按各衙門冩正本一年副本二年者
三轉考即本行及首領轉考准陞者
四納充原納銀陸拾兩者
五轉考此立二格者恐候缺三年不撥有革役之例也
六納充此立二格者因本行人衆故也
七加納首領加納六房候缺三年以上者
八儒叅生員充吏巳到司三年者
九起復原叅未𣼛丁憂起復者
十辯復爲事問革辯復者
十一補役原叅告病作缺今病痊告復者
首領格眼六
一納充原納本行者
二選充冩字端楷而考充者
三納充因本行人多故立二格
四提叅如撫按各衙門冩正本一年副本二年本衙門冩本三年及以冩字送考察院
批定提叅及本司直印二年無過者皆入此格
五補役巳叅告病作缺者
六辯復爲事問革辯復者
陳愚見以備旱荒議
切見天道亢陽雖束帶於廊堂之下亦欲𤼵狂大
呌而况㓜穉禾秧乃能力與旱魃抗耶數日各府
州縣衞所申荒之文堆積几案讀之殊覺驚懼說
者乃謂救荒無竒䇿固也然有生民之責者豈可
坐視不救徒付之無可柰何而巳其曰無竒策也
非謂其有深謀秘計出於衆人意見之外之謂也
至於耳目之所稔聞心力之所可爲者則亦未𠹉
無之謹以所聞知者條陳呈覧雖若類於書生之
凢談然要之至計或不外此倘蒙採擇亦足以觀
其志之所存而饑民有望矣合關轉逹等因准此
擬合就行爲此今闗到前項縁由開條另具書冊
一本理合具呈伏乞鈞照施行
計開
一田疇龜折室家〓懸良善之民不敢非爲而籲天
不應所仰頼者父母孔邇而巳若爲民父母祖父
母者不惟坐視不恤又或爲貪爲酷以助天爲雲
至欲寢處其皮而食其肉雖有良民豈肯甘心自
以其皮肉授之哉其嘯聚為盜激為變亂者可坐
而待也語有之一婦含𡨚三年不雨匹夫積忿〓
月飛霜况不肖者在位其所含𡨚而積忿者豈止
匹夫匹婦而已哉故今日救荒之策莫先於查革
貪酷官吏貪酷之官吏不去雖有竒策無由而致
之民也昔司馬光上言欲使河北之民不至流移
莫若擇公正之人爲監司使察災傷州縣守宰不
勝任者易之各使賑濟本州縣之民則饑民有生
之路此正湖廣今日救荒之第一義也願以托之
守廵嚴加查革而責成之守廵之賢即於此乎見
書曰舉能其官惟尔之能稱匪其人惟爾不任此
又不獨可施之救荒而已
一周禮荒政十有二以聚萬民曰散利曰薄征曰緩
刑曰弛力曰舎禁曰去譏此皆所以存寬恤之仁
曰靑禮曰殺哀曰畜樂曰多昏此皆所以存節制
之義義節之固矣而又曰索鬼神則靡神不舉靡
愛斯牲圭璧既卒而必求我聴非苦節之謂也仁
恤之固矣而又曰除盜賊則以饑寒易犯之民雖
當議獄緩死而乘機倡亂之盜又不可姑息以釀
成大患也在昔成周救荒聚民之政不過如此然
語云有治人無治法何禮之所載者皆法也而無
一辭及于得人也㢤盖周家以德詔爵以功詔禄
三百六十官屬各率于冢宰九牧以阜成兆民平
日無非愛民之人也及至遇災則又鞠㢤庻正疚
㢤冡宰趣馬師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無不能止
視今之有司逺矣故十二荒政不言得人者以人
不待言也正如論爲邦而遽及治法亦以本諸身
者乃顏子之素履而亦不待言者耳孰謂賢能官
吏而非救荒政之所先㢤
一散利云者國家之所恃以立者民也民之所恃以
立者積財也𡻕荒則民散矣何以聚之曰財故曰
財散則民聚荒政之先於散利也宜矣然古者三
年余一年之積九年余三年之積所謂散利者如
詩所謂我取其陳食我農人之謂也今并田均田
之制不復而常平義倉之法不行官民之畜積寡
矣合即行委各府州縣賢能官員𥁞計在庫之銀
若干在倉之糓米若干取其在庫者増價而糴啇
