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韩集笺正不分卷附年谱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02101
颗粒名称: 卷二十六
分类号: Z126.27
页数: 4
摘要: 韓愈文集第二十六卷的箋正。
关键词: 古文考异 文字考异

内容

孔君墓誌銘流于日南注歐文忠補注歐下脱陽
  字
  河南尹杜君墓誌銘及正倫為太宗宰相注景子
  裕字慶延仕齊樂陵令四子正𤣥正藏孫世系表
  景子子裕此誤脱一子字齊當作隋又正藏表作
  正臧云字爲善遂至濠州剌史濠當作豪上
  下注文同年六十新史作七十
  平陽路公神道𥓓銘四代而至冀注駐封宜城縣
  公韓宜當作宣据世系表校受賜更名注以
  世庵為鄴尉樊庵當作廕終功南邦注殺嶺
  南節度使吕崇貴十月以嗣恭謙嶺南節度樊
  貴當从新舊史作賁謙乃兼字之譌薨贈尚書
  右儀射司空注或無司空字右新舊史作左幷
  無司空字與魏本同築提岳城橫陽界中岳
  城當作樂城元和郡縣志温州樂城縣去州一百
  二十四里橫陽縣去州百五里人不𡻕苫魏
  書劉馥傳時天連雨城欲崩於是以苫蓑覆之此
  苫字所本旣顯旣願或作碩維樹在經在或作有願
  嘉祐杭本作碩在作有魏本並同似皆勝本字
  烏氏廟𥓓銘盧從史始立議用師于𢘆注元和五
  年成德節度使王士眞卒又吐穼承璀韓子外
  儲説右上齊東海上有居士曰狂矞華士昆弟二
  人者立議云云此立議二字所本注五年當作四
  年穼當作突牙門後漢書袁紹傳拔其牙門
  注真人水鏡經曰凡軍始出立牙竿必令完堅若
  有折將軍不利牙門旗竿軍之精也封張掖郡
  開國公注路州左司馬路當作潞三室同宇
  祀注韋昭曰謂上同下異也舉正謂上脱宇字
  譜於世本注系氏名號劉氏當作世在莒者
  存注鳥存率國人逐之劉左傳率作帥古通用
  上傳有以字走可突千注諸本多作突于或作
  汗干今从許𥓓定作千又可突干奔北舉正千當
  作干注同汗干之干却當作干北下脱奚字又今
  从之今當作方吏民逃徒失業注樊汝霖去
  去當作云
  滎陽鄭公神道𥓓文爲其太子少保世系表作
  少傅爲滎陽太守注生三子曄號北祖恬號中
  祖簡號南祖生三子當从世系表作生四子補
  濤后隴西四字於曄號北祖之上蓋濤乃鄭温長
  子也曰嘉範注簡生季騧騧子昞注按世系表
  季騧子頴霄無名昞者俟別攷以進士選為大
  原參軍事注大歴四年弟樊魏本樊注第上有
  登字及旁九郡百邑之𩹌寡注河東節度府管
  汾遼沁嵐石忻代憲凡九州補注按旣云㫄九郡
  則太原府在所不計矣考方鎮表河東道領太原
  及遼石嵐汾代忻朔蔚雲九州開元十一年制也
  十七年以代名二州隸潞州都督十八年復舊旁
  九郡者遼州樂平郡石州昌化郡嵐州樓煩郡汾
  州西河郡代州雁門郡忻州定襄郡朔州馬邑郡
  蔚州興唐郡雲州雲中郡也注舍朔蔚雲而舉沁
  憲二州不知憲州本樓煩監牧嵐州剌史領之不
  得稱郡沁州𨽻澤潞節度使非太原所屬除太原
  郡不計則止六郡矣百邑則極言之並非實數計
  太原郡及旁九郡之所屬實止四十有四縣耳
  若鄭公諸李公下皆有者字此誤脱耳
  沂國公光廟𥓓銘題注今各參注子下子當作
  于維父子繼忠孝注𢎞正父廷玠又遷洛州改
  湘州樊廷玠舊史作庭玠又洛當作洺湘當作
  相今从史傳及世系表校正沂國公曰𢎞正注
  魏州大督府長史孫大下脱都字田季安卒
  注廷惲子廷玠孫廷惲當作延惲使領軍事
  注蔣土則土當作士可作承輔屈原天問
  初湯臣摯後兹承輔此公語所本注承或作丞按
  吕覽季冬紀介立篇介之推詩云有龍于飛周徧
  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則作丞亦有所本

知识出处

韩集笺正不分卷附年谱一卷

《韩集笺正不分卷附年谱一卷》

出版地:温州

诗文注。唐韩愈撰。清方成珪笺。五卷。愈有《昌黎先生集》已著录。成珪字国宪,号雪斋,浙江瑞安人。嘉庆举人,官宁波教授。有《集韵考正》。此集为韩愈集笺正本。

阅读

相关人物

方成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