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藤纸和麻纸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82
颗粒名称: 一、藤纸和麻纸类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196-1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代麻纸生产盛于晋、陕、甘、宁夏及东北等地,以山西为著。至清末,麻纸产业逐渐衰落,原料以旧麻、桑皮等掺用,品质下降,多用于糊制器皿。清末民初,手工纸作坊数量锐减,仅44家,工人千余人。
关键词: 造纸原料 藤纸 麻纸类

内容

藤纸到了明代已告消失。至于麻纸,虽仍有其名,但名不符实者颇多,有些地方仍用一部分废麻料掺合其他皮料造纸,甚至完全改用楮皮或桑皮,而习惯上仍沿用“黑麻纸”、“白麻纸”的传统名称。
  古代生产麻纸较盛的地区为晋、陕、甘、宁夏及东北等省,以山西为著。据《山西通志》载:“……平阳绵纸,以麻为之,有尺样、双抄诸名,出临汾、襄陵……”。据清同治年间记录,山西麻纸的原料是旧麻与桑皮并用,《中国实业志》(山西项)载:“制造麻纸,以旧麻、桑皮并用,产品有黑白二种,名目繁多,河曲又兼用马莱草,但用量不大……”。山西在历史上产麻纸地区颇广,除临汾、襄陵、河曲外,德保、文水等县亦盛产麻纸,到了清代后期,已告衰落。陕西、宁夏的纸品,已无麻丝成分。关外东三省,如辽阳、铁岭、瓦房店、牛庄、长春、奉天等地,素产麻纸,以废麻屑、麻绳为料,生产毛头纸、窝纸、呈文纸,到了清末,产者不多,仅以废纸掺合,纸质较次,多用以糊制油篓、酒篓、门窗等用途。据日人调查资料记载,在清末民初,10大城市中,只有手工纸作坊44家,工人约千余人。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