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仿制宋笺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68
颗粒名称: 二、仿制宋笺法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1
页码: 1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代黄色藏经笺,以黄柏、橡斗子、胭脂为染料,制备后拖染于原纸,制成金粟笺。明代有人伪造宋版书,用特制黄竹纸或茧纸,经刮、装钉、加工痕迹等手法,以假乱真,谋取厚利。
关键词: 造纸技术 笺法 宋代

内容

“黄柏一斤,捶碎,用水四升浸一伏时,煎熬至二升止,听用。用橡斗子一斤,如上法煎水,听用。胭脂五钱,深者方妙,用汤四碗浸榨出红(色)。三味各成浓汁,用大盆盛汁。每用观音帘坚厚纸(为原纸),先用黄柏汁拖过一次,复以橡斗汁拖一次,再以胭脂汁拖一次。更看(颜色)深浅加减(药料),逐渐晾干,可用。……”。宋代黄色藏经笺,非常名贵,书画家不惜高价访购,因此元明时仿制宋笺者甚多。所用主要染料为黄柏(即黄蘖),古代制作黄色加工纸多用为黄染料,内含有小柏碱成分,可以防虫,是芸香科黄柏属木本植物。橡树即栎树壳斗科落叶乔木植物,橡子用作褐色染料。胭脂是动物性的红色染料。这三种染料制备后,分别拖染于原纸上,视其颜色深浅浓淡,可适当调配染料的浓度和拖染次数,晾干后再磨蜡砑光,即成白中带黄的宋代有名的金粟笺藏经笺的仿制品。
  《遵生八笺》中还说:明代有人曾伪造宋版书的事,手段神秘莫测。在用纸方面,专门定制一种黄色厚质竹纸,或用川中茧纸(皮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孩儿白鹿纸。这些纸先卷在圆筒木上,用槌轻轻叩打,以使纸质滑韧,术语叫做“刮”。刻印墨色也尽仿宋版形式、装钉成书后,两头书角处用砂石加工磨出一角,或故意作成残缺痕迹,残缺处燎去纸毛,用草烟熏黄伪装成伤残遗迹,或在米箱中令虫蛀出蛀孔。经过这样挖尽心机,伪造宋版书,蒙骗世人,以假乱真,谋取厚利。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