民之粟取其在倉者减價而糶以濟貧困之民如
倉庫倶各空虚則以
陵寢爲重奏請内帑官銀拾餘萬差官賑之不可
遲也如度内帑之錢未必輕與或與之而未必當
意則奏請立賞格以勸積粟之家令其出粟納
官吏度僧道徑留本處賑濟之用如朱子之請告
身給度牒不得巳而行通變宜民之策亦無不利
也其最下則是勸借而巳勸借之法始於漢之黄
香然黃香素行之孚則可下然是爭民施奪也無
巳則親至富民之家諭之以恤憐開之以積福量
其羸餘官照時估立券而許其取息候至豐稔官
爲追償可也其有不肯官借者嚴禁之而不許私
糶彼知其無利亦自不能以不𤼵矣至於公私一
切逋債盡行停罷待豐而後議之如此則所散之
利溥矣
一薄征云者謂所應征者比舊薄减之也近日一遇
災荒便請勘災減稅正禮所謂薄征之義然而准
允在
朝廷奏請在撫按申詳在有司上下牽滯於文移
不欲爲汲黯韓韶之矯詔率至勘災之覆奏每遲
而里甲之征派每早即有減免利歸在官豪猾而
巳故劉晏每見不稔之端不待州縣申請即奏免
之意正如此識者或謂二十三年有災當減免二
十四年租稅庻小民得受實惠然此
朝廷宰輔之事非守臣之所敢望也今旣已奏災矣
即宜通行覆勘而早示停征必待恩㫖既定而
始派於有司徵於里甲其照常混征者從重究治
連坐官吏可也至於所奏者不止税糧一件一應
額派坐派中擇其稍可緩者暫請停止或待豐豆稔
而後徴之如韓昌黎之奏罷稅糧草菓朱晦翁之
截綱米夏税若干可也如此則眼瘡可醫漁不竭
澤民猶不甚至於流移也
一曰舎禁云者古者山林川澤皆歸之官故荒則舎
禁與民同之若今雖官山官塘已𥁞歸之納稅之
民矣因荒而示以弗禁是借㓂兵而施民奪矣或
謂富鄭公在青州亦聽流民擅取之而傳以爲式
矣不知有鄭公之深仁重望則可不然則朱子亦
謂社倉之法不能𥁞得如熹者主之其害反有甚
於官倉者而况開民争利之門乎然亦有之如蔡
文忠之弛塩禁以救荒則亦未爲不善也合無通
行将一應無名之征如稅契門攤之類暫行蠲免
待豐而后舉之亦舎禁之遺智也
一弛力云者𡻕旣荒矣民惟救死而恐不贍有司復
令褁糧以役于官其有不轉死于溝壑者哉此力
之不可不弛也然范文正朱晦翁率募饑民以興
營造以脩海塘而民頌至今不哀盖以官府不恤
其力則民咨爲救其死命而募用之則彼有樂生
之資而官有成功之敏所謂說以使民民忘其勞
者也查得嘉靖初年廬鳳荒而民相食知府龍誥
申請數百金築鎮淮樓而河北流民頼以全活者
無慮數萬計則知此䇿在今亦可行也湖廣圩塘
堤岸及公廨當脩者必多委官查勘動支官錢募
饑民及時而脩築之亦一舉兩得曠世同符之道也
一曰去譏者非謂饑荒之時盜賊易起反於城門關
隘去處可廢盤詰也若朱晦翁招商以任其徃来
韓魏公縱流民而不禁則去譏之遺智也民而聽
其流者盖請之官無可𤼵勸之民無可貸乞之隣
無可應将坐視其死乎無亦聽其随處趂食以求
生也本職守河間親見一夫婦之迯千道者忽遇
一男子口啣殘𤓰而過之其婦手乞之男子云必
欲瓜湏妻我可也婦笑而随之其夫疾視而不禁
夫婦之間各以迯生爲重而亦不遑恤也况於流
民而必禁之乎近曰有興販女子者聽之勿以厲
禁可也
一節儉之禮在豐年尚當遵守而况荒旱乎故曰眚
禮者殺吉禮之文也曰殺衰者殺㐫禮之文也曰
畜樂者徹樂而不懸也曰多昏者殺禮多昏使男
女各自相保也要之不過節儉二字自天子以至
庻人皆可行者合無通行司府州縣凡在上公宴
公用之禮及民間冠婚䘮祭之禮儀畧去文華𥁞
從簡省庻於荒政少祼無失周公立法之初意也
