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畧卷之二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略二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05312
颗粒名称: 朱子語畧卷之二十
其他题名: 凡一百二條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6
页码: 九十五至百九
摘要: 楊與立將朱熹講學語錄編排整理。
关键词: 宋哲学 语录 朱子语略

内容

朱子語畧卷之二十凡一百二條
  門人建安楊與立編次
  先生曰人若以簡易存心將來便入異
  端去
  古來所謂異端只是遁世髙尚之士其
  流遂至於釋老
  敬之問楊墨之道如何曰楊墨只是差
  些子其末流遂至於无父无君
  孟子不闢老莊而闢楊墨楊墨即老莊
  也
  問楊墨之道與佛老如何曰楊朱即老
  子弟子人言孟子不闢老氏不知闢
  陽墨則老莊在其中矣
  列莊本楊朱之學故其書多引其語
  莊子跌蕩老子収歛
  老子𨚫齊脚歛手不肯放縱莊子則不
  拘繩墨自立一家
  莊周是一个好秀才見得道理儘多只
  是它不把做事
  莊子𨚫自見得道體蓋自孟子之後荀
  𡖖諸公皆不能及度亦湏承接得孔
  門之徒源流有自
  莊周列禦㓂亦似這曽㸃底意思它也
  不是專學老子吾儒書它也看來不
  知如何被它瞥見這物事便放浪去
  了而今禪學也是恁地
  莊子如說易以道隂陽春秋以道名分
  甚善
  莊老二書解注者甚多竟无一人說得
  它本義出
  老子中有仙意
  老子之術冲嗇不肯役精神
  老子是个占便冝不肯擔當做事底人
  老子之學䰟常養𩲸故不耗散而水火
  交
  因說參同契曰它之法只是以神運此
  精氣結而爲丹其說甚異
  一便生二二便生四老子𨚫說二生三
  便是不理㑹得
  老子忍心無情其流多入於變詐刑名
  太史公特地與申韓同傳其源流實
  是如此
  老子不犯手張子房其學也陶淵明亦
  只是老莊
  西漢儒者說道理亦只是黄老意思如
  楊雄太玄經皆是故其自言有曰老
  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
  莊子比康節見較髙氣較豪康節又有
  規矩列子平淡踈曠
  列子言語多與佛經相類
  因論佛云老子先倡說後來佛氏又做
  得脫洒廣闊然考其語多本莊列
  佛氏之學自逹麽西來之後只說人心
  至善其徒又取莊老之說附益之其
  說愈精然終不是正理耳佛氏其原
  出於楊氏而不愛身已以濟衆生又
  近於墨氏
  自漢以來專用黄老東晋時佛法漸盛
  太率𨚫祖老莊迨逹麽入中國然後
  一切掃蕩直指人心而諸子百家一
  切俱廢
  後漢明帝時佛始入中國當時楚王英
  最好之然都不曉其說直至晋宋間
  其教漸盛當時文字亦只是將老
  莊之說來鋪張直至梁㑹通間逹麽
  入來然後一切被它掃蕩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人纔聦明便被它引誘將
  去
  問佛與莊老之不同𠙚曰莊老絕滅義
  理未𥁞至佛則人倫滅盡至禪則義
  理滅盡
  佛家說要廢君臣父子他依舊廢不得
  且如今一寺依舊有長老之类其名
  分亦甚嚴如何廢得但皆是僞
  天下只是這道理終是去不得如佛老
  𨿽滅人倫然自是逃不得如无父子
  它𨚫拜師爲父以其弟子爲子長者
  謂之師兄少者謂之師弟但是它只
  護得个假底聖賢便是存得个眞底
  問昔見遺書云釋氏於敬以直内則有
  之義以方外則未也道夫於此未安
  先生笑曰前日童蜚𡖥正論此以爲
  釋氏大本與吾儒同只是其末異熹
  與之言正是大本不同
  魯可幾問釋氏因縁之說曰若看書作
