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竹纸生产大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9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竹纸生产大发展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16
页码: 213-2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朝时期,竹纸生产获得大发展,产区扩大,品种和质量得以提升,生产技术也进一步提高。竹纸成为当时重要的纸张类型,促进了造纸业的繁荣。
关键词: 竹纸生产 生产技术 清代

内容

清代,由于社会消费纸张与日俱增,为满足需要,各地除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继续发展皮纸的传统名优产品外,而在南部地区,开发量大面广竹料资源,是清代纸业最重要的环节;同时竹纸的生产技术及漂白竹浆的精制法,自明及清经过不断改进,已达到成熟阶段,充分发挥竹纸的优势,不论是产量、质量、品种各方面都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气象,成为清代造纸业居于主导地位的重要产品。下面逐一论述这个时期竹纸的发展概况。
  一、竹纸产区不断扩大
  我国南部各省,产竹地区分布很广,除原有已生产竹纸的老区继续经营并进一步发展外,那些素不生产竹纸或纸业比较落后的地区,也在先进地区的扶助下艰苦创业,不断扩大竹纸生产基地。
  福建是竹纸业最发达的先进地区之一,福建造纸工匠,也是传播竹纸生产技术的能手,早在元明时期,江西纸业中心的铅山及其他邻近地区,已有不少福建纸工在这些地方安营设寨,发展当地纸业。清代时,原来只生产楮皮纸的广西,得到闽人之助开始生产竹纸,深受其惠,据史鸣皋等编撰乾隆《梧州府志》卷三,27页载:“在康熙年间,闽、潮来容(县),始创纸蓬(纸坊)于山中,今有蓬百余间,工匠动以千计。”又据封祝唐等编撰《容县志》卷六载:“康熙间,有闽人来容作福纸,春初采扶竹(嫩竹)各种笋之未成竹者,渍以石灰,沤于山地,越月碾漉成絮,濯以清流,又迎月下槽,随捞随烘,因面成纸。每槽司役五、六人,岁可获百余金。至乾隆间,多至二百余槽,如遇荒年,借役力以全活者甚众”。这是在康熙年间闽人来到广西素不产竹纸的梧州地区容县等地传授制造竹纸的史实。
  广西昭平县原来既不产竹子,也没有其他造纸业,后由福建纸工前来从传授种竹纸开始,以至全套造纸技术,当地竹纸业遂得到发展起来,成为该县重要产品。据李树楠等编撰《昭平县志》卷六载:“昭平县所属归化、勤江、佛丁、丹竹、仙回、马江等处,均有竹纸厂。制造之初,因同治年间姓王者来自闽疆,侨居太区、丹竹、上泗冲一带,见该地山岭旷弃,且土地最宜种竹造纸,乃携竹六本来昭种植,渐以繁兴,借以造纸者,迄今垂七十余年。此物为本邑生产大宗,销流之广,运及云、贵、川、黔、钦廉、越南。”
  广西南部许多地区,自清初康熙以至清末同治年间,先后有闽人到该地区传授种竹造纸技术之后,遂使竹纸业从无到有,迅速得到发展,并扩散到桂西北各县,成为广西造纸业重要基地之一。
  湖南浏阳在清初只能生产粗劣竹纸,很落后,到了咸丰年间,始由福建蒲城人到浏阳传授制造熟料竹纸的技术,在张坊、石头山、长塘坑一带办纸坊,制造精细毛边纸、官堆纸,此后各地群起仿造,并进而制造天然漂白竹纸。至清末,湖南已成为我国竹纸主要产区之一,仅张坊镇即有竹纸厂七八十家,纸质同福建的连史纸、毛边纸不相上下。
