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锥度精浆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唯一号: 110134020230000016
专题名称: 大锥度精浆机
文件路径: 1101/01/object/PDF/1101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138.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随着生产的发展,上海造纸研究所与长征造纸厂在试制多种打浆设备的成败经验教训后,参考国外资料于1977年共同研究组合式稀齿阶梯形疏解机,后又改进为整体式稀齿阶梯形疏解机。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大锥度精浆机,其锥角为60°。设备呈截圆锥体,外壳内镶齿圈为定子,转子齿圈装于轴上,转子可沿轴向移动,调节与定子刀刃间隙,转子以接近1500转/分速度旋转与定子刀刃接触、摩擦。浆料经其中间,由小端到大端通过,受到剧烈的水力与机械的冲撞剪切,纸浆纤维被切割、分丝、帚化。 自1978年开始,长征造纸厂采用打浆新流程,纸浆→水力碎浆机→高频疏解机→大锥度精浆机→双盘磨浆机。大锥度精浆机因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维修容易,生产能力大(15~35吨/日),耗电省(与50型圆柱精浆机的流程相比,可节电13~25%)等优点,已被广泛采用。该科研课题“新型大锥度精浆机、阶梯形疏解机”主要负责人为工程师李树森,1980年获上海市轻工业局科研新产品成果奖,1981年2月获轻工业部科研成果三等奖。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