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纸爆竹、纸煝、纸蚊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710
颗粒名称: 八、纸爆竹、纸煝、纸蚊香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246-2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纸爆竹在民间盛行,各地均有生产,以广东产最佳。纸煤在火柴普及前为必需品,用于点火。清末火柴流行,纸煤逐渐被取代。纸卷蚊烟仍为农村生活用品。
关键词: 清代 造纸业 纸制品

内容

纸爆竹在我国民间流行甚广,“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形容农历新年除旧迎新的风光。我国爆竹已有悠久的历史,到了清代以至今日,更为盛行,凡重要节日、红白喜事、祭祀迎神各项活动,都燃放炮竹,消耗数量甚大。卷制爆竹所用的纸,里层用粗草纸,外包竹制的花笺纸等较松软的纸张,如制小鞭爆,只用竹纸缠卷。火药引线需用很细薄而拉力强度好的楮皮纸或山棉皮纸等,今浙江、广西等地仍有好多专门生产引线纸的厂家。爆竹产地多在南方苏、浙、两湖、两广等省,以广东产的最佳;小的“鞭爆”又名“百子爆”则以湖南的浏阳和广西的南宁最为有名,行销国内外,成为当地主要,手工业之一。清末时西人所写的《谭氏报告书》(DensenalReport)载:“南宁人精于制造鞭炮,千百男女老幼均赖以生活,一般都认为南宁所制的鞭炮的爆炸力胜于它处所制。制造程序分为三十余个,主要是药料配合,燃纸引线、装药、卷纸、贴纸等,每一过程都有一个不同的工种的工人操作,原料由委托加工的店铺供给”。南宁炮竹业所耗用纸张颇多,竹纸则由桂北的兴安、灵川等县供给,引线纸则由桂西北的都安、那马等县产的薄型“纱纸”(楮皮纸)供给。
  吹火纸煝亦称纸煤,在旧时代火柴还未出现以前,也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用以点火。它用竹纸的表芯纸或火纸卷成中空,状如筷子粗长的纸条,以打火石点燃后,能象线香一样慢慢地燃着,用时口一吹,即起火焰,以点燃柴草,煮饭做菜,尚称方便;特别是对吸水烟者更是不可缺少之物。
  清末,火柴流行,纸煝大受影响,虽在一些农村和边僻地区,尚继续使用,但逐渐被火柴所取代。纸卷蚊烟,也是人民生活用品,今世在一些农村仍沿用以驱蚊。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