  在扩大竹纸产区的许多事例中,更值得重视的是,后起之秀的陕西大巴山地区的竹纸业,发展很快。巴山地区,人烟稀少,竹料资源虽很丰富,可是造纸业很落后,到了清代中后期,竟成为四川和湖广造纸工匠开发竹纸业的新区,与当地居民共同发展巴山竹纸业。道光年间,负责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军事的严如煜,深入巴山地区考察研究各地形势和风土物产,特别是对竹纸制造业作了精细的考察,在他所著《三省山内风土杂识》和《三省边防备览》等书中载称:“洋县龙亭为蔡伦封邑,西乡、定远皆旧洋州地,今多纸厂”;“丛竹生山中,遍岭漫谷,最为茂密,取以作纸,工本无多、获利颇易,各地皆有纸厂”;“西乡纸厂二十余家,定远逾百,近日洋县、华阳亦有小纸厂二十余家,厂大者匠作雇工必得百数十人,小者亦得四五十人,山西(边)居民佃山内有竹林者,夏至前后,男妇摘笋砍竹作捆,赴(纸)厂售卖,处处有之,借以图生者,常以万计,……”。专卖竹料的人竟达成万之众。
  据以上所述,可知巴山地区竹纸业当时发展迅速,规模很大,其“大厂雇工百数十人,小厂亦有四五十人”,即使在盛产竹纸的江南各省亦属少见。
  又据道光三年卢坤著《秦疆治略》一书,也有关于陕西纸业的记载,纸业已发展到十几个县,而且有的纸厂多系四川人、湖广人。据称:“岐山县南乡有纸厂七座,厂主雇工均系四川、湖广人”;“汉中府定远厅,嘉庆8年新设纸厂……川人过半,湖广次之,土著甚少,……并有纸厂四十五处,其工作人员众多”;“西乡县……境内客民居多,土著不过一、二;山内有纸厂三十二座,……每厂工匠数十人”;“兴安府安康县有纸厂六十三座,工匠众多”;“兴安府砖坪厂、纸厂三十二处,每处工人十余人……”。此处宝鸡、紫阳、商南、孝义等县亦有少数纸厂。
  陕西巴山地区纸业,经营者以四川、湖广人居多,由于资源丰富,条件优越,故清代中叶以后,纸业甚为兴盛,成为我国中原西部纸业重地,其产品多供西北各地。
  严如煜对大巴山竹纸业甚感兴趣,他写了一篇描述巴山纸业生产情况的五言长诗《纸厂咏》,是一篇兼具技术性和文学性颇有价值的纸史诗篇(载于《三省边防备荒》卷九),仅抄数韵如下:
  洋州古龙亭,利赖蔡侯纸;二千余年来,遗法传乡里。
  新篁四五月,千亩束青紫;方塘甃砖石,尺竿浸药水。
  成泥奋铁锤,缕缕成丝枲;精液凝瓶甑,急火沸鼎耳。
  几回费沟漉,作意净渣滓;入槽揭小帘,玉版层层起。
  染渍增色彩,纵横生纹理;虽无茧绵坚,倘供管城使。
  驮赴秦陇道,船运郧襄市;华阳大小巴,厂屋簇蜂垒。
  匠作食其力,一厂百手指;……
  清末,陕西又从四川招聘竹纸技工,开班传授造纸技术,以开发华山地区竹纸业。
  以上事例,说明清代竹纸生产地区不断扩大,并迅速发展。更有趣的是:江西早在元明时,竹纸业在其邻省浙江特别是福建的影响下,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有许多地方尚为空白点,例如地处赣南而盛产竹子的宁都,直到光绪年间还未有纸业。光绪年间有两个书生魏菘国、李啸峰,见到满山翠竹,遂萌发创办纸业的雄心,经过十多年艰苦创业,大有成就,最后竟有近万人以纸业为生,陈炽著《续富国策》卷一中“种竹造纸说”一文,记载了此事。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清代的竹纸业已大为普及。其中以湖南发展最快,造出有名的漂白竹纸“二贡纸”,纯白细薄,为旧时卷烟卷的佳品,湖南一跃而成为仅次于江西、福建、浙江、四川等省的主要竹纸产地;广西到了清末,竹纸业已由南部向各地发展达20多县。
  远在海外的台湾、硫球群岛,用纸多由福建输出,台湾居民祖籍大多闽、淅,台湾盛产竹子,居民在明末清初,即开始在嘉义一带抄纸,以桂竹为原料,抄造迷信用纸,称为“礼拜纸”,多分布在竹南、苗栗、竹山、梅山等地,及后发展到几个县,但只能生产低级竹纸。日本侵占时期,在埔里设有绵纸厂,以楮皮(台人称鹿仔皮)为原料,用日本方法抄造皮纸。硫球群岛古称萨州,被日本占领后改为冲绳,据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萨州物产录》载:“硫球所用纸,多由中国运入,近年始自造唐纸(竹纸),但纸质远不如外来者”。据《武江年表》一书载,硫球竹纸业的创始人,“……筠庭云:硫球人新垣亲云,为了研究竹纸制法,三次渡海至福州,访得其法,始回萨州创造唐纸。”
