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藤角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599
颗粒名称: 一、藤角纸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8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藤角纸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珍贵公文用纸,亦用于佛事,其名称中的“角”字含义尚无定论,但可理解为“藤料公文纸”或“藤纸”。
关键词: 藤角纸 公文用纸 藤纸

内容

“藤角纸”这一名称见于隋代虞世南(558—638年)《北堂书钞》一〇四卷和唐代徐坚《初学记》二十一卷,均引用东晋范宁(339—401年)的一句话:“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
  “藤角纸”的“角”字作何理解,目前尚无定论。杨敝谷在《敝谷说纸》(一)中说:藤角纸即“造精纸所余粗角减工而成之纸,比土纸益加坚白”。还有人认为:“其所以加‘角’字,因为古时公文一封为一角,一张纸亦称一角。……无怪乎苏易简引范宁的那段话后,对‘藤角纸’加注曰:‘古谓纸为幅,盖取缣帛之义也,自隋唐以降,乃谓之枚。’盖角、枚、张,都是纸的量词,并无其他含义。”有的又认为,所以用“藤角”二字,是形容藤纸的“强韧坚挺”。上述说法虽难以服人,但在产生定论之前,仍可存其说。经进一步的分析,认为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加以考虑:(1)古时候俗称公文一封为一角,也可以引申为“公文”之意。据此,“藤角纸”就是“藤料公文纸”的意思。(2)《汉书》说:“角”字含义很多,其中一种释为“无用之虚文”。
  从“虚文”这一含义来说,“藤角纸”就是“藤纸”,就像把“桌子布”、
  “枕头套”分别去掉“子”、“头,”可以说成“桌布”、“枕套”一样,毫不改变原意。这是因为,在古汉语中,“藤角”一词的“藤”字为词根,是体现基本意义的词素;“角”字为词缀(属于后缀),只起组词结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总之,就“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这个特定的语境来说,把“藤角纸”理解为“藤料公文纸”或“藤纸”,都是说得通的。范文澜曾说“藤角纸即藤纸”。
  《博物志》载:“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纸。”唐代诗人皮日休《二游诗》云:“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于月。”这便是有名的“剡藤纸”。魏晋南北朝时,藤纸极为珍贵,除了作公文专用纸以外,有些还用于佛事。相传,陈后主陈叔宝曾用一匹马驮着藤纸送往天台山,请智者大师书写佛经。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虞世南
相关人物
徐坚
相关人物
范宁
相关人物
杨敝谷
相关人物
范文澜
相关人物
皮日休
相关人物
陈叔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剡溪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藤角纸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