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宣纸的主要产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97
颗粒名称: 二、宣纸的主要产地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233-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宣纸起源于泾县,经曹氏多代经营,至清代成为书画专用纸,以檀皮和稻草为原料,利用地利优势制造。清末宣纸业兴盛,运销国内外市场。宣纸工艺精湛,品质优良,备受赞誉。
关键词: 宣纸 产地 工艺

内容

安徽泾县小岭等地是宣纸主要产地,历来业者以曹姓居多,考察曹氏家史,对进一步了解宣纸的成长历史是很有意义的。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朝伯颜率兵围攻临安(杭州),曹氏先祖曹大三率家人由太平、南陵辗转迁避到泾县小岭定居,遂从事纸业,经子子孙孙数十代人的不断经营,使泾县皮纸与皖南各地的皮纸一样,久盛不衰。据《曹氏宗谱》载“曹大三于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警,避乱由南陵之虬川至泾县小岭山区,共徒十三宅,即今该乡之十三坑,当时因见系山陬,无可耕土,因贻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有人说:曹大三是宣纸的鼻祖,此说不确。因元、明时期,尚没有宣纸出现,但说他对于后世的泾县成为宣纸之乡,首先建立造纸业是有贡献的。曹氏在宋末元初避乱到泾县时,不可能一开始就制造出宣纸,只能生产出一般的皮纸或连四纸,经过曹氏子孙若干代人的努力,到了清代才有所独创,革新原料,采用檀皮、稻草;革新工艺,采取多级蒸料,多次翻摊的日光漂白等技术,制成了比原来皮料、连四更优的纸,从而以产地命名的“宣纸”名气大盛。
  泾县与宣城接壤,其产宣纸区域以前只有枫坑,原为泾县西乡之大小岭,后来业者日多,檀皮供不应求,遂有部分人迁往东乡之漕溪、泥坑等地。最初业者多为曹姓,其次为翟姓,严为守密其术,传子不传女,其后有汪、朱两姓亦仿制,但不及前者优良,小岭距泾县约20余里,岭高七、八十丈,方圆五六十里。最著者有双岭坑、许家湾等十余坑。小岭、乌溪等地天然环境独优,四面青山环抱,除出产檀皮外,燃料及作为日光漂白用铺摊料场的石块随地可取;更重要的是每坑(村)均有天然泉水,四季长流,天旱时节,亦无缺水之虞,其利用泉水的方法亦甚讲究,上流供抄纸之用,下流供浸洗纸料之用。由此可见宣纸质量优良,因素固多,而地利亦其要素之一。1936年安徽地方银行编写《宣纸调查报告》中说“小岭之奇不在山而在泉……,而且小岭泉,不论旱涝,终岁如此,此诚天然之造纸胜地也。”
  清代是宣纸大放异彩的鼎盛时期,曾有不少诗人赋诗作词赞美,仅录乾隆年间进士蒋士铨诗一首:“司马赋我泾上白,肌脂腻滑藏骨筋;平铺江练展晴雪,澄心宣德堪等伦。”很形象地描绘宣纸的妙境,堪与南唐澄心堂纸和明宣德宫笺相媲美。
  宣纸主要产地的大小岭,清末时很兴盛,据日本人井上陈政在光绪十一年在泾县调查宣纸生产技术时,在他所写的日记中说道:大小岭地方雇有工人百人以上的大厂,有曹永聚、曹义聚、曹义发、曹恒源、曹万顺、曹全吉、曹正泰、曹信义等;其他小厂或者仅制造纸料的浆厂约有二三百家。由此可见清末时宣纸业的生产规模不小。
  往昔泾县宣纸的运销,用人工或竹筏集中于城西泾河装木船,运至芜湖,再转各地批发。水小不能通船时,则用竹筏或骡马或人挑至宁国,然后装船运至芜湖。宣纸在国内的主要市场以京、津、沪、杭、粤及香港等大城市为最;在国外则销往日本最多。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伯颜
相关人物
蒋士铨
相关人物
陈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