  二、竹纸的品种和质量
  到了清代,竹浆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因而纸的品种和质量,大有改观。竹浆精制技术,从明末开始,将皮料日光漂白经验,应用于竹浆,提高竹纸的白度,实现了与皮料连四同样洁白的竹纸,称为“竹料连四”,以示区别。竹料连四由于纤维比皮料短,韧性又不及皮料纸,但易于砑光,首先为裱纸家所赏识。
  清朝中期以后,竹料连四产量日增,竹亦较皮料为廉,用途渐趋普遍,许多素用皮料连四者遂由竹料连四取而代之,于是渐消除了“竹料”二字,单称“连四纸”,在江西亦称“连泗纸”。这种纸最初在福建山区制造,所以称为“里山连四”,后来又改称为“连史纸”直到现在。连史纸成为漂白竹料高级书写纸的专用名词,它也是竹纸类中所有品种中的特优产品。迨近世机器造纸兴起之后,用漂白棉浆为原料,由长网造纸机仿造的中国手工高级纸,也称为“洋连史”。也有用漂白木浆为原料,用圆网造纸机加竹帘仿造“机连纸”,而对手工抄造的则称为“本连纸”。自从有了大量的廉价竹料连四流行以后,逐渐淘汰了价格昂贵的皮料连四。同样自从清末出现了“洋连史”和民国初的“机连史”以后,其价格比手工连史纸低廉,故手工纸被排挤而逐渐衰落。
  关于“连四纸”名称的由来,最初曾流传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从小皮纸的幅度放宽四倍而称为连四;一种是由福建造纸家连氏兄弟而得名,据《浙江之纸业》第一章“中国手工造纸业之沿革中”中称:“漳州府有绵(皮)纸,名连三、连四,盖造纸者连氏兄弟其行为三为四也。”连氏有四兄弟,老四出纸最佳,所以称为“连四”;最后一种说法是连字代表福建的连城县,四字是代表纸幅放宽四倍,连四纸就是连城的大尺寸白皮纸。此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因连城最早生产皮纸,颇为有名,后来生产竹料连史纸也驰名全国,直至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连城境内的山坡土岭,摊晒竹丝饼遍地,白茫茫一片,进行日光漂白,连城是连史纸的重要产地之一。
  清初,竹料连四虽仿效皮纸连四的日光漂白法,但竹料的精制手续比皮料繁难得多,故还在摸索试行阶段时,成纸颜色并不很白,仅和明末较好的官堆纸或贡川纸一样呈淡白色。在乾隆年间编撰的《铅山县志》和《广信府志》中,都还没有竹料连四纸的记载,经过积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从改进蒸料、洗料,特别是增加日光漂白翻堆次数和延长曝晒时间,任其日晒雨淋,充分进行氧化漂白,才能得到较高的纯洁度和白度,这种演变过程相当缓慢,决非一举即能成功,我们从现存的许多古籍书画实物标本观察研究,可以窥见其进化的概略。例如印刷年份为嘉庆9年,上面盖有红色《刘海洒金笺》圆形图记的初期竹料连四纸,纸质很均匀细密,其颜色较贡川纸稍白,但还未达到纯白,可作为初期竹料漂白纸的代表。
  约过五六十年后,荣怡庵编的《六也曲谱》,刊印年份是同治元年,仍用竹料连四纸,白度较前者大有提高,虽还比不上纯白的皮料纸和泾县的连四纸,相比之下,白中带灰,已接近于近代漂白竹浆连史纸的水平,这标志着竹料精制技术到了晚清已有很大进步,由此可以推测出竹料连史纸发展的大致年代。
