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纸中瑰宝——泾县宣纸大放光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9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纸中瑰宝——泾县宣纸大放光彩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14
页码: 228-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泾县宣纸作为纸中瑰宝,起源于唐代,主要产于安徽泾县,品种多样,规格齐全,广泛用于书画等领域。其原料独特,制造技术精湛,具有优良的质量和特性,备受推崇。
关键词: 泾县宣纸 起源 产地

内容

闻名的泾县宣纸,是我国造纸业百花园中的一枝艳丽奇葩。到了清代,大力发展。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是我国纸张当时唯一获奖的优质产品。
  现代机器造纸高度发达,我国具有一千八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纸,从晚清以至今日,几乎被淘汰殆尽。只有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类仅存的一个著名品种,是充分表达我国书法绘画艺术效果的书画专用纸。
  一、宣纸的起源
  我们所说的宣纸,是指产于安徽泾县(古宣州),用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制成独具特色、为书画专用的“宣纸”。
  此种宣纸的起源始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是缺乏充足的论据和科学分析。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又《新唐书·地理志》载:“宣州宣城郡,望,土贡……银、铜器、绮、……纸、笔……。”因而有人认为宣纸创制于唐代并进贡朝廷,但是,从“摹写”二字的含义来分析,显然非今世所称的宣纸。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州,而因地得名。宣州即今之宣城,清代称为宁国府,属下有宣城、宁国、南陵、泾县、郎溪、广德等县,以及徽州府的黟县、歙县、休宁、旌德等县,整个皖南地区,历代都盛产楮皮纸,在唐时徽纸已作为朝廷贡品。早期的徽州纸与宣州纸的质量不相上下,都是以楮皮为原料,故所谓宣纸、徽纸只是个统名而已,并非专指某一种纸,而具体名称仍沿用玉版、连四等,后因宣州的泾县所产的皮纸最好,就专用宣纸以统其名。清代文人胡朴安著《纸张》中《附宣纸说》称:“泾县古属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而泾县所制尤工,近世宣纸则产于泾县,又名泾县纸……。泾县连四最佳,泾县产纸之区,惟枫坑及大小岭与曹溪之泥坑,业纸之工,曹翟二姓为多……”。这段史料扼要地说明了何谓宣纸,同时也说明了最早所谓宣纸,并非出自泾县一地,惟泾县所产的皮料连四最佳,后来(清末)遂演变成为今世所称的“正统宣纸”。有今之宣纸创制于唐说,事实上在唐、宋时,徽纸出名以前,尚无宣纸应世。在唐时不过宣州有进贡楮皮纸任务而已。
