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天下名纸贡宫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7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天下名纸贡宫廷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3
页码: 181-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明时期,官府和民间用纸量剧增,贡纸制度繁重,导致纸民负担沉重。明代各地贡纸因质量、灾害等原因常难以完成,纸价昂贵。明末天下大乱,纸价高涨数倍,造纸业陷入困境。
关键词: 贡纸 民间用纸 明代

内容

元明时期,随着社会文教事业的振兴,官府和民间刻印的图书浩繁,办公用的各项文牍簿册很多,消费纸张与日俱增,例如元朝在徽州刊印多种大部头史书,纸张供不应求,到处派贡搜罗,以致贡纸成灾。明朝厉行赋役制度,严格清查和控制全国人口,每户人口和土地以及产业情况,都载入“黄册”的户籍中,一式两份。这种户籍专册,称为“赋役黄册”后来发现所记土地数量以多报少,企
  图减少赋役或粮税的情况,于,洪武二十四年,又派大批官员到各州府督促重新丈量土地,并逐一绘制图册,每里(一百户)汇订成册,叫做“鱼鳞册。”所用的纸张,概由各地“和买”(强买)或者“派贡”优质皮纸。这样全国的“黄册”和“鱼鳞册”,户部堆满了数十间官库,每隔十年重造一次,仅此一项用纸之多,可以想见。元明两个王朝,虽都设有官纸厂,但其产品主要是宝钞纸及宫笺,至于其他如印制图书、办公文牍、簿册、票据等用纸,都以命令方式向各地派贡或强征派购,称“官派纸,”由地方官府执行。贡纸制度,始自唐宋,元明照办。元代贡纸名目繁多,有赴壮纸、行台纸、廉访司纸,各岁供20万张;另外诸衙门的和贯纸、常课目纸和买经
  文纸等等,动辄以百万计。还有一种“缴脏纸”这是由朝廷规定凡判定退赃或罚款的案件,也改令买纸来低付上交,。明朝贡纸制度,更为繁重,洪武二十六年,为了印发茶、盐、粮的税单票据,下令各
  地贡纸150万张。至于其他各项用纸为数当更多,亦须派贡解决。例如朝廷礼部一个单位每年用纸达30余万张之多,据《明会典》载:明成祖永乐初年,礼部指定进贡安庆白榜纸(大桑皮纸)。安庆产的白榜纸当时很有名,系定制的贡品,尺寸特大(高四尺六寸,宽四尺),供科举殿试后中举士人名单出榜之用,仅此一项年需纸二万张,每百张仅付银一两。
  各地解京的贡纸,间有不符合规定贡品要求,主办官员要受处罚,明宣宗在位时,要求验收官员认真从事,不符合原规定品质要求者,既要追究负责提调官问罪,并要原进贡单位另行如数赔补。
  各地州府被派贡的纸任务很重,纸民不堪其苦,有的被迫停业或逃亡;还有的官员怕完不成任务,朝廷问罪,而设法摆脱免予进贡,例如前述温州蠲纸,因质量不佳,而谎称“地气改变”,奏请停产。
  江西铅山是明生产竹纸重地,也是向朝廷贡纸的重地,但由于诸种积弊,屡屡不能完成上贡任务,到了明末弊端尤多,加之政局动荡,广信府的造纸业,已甚衰落,难以完成沉重的贡纸任务;官办的厂局,也难以完成皇上所用的绫纱纸和榜纸的任务。而这种情况非广信府一地,其他各地被派的绫纱纸帐(供宫中用绫纱纸做的纸帐),也因兵灾人祸,连年饥荒,槽户多停产逃亡,纸无来源,福建尤甚。
  明代官府用纸,大抵如上所述。至于具体数字及纸价,据明代万历18年曾任顺天府宛平县知事沈榜所著《宛署杂记》(公元1593年刊本卷15)载:“……遇重修《大明会典》用夹纸二千五百纸,价三十七两五钱;大呈文纸四千张,价十六两;连七纸一万一千六百张,价九两二钱八分;抬连纸二千张,价一两八钱……兰呈文纸五千张,价三十三两”。其中最贵的是兰呈文纸,每两合纸151.5张,最贱的是连七纸,每两合纸1750张。该书还记载当时朝廷礼部每开宴会时的情况,计用各种纸十余种,各列出数量及价格,其中以明代宫笺的磁青纸价格最高,每两银只合十张,高出其他纸百十倍,可见其名贵。此外该书还列出万历19年举行乡试所用各种纸达十余种,数量近七万张。
  从《宛署杂记》提供的史料,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明代万历年间朝廷用纸的品种、数量及价格的一些情况。当时纸价与其他物品价格比较,相当昂贵,例如当时香(芝麻)油50斤价银一两,而大呈文纸5张就相当1斤香油,磁青纸10张,相当50斤香油,抬连纸100张,相当10斤白面。明末天下大乱,纸价高涨数倍,据叶梦珠的《阅世篇》记录崇祯末年时几种纸价:“竹纸,如荆川大连纸·古筐将乐纸,余幼时七十五张一刀,价银不过二分,后渐增长,至崇祯之季,顺治之初,每刀纸减至七十张,价银一钱五分……”,纸价上涨7倍以上。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梦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宛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