  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則報
  應之說誠有之但它說得來不是
  佛初入中國止是説修行未有許多禪
  底說話
  或有言修後世著先生曰今世不修𨚫
  修後世何也
  佛氏之學也初間也未便𥁞是私意但
  只是見得偏了
  論華嚴大𣅀道夫曰只爲它大本不立
  故偏了先生黙然良乆曰眞所謂詖
  淫邪遁要之佛氏偏𠙚只是虚其理
  理是實理它𨚫虚了故於大本不立
  釋氏虚吾儒實釋氏二吾儒一釋氏以
  事理爲不緊要而不理㑹
  儒釋之異正爲吾心與里爲一而彼以
  心與理爲二耳彼見得心空而無理
  此見得心𨿽空而萬理咸備
  佛說万理俱空吾儒說万理俱實
  儒釋之分只争虚實而已
  釋氏說空但湏知空裏面有个實底道
  理始得
  如繹氏便只是說空老氏便只是說无
  𨚫不知道莫實於理
  人之性本實而釋氏以性爲空
  釋氏只見个鶻淪底性自家這裏面𨚫
  有仁義禮智信
  釋氏之所謂心所謂性者只是个空底
  物事无理
  今學佛者云識心見性不知識是何心
  見是何性
  某氏云釋氏所謂性猶吾儒所謂心釋
  氏所謂心猶吾儒所謂意此說好
  釋氏多言定聖人便言止
  聖賢論道理句句是實事直是攧撲不
  破如禮和子談玄說妙揔是脫空如
  琉璃缾非不好看但觸便破
  釋氏更不理㑹理吾儒必要理㑹理
  吾儒見得个道理如此了又要事事都
  如此佛氏則說便如此作也不妨其
  失正在此
  佛釋之學只說道無不在無適而非道
  只此便了若有一二事差也不妨
  釋氏空底𨚫做得實自家實底𨚫做得
  空緊要處只争這些子
  釋老之書極有髙妙句句與自家个同
  但不可將來比方煞誤人事
  佛經中唯楞嚴呪說得最巧
  當初佛學只是說无存養底工夫至唐
  六祖始教人存養工夫
  佛氏只是占便冝討閑静去老莊只是
  占姦要它自身平穩
  歐公甞言老氏貪生釋氏畏死其說亦
  好氣聚則生氣散則滅順之而巳譯
  老則皆悖之者也
  老氏之學欲保養其物以不死釋氏之
  學欲此心不生不滅二者皆是逆天
  道屈伸消長之變若吾儒則順之而
  巳
  胡明仲侍郎自說得好人生物也佛不
  言生而言死人事可見也佛不言顯
  而言幽
  謙之問佛氏之空與老氏之无同否先
  生曰不同佛氏只是空豁豁然和有
  都无了老氏猶自是有只是清浄無
  爲一向恁地深藏固守自爲玄妙教
  人摸索不得便是把有無做兩截看
  了
  佛氏要空此心道家要守此氣皆是安
  排子思作中庸只是戒謹恐懼便自
  然常存不用安排
  或問中庸之道異於老佛之道先生曰
  聖人之道彌滿充塞無少空闕若於
  此有一毫之差便於道體有虧欠若
  佛則只說道道無不在無適而非道
  正使於禮儀有差錯𠙚亦不妨故它
  於此都理㑹不得莊子𨚫理㑹得又
  不肯去做
  先生甞云釋氏爭其有見只是見得个
  空虚𡨜滅不知它所謂見者見个甚
  底莫親於父子它𨚫棄了父子莫重
  於君臣它𨚫絕了君臣以至民生尋
  倫之閒不可闕者它一皆去之所謂
  見者見个甚物
  聖人親親而仁民二民而愛物釋氏𨚫
  不親親而剗地要仁民愛物聖人之
  愛物時也只是食之有時用之有莭
  見生不忍見死聞聲不忍食肉它則
  不食肉不茹葷以至投身施虎此是
  何理
  明道曽看釋老書伊川莊列亦不曽看
  明道云後來湏著看不看無縁知它
  道理
  吕與叔後來亦看佛書朋友以書責之
  吕云某只是要看它道理如何
  上蔡之學初見其無礙甚善之後子細
  觀之冬不離禪底見解
  如今學問流而爲禪上蔡爲之首
  上蔡說仁說覺分明是說禪
  聖門只說爲仁不曽說知仁上蔡一變
  而爲張子韶上蔡所不敢衝突者張
  子韶出來盡衝突了近年陸子靜又
  衝突出張子韶之上
  張子韶學𨿽不是然它都見得髙上蔡
  多說知覺上蔡一變而爲張子韶
  游楊謝三君子初皆學禪後來餘習猶
  在故學之者多流於禪游先生大是
  禪學
  韓持國只曉得那低底禪
  大祇學問湏是警省且如瑞巖和尚每