古今善救荒者皆以富鄭公爲稱首夫鄭公一青
州守耳能活河朔五十萬之流民致募爲兵者萬
計然此又豈有竒策也哉無亦以其立法之簡便
周𥁞也盖藴隆蟲欝老㓜殘弱又駢首而同居則
蒸爲疾疫而飮食醫藥皆艱矣鄭公勸所部民出
粟益以官廪使之散入林落坊村釋寺及公私室
屋各随所宜居之以便薪水此其簡便周𥁞者一
也其二官吏自前資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禄使即
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廪之仍書其勞約他日爲
奏請受賞率五日持酒肉慰藉出於至誠以此
人人爲之𥁞力按此則真如丘文荘公謂任其事
者不必見任之官散之民者不必在官之屬矣合
無於賑濟未施之先行委各府能事官員密訪所
屬所部之中有致仕閒住及待選依親等項官吏
監生與夫僧道耆老醫下人等凡平日爲鄉人所
信脹者開具姓名呈上轉諭官司以名起之待以
士大夫之禮喻以
朝廷仁民之意給以印信文憑加以公直等名俾其
量領官錢官粟各就所在因人散給官不遙制事
完之日具數来上其中得宜者從重獎勸或奏
請賜之官秩可也有作弊者重以官刑而責其陪贖
如此則吏胥不乘機而恣其侵尅饑民得實惠而
免於死亡矣
一出糓米池方知遇饑荒而不爲遏糴是所謂以禮
食則饑而死也遏糴之法不在嚴禁商人而在嚴
禁經紀去一石則入官一石而使經紀又陪一石
雖令之號召商人亦自不肯爲矣惟我地糓米既
少而商人自他方運至者價直必髙官司類惡其
貴而減其價則商賈聞風不来糓無由至爲害大
矣故必榜禁諭寧増其價不許有减則商賈貪利
必輻輳賤處之殺以入我郷價不待減而自平矣
此可通行府州縣以禁經紀以招誘商人而使小
民可受實惠
一賑濟之法或移民移粟或煑粥或散之牛犋種子
銀錢正欲使貧者蒙惠而巳使有司不得其人則
吏胥作𡚁户籍無實富者得之而貧者反有赤手
之嗟矣故第一在選委賢能之官以主其事至放
賑之時又貴神速不令奔走守候月聞聶文蔚知
上海時㑹放饑民稻子以銀代之查造丁冊巳定
然后度量地方逺近某地方某曰放某地方又某
日放皆先一日出告示度某日早辰到縣未落歇
家即於某時照冊令接續坐于通衢之兩旁本官
帯里老及掌事者出街不許坐者起身一鳴皷即
将銀包以次與坐者呼之起去不復囬顧計一日
放數千人無先期守候及期刁蹬之獘其與銀時開
取一包稱秤以防掌守者抵換之𡚁民到于今稱
之此可傳爲各府州縣放賑銀者之式若夫放穀
放米亦在多爲斗角多委人員倣而行之可也
一荒年民有鬻子者丘文荘謂官爲買之每一男一
女費五緍以上爲率量與所賣人以爲養贍之計
用其所餘以爲調養之資因其舊姓賜以新名傳
送邉郡編爲隊伍給以糧賞配之軍士之家俾其
養育如此旣得以全其姓命又得以濟其父母且
於救荒之中而有實邉之效矣又謂官府用官錢
買之待后江南之民有該勾軍於西北極邉買之
者䫟出五百婚以上者除其尺藉出二百緍以上
者攺隷近衛随以所得還官數十年之后邉境之
軍𡑭而南方之伍亦不缺矣然本職按此𥨸恐饑
則附人飽則揚去狐死首丘之念人人有之傳送
邉郡補伍西北官府未必能制其死命買户未必
能保其不迯也合無於今有鬻子女者許示各省
之民得以私相買賣而不爲之禁其不肯買者官
員擇在官之有行義者養之豐年計官錢之費以
重取其父母之贖可也或令富民買之官爲立券
豐年計十倍原價贖之其不能贖者聽令别賣或