  江西广信府铅山、陈坊、石塘两镇的造纸业,在明末清初虽曾受到严重破坏,但到康、乾之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据蒋继沫等编撰的乾隆《广信府志》载:“铅山之纸精洁,业者众多,小民借以食其力十之三、四焉。以产连史纸、毛边纸著名,因此铅山同明代一样,成为高级竹纸的重要产地之一。据《江西工务记略》载:“铅山所产纸张,道光末洋纸未行时,年可售银四五十万两,其名目有连四、贡川、竹纸等类,皆以嫩竹为之,……并用连泗为名,表示和皮料连四有所区别。纸槽共有二百余处……”。这是最早出现竹料连四纸品名的文献记载。后来漂白技术不断提高,有了纯白连史纸。因此竹料连四、连泗、连史这三个命名的过程,也是标志着竹料精制漂白技术改进提高的三个阶段。
  陈坊是赣东和闽北地区纸张的重要集散地,在其周围纸坊甚多,但镇内并无纸厂,有纸行数十家,专门经营纸张的销售业务,该镇背靠武夷山,小船从这里沿溪下放,可达信江流域的河口镇(今铅山县治)及弋阳县,福建境内邵武县所产的纸,都用人工挑至陈坊镇出售,故陈坊遂成为赣闽边区纸业的重镇,光绪年间,每年可销售纸张价值约四十万两。
  作为闽赣两省分水岭的武夷山,东从仙霞岭起,向西绵延直到汀洲瑞金的武平,千峰百峦,两省边界犬牙交错,在两侧的丛山峻岭之间,竹林密布,溪流纵横,清朝中期以后,这个地区计有十余个县,到处都设有造纸作坊或槽户,是两省竹纸主要品种如连史纸、毛边纸、毛太纸等的重要产地。
  清初有名文人朱彝尊(公元1627~1729年)和好友查慎行(1650~1727年),结伴游山玩水,他们从江西信州(广信府)到建州(福建建宁府),漫游纸乡,一路之上沉浸在山青水秀,风光迷人的自然美景怀抱中,诗兴大发,每人轮流赋两句相联的诗句,信口而出,居然作成了很有造纸史料价值的《观造竹纸联句五十韵》的五言诗,全诗一百句,叙事怀情,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崇安、建阳、建瓯一带造纸盛情,内容极为丰富,仅摘录数韵联句如下:
  信州入建州,篁竹见于筱;
  居人以作纸,用〓不用老。
  遑惜箫笛竹,缘坡一例倒;
  束缚见清渊,杀青待存缟。
  出诸鼎镬中,多受杵臼捣;
  不辞身糜烂,素质终身保。
  层层细帘揭,滔滔活火〓;
  舍粗乃得精,去湿忽就燥。
  ……
  福建的汀洲、连城、上杭、龙岩等县,是清代上等竹纸的主要产地,也是竹料首先采用日光漂白法的发源地,其品种可分为淡白的贡川纸和纯白的连史纸两大类。连史类中有大高连、小高连、金笺高连、长连纸、手本纸等名目。又有因销售地的不同,分成广州庄、潮州庄和赣州庄三等;同是大高连,而以广州庄的色质最好。这些漂白竹纸,除适合于中式书写印刷外,又用来卷烟丝,每年从福州、厦门、汕头出口数量很大,供南洋各地华侨使用,利市四方。到了清末,又造出一种叫罗地纸,洁白而较连史纸稍厚,坚韧而有粘性,颇像宣纸,售价低廉,故一般书画家用以代替宣纸,因此畅销全国,多用以印刷“清帐”诸类(即中式簿记中的总帐册),它是手工竹纸中最为名贵的产品之一。上海纸行中称为“广东罗地”,实际是福建产品,罗地纸在别省并无仿造。四川夹江的仿宣纸,湖南浏阳的大贡纸、二贡纸等都属于高连纸,是与罗地纸相类似的产品。罗地纸最早产于福连城的罗胜地乡间,后来简称为罗地纸。
  竹纸到了清代后,由于生产技术已成熟,故产品花色齐备,名目繁多,但因其品质和用途的不同,故各地出现了各种奇特的名称。即在同一个省(浙江、福建)的竹纸名称就有四五十种,其实有许多产品色质基本一致,只是各地自立名目,不胜枚举。为了便于有系统的论述,除了迷信用的烧纸外,对于可供书写和印刷的中上等竹纸,概括分为五大类:
  (1)纯白的连纸史类,包括连史、高连、长连、罗地、考甲以及四川的仿宣,湖南的大贡、二贡,浙江的白笺等等都可归入此类,江西也产连史纸,但产量和质量不及福建。