  关于宣纸的发展过程,何时成为独树一帜的名纸,尚乏确证。从一些文献记载,在明末清初有关用纸的记录中,都仅仅提到泾县纸或泾县连四纸,并无宣纸之名,说明那时仍以皖南有名的高级皮纸“连四纸”的名称出现。据明代《飞鸟语略》一书称:“……此外则泾县纸粘之斋壁间,岁久亦堪入用,盖以灰气且尽,不复沁墨……因思局处一隅,尚能作澄心堂纸,冠绝古今,乃全盛圣期,不遑与侧理结胜缘耶?”这里指出当时泾县纸与普通皮纸一样,因未曾精工细作,漂洗未净(灰气未尽),吸墨很快,久存后方堪入用,尚不及澄心堂纸的优良。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称:“……吴中洒金笺、松江谈笺俱不耐久,惟泾县连四最佳。”清雍正十二年周二学著《赏筵素心录》载:“画背纸,用元幅精勾慢薄泾县连四硾熟,两纸合一,糊就风干……”。乾隆、嘉庆时期周嘉胄著《装璜志》中论纸时说:“纸,选泾县连四或供单(公单)或竹料连四……”。从以上摘引明清时期的几种文献中,均称谓“泾县连四纸”或“泾县纸”,尚没有“宣纸”之名。
  “宣纸”一词,只是到了清代中期谢崧梁著《今文房四谱》一书中才提到“宣纸”之名:“……细涩者,宣纸、夹镜、连四之类能受墨,宜上品墨汁,然受墨最透者连四尤甚……。”又乾隆时人沈初著《西清笔记》载:泾县所进(贡)仿宣纸,可供内廷诸臣所用,匠人略加矾,若矾多则涩滞难用”。以上说明当时皮料连四之类,为了进贡,采用“仿宣纸”之名,以示区别于连四。宫中设有加工场,由匠人略施矾水以改性,成为后来所称的“熟宣”经过宫中诸大臣使用后,名气渐盛,“宣纸”一词的“知名度”日益扩大,遂逐渐脱离了连四系统,独自形成了宣纸系统。
  据同济大学已故教授蒋玄怡先生长期研究美术考古工作,对我国历代书画用纸及其他材料的演变史认真研究,他的遗著有《中国绘画材料史》一书,对各个朝代书画用纸作了深入考证,得出了结论,他认为到了清代才进入了“宣纸时期”。他在该书第72页、74页中说:“清初画家所用的纸,尚自由选用(因当时尚无书画专用纸),但为时不久几乎全部使用宣纸,而产地制造者,其目的亦在书画家,故宣纸竟成为书画专用纸。”“皖南的宣纸,竟如欧洲造水彩画专用纸,不供他用。制造专供书画家用纸,是十七、十八两世纪(约清康熙中期至乾隆后期),实为使用宣纸(作书画最盛)时期。蒋玄怡先生擅长于绘画、裱画、墨拓诸技艺,故他对于书画用纸的研究考证是可靠的。又据前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的一篇调查报告称:“前清嘉道年间,为宣纸极盛时代,当时有槽产百余家,年产纸一万五千余件,价值一百四五十万元。”
  有人说:“国家文物馆中所精藏的唐宋以来的名画、字帖、碑文、史籍、文档能保存至今,无一不是采用宣纸。”此说并不符合史实。宋朝米元章为一代宗师的书画家,他所著的《书史》,凡宋代以前书画名迹所用的纸张,均详列其名称于表中,共约60种,其原料最大宗的是麻、楮、桑,极少数为藤、竹纸,对于宣纸和檀皮,全书一字未提。又查现代潘吉星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一书,据书的作者称:“笔者在1972年12月至1973年1月间,在故宫博物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四次对院藏近40件有代表性的晋、唐、五代至宋、元、明6个朝代的书法、绘画用纸,进行了外观形态分析观察,并初步鉴定了书画的原料区分、纸质优劣和形制演变等……。”他将检验结果,分别并详细地列出“中国古代书法用纸外观检验结果一览表”和“中国古代绘画用纸外观检验结果一览表”共计59个标本。该书作者最后总结称:“从我们15年来所检验过的,晋、唐、宋写本和文书用纸的原料来看,大体可分为五大类:(1)麻纸;(2)皮纸(枸皮、桑皮等);(3)竹纸;(4)麻、竹、皮原料混合制纸;(5)还魂纸(再生纸)。此次考察的古代书画用纸,除了没有还魂纸以外,其余四类(原料)都曾见到。”他的分析结果并没有发现宣纸专用的檀皮和稻草等原料。该书第六章末所列《中国古代著名书画用纸一览表》(晋至宋代)中近300个作品,所用主要是麻纸、楮纸,并无檀皮宣纸。