富民係軍匠之家則明着之冊籍代其補伍而免
其清勾亦可也如此則冲㓜有頼而官民俱便矣
一随俗祈禱雖或經典不載最可以安慰衆心故聞
神野鬼郷村落愚夫所靈者聽其祀之而不必禁
如過江必燒紙之類是也獘府温州志載前古有
室女浣沙溪邉誤吞一花班石卯不嫁而孕其父
母疑有别情日辱撻之輙向溪而哭彌月至溪腹
忽迸裂誕一小蜥蜴落水飛去彼郷民傳以爲龍
母也即塑其象于山中每歲誕辰輙小雨或謂龍
探其母也近者周疏父母遇旱災聽耆老之言躬
携龍母至壇所湏㬰大雨如注而三農沾足一時
大風怒號屋木盡拔惟壇所龍母之象之燭獨不
㓕也以此推之他祀或有類此者聽民自爲祈禱
可也
一旱既大甚通天地間皆火也故每多火患合通行
各府州縣每家門口置立水缸水桶及防火鈎刀
麻裕等類一或失火隣保各相救護有乘機搬搶
者從重枷號𤼵遣不使饑民雪上加霜可也又或
荒甚則死者必致相枕湏多立義塚掘大坑示州
縣與出官錢雇花子輩擡而埋之不惟使穢氣不
相傳染且使此輩得食其力而不與之俱亡亦救
荒之一助也
一以上救荒之策其可行者不過如此若求其本則
晦翁所謂爲政者當順五行修五事以安百姓其
上也常平義倉其次也煑粥也爲下矣至於毀〓
譴暴巫尫焚雨師是求其説而不得又從爲之辭
也鄙見如斯不識可否伏乞鈞照採擇施行
爲按察給由官員事
承天通判某原以𡻕貢出身計其應貢雖早不下
四十餘歳至今歷官三十一年年巳七十有餘歲
矣查得明例外官六十五歳京官七十歳許令
引年致仕本官年逾七十例應乞休𨚫又隱年開
呈駕言考蹟是爲作僞而不作德知進而不知退
推此以例其餘其誣罔貪昧之情必有不能自欺
以欺人者固巳無績之可考矣况鼓舞日乆而精
神巳眩老大人扶而拜跪亦難即在林下抱孫而
嬉尚恐照顧之不及復令臨民而御衆安能綜理
之周詳𥨸恐老必貪得終貽民社之憂且其去不
作缺祇爲賢路之塞伏乞將本官准令照例致仕
以保全其晚節仍呈部作缺另選賢能者以𠑽其
位庻承天
陵寢重地不致缺官廢事而緩急有所頼矣
〇應城縣申荆主事拷打吏胥呈
批就使縣官失悮迎送巳將群下杖責如數亦足
以洩其不平之氣而厭其心矣行府觧部不知當
治以何律耶此於律例道理不當承行巳將申文
批樊推官住提不許阿承害民本官練事料必中
止但查得盧知縣才儘冇爲守亦無議惟負氣好
勝立異好名上下之人有因此併議其所守者本
司𥨸爲本官甚加憐惜人之資最忌于弱而其德
最貴于剛故洪範以弱爲六極之一而聖人嘆吾
未見剛者然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仕而優則學
庻資其仕者益深本官資地剛直巳曽力抗強禦
再加學問求勝于理而不必求勝于氣求勝于實
而不必求勝于名要之理勝而氣自昌實勝則名
自顯何事不可爲者責人斯無難與人不求備而
君子自處則當以第一等事自期也此本司屬望
本官拳拳之意本官當善自愛以求令終一失脚
時千古笑再回頭處百年人不可常自以爲是而
虗度一生也如此事者固由該部筮仕之初少不
更事而細觀來文則考課生員之期難謂㑹逄其
適群下乘風而逝豈能𥁞合于禮孟子三自反本
官巳能𥁞之否耶此後欲幹大事於此處惟求自
𥁞勿再𤨏𤨏可也
〇應城縣申詳知縣盧湘縁由
批看得政莫大於正名治莫貴於職體語有之弟
之紾兄者先有紾兄之曲不必復問其所紾之事
也亦惟正其體而巳縱使知縣盧湘有卓魯德業
豈能保群下絕無奸人况監司職專按察雖卓魯
豈敢撓之今監司爲地方除害而本官輙捏稱擾