  (2)淡白的贡川纸类,包括明末时的竹料官柬纸、竹料玉版纸及后来的贡川纸、玉扣纸、白关纸、巴山白纸、二则纸。贡川纸以福建产量最大,纸幅长2.8尺,宽2.3尺,每担32刀,重56斤,其制浆方法省去日光漂白,纸质稍现粗筋。广东的玉扣纸,四川的夹川纸、京贡纸,江西铅山的盐家店、关口、鹅湖、观星岭等地产的白关纸,产量亦多,颇为有名。
  (3)淡黄光洁的毛边纸类,包括以前的奏本纸、官堆纸、扣纸、白表纸以及后来的毛边纸、重边纸、毛鹿纸、毛泰纸、山贝纸等。此类纸以毛边纸为代表,纸面平滑,纸质紧缔挺硬,振之有声,吸水快慢适度,用毛笔或钢笔书写均宜,价格低廉,是最为广泛通用的大众化书写纸。此类纸产区最广,产量最多。日本人将此类淡色竹纸称为“唐纸”,当作中国竹纸的代表,我国每年输出日本及南洋各埠。产量最多的首推福建的长汀古城,江西的泰和、石城横江,靠近福建的资溪、黎川、宁都,瑞金也生产毛边纸。这些地方的纸工,大多是福建人。清中期以后,江西毛边纸产区也扩大到赣江流域的泰和、永丰、云都等地,临川(抚州)的小竹纸,宋时经王安石提倡后,已是有名,后来也改产毛边纸。
  毛边纸的规格,长宽为37×22寸,每刀195张,每件6.5刀,重约45斤,所以又有“六五毛边”之称。稍厚者每件4.5~5刀,就是加重毛边或称“重边”。重边就是明代的奏本纸,色淡坚厚而细洁,是此纸类之佳品。其次是官堆纸,江西石塘镇、观星岭所产尤佳,1885年日本人井上陈政曾潜入这些地方,刺探造纸技术情报,据称该地区有此类纸厂六七十家,都是福建汀洲人经营,而且都是姓万宗族,无一异姓,他们已迁入此地200余年。
  毛鹿(毛六)纸较毛边稍厚,价亦较廉,销路很广,作毛边纸代用品,主要产地为福建、江西、浙江等省,较小的毛鹿纸尺寸为32×20寸,每件12刀,每刀155张。
  最薄的毛泰纸,即明代的扣纸,向为福建特产。其特点为纸色稍深,带黄褐色,薄滑坚挺,不易脆裂或虫蛀,手工竹纸能达到这样水平,实不多见。扣纸的前身是京纸,这是从质地松厚的印书纸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福建将乐县的义中、杨家山等地所产的京纸,光薄坚韧,历久不蛀,久已有名,但尺寸狭小,长17寸,宽9寸,所以清初朱彝尊有:“将乐槽苦小”的诗句。其最薄者名薄京,稍厚者名割长,再厚者名顶标,后来将纸的尺寸放大了才称为“扣纸”。清代时福建的建安、建阳,印书业仍盛,用廉价的书纸印书,纸的质量当然不是上乘,能以廉价取胜,适应大众要求。只有将乐的“青丝扣”和永安的“西庄扣”,纸质细洁坚韧,是扣纸中的上品,仍保持了以前京纸的标准。这些优质扣纸打捆成件后,另用竹篓包装,所以又称为“篓洁”或“薄洁纸”成为优质扣纸的代名词。
  (4)淡色松薄的元类,这类纸包括细料的黄表纸、花笺纸、浙江的鹿鸣纸、元书纸、昌山纸等。这类纸属于熟料纸,名目繁多,品质复杂,纸质比较毛鹿纸松软而无光滑感,厚薄相似,呈正黄色。过去福建顺昌所产的书纸,实际是这类纸的粗制品,但当时的书纸,规格不一,厚薄粗细互相参杂,细的与毛边相仿,粗的比元书书纸,还差。这类纸各省都有生产,各有不同名称和规格;历史最久产量最多的是浙江,有元书、京放、昌山、鹿鸣、海放等名称。江西的细料贵黄表、花笺,福建的次薄书纸以及陕西大巴山的改良竹纸,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作为这类纸标准的浙江元书纸,主要产于富阳、萧山、遂昌、龙游等地。浙江元书纸的规格,因大小厚薄不同,概分为二类:“六千元书”,其尺寸为19.3×18.3寸,每件52刀,每刀96张;“五千元书”,尺寸为17.5×16.5寸,每件46刀,每刀98张,其他各地的规格,也不尽与浙江一致。
  (5)表芯纸类,这类纸包括黄表纸、表芯纸、江西的乾古纸、浙江的方高纸、屏纸等。此类纸质淡色松厚,纸面粗糙。江西、福建产量最大,其他各省也有生产。表芯纸主要用于吹火的“纸煝”所以又称“火纸”;此外也多用于包装、卫生和迷信的纸钱,价甚低廉,,都是用生料制成。
