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造纸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715
颗粒名称: 二、“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造纸工业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3
页码: 253-2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晚清时期,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影响,中国经济衰落,但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国人倡导实业救国,掀起创办机器造纸厂热潮,学习日本造纸技艺,培养造纸人才。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也参与其中,推动了中国近代造纸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近代民族 造纸工业

内容

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腐朽的封建官僚主义残酷统治的历史条件下,整个国民经济日益衰落,手工业日趋破产,这是当时的现实情况;但这又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毛泽东同志说:“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形,不仅给中国的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因为自然经济的破产,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市场。”
  研究中国近代机器造纸工业的起源史,不能不涉及晚清时期所掀起的“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官僚当权人物,为了保持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主张效法西方,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新的技术,开展振兴实业的“洋务运动”。这项运动最初是以军事工业为主,及后逐渐扩展到交通、工矿及民用轻工业。在“洋务运动”之风的鼓动下,朝野有识之士,深知变法图存的重要性,在社会各阶层初步开展了“实业救国”、“挽回利权”的爱国主义热潮。新式造纸工厂也在清王朝统治的最后30年期间,从无到有,陆续建成或在筹建的不同规模的一批机器造纸厂约30家,这是我国新式造纸工业在“启蒙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
  国人鉴于洋纸大量倾销,利权外溢,而国产手工纸又为洋纸所挤压而没落,深为痛惜,极思挽救之策。当时洋纸使用最多的首推报纸,国人对自办造纸厂,自力更生解决报刊用纸的呼声日高,据宣统二年(1910年)由华人在日本东京创办的《中国实业杂志》三卷6期载《自办造纸厂倡议书——全国报界促进会提议案》一文。
  此项倡议虽好,但在清王朝大厦将倾之际,实难实现,然亦足以反映当时国人眼观洋纸独霸中原,利权外溢,迫切希望自设造纸厂,杜绝漏卮。
  机器造纸在西方盛行后,很快传至日本,19世纪后叶,日本机器造纸工业渐趋发达,成为洋纸输入中国的急先锋。我国曾派人去日本学习新法造纸技艺,有些人学成归国后,在兴办纸业方面作出了贡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清朝廷公费派18人到日本学习造纸和印刷技术,各地官府亦派有官员赴日参观学习,民间自费赴日学习者亦有之。
  可贵的是,湖南高等实业学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立(后改为长沙高等工业学校),为培养造纸人才,筹办章楚造纸公司,特设立造纸科,这是我国高等工业院校设立造纸科的第一家。据《清代续文献通考》卷三八三考11306项记载:“光绪三十三年,黑龙江设北路工业小学堂,分设造纸、制碱二科,实地练习,其原料则取材于当地,其制法则取法于东西洋,……”。
  清朝政府“洋务派”大官僚中,最为人所熟悉而且与造纸工业关系密切的首推李鸿章和张之洞。有文献记载,李鸿章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上海杨树浦创设伦章造纸局(厂)。其实这段历史记载有误。李鸿章的家属李经启,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一些官吏商集资100万两,筹建“南通州造纸厂”;李鸿章另一家属李经滇,1907年被清政府派往汉口度支部造纸厂任会办。李鸿章与我国近代造纸工业的关系仅此。至于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亲自督办了几家新式工厂,其中有一家颇负盛名的官办造纸厂,即武昌白沙洲造纸厂。清政府创办的汉口谌家矶度支部造纸厂和湖北省办的武昌白沙洲造纸厂,不但规模大,而且纯属官办的造纸企业,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之一。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李鸿章
相关人物
张之洞
相关人物
李经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