民間有不平本官不赴該道辯釋乃敢𥯣視通詳
以恣行胷臆恐下卓魯數等稍知事體者亦不爲
此也仰府將本官戒𩛙令其早知省攺若故意乞
休必求申悻悻之見即取供具呈本司以憑轉逹
撫按施行本官於政體之大節既茫無聞知則申
内所自叙者不過任情罔上而巳何惜不借一人
以存綱紀
〇黔陽縣申詳危嶽入鄉賢祠縁由
批名宦之蹟猶可襲取於筮仕之初鄉賢之素履
湏取定議於蓋棺之後原任吉安府推官危嶽居
官實政鄒東郭賢者巳備載之遺愛錄可以傳信
矣今巳死十餘年而學校出身之地復有崇祀之
舉此可藉以勵世風也仰府再查無别碍取結送
司以憑轉逹仍候撫按批示及提學道勘報施行
〇衡州府觧吏認罪申呈
批去間必湏致刑故易重噬嗑治民必先獲上故
書稱和裏舎人梅善以方欺君子使果如所呈則
間莫大矣故嚴提該吏以致其罪今㨿崔通判掲
帖方知梅善依憑城社將使上下之情不通極爲
可惡可惡本司前守河間曽有一屬官將假托府
差快手從重發遣至今德之通判崔官謙謹清脩
素有聲譽今何惜一梅善耶仰將本舎問罪觧來
其所未完責令徐浦等一月中陸續完銷毋致遲
悞
〇𣱵州府呈詳知府唐瑶患病乞休縁由
批查得本官篤生賢子有疾固當乞休本司軫念
蒼生於彼尤當借㓂仰府差官懇請以慰四民保
留之意仍候撫按批示施行
〇𣱵州府呈詳里老保留知府唐瑶縁由
批查得本官平易近民真可謂召父杜母清𤎉善
俗真無愧佩犢懸魚宜斯民之同聲而借㓂也但
本官恬退之心若出天授而家傳者既以病告恐
難攺啚耳仰仍候撫按批示施行
〇雲夢縣申詳剪除惡人黄某縁由
批惡人到處有之㨿律止罪見發蓋不追其旣徃
不逆其將來也在我能正身守法則物格而不仁
者逺矣㨿縣申詳本司巳案候在卷仰縣諭令省
攺即爲良民母過求也
〇岳州府爲災傷保留綠事知縣縁由
批舜誅四㐫孔子誅少正邜此古聖人𡩖仁之實
巳該府𡩖仁似養惡以害民耳且周知縣訟在法
司該府例難干預若以其志在爲民則於主客之
民俱應秋毫無犯今于羅秀一人之身不出一年
之内用強科罰二次一次直至三十兩推此以例
其餘民其能措手足乎使該府威令素嚴此軰巳
當聞風觧綬及至告發又從而爲之辭此何心耶
若爲奸細保晋而謂此爲輿論之公則即諺所謂
灾星去了福星來自是本州舊例也不見脫靴立
𥓓之風滿天下盡血屬貪墨者之營求乎除本官巳
詳允起送降級外仰候明文至日施行
福建行時爲按察司僉事奉勑督理屯田𠔥管水利
爲取官員賢否事
照得安民之道惟在知人而巳人之賢者能者生
于其地則曰鄕賢仕於其地則日名宦宦蹟固所
當究鄕評亦所當知宦蹟或可徼倖於一考鄕譽
尤難襲取於終身所貴有民社者涇渭分明而旌
别不紊斯地方有益耳不然則賞罰不足以示勸
懲而人立位之志怠褒貶不足以示榮辱而人向
道之心衰孰與我戮力民社而表正鄕閭也哉是
考覈賢否固觀風者第一義也爲此案仰本府着
落當該官吏照依案驗内事理即將所屬一應大
小官員開具履歴據實事填註不必拘定對偶其
一應鄕士大夫先開見任在城及在鄕以進士出
身者某人見任某處某官以舉人歳貢例貢者某
人見任某處某官次開致仕在城及在鄕者亦照
前於前件下空三行將有善行者一體從實填註
有尋常無所可否者止填尋常二字其不善者空
之亦可限文到十日内照依發去冊式類釘書冊
差人送道查考本道欲知府官之賢能亦如是也
當勿視爲迂闊遲誤不報先依准繳
爲著明屯政事
照得屯田國家之大典
祖宗之羙政也本職奉勑以來即欲有所稽以〓
利弊顧八閩通志旣無㸃墨之及而賦役板冊又