  关于“宣纸”名称的由来,近世也有些文章认为不是因该纸产于古宣州而因地得名,它是来源于明朝宣宗年号“宣德”的“宣”字,认为“宣德纸就是宣纸”,并断定“可用公元1430年即明朝宣德五年所产‘造素馨纸’作为宣纸得到成熟的标志。”亦有文章称:“宣纸的纸名来历,是取宣德年号命名,而非地名来命名,至于宣州(城)宣纸皆有‘宣’字,这是个巧合。“据史料查考,我国自古以来所产名纸,以地名、人名、原料、用途及纸的素质来命名者,不胜枚举;至于以帝王年号来命名者,殊属罕见。明朝宣德年间设有官纸局,曾生产多种名贵宫笺(见第七章第四节),其中有“素馨纸”等,统称“宣德宫笺”这分明是明宫廷的御制产品,而宣纸是民间生产的皮料连四之类产,品,即使其品质非凡,岂敢以帝王年号来妄自命名!遍查明代许多有关造纸的著作中,亦未发现“宣纸”一词。故此说不实。
  乾隆壬寅年(1782年)陈燀撰《湘管斋寓赏编》中对所见元明时期的著名书画60多幅,每幅均列出纸名,其中称为“宣城纸”者计有15幅,约占四分之一强,有称为“宣德纸(笺)”者四种,由此可见,“宣城纸”与“宣德纸(笺)”之名,早在元明之世,已互不混淆;而且可以看出“宣纸”一词是后世从“宣城(州)纸”简化而来,正如许多文献所称“徽(州)纸”、“池(州)纸”是一个道理。在古文献中,除称“宣城纸”外,也称“泾县纸”、“泾县连四纸”等名称。
  宣纸的起源,既非如传说中出于孔丹一人之手,也非一开始就在泾县一隅开花结果,而是经过若干朝代广大造纸工匠们的努力,不断演进变化,成长壮大。切实地说,宣纸起源于古代的徽纸,为此必须从皖南地区造纸业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去追溯。
  东晋建都南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随之南移,造纸业也从中原向南方各地传播,皖南是其中之一,自东晋以至隋朝,即4世纪初至7世纪初,约300年,皖南纸业已奠定了基础,到了唐宋时皖南纸进一步发展,徽州、池州、宣州都出产了一些楮皮名纸。据《徽州府志》载:“宋时有进劄、殿劄、玉版、观音、京帘、堂睦诸纸,皆出休宁之水南及虞芮、和睦、安良三乡”;又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黟县多良纸,亦有凝霜、澄心之号”;南宋陈槱《负暄野录》载:“新安玉版,色理极细腻……糨而后用,既光且坚,用得其法,藏久亦不蠹”;又《歙县志》中有“薄如冰翼,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的记载。由此可知当时皖南地区的造纸技术已有较高水平。
  综上所述,包括宣州泾县在内的整个皖南地区的造纸业,自唐及清历时千余年,该地造纸业一直不断地发展,兴旺发达,而泾县的宣纸,是在皮纸之乡欣欣向荣的盛况下,后来经过总结了徽纸、池纸的经验,经能工巧匠精心细作,并独出心裁,以檀皮取代了楮皮,随后又配用经过专门精制的漂白稻草浆,终于生产出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的产品——“正统宣纸”。
  “正统宣纸,”是指为众所公认的用独特的原料——檀皮及稻草浆配制而成书画专用的宣纸。过去人们总是楮、檀不分,两者混为一谈,把楮纸称为宣纸。楮就是构树或穀树,其学名为Brous
