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朝“匹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工具、操作技术的进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20
颗粒名称: 二、宋朝“匹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工具、操作技术的进步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1
页码: 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幅巨纸的制造需要大型纸帘、纸槽、烘干设备和技术管理,多人协同操作,体现了造纸工艺系统的巨大进步。
关键词: 长幅巨纸 造纸工艺 技术

内容

长幅巨纸所用纸帘、纸槽、烘干、技术管理四方面都要有大的进步。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卷七中说:宋朝的匹纸“长三丈至五丈”表明要抄造这样长幅巨纸,就必须事先造出“三丈至五丈”长的巨帘,和比纸帘还要长的抄纸槽,还要有与此相适应的烘干设备。抄造小纸,一人操帘即可,但要操“三丈至五丈”长的巨帘,就需要许多人协同动作,而且要达到协同动作,又要有统一的生产指挥。所以,能够抄造出长长的匹纸,这是整个造纸工艺系统的巨大进步。苏易简在《文房四谱》卷四中对此有过详细叙述,详见名纸“匹纸”。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文震亨
相关人物
苏易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