經煨燼之餘付之長大息者巳不覺半載餘矣因
乞言於故老求敎於軍民叅之舊案質之㑹典職
掌諸書似畧得其梗槩而不敢自用也繕寫成帙
巳經詳允者必申明以爲憲章未經詳允者必條
列以俟裁正伏惟統賜覧觀於前件下細加剛定
倘有可行即動支本道項下無礙官銀刊刻在道
以備查考事完具數呈繳以後每歳遇管屯及帶
徵大小官員人給一冊使依據遵守如此庶南山
之判敝帚可享之千金屯政雖壞存羊亦可以識
禮而本院之風範恩波𣱵被之閩海而無窮矣
議處屯田緫畧
屯田之法果何昉乎蓋始於漢氏取空閑之地課
人以耕而因以戰守於以足糧餉而省轉輸亦兵
農合一之遺意也我
太祖旣籍民爲兵衛所遍天下爲養兵之費大廣也
乃括取廢寺絕户及各處田土命諸將分軍于龍
江等處屯種遂推其法于天下大率衛所軍士以
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又有二八四六中半之等永
樂繼之立法愈宻然一軍或二十畆或三十畆隨
地腴瘠多寡不同皆歲輸正糧十二石又餘糧十
二石正糧輸之屯所以給本軍月糧餘糧輸之衛
所以給守城軍士一軍出種則省二人之食四百
軍出種則省八百人之食此可謂爲法之簡而爲
謀之宻也然而科稅太重軍不能堪加以洪武初
年里胥秪知以糧報田而失田所在者有之𣱵樂
之初又照刷竒零駕空指証坵叚者有之官府肥
磽相品半落荒蕪者有之一田分報軍民歳夂民
隱其田而爭于軍者有之軍亡田荒豪家因而有
之父子相承遂爲世業莫之致詰者有之正綂初
年將遺屯撥爲民田者有之此則米石所以漸减
屯田之法所以隨壞于天下者也况正統十四年
福建又有鄧茂七之變徹屯兵以守城由是逃亡
散逸十無半復即永春一縣查之志原額屯田二
十所以福州左右興化叁衛軍屯種共田柒百捌
頃肆畆其後有一軍而並㡬十屯者矣夫屯田者
軍也軍之原額巳十去七八寧保田之無虚數哉
成化遣官清理始除其虚數稽其實在荒熟田土
分配裨補務勾糧額遂有正種貼種朋種品搭種
等名目由是而米數减于舊矣弘治十六年
孝宗遣給事中倪監察御史羅户部主事程
奉勑清查又將荒蕪田土原日朋貼品搭者三
户内抽出一户半别作新増分頂致多糧米陸萬
二千伍百一石每石折銀二錢伍分共銀一萬伍
千陸百二十伍兩二錢伍分名爲清出埋没之數
類造條叚文冊奏繳行各衙門以備照焉當時或
亦自以爲功矣然當踏勘之時各衛所又奉行非
人膏腴田地盡入指揮千百户鎮撫等官及積年
旗甲之家其撥與無田軍餘者或荒多熟少或全
荒未墾或捏指土名妄造肆至或侵占民田爲軍
屯者多有之時新令方行一二年間糧亦輸納至
正德初年軍餘多稱不便適䝉巡按監察𢓦史屠
巡歷興泉等府軍餘遮道苦告本院俯悉其情
即令管屯官暫且停徵候復命之日奏請定奪
及回京值逆瑾用事遂寢不行自正德三年以後
行都司所屬寧邵延汀等衛雖不能全徵然猶照
成熟畆數輸納都司所屬福州各衛所十餘年來
俱未追徵及前任葉僉事訪得新増屯田近日開
墾成熟者頗多適䝉
恩宥以前拖欠屯田子粒盡行蠲免擬欲自嘉靖
元年爲始委官將新増吒田品其髙下均其田畆
分爲上中下三等幇貼納糧此其所議似於屯政
有益然徒托之空言未聞見之行事也近據𣱵寕
衛屯老王佛生等呈稱折色名田失額而糧减過
半本色名田失額糧則照舊陸石而無有减者查
得折色屯田一分所收租糓有至多伍六七十石
與本色屯田相同者亦止納銀一兩六錢七分收
租相同納糧頓異苦樂甚有不均乞將本折二田
通融配搭本色收租多者配搭折色收租少者折