  onetia paprifrea;而宣纸用的青檀学名为pteroceltis taterinowil Maxim。从以上一系列历史文献记载,不难看出宣纸的前身楮皮制成的“皮料连四”,或直接称为“泾县纸”,到清代,采用了青檀皮并配用一定量的精制草浆,制成有名的“正统宣纸”。所以我们说宣纸源出于徽纸,它们的关系至为密切,不能割断历史因缘。
  二、宣纸的主要产地
  安徽泾县小岭等地是宣纸主要产地,历来业者以曹姓居多,考察曹氏家史,对进一步了解宣纸的成长历史是很有意义的。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朝伯颜率兵围攻临安(杭州),曹氏先祖曹大三率家人由太平、南陵辗转迁避到泾县小岭定居,遂从事纸业,经子子孙孙数十代人的不断经营,使泾县皮纸与皖南各地的皮纸一样,久盛不衰。据《曹氏宗谱》载“曹大三于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警,避乱由南陵之虬川至泾县小岭山区,共徒十三宅,即今该乡之十三坑,当时因见系山陬,无可耕土,因贻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有人说:曹大三是宣纸的鼻祖,此说不确。因元、明时期,尚没有宣纸出现,但说他对于后世的泾县成为宣纸之乡,首先建立造纸业是有贡献的。曹氏在宋末元初避乱到泾县时,不可能一开始就制造出宣纸,只能生产出一般的皮纸或连四纸,经过曹氏子孙若干代人的努力,到了清代才有所独创,革新原料,采用檀皮、稻草;革新工艺,采取多级蒸料,多次翻摊的日光漂白等技术,制成了比原来皮料、连四更优的纸,从而以产地命名的“宣纸”名气大盛。
  泾县与宣城接壤,其产宣纸区域以前只有枫坑,原为泾县西乡之大小岭,后来业者日多,檀皮供不应求,遂有部分人迁往东乡之漕溪、泥坑等地。最初业者多为曹姓,其次为翟姓,严为守密其术,传子不传女,其后有汪、朱两姓亦仿制,但不及前者优良,小岭距泾县约20余里,岭高七、八十丈,方圆五六十里。最著者有双岭坑、许家湾等十余坑。小岭、乌溪等地天然环境独优,四面青山环抱,除出产檀皮外,燃料及作为日光漂白用铺摊料场的石块随地可取;更重要的是每坑(村)均有天然泉水,四季长流,天旱时节,亦无缺水之虞,其利用泉水的方法亦甚讲究,上流供抄纸之用,下流供浸洗纸料之用。由此可见宣纸质量优良,因素固多,而地利亦其要素之一。1936年安徽地方银行编写《宣纸调查报告》中说“小岭之奇不在山而在泉……,而且小岭泉,不论旱涝,终岁如此,此诚天然之造纸胜地也。”
  清代是宣纸大放异彩的鼎盛时期,曾有不少诗人赋诗作词赞美,仅录乾隆年间进士蒋士铨诗一首:“司马赋我泾上白,肌脂腻滑藏骨筋;平铺江练展晴雪,澄心宣德堪等伦。”很形象地描绘宣纸的妙境,堪与南唐澄心堂纸和明宣德宫笺相媲美。
  宣纸主要产地的大小岭,清末时很兴盛,据日本人井上陈政在光绪十一年在泾县调查宣纸生产技术时,在他所写的日记中说道:大小岭地方雇有工人百人以上的大厂,有曹永聚、曹义聚、曹义发、曹恒源、曹万顺、曹全吉、曹正泰、曹信义等;其他小厂或者仅制造纸料的浆厂约有二三百家。由此可见清末时宣纸业的生产规模不小。
  往昔泾县宣纸的运销,用人工或竹筏集中于城西泾河装木船,运至芜湖,再转各地批发。水小不能通船时,则用竹筏或骡马或人挑至宁国,然后装船运至芜湖。宣纸在国内的主要市场以京、津、沪、杭、粤及香港等大城市为最;在国外则销往日本最多。
  三、宣纸的品种和规格