  表芯纸的规格,一般为18×14寸,每件72刀,每刀36张,销路很大。福州的罗源,福宁府的宁德等地大量生产一种海纸,又称竹烧纸,以输出海外而得名,实际就是表芯纸类,每件3340张,重20斤。
  三、竹纸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
  清代竹纸的产量和名优产品的大量涌现,其关键问题在于制浆和造纸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造纸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千百年来的技术成果,并不断加以改进,到了清代后期,纯白的高级竹纸和一般中级竹纸的质量,都达到很高水平。
  关于清代竹纸的生产技术,虽缺少比较完整的如明代的《江西省大志》和《天工开物》等书所作的详细记载,但我们从清代的一些文献中以及今世所收藏的清代古藉和书画的实物标本中,加以科学的分析比较,也可以窥见清代竹纸生产工艺技术的概略。
  (一)漂白竹纸制造技术
  清代漂白竹纸的主要产地是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其制法可作为全国各地的代表。辽阳文人杨钟义根据道光二十九年黄兴三调查的浙江常山、球溪竹纸的制造情况(球溪一名球川,与江西玉山相邻),对当地竹纸生产技术,写了《造纸之法》一文,附刊于他所著《雪桥诗话续集》卷五中,所述甚详,实为研究清代竹纸生产技术的珍贵史料,特摘录如下(括号内为编者加注):
  1.竹纸制法提要
  “造纸之法,取稚竹未㭓(未分枝)者,摇折其梢,逾月薪之,渍以石灰,皮骨尽脱,而筋独剩,蓬蓬若麻(竹麻),此纸材也。乃断为二,束之为包(小捆),而又渍之,渍已纳入釜中,蒸令极熟(蒸透),然后浣(洗)之,浣毕曝之(日光漂白)。”
  2.反复蒸煮精制
  “凡曝(晒)必平地,数倾如砥,砌以卵石,洒以绿矾(洒硫酸铜作除草剂),恐其莱也(生杂草),故曝纸(竹纸)不可田(不可种庄稼),曝已复渍,渍已复煮,如是者三(三次蒸料、曝晒),则黄者转而白矣。其渍也必以桐子灰,或黄荆木灰,非是则不白,故二者之价高于菽粟(贵于粮食)。伺极白,乃赴水碓舂之,计日可三石,则丝者转而粉矣。犹惧其杂也(含有杂质)盛以布囊,坠之大溪,悬板(有柄之圆木扒)于囊中而时上下(搅拌)之,则灰汁尽去,粲然如雪,纸料之成也(精制漂白竹浆完成)。”
  3.抄纸用焙纸
  “其制,凿石为槽(抄纸槽),视纸幅之大小而稍宽焉。织竹如帘,帘又视槽之大小,尺寸皆有度,制(帘)极精,惟山中唐氏为之,不授二姓。槽帘俱备,乃取纸材(纸浆)授之,清水其间,加之以胶(纸药粘液)及木槿汁,取其滑也,然后两人举帘(双人抄大幅纸)对漉,一左一右,而纸以成。举帘覆之,傍石上积百番,并榨以去其水,然后举(揭纸)而炙于墙(焙纸墙)。炙墙之制,叠土垩上,令其光润,虚其中而(烧)火焉。举纸者(焙纸工)以次栉比(刷纸)于墙之背,后者(后刷者)毕而前者干,乃去之而又炙(揭下干纸又刷上湿纸)。”
  4.操作技术和水质
  “凡漉纸与炙纸,高下疾徐,得之心而应于手,终日(成纸)不破不裂不偏枯(无废次品),谓之国工,非是能成一纸。水分(用水)取于七都之球溪,非是则(纸质)暗而易败,故迁其地而非变也.。
  该文最后又概括的举出制造漂白竹纸工序要点云:“至于选材之良苦,辨色之纯驳,鸠工集事,惟老于斯者悉之(富有经验),不能以言尽之也。自折梢至炙毕,凡更七十二手而始成一纸。纸槽(户)谚云: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道光末,钱塘黄兴三过常山山中,人为道其事,因评摭(记)其始未为之说(写了《造纸之法》)。又撮(摘)其要十二则:一曰折梢,二曰练丝,三曰蒸云(蒸料),四曰洗水,五曰渍灰,六曰曝日,七曰碓雪,八曰囊冻,九曰样槽,十曰织帘,十一曰翦水,十二曰炙槽,赞而系之以诗,以见或纸之不易也。”