色收租多者配搭本色收租少者二分肥瘠相𠔥
給𡚖一人領種共増納本折二糧一十二石庶使
田畆適均糧米足額等因此亦葉僉事所議之意
該本道行南安縣知縣唐愛勘議據呈前來㸔得
屯田之弊極矣弘治特遣科道部官清查可謂慎
重其事而承委者虚張實數當時條叚文冊巳不
足憑嘉靖初年雖有強占多占之禁而奸頑恬然
無所忌憚也本道雖奉勑專督其事文能遽使
田畆適均而糧米足額哉况至於今其弊滋甚或
假以増糧爲名而行吞併之計或奪軍人正補捏
告違例或推荒不耕奪軍熟業或將屯田抵納民
間浮米或冐民地起科輕則稅糧或與流民代墾
旋即逃去以致租無粒米或將田蓋屋開塘造墳
以致對冊不同或恃勢奪孤貽累屯米或移坵換
叚坐失方隅或沙水崩壓地去糧存或經界毗連
互相混頼飛洒欺隱鬼恠神女及至告官軍家固
以由帖爲據民家亦以老契爲馮屯老里隣結勘
徒開一畨騙局耳然則安能使田畆適均而稅糧
足額哉查得大明㑹典福建都行二司所屬衛所
共該屯田伍千三百八十一頃三十七畆至弘治
十五年未經踏勘之先槩省屯田見徵本色正糧
七萬二千九百四石伍斗陸升舊増折色正糧伍
萬四千一百七十三石每石折銀二錢伍分該銀
一萬三千伍百四十三兩二錢伍分二項共該糧
額一十二萬七千七百七十七石五斗一升此則
屯田𨿽巳失額而糧尚在但折米二石其價不勾
正米一石所减米數巳多屯軍尚不能堪也况又
加以弘治委官虛張新増清出折色之數是田額
日减于今而糧數日増于舊也雖善於督理者其
能神運鬼輸以足之哉展轉計畫巳將半年乃得
其所以救弊者有處見在之法焉有處占奪之法
焉見在者若以折色偶一之多收而槩欲與本色
者而配搭如椠僉事王佛生等所議𥨸恐地土各
有肥瘠租石因有多寡地之肥瘠又係於佃力之
厚薄中間不可例論處甚多乃比而同之搭配均
𢾾取彼與此非惟受屯之家聚訟喋喋且恐任事
之人作弊紛紛而事無寧日矣况人情至今刁詐
巳極若果折色田畆收租與本色相同未有肯隱
而不首者也惟本折各存其舊但查本軍見管本
色屯田足額者除折色名田有無足欠肥瘠不論
外惟本色失額者丈量明白先將折色撥補以代
其赔償其爲沙水崩壓或腴瘠窪亢隔涉虚實不
等者委官踏勘審實有荒田處則量情撥補開墾
必三年而後以折色起科無荒田則奏與减稅或
除稅可也其那移欺隱詐冐飛洒等弊查出必重
懲之不洗垢而索瘢可也其處見在之法不過如
此若其據于豪民父子相承莫可致詰者雖聖人
亦末如之何也巳惟其明是屯田而年前被占及
今或爲廬舎或爲園林者雖令自首免罪然地旣
退出價又不追誰不起而告争哉人心不平兩相
纒訐人命強盜之禍從此始矣此詔之所以有
聽慿價贖之說也然年前爲各軍父祖所賣今在
豪民熟耕者旣不納糧又得花利查其年分本利
相當將田退還又當免其價贖年淺者給價一半
其典樸年乆者得利巳多亦徑退還而不許價贖
其年近者追價還之雖年近而絕賣無力取贖者
聽富軍贖之頂佃納糧其無肯贖者筭其資本明
立文案准再種一年或二年多不過三年限滿給
帖准相應别軍頂佃有固占者許頂者告追之凢
此數者皆是縁情以行法必湏先自出首而後可
以是寬處之也然則累朝明例皎如日月而敢故
違之耶其處占奪之法不過如此二法𠔥行而勘
報明實又必令委官量支官銀責屯甲多造地方
土名流水屯號圖冊其中每軍每屯開載田叚坐
落頂佃田隣姓名本折色糧銀米數目各送道印
鈐一本存晋一本發衛所餘本付各府縣带徵官
查照以防欺隱占奪庶㡬後有争者不待據軍由