  自从宣纸应世后,逐步形成一个系统,生产出品名繁多的系列化产品,“宣纸”是其统名。根据它的配料、尺码、厚薄、色彩、质量等分成许多具体品名,不胜枚举。如胡朴安在《纸说·宣纸》中说:“有金榜、璐王、白鹿、画心、罗纹、卷帘、连四、公单、学书等。纸之佳者,厥为金榜、璐王、白鹿、画心、罗纹……画心本澄心堂遗法,宜书宜画,为艺苑之珍品。其长短有丈二尺、八尺、六尺、四尺之别;其厚薄有单层、双层、三层之异;其用料有全皮、半皮、七皮三草之不同……”。同一画心纸,又可分为20多种。习惯上仅按尺寸、厚薄称之,单层称为单宣,双层称为夹贡,半皮称为料半。因为一般宣纸都属料半,故不须标明,所以普通的宣纸就可简称为四尺单或六尺夹。至于花色宣纸,名目更多,如虎皮、珊瑚、槟榔……,经裱糊或压光的玉版、海月……,经刻印花鸟的称为花粉蜡笺,经涂云母粉或洒金的称云母、泥金、洒金笺等,这些加工宣纸,大都由加工纸作坊制作。
  通行的宣纸分类标准和具体纸名,分析如下。
  宣纸的分类主要是按用料配比不同,大致可分为棉料宣、皮料宣、特净皮宣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又按宣纸的加工与否和使用功能,分为“生宣”、“熟宣”两大类。按尺寸分有四尺、五尺、六尺、丈二、丈六等纸幅,计共有一百多个品种。其规格有单宣、二层宣、三层宣、札花、龟纹、罗纹、白鹿、棉连等。
  所谓棉料并非棉浆所制,宣纸槽户习惯上称稻草浆为棉料,一般配比成分是:棉料宣类用稻草浆70%,檀皮浆30%;净皮料宣用草浆40%,皮浆60%;特净皮宣用草浆20%,皮浆80%。此外,以往还有一种黄料宣,其配比与棉料宣相同,但前者纸浆均经日光漂白,后者不经过漂白,为淡白的本色笺,久已不产。
  有关三大类宣纸的主要品种规格见附表。
  除附表所列外,尚有虎皮宣系列产品,如四尺翠绿虎皮宣、四尺金黄虎皮宣、四尺粉红虎皮宣、四尺仿古虎皮宣、四尺鹅黄虎皮宣、四尺玛瑙虎皮宣、四尺槟榔虎皮宣、矾宣、玉版宣、云母宣、煮硾宣、禅衣宣、尺屏宣等等。宣纸品种花色,琳琅满目,不胜枚举,确是“文房之宝,艺术之光。”宣纸的尺码最大者除附表所列之外,据近人奭良,《野堂轩摭言》载:“乾隆中尚有数十丈者,尝见汪时斋尚书承霈所作花鸟画,横幅长及三丈”(见卷四第1页)。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晚清董邦达山水画卷,长达二丈。足见宣纸在清代最盛时期,确有生产二、三丈巨幅书画纸。
  宣纸有“生宣”与“熟宣”之分,主要是根据宣纸的配料和加工以及用纸的润墨性能不同而区分。生宣是指未经加工的原纸,主要品种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扎花、龟纹、罗纹、白鹿、露皇等;生宣质地较松,吸墨性强,扩散渗透较快,尤其是新制出的产品。书画家凭着经验,必须善于用墨,浓淡相交,方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一般多用生宣贮藏一定时间后,使纤维细胞水分平衡,毛细管渗透性减弱,纸质稍有变性,则效果更好,润墨性能方好。
  熟宣就是生宣经过加工的宣纸,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主要有矾宣、煮硾、蝉翼、珠笺、云母笺、蜡笺、玉版宣、金花罗纹笺等;并染有各种颜色的虎皮、槟榔、珊瑚、雨雪等彩色宣,都是将生宣经过染色、洒金、印花涂蜡、砑光、加米糊、浸胶、矾等手续加工制成的宣纸。经过加工后,不但使纸张表面绚丽多彩,更加美观,而且大大改善内在质量,纤维的毛细管和纤维间的孔隙被填塞,从而改善吸墨性能,不徐不疾,恰到好处,为书画家所乐用。
  四、宣纸的用途