  根据《造纸之法》所述,这是清代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漂白竹纸的制造方法,颇为精细。兹就该文所述,简化其工艺流程如下:
  嫩竹砍下折梢→石灰浸腌→敲打成竹丝→截短束成小捆→一次碱蒸→清水冲洗→曝晒天然漂白→二次碱蒸→二次冲洗→二次曝晒漂白→三次碱蒸→三次漂白→水碓舂捣→装入布袋盪洗→入槽(并加纸药)→打槽→双人抄纸→压榨去水→揭分焙纸→成品。
  该文虽未提到所生产的品种,但文中所说其制法,决不是一般产品,而是高级漂白竹纸如连史纸之类。
  据近世文人造纸家天虚我生(陈栩园,公元1879~1940年)在光绪年间从事造纸技术工作,在他所著《造纸工程实习讲义》中,对江西漂白竹浆的制造工艺流程记述如下:
  砍竹→浸水(发酵50天)→去青皮,水碓舂丝(成粗竹麻)→浆灰(石灰50%)→发酵(10天)→蒸料二昼夜→置入料塘引水洗涤→摊山曝晒天然漂白30天→浸渍碱灰→二次蒸料一昼夜→置入料塘引水漂洗7天→二次摊晒天然漂白→拣选→洗涤→舂捣→纯白纸浆。
  上列工艺流程,基本与《造纸之法》一致,但蒸料和漂白,只进行两次即完成。各项重要作业都列出所需的时间。此法之特点是“去青皮,”将竹料外皮削去,故更易于蒸煮、漂白,因竹之外皮比较老硬,色素亦多,故去青皮后所得纸浆质量更佳。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本人真实幸教到福建连城等地调查竹纸生产情况。他所写《清国制纸业视察记》中关于“纯白竹料的制法”一章中对制浆过程分为两部分,即先制成竹麻,后制成竹浆。原文很详,仅摘要如下:
  (1)半料竹丝(即竹麻)制法:
  嫩竹→截去头尾及枝桠→打捆→浸水池中二月→砸成竹麻→洗净晒干→售给纸厂。
  (2)竹浆制法:
  青竹丝→10%石灰浸腌10天→初次蒸料→堆置两天→流水冲洗→二次蒸料一昼夜→放置2天→二次冲洗(入池漂白)捣浆→抄纸。
  这个日本人所记述福建漂白竹浆的制造方法,文虽很长,但他不是造纸行家,在文中却忽略了其技术要害,他没有了解到漂白竹浆要经过几个月长时间的野外日光漂白的奥秘,所以他在记述竹丝经过二次碱蒸之后(见上面流程),接着说:“移入漂白池中漂白……”。“清国人通常将漂白竹丝放在木板上切细,再在石臼中舂成细微的洗毛(纸浆)即可供唐纸抄造之用……”。
  从这段记述中可知,这个日本人当时不知日光漂白法,而只是把最后洗料池说是漂白池,让竹浆在池里源源引水就能漂白了。这种纸浆未经日光漂白,只能制造淡黄色的贡川纸类。
  (二)淡白竹纸制造技术,
  不进行日光漂白的淡白竹浆制造技术,在清代文献中,记述得最详的首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书中对大巴山竹纸制造技术记得很详,可视为清代一般不漂白竹纸制造法的代表著,现摘录如下(括号内文字为编者所注):
  1.砍竹削料
  “纸厂则于夏至前后十日内,砍取竹初解箨尚未分枝者,过此二十日即老嫩不匀不堪用。其竹名木竹,粗者如杯,细者如指,于此二十日内,将山场所有新竹一并砍取,名曰剁料。”
  2.浸竹沤腌
  “于近厂处开一池,引水灌入,池深二、三尺,不问大小,将竹尽数堆放池内,十日方可用。其料须够一年之用,倘池小竹多,不能堆放,则于林深阴湿处堆放,盖有水(水分)则不坏(变质),无水则间有坏者。”
  3.砸料浆灰
  “从水中取出(竹料),剁作一尺四五寸长,用木棍砸至扁碎,篾条捆缚成把,每捆周圆(直径)二尺六七寸至三尺不等。另开灰池,用石灰搅成灰浆,将笋(竹片)捆置灰浆内蘸透,随蘸随剁(码),逐层堆砌如墙,候十余日,则灰水吃透(浸透均匀)。”
  4.初次石灰蒸料
