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纸帐、纸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704
颗粒名称: 二、纸帐、纸被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1
页码: 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纸帐、纸被是唐宋时盛行的生活用品,明清时期在民间广为使用,并列为贡品。各地均有不同特色的纸帐、纸被生产,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保暖防蚊的特性深受贫民寒士喜爱。纸帐制作需选用厚实纸张,经搓勒缝制而成,久用后可涂黄蜀葵胶汁翻新。
关键词: 清代 造纸业 纸帐 纸被

内容

纸帐、纸被,早在唐宋时已盛行,到了明朝不但在民间广为使用,而且绫纱纸帐也进入帝皇宫中,并列为各地贡品。
  江西的建昌(今永修)所产纸帐、纸被在明清时很有名,据《建昌府志》载:“……所产楮纸大而厚,柔软可作被,细腻如茧,里、面俱可用之,薄装以棉,已极温暖……”。
  清代时浙江产纸帐颇为有名,据《鄞县志》载:.邑之章溪,产皮纸,稻草纸,庄家溪又产纸帐著名”;又《安吉县志》载:“荻蒲昔产纸帐,以桑皮纸为之。”“福建纸被产地颇广,几遍及闽北各地”。据《福建通志》载:“延平及建宁,皆产纸被,以棉(楮)纸为之,颇有名于世”;又《八闽通志》载:“纸被以楮皮为之,出瓯宁、建阳、松溪、崇安四县,延平府亦有之。邵武楮衾而纸被,出邵武县……”。福建素以产竹纸闻名于世,然所产楮皮纸亦不少。从以上记载中,可知清代时闽省所产的皮纸相当发达。深在内地的贵州,清代时亦产纸帐,据《贵州通志》载:“贵阳府定番、翁贵出穀(楮)皮纸,白韧如绵,俗称绵纸,文史多用之。土人以之制帐……”。
  纸帐、纸被,售价低廉,为一般贫民寒士防蚊御寒的良品。
  关于纸帐的制法,其要点是选用大张厚实的楮皮纸或桑皮纸,先把纸幅卷于圆木棍上,外用细绳密扎,然后自上而下,使劲反复搓勒,使纸生成绉纹。随后即用线缝接成纸帐,帐顶则用粗纱布缝之,使其透气。纸帐用久之后起毛,可用黄蜀葵胶汁涂上润湿,待其干后,纤维间的氢键分子重新结合,则光整如新。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