  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用纸,是由它的特性所决定。一般的说,宣纸性质绵韧、柔软、洁白,组织匀致细密,纤维化学纯度高,故具有耐老化、不返黄、不蠹、不腐、不变形、耐破裂等物理和化学的优良性能,可长期保存不衰败。润墨性特佳,用以书写、绘画,有“墨分五色”之妙,深、浅、浓、淡各个层次清晰,富立体感,具有松而不弛,紧而不硬,平而不滑的特殊优点。
  尽人皆知,宣纸的主要用途,是供中国传统的毛笔书写和绘画的专用纸;此外官府的重要文书档案资料、珍贵图书典册,如清代的《四库金书》,清内宫的殿版书,以及名画字贴等大多用宣纸来抄写或印刷。宣纸用于印刷复制装潢裱托、水印篆刻、仿古碑帖、美术剪纸、摺叠扇面、碑文拓片等亦多,作为收藏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中后期,道光年间,出现了一种有名的“汪六吉生宣”,并在纸帘上巧制水印,以资鉴别。据清人杨驹的《草堂之春》载:“……余一生专用生宣,愈生愈快(写时),故书画家之境界又可以纸测之,用煮硾者(指加工宣纸中的一个品种)更下等也。汪六吉纸(生宣)书画多能合用,然多伪品,纸中有汪六吉之暗字(水印)者,其佳者也。棉料单宣,朵云轩(纸店)制者可用,重参皮纸,无色较有色者为高……”。
  有的资料说,道光十六年(1836年),县东乡泥坑老汪六吉纸厂在泾县连四纸的基础上,为了改善纸张吸水性能过快的缺点,首先研究掺用漂白稻草浆,经过不断地改进,已能达到受墨快慢适度的要求,这种不须加工的汪六吉生纸,被人们称为“毛六吉”,被选贡朝廷,经朝臣们使用,倍加赞赏,于是“汪六吉纸”或“汪六吉生纸”名重一时,身价百倍。泾县曹姓纸厂,也纷起仿造,互相竞争,推动了宣纸的发展。
  宣纸一般以制造厂商为牌号,厂名冠以姓氏,如汪六吉自命资格最老,称为“老汪六吉”,而同一牌号又分出很多“记号”,例如“老汪六吉”有仰记、经记等。曹姓厂名也有很多同名而异记的牌号。
  五、宣纸的原料
  随着社会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宣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也经过多次演变。其过程大体是:在最早作为宣纸的前身是皮料连四之类,它的用料是楮皮;后来人们又发现山野中檀树皮的纤维较为细长强韧,于是用以生产出一种较楮皮纸为佳的纸,就是今世所称的“正统宣纸”。
  关于用檀皮造纸最早见于文献者,是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7年),据宜兴《荆溪县志》载:“昔在元末,癸泾练浦之间,澄稻草为纸……旧志所载,至元间,并有檀皮、桃花诸种……”。但当时用檀皮生产何种纸张,不得而知。作为宣纸产地的宣城(州)泾县,在其州府志、县志中及其他有关文献,亦均未见有用檀皮造纸的记载,直到光绪十四年(1885年)《宣城志·物产部》才有了此项记载称:“纸,宣、宁、泾、太皆制造,故名宣纸,以檀皮为之……。”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有关利用檀皮制造宣纸的唯一史料。可能宣纸用檀树皮为原料,实始于清代,也是宣纸由此而扬名于世的时期。
  檀树有黄檀、紫檀、青檀三种,青檀纤维比黄檀优良,故选用青檀,其它两种皮质粗硬,不适于造纸。泾县产檀树最多,尤以丁溪为最佳,小岭、漕溪所产不及前者。其他如南陵、铜陵、青阳、太平、石埭、旌德等县以往亦有出产。青檀纤维平均长2.15毫米,平均宽度11微米。青檀纤维细长,胞壁较薄,胞腔较大,有利于纤维组合交织,使纸质匀细柔韧,有助于画面层次分明的润墨效果。
