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实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唯一号: 110130020230000077
人物姓名: 郭忠实
文件路径: 1101/01/object/PDF/1101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376.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0
卒年: 1984
籍贯: 山东省莱芜县

传略

郭忠实,民国9年(192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县的贫农家庭,自幼跟随父母遭受地主剥削,过着穷苦生活。民国29年4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战斗部队任班长、排长;在后勤部队任队长、所长、股长、厂长等职。在抗日战争中,参加抗击日本侵略军和伪军的反“扫荡”战斗;在解放战争中,参加淮海战役等多次战斗。为解放全中国出生入死立下了功劳。 上海解放后,1950年他根据工作需要,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勤丰造纸厂、神州造纸厂的厂长、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计划科、生产科科长等职。 在神州造纸厂担任厂长的三年期间,他注重深入实际,钻研业务,向科技干部请教,向生产工人学习,经上下一致,群策群力,先后增建了1880造纸机2台,产量提高2.6倍,劳动生产率提高50%,并成功地开发了出口产品邮封纸的生产,还积极开展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实现输浆泵浦化和打浆连续化,显著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他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到科室和车间,与职工交朋友,促膝谈心,了解情况,有成绩热情鼓励,有缺点严肃批评。他很乐意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生活。在他支持下,厂里办起托儿所,建造职工浴室和活动室,开展业余教育和娱乐活动,青工几乎全都参加业余夜校学习。 1960年5月任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副经理,1964年5月任公司经理。任职期间,他对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尤其对开发品种,改进技术,能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工人的建议,及时决策,并通过“三结合”等形式,组织力量,支持大胆试验,开拓前进。60年代期间,上海造纸行业产品质量和品种取得的优势,以及工业滤纸、防油纸、半透明纸、心电图纸、静电记录纸等陆续研制投产;再有蒸煮预浸渍、多段漂白、筛选除渣净化技术、连续打浆、造纸机的更新改造等,他都灌注了不少心血,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他在改善管理方面,能结合上海造纸行业的实情和特点,积极主张和推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到1965年前后,全行业的生产计划,科研技术,原料采购和供应,产品销售,劳动力调配,三项费用等的集中统一管理,已初具规模,并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生产逐年提高,品种逐年增多,物耗逐年降低,经济效益明显增长。这个管理模式,曾得到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的赞许和不少省市同行业的称羡。 在发展生产方面,由于他的积极倡导和支持,全行业对于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陈旧设备,通过技术改造、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有的拆除淘汰,有的更新换代,使各厂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改变了生产面貌。他还很重视保障生产发展的后方维修设施的建设。在东区的长征造纸厂,西区的勤丰造纸厂建立设备维修基地,成为后来创建上海造纸机械配件厂的基础,增强了上海造纸行业自有的设备维修能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坚决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因而深受其害。1978年6月,重新担任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经理。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1979年,他支持成立销售科,开设门市部,后又赞同在深圳创建与港商合资的新欣纸业公司。 1980年后,虽然他年逾花甲,体弱多病,但为了振兴造纸,仍坚持工作,1982年离休享受局级待遇,身体不好,仍关注上海造纸行业的发展情况。1984年1月20日凌晨,因心脏病猝发逝世。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专题

班长
职位
排长
职位
队长
职位
所长
职位
股长
职位
厂长
职位
厂长
职位
厂长
职位
科长
职位
科长
职位
副经理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