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纸的起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96
颗粒名称: 一、宣纸的起源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6
页码: 228-2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宣纸是安徽泾县特产,以檀树皮和稻草为原料制成,独具特色。明清时期,宣纸逐渐崭露头角,至清代中期成为书画专用纸,以其优良质地受到推崇。宣纸的发展历史与制作工艺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与传承。
关键词: 宣纸 起源 手工技艺

内容

我们所说的宣纸,是指产于安徽泾县(古宣州),用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制成独具特色、为书画专用的“宣纸”。
  此种宣纸的起源始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是缺乏充足的论据和科学分析。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又《新唐书·地理志》载:“宣州宣城郡,望,土贡……银、铜器、绮、……纸、笔……。”因而有人认为宣纸创制于唐代并进贡朝廷,但是,从“摹写”二字的含义来分析,显然非今世所称的宣纸。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州,而因地得名。宣州即今之宣城,清代称为宁国府,属下有宣城、宁国、南陵、泾县、郎溪、广德等县,以及徽州府的黟县、歙县、休宁、旌德等县,整个皖南地区,历代都盛产楮皮纸,在唐时徽纸已作为朝廷贡品。早期的徽州纸与宣州纸的质量不相上下,都是以楮皮为原料,故所谓宣纸、徽纸只是个统名而已,并非专指某一种纸,而具体名称仍沿用玉版、连四等,后因宣州的泾县所产的皮纸最好,就专用宣纸以统其名。清代文人胡朴安著《纸张》中《附宣纸说》称:“泾县古属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而泾县所制尤工,近世宣纸则产于泾县,又名泾县纸……。泾县连四最佳,泾县产纸之区,惟枫坑及大小岭与曹溪之泥坑,业纸之工,曹翟二姓为多……”。这段史料扼要地说明了何谓宣纸,同时也说明了最早所谓宣纸,并非出自泾县一地,惟泾县所产的皮料连四最佳,后来(清末)遂演变成为今世所称的“正统宣纸”。有今之宣纸创制于唐说,事实上在唐、宋时,徽纸出名以前,尚无宣纸应世。在唐时不过宣州有进贡楮皮纸任务而已。
  关于宣纸的发展过程,何时成为独树一帜的名纸,尚乏确证。从一些文献记载,在明末清初有关用纸的记录中,都仅仅提到泾县纸或泾县连四纸,并无宣纸之名,说明那时仍以皖南有名的高级皮纸“连四纸”的名称出现。据明代《飞鸟语略》一书称:“……此外则泾县纸粘之斋壁间,岁久亦堪入用,盖以灰气且尽,不复沁墨……因思局处一隅,尚能作澄心堂纸,冠绝古今,乃全盛圣期,不遑与侧理结胜缘耶?”这里指出当时泾县纸与普通皮纸一样,因未曾精工细作,漂洗未净(灰气未尽),吸墨很快,久存后方堪入用,尚不及澄心堂纸的优良。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称:“……吴中洒金笺、松江谈笺俱不耐久,惟泾县连四最佳。”清雍正十二年周二学著《赏筵素心录》载:“画背纸,用元幅精勾慢薄泾县连四硾熟,两纸合一,糊就风干……”。乾隆、嘉庆时期周嘉胄著《装璜志》中论纸时说:“纸,选泾县连四或供单(公单)或竹料连四……”。从以上摘引明清时期的几种文献中,均称谓“泾县连四纸”或“泾县纸”,尚没有“宣纸”之名。
  “宣纸”一词,只是到了清代中期谢崧梁著《今文房四谱》一书中才提到“宣纸”之名:“……细涩者,宣纸、夹镜、连四之类能受墨,宜上品墨汁,然受墨最透者连四尤甚……。”又乾隆时人沈初著《西清笔记》载:泾县所进(贡)仿宣纸,可供内廷诸臣所用,匠人略加矾,若矾多则涩滞难用”。以上说明当时皮料连四之类,为了进贡,采用“仿宣纸”之名,以示区别于连四。宫中设有加工场,由匠人略施矾水以改性,成为后来所称的“熟宣”经过宫中诸大臣使用后,名气渐盛,“宣纸”一词的“知名度”日益扩大,遂逐渐脱离了连四系统,独自形成了宣纸系统。
  据同济大学已故教授蒋玄怡先生长期研究美术考古工作,对我国历代书画用纸及其他材料的演变史认真研究,他的遗著有《中国绘画材料史》一书,对各个朝代书画用纸作了深入考证,得出了结论,他认为到了清代才进入了“宣纸时期”。他在该书第72页、74页中说:“清初画家所用的纸,尚自由选用(因当时尚无书画专用纸),但为时不久几乎全部使用宣纸,而产地制造者,其目的亦在书画家,故宣纸竟成为书画专用纸。”“皖南的宣纸,竟如欧洲造水彩画专用纸,不供他用。制造专供书画家用纸,是十七、十八两世纪(约清康熙中期至乾隆后期),实为使用宣纸(作书画最盛)时期。蒋玄怡先生擅长于绘画、裱画、墨拓诸技艺,故他对于书画用纸的研究考证是可靠的。又据前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的一篇调查报告称:“前清嘉道年间,为宣纸极盛时代,当时有槽产百余家,年产纸一万五千余件,价值一百四五十万元。”