  檀树属榆科落叶多年生灌木,高约丈余,农历四月开花,六、七月间结实,其种子中央结实,而左右有翼似枫而形圆,叶互生而有网脉,边为锯齿状,单叶而形似卵。此植物为我国特产,多生于山野之间,枝条颇多,以两年生嫩枝条的韧皮为最佳。欲取其枝多在冬季,翌年发出新枝后,再过两年枝条长大又可采伐,剥其皮以造纸。
  宣纸另一种原料是稻草。稻草所含的杂细胞多、纤维短,强度低,向来被人们视为低级造纸原料,然而稻草浆与檀皮浆配合,能制造出有名的宣纸,这是宣纸的工匠们所创造的奇迹。宣纸选用的稻草,以泾县西南乡所产者为佳,因该地多沙土,稻草系白色,制纸易于漂白,稻草从产地来说,有沙田、泥田和混土田三种,作为制作宣纸的原料,则以选用沙田所生长的籼稻杆和梗稻杆为宜。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用100%檀皮为原料,不但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檀皮纤维较长,纸质松软,纤维间孔隙多,因而吸水性强,对于书画泼墨有不良的结果。故试行掺用一部分短纤维的草浆,长短搭配,粗细掺合,短小的草浆纤维既能填塞纸的孔隙,又能使纤维间结合更紧密,增强纸页的紧度和挺度。前面曾提及在道光十六年,泾县汪六吉纸厂首创利用漂白稻草浆生产出“汪六吉生宣”,得到良好效果,可以不须加工成“熟宣”,而直接用来挥毫。由此可知大量配用稻草是在清代中后期。
  制造宣纸,除上述两种原料外,其副料为粘滑液(纸药)种类颇多,最通用的为杨桃藤、秋蜀葵、野石蒜、水中条、梧桐枝、模盘花梗等,都为当地所产。石灰也是当地所产;宣纸开始用洋碱(烧碱NaOH)和漂白粉,据文献记载,始于清末。光绪十九年(1893年),当时小岭曹廷柱奉两江总督刘坤一之命,赴日本考察纸业,探求改良之法,见日本手工生产的“和纸”均用洋碱蒸煮原料,作用迅猛,使用又便,归国后即倡用进口洋碱(当时我国尚无制碱工业),自是以后逐渐推广应用。至于纸料的漂白,向来都是采用日光漂白法,质量甚佳,但经曹廷柱力加提倡,部分厂家开始改用进口漂白粉,仍有多数厂家坚持日光漂白法,也有一些厂家采用“土洋结合”两法并用,先行缩短摊晒周期,最后用少量漂粉漂白。
  六、宣纸的制造技术
  宣纸的制造技术,总的来说,与一般皮纸的制造方法和原理并无大异,但作为一种名纸,其工艺操作的巧妙,自然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共性中有特殊性,原理虽同,手法各殊。历来曾有一些外国人对宣纸制造技术,进行多方探索,但不得其奥秘(见后述)。国内也有些人对宣纸的制法,有神秘感,往往把宣纸的质量由来,笼统地归于自然条件的水质和原料,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技术因素。本世纪30年代初,南京《中央日报》(1933.2)曾发表了一篇《宣纸业调查》的文章说:“……宣纸制法,并无别诀,他处不能仿造者,因无檀皮及甘坑之水耳。檀皮别处少产,甘坑水特清冽,是宣纸制造的要素……。”类似说法不少。我们认为原料和水质,固然是造好纸的要素,但作为宣纸生产者的技师和工匠们,他们所制定的生产工艺是否得当,技术操作是否精湛熟练,配方是否合理,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同一原料、设备、同一生产条件,不同的操作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以当前国内其他省的十多家书画纸厂所生产的书画纸或称“仿宣纸”来说,所用的原料有楮皮、山棉皮、桑皮、檀皮、竹料等,生产的“仿宣纸”,有许多品种,经书画家试笔鉴定,都得到很好的评价。
