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灞桥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7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灞桥纸”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7
页码: 281-2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过对灞桥纸状物的详细分析,发现其纤维未经剪切和打浆处理,结构松弛,非抄造而成,而是纤维自然堆积,因此不是纸。同时,钙含量与商品麻相近,可能是麻絮衬垫物。该发现为研究古代造纸术和文物鉴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灞桥纸 详细分析 物状

内容

据1957年第7期《文物参考资料》报道:“当年5月,陕西西安灞桥砖瓦厂挖土时发现一批据说是不晚于西汉武帝(公元前140~前78年)的墓葬。墓里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铜器、铁器、货币等。其中有铜镜三面,镜的下面垫有细布,布下又垫有纸。……这种纸最大者长宽不足10厘米。”有人说这就是蔡伦以前最早的纸。
  为了详细了解这种纸状物的具体情况,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陕西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两馆收藏的全部样品,并请有关同志介绍了当时出土的详细情况,另取下少量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1)外观:棕黄色,较薄者迎光可以看到纤维束走向。质地松弛,表面粗糙。据称,样品发掘时已卷曲成团,经保管人用水润湿后,在镊子的帮助下揭成薄片(图9-1)大小不等。
  (2)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观察: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不少纤维束横过整个纸状物表面,断于它的破裂处,长者达约70毫米。这说明切断程度较差,或者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符合造纸要求的切断处理。纤维的颜色大多数相同。有少数色泽不同和长度不同的纤维束段,个别的捻扭成股,说明原料是乱麻、绳头、线头等。微镜,纸状物的结构松弛,纤维与纤维间只是简单的靠拢在一起,无氢键结合现象。纤维束多,同向排列的纤维多,匀度不好(图9-2、9-3、9-4)。
  值得注意的是纸状物的自然边缘部位(非断裂边),大多数纤维在自然端部并不断开,而是绕过纸状物的边缘又折回到表面上来(图9-5)。这说明纸状物对铜镜的关系不是包裹而是衬垫;作为圆形衬垫物,其形状不是剪切而成,而是依靠纤维的自然折回形成的。也就是说,经加工后似纸的薄片不是抄造而成,而是纤维自然堆积而成,因此它不是纸。
  (3)纤维形态观察:用碘氯化锌染色剂对分散后的纤维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呈现带微黄的蓝紫色。纤维平均宽度为26微米左右,自然端部较钝,壁上有不规则的横节纹。细胞腔明显,较大,约占整个纤维宽度的1/3~1/2,胞壁较厚。根据上述特征断定原料为大麻类纤维。
  “灞桥纸”的纤维形态,还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纤维壁光滑、完整,无起毛帚化现象。切断了的纤维端部断口整齐,亦无分丝帚化现象(图9-6),可见原料没有经过打浆或舂捣。
  (4)纸状物中钙、钾成分分析:有人曾以该纸状物中有钙为由,说它是“纸”。其实这并不能作为鉴定是不是纸的根据。因为,由原麻杆上分离下来麻纤维,可能是通过水沤的办法脱胶,也可能是用石灰沤。如果是后者,那么,不管用作麻絮衬垫还是用作造纸原料,它都会含有钙。我们曾用扫描电镜配合X射线能谱(SEM/EDAX)做过试样中钙、钾等离子分析,结果发现商品麻中也有钙,而且含量不比“灞桥纸”的钙含量低(见表9-1)。表中数值为特征X射线强度的记数值,在测定条件相同时,数值大小可以反映该元素的相对含量。由数值可知:“灞桥纸”的钙峰值为1033~1292,大麻为1152~1365,苎麻为1269~1536。麻的记数值略高于“灞桥纸“。如此表明“灞桥纸”中的麻纤维并未经过特殊的石灰沤煮,钙含量和商品麻差不多。另外,在“灞桥纸”中我们还发现有个别粒状物,也对它作了成分分析,钙成分显示的数字为1292,而硅的数值为5928,此数值表明它可能是砂粒。
  用麻絮作为铜镜或铁镜的衬垫物,以保护镜面,在古代可能是种常用的镜片收藏方式。1970年在徐州地区发掘的一东汉墓以及1983年在广州发掘的一西汉墓,分别在铁镜及铜镜下都发现了类似的麻絮衬垫物(图9-7~9-9)。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机构

陕西博物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