  日常自問主人翁惺惺否又自答曰
  惺惺今時學者𨚫不能如此
  志公和尚頌云不起纎毫脩學心無相
  光中常自在此陸子静除意見之學
  也
  除意見此三字誤天下學者自尭舜相
  傳至歴代聖賢書𠕋上並无此三字
  熹謂除去不好底意見則可若好底
  意見湏是存留
  熹向與子静說話子静以爲意見熹曰
  邪意見不可有正意見不可無
  問陸象山道當下便是先生云看聖賢
  教人曽冇此等語無聖人教人皆從
  平實地上做去如所謂克巳復禮天
  下歸仁直湏是先克去巳私方得豈
  曽說个當下便是底語
  陸子靜之學它自是胷中无柰許多
  何看是甚文字不過假借以說其
  中所見尓
  子静說話常是兩頭明中間暗或問
  是如何曰是它那不說破𠙚它所以
  不說破𠙚便是禪
  陸氏之學只是禪後生才登其門便學
  得不遜無禮出來極可畏
  時舉問釋氏有豁然頓悟之說不知使
  得否先生曰熹也曽見叢林中有言
  頓悟者然後來看這人也只尋常如
  陸子靜門人初見它時常云有所悟
  後來有所爲𨚫更顛倒錯亂
  佛者言但願空諸所有謹勿實諸所無
  楊敬仲學於陸氏更不讀書是要不
  實諸所無巳讀之書皆要忘𨚫是要
  空諸所有
  陸子静不讀書不求義理只静坐澄心
  𨚫似告子外義
  陸子静楊敬仲有爲已工夫若肯窮理
  當甚有可觀惜其不攺也
  若陸氏之學熹道它斷然是異端斷然
  是曲學斷然非吾聖人之學
  近世人夭被人瞞可𥬇
  或言黄籙大醮齋食盡為鬼所亐先生
  曰設醮請天地山川申祇𨚫被小鬼
  污却以此見設剽無此理
  因論張天師先生曰本朝右南𠔥太守
  林積送張天師于獄而奏云其祖乃
  漢之賊不冝使子孫襲封一時人皆
  信之而彼獨明其爲〓其所奏當必
  有可觀者
  先生曰熹少時未有知亦曽學禪李先
  生極言其不是畢竟佛學无是𠙚
  先生問人傑學者多入於禪何也人傑
  荅以彼蓋厭吾儒窮格工夫所以要
  趨捷徑先生云操則存捨則亡吾儒
  自有此等工夫然未有不操而存者
  今釋子謂我有个道理能不操而存
  故學者靡然從之
  今之學者徃徃多歸異教者何故蓋爲
  自家這裏工夫有欠闕𠙚它縁柰何
  這心不下没理㑹𠙚而禪者之說則
  以爲有个悟門說得恁地見成捷快
  如何不隨它去它𨚫不知道自家這
  裏有个道理不必外求
  問孟子好辯先生曰只縁是放過不得
  非好辯也今人見佛老之說或以爲
  勝吾儒或以爲不用管它此皆是看
  它不破若眞个見得它害人心亂吾
  道自住不得豈容不與之辯
  時舉問孟子好辯曰當時如縱橫刑名
  之徒𨚫不管它盖它只壞得个麄底
  若楊墨則害了人心湏著與之辯也
  孟子苦死要與楊朱墨翟辯是如何與
  它有甚𡨚惡所以闢之渾如不共戴
  天之讎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才說道要距楊墨也便是聖人之徒
  釋氏湏是灼然看得它底非一出一入
  不濟事禪將作何用

知识出处

朱子语略二十卷

《朱子语略二十卷》

出版地:温州

朱子语略二十卷,(宋)杨与立辑,明弘治四年(1491)南京国子监刻本,8册全。本书为二级甲等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五六三,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书半叶九行十五字,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卷端题“门人建安杨与立编次”,卷五、十、十五卷末有牌记,题“弘治四年春南京國子監重刊”。《朱子语略》为朱熹门人杨与立收集朱熹弟子门人笔记删选而成,全书二十卷,约编成于南宋嘉定庚辰辛巳间(1220-1221)。

阅读

相关人物

楊與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