  如果说宣纸的制法有“秘诀”之处,那就是“工艺精湛,精心制作,丝毫不苟,精益求精”16个字可以概括。宣纸的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的处理以至蒸煮漂洗、抄造、焙纸,每一个工序都有一套传统而行之有效的工艺规程和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层层把关,正所谓“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其实宣纸的整个生产工序的繁杂,何只七十二?程序复杂,工序繁多,故有“日月光华,水火济济”之谚语。传统的生产工艺,归纳起来,皮料制造过程分为6个阶段43个工序;草料分为4个阶段37个工序;配料分为4个工序,抄纸分为6个工序;最后是整理包装成品。从原料到成品,不下100多道操作过程,需时一至两年。
  首先是对原料精选,檀树枝条都要分选老嫩粗细,少破其皮,皮料厚薄长短要分类捆扎。再如稻草,必须逐一清除头尾及草衣,只取中间草秆部分,捆成小束,以木槌敲打,使之松软并打破草节,杂质脱落,药液易于浸透;其次,不论是皮料或草料,都要经过再三的浸渍石灰和碱液进行多级发酵蒸料,反复洗料、精工细选;第三,不论皮料或草料,经过蒸制洗料后,都要进行日光漂白,铺在沙砾石砌的晒料场上摊晒,任其日晒雨淋,无雨时则喷水淋湿,并进行多次反复翻摊,务使所有的纸料都得到充分氧化漂白的作用,以白为度,不计时日,纸料纯白方可收摊。
  以上这些作法,说来简单,但实践上确有难处,易学难精。宣纸的生产技术,以今比昔,从纸浆的精制到纸页的抄造成形,已有了较大的革新。抗日战争前南京国府建设委员会和中央工业试验所等单位的几篇调查报告(见参考文献13、15)的内容,基本上可反映出往昔生产宣纸的传统工艺。
  在晚清时期,宣纸的制造技术,曾引起国外某些人士的兴趣,为了探求其制法,在光绪年间,日本曾多次派专人到宣纸产区了解其生产技术情报,但都没有成功。
  光绪九年12月,日本内阁印刷局造纸部派井上陈政第二次来华(第一次于光绪四年,他深入内地考察造纸业,足迹遍及14个省)。称是广东潮洲大埔县华人,何姓,是何子峨太史的侄子。他设法取得了上海新北门汪六记宣纸号和芜湖吴恒记纸号的介绍信,进入皖、赣、闽等地搜集造纸技术情报。由于他精通中国文学,又通晓中国各地方言和风土人情,整个旅程两个月,写了详细日记,原题是:《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原刊于日本出版的《支那制纸业》中(详见荣元恺译文,连刊于1941年《中国纸业》月刊各期)。他到宣纸之乡泾县大岭以曹永聚纸厂为落脚点,到附近各厂参观,并探索有关生产技术问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继井上陈政之后,又有内山弥左卫门以南京高等农业学堂(金陵农学院前身)教授身份,到泾县各宣纸厂进行调查。内山虽不是造纸专家,但他是一位植物学者,不但详细考察了主要原料檀皮的植物学上的有关性状和生长过程、种植的自然条件,还根据制造过程,测绘了蒸料、打料等主要设备的结构图,研究了蒸煮、洗涤、漂白、打料等项工艺细节,并作了记录。除了宣纸之外,他又到其他地区调查了竹纸中产量最大的表芯纸制造方法。他把此次调查结果编写了《清国制纸法》,向日本有关部门汇报,刻文刊于1906年4月出版的《日本工业化学杂志》第98期中。
  美国纸史专家亨特博士在本世纪初为了解宣纸制造技术,曾到泾县宣纸厂参观考察,他着重于制浆问题,拍摄了一张蒸瓮图片,随文刊于他所著《造纸》(PaperMaking)一书中。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