  有人说:“国家文物馆中所精藏的唐宋以来的名画、字帖、碑文、史籍、文档能保存至今,无一不是采用宣纸。”此说并不符合史实。宋朝米元章为一代宗师的书画家,他所著的《书史》,凡宋代以前书画名迹所用的纸张,均详列其名称于表中,共约60种,其原料最大宗的是麻、楮、桑,极少数为藤、竹纸,对于宣纸和檀皮,全书一字未提。又查现代潘吉星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一书,据书的作者称:“笔者在1972年12月至1973年1月间,在故宫博物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四次对院藏近40件有代表性的晋、唐、五代至宋、元、明6个朝代的书法、绘画用纸,进行了外观形态分析观察,并初步鉴定了书画的原料区分、纸质优劣和形制演变等……。”他将检验结果,分别并详细地列出“中国古代书法用纸外观检验结果一览表”和“中国古代绘画用纸外观检验结果一览表”共计59个标本。该书作者最后总结称:“从我们15年来所检验过的,晋、唐、宋写本和文书用纸的原料来看,大体可分为五大类:(1)麻纸;(2)皮纸(枸皮、桑皮等);(3)竹纸;(4)麻、竹、皮原料混合制纸;(5)还魂纸(再生纸)。此次考察的古代书画用纸,除了没有还魂纸以外,其余四类(原料)都曾见到。”他的分析结果并没有发现宣纸专用的檀皮和稻草等原料。该书第六章末所列《中国古代著名书画用纸一览表》(晋至宋代)中近300个作品,所用主要是麻纸、楮纸,并无檀皮宣纸。
  关于“宣纸”名称的由来,近世也有些文章认为不是因该纸产于古宣州而因地得名,它是来源于明朝宣宗年号“宣德”的“宣”字,认为“宣德纸就是宣纸”,并断定“可用公元1430年即明朝宣德五年所产‘造素馨纸’作为宣纸得到成熟的标志。”亦有文章称:“宣纸的纸名来历,是取宣德年号命名,而非地名来命名,至于宣州(城)宣纸皆有‘宣’字,这是个巧合。“据史料查考,我国自古以来所产名纸,以地名、人名、原料、用途及纸的素质来命名者,不胜枚举;至于以帝王年号来命名者,殊属罕见。明朝宣德年间设有官纸局,曾生产多种名贵宫笺(见第七章第四节),其中有“素馨纸”等,统称“宣德宫笺”这分明是明宫廷的御制产品,而宣纸是民间生产的皮料连四之类产,品,即使其品质非凡,岂敢以帝王年号来妄自命名!遍查明代许多有关造纸的著作中,亦未发现“宣纸”一词。故此说不实。
  乾隆壬寅年(1782年)陈燀撰《湘管斋寓赏编》中对所见元明时期的著名书画60多幅,每幅均列出纸名,其中称为“宣城纸”者计有15幅,约占四分之一强,有称为“宣德纸(笺)”者四种,由此可见,“宣城纸”与“宣德纸(笺)”之名,早在元明之世,已互不混淆;而且可以看出“宣纸”一词是后世从“宣城(州)纸”简化而来,正如许多文献所称“徽(州)纸”、“池(州)纸”是一个道理。在古文献中,除称“宣城纸”外,也称“泾县纸”、“泾县连四纸”等名称。
  宣纸的起源,既非如传说中出于孔丹一人之手,也非一开始就在泾县一隅开花结果,而是经过若干朝代广大造纸工匠们的努力,不断演进变化,成长壮大。切实地说,宣纸起源于古代的徽纸,为此必须从皖南地区造纸业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去追溯。
  东晋建都南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随之南移,造纸业也从中原向南方各地传播,皖南是其中之一,自东晋以至隋朝,即4世纪初至7世纪初,约300年,皖南纸业已奠定了基础,到了唐宋时皖南纸进一步发展,徽州、池州、宣州都出产了一些楮皮名纸。据《徽州府志》载:“宋时有进劄、殿劄、玉版、观音、京帘、堂睦诸纸,皆出休宁之水南及虞芮、和睦、安良三乡”;又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黟县多良纸,亦有凝霜、澄心之号”;南宋陈槱《负暄野录》载:“新安玉版,色理极细腻……糨而后用,既光且坚,用得其法,藏久亦不蠹”;又《歙县志》中有“薄如冰翼,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的记载。由此可知当时皖南地区的造纸技术已有较高水平。
  综上所述,包括宣州泾县在内的整个皖南地区的造纸业,自唐及清历时千余年,该地造纸业一直不断地发展,兴旺发达,而泾县的宣纸,是在皮纸之乡欣欣向荣的盛况下,后来经过总结了徽纸、池纸的经验,经能工巧匠精心细作,并独出心裁,以檀皮取代了楮皮,随后又配用经过专门精制的漂白稻草浆,终于生产出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的产品——“正统宣纸”。
  “正统宣纸,”是指为众所公认的用独特的原料——檀皮及稻草浆配制而成书画专用的宣纸。过去人们总是楮、檀不分,两者混为一谈,把楮纸称为宣纸。楮就是构树或穀树,其学名为Brous
  onetia paprifrea;而宣纸用的青檀学名为pteroceltis taterinowil Maxim。从以上一系列历史文献记载,不难看出宣纸的前身楮皮制成的“皮料连四”,或直接称为“泾县纸”,到清代,采用了青檀皮并配用一定量的精制草浆,制成有名的“正统宣纸”。所以我们说宣纸源出于徽纸,它们的关系至为密切,不能割断历史因缘。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彦远
相关人物
胡朴安
相关人物
文震亨
相关人物
周二学
相关人物
周嘉胄
相关人物
谢崧梁
相关人物
沈初
相关人物
蒋玄怡
相关人物
米元章
相关人物
陈燀
相关人物
苏易简
相关人物
陈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