  “从篾条(散开竹捆),上大木甑(蒸料木桶),其甑用木攒成,竹篾箍紧,底径九尺(上)口径七尺,高丈许(上小下大的大木甑),每甑可装竹料六七百捆,蒸四、五日,昼夜不断火,甑旁开一水塘,引活水(流水),可灌可放。”
  5.二次碱蒸
  “竹料蒸过后,入水塘放水冲洗二、三日,灰水尽净,竹料如麻,复入甑内,用碱水煮三日夜,以铁钩捞起,仍入水塘淘一两日,使碱水淘净。”
  6.三次米浆蒸料
  “每甑用黄豆五升,白米五斤,磨成米浆,将竹料加米浆调匀,入甑内再蒸七、八日,即成纸料。”(此法为巴山制造竹浆之一大特点、加入米浆、豆汁蒸料,助其发酵,对进一步提高纸浆纯度,有一定作用,与南方有些地方用尿沤腌的原理一致。)
  7.踏料疏解
  取出纸料,先下踏槽,其槽就地开成,数人赤脚细踏后,捞起(置)于纸槽。
  8.加胶加色
  “如造细白纸,每甑纸料入槽后,再以白米二斤磨成浆汁搅入,揭纸即细紧。”(在纸浆内施加淀粉胶,以提高纸质的紧密度)。
  9.抄纸焙干
  “纸槽亦开于地下,以二人持大竹棍搅拌极匀(打槽),然后用竹帘抄纸。帘之大小,就所做(纸)之大小而定。竹帘一扇,揭纸一层,逐次灰叠,叠至尺许,即压紧,候压至三寸许,则水压净,逐张揭起,上焙墙烘干。”
  10.焙墙构造
  “其焙墙用竹片编成,大如墙壁,夹泥搪平,(墙身)二扇对靠,中烧木柴,烤热焙纸。”在南方大多采用竹片编成焙纸墙,而不用砖墙,表面搪以灰泥和纸筋,干后用光滑的卵石磨光,再刷下几遍熟桐油,则表面极为平整光滑如镜面。
  11.品种及加工
  “其纸大者曰二则纸,其次名圆边纸、毛边、黄表纸。二则、毛边、圆边(包装)论捆,每捆五、六合(刀),每合二百张,每甑之料,二则纸可做三十捆,毛边、圆边可做三十五六捆。黄表纸论箱,每甑可做一百五六十箱。染色之纸,须皆运出山,于纸坊(染纸坊)将整合之纸大小裁齐,(逐张)以胶矾拖湿晾干,刷色后,上熏笼熏干,此造纸之法也。”
  根据以上所述,大巴山地区淡色竹纸制造方法,可简化其流程如下:
  砍伐未生枝桠嫩竹→清水浸沤十天→截断砸碎→腌灰发酵半月→初次石灰蒸料五天→流水浸洗三天→二次碱蒸三天→二次冲洗两天→三次米浆蒸料七、八天→脚踏成浆→加米浆搅拌→抄白料纸→压榨→揭分焙干。
  大巴山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水力资源少,柴草丰富,故蒸料时间较长,如第三次蒸料,长达七、八日,难免蒸料过度,故纸质比较松弱,此种纸浆不进行日光漂白,因此制成的二则纸、毛边纸呈淡白色,介于上述竹料纸第二类贡川纸和第三类毛边纸之间。
  我国生产竹纸地区广大,各地生产方法,因地制宜,因品种而不同,正所谓“大同小异”。制造竹料有“熟料”与“生料”之分,凡经过石灰或碱液蒸过的称为“熟料”可制中等以上白纸;不经煮料,只进行石灰浸腌堆置发酵,分解有机杂质而成奖,这种竹浆称为“生料,”此法在浙江最为流行。其他各省也采用“生料”法制造一般淡黄色的粗质竹纸。“生料”制造方法如下流程:大竹→剖开为竹片长五、六尺→削去竹簧、竹节→腌石灰(有些的地方加入人尿)→堆置入料塘,上压石头,盖稻草,使其发酵,竹片软烂为止,约需时三、五个月不等,视当地气温高低而定→排去污水,引入清水冲洗再翻摊发酵→再冲洗→堆置备用。
  制造“生料”最重要环节在于腌料发酵,借霉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竹料中的淀粉、糖类、胶质等有机物质,从而使竹料结构松解,纤维束分离,而制取纸浆,故发酵的主要条件是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气温愈高,则霉菌易于繁殖,发酵作用迅速,所需时间较短,反之则所需时间较长;另外是竹纸的老嫩,也影响发酵作用的快慢。由于各地条件不同,有的腌料只需三、四个月,有的半年或更长时间。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