里結而可繼結也嗚呼屯田之法不可盡復丁一
百七十餘年之後猶之井田之法不可復見於夏
后商周之時也師其意而不膠其迹據其見任而
不泥其舊清其所可清缺其所不可究慎于給帖
簡于受詞通變宜民之術如此而巳矣必欲更張
搜刷求足原額而後巳𥨸恐河清有時而此等公
案終不可了也是〓福建屯田事宜刻板在道
曉諭興化占屯勢豪告示
國家屯田之設所以足食足兵以行信義也私相
買賣者據律當追原價用强占奪者據律當問充
軍管屯官旗催徵不完者輕亦住俸鞭答重則降
級處絞國法可謂嚴矣近訪得興化等府屯田
大半被勢豪大户冒籍詭名侵奪或一家占至十
分或三四十分者亦有之以此居積致富豢養子
孫及至徵糧却使屯甲受打鬻妻破産而與之代
賠屯官被叅或住俸降級而莫敢聲說此等人家
宜爲天災神禍雷擊火燒子孫絕種或爲乞丐方
始合乎天理而或眼前未見報應豈眞天道養惡
不養善耶天網恢恢踈而不漏者也本道係專
勑督屯官員天語諄諄正欲叅奏此軰一經
叅奏天道即在邇矣除行本府提管屯田家屬
及行管屯官起解屯甲赴道比併外合行告示前
項人户當知千人所指不疾而死當知屯丁易虐
上天難欺當知爾心似鐡官法如爐爾雖不識道
理是非亦當識事勢利害湏即將節年所欠屯糧
逐一輸納今先限五日之内前完二十五年本折
糧數其二十四年以前者漸次限完如依限即完
所據屯田照舊姑與爾佃如五日之内不將二十
五年者先完仰該管官員及屯甲屯丁各具揭帖
指名計數開呈不拘何項人户設法嚴提正身或
的親兒男監併仍將所管屯田逐一攺佃叅呈察
院招詳照依律例從重問罪發遣夫爾所恃者官
府爲之蔽盖而巳若官府不得巳而發爾奸軍民
何所憚而不爾敵爾欲保全爾門户必湏早完我
錢糧湏聽吾言毋貽後悔本道素不畏強禦者也
故示
爲崇重理學生員事
照得本道雖專督屯之任實叨按察之司察得地
方之奸弊固當按之而不原得地方賢才亦當揚
之而不蔽八閩士類文藻可觀者甚衆求其理學
胸中了了而筆力足以發之者眼中似不多見也
𠹉於泉州得一士焉曰郭文煥於漳州得一士焉
曰馬蒼錫二生所作是非不謬千聖人發揮求合
於經㫖而馬蒼錫孝友亢家養素自重尤出于八
閩風氣之外者也除郭文焕馬蒼錫另行外爲此牌仰晉江
縣漳州府即便動支本道近日批詞項下紙贖銀叄兩
於朔望行香之日面給本生以資燈火之費諸生
中或有傑出本生之表而本道未及知者該縣府亦
當一體薦揚而爲我誦之也具給過日期支過何
項銀數繳報查考
禁各屬行賀禮帶管漳南道有行
照得本道係按察司官員專爲紏劾奸弊而設故
於按屬官原無交際徃來之禮近本道到任而各
屬如𣱵定武平龍巖長汀等縣官叅謁俱照舊䂓
具花叚羊酒果品行賀本道原不知有此舊規不
及預革巳當靣盡數發回不受分付各縣官發還
里長及行各屬嚴禁外各縣官料當體悉此心不
至入巳無疑矣但恐原出銀甲首不知發還前禮
俱入里長囊槖而甲首不受實惠合示通知如里
長先曾以一科十今又十無一還許諸色人等赴
道告治併問革禮房該吏
知识出处
《瓯东私录十卷》
出版地:温州
项乔(1493-1552),字子迁,号瓯东,永嘉七甲(今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人。项乔为官二十余年,著有《瓯东私录》,初刻本十卷,包括诗文、杂著、笔记、历官文牍。
阅读
相关人物
項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