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蔡伦具备发明家的素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579
颗粒名称: 三、蔡伦具备发明家的素质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2
页码: 49-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蔡伦作为发明者,深受社会对新型书写材料需求的启发,凭借自身才学及民间实践经验,成功研制出造纸术。他领导尚方工场,亲自参与制造,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发明出植物纤维纸,为后世所传颂。
关键词: 造纸术 蔡伦 发明家 素质

内容

有了社会需求与客观条件,还需要由发明者通过研制使需求变成现实。从《后汉书》等史书记载,蔡伦具备了发明造纸术的主观条件。
  首先,蔡伦的经历使他深受简重、帛贵不便的困惑,感触到社会对新型书写材料的迫切需求。他入宫初期从事过为宫内搬藏简牍的劳动;侍奉章帝时,有机会随驾诣东观藏书库,见到堆积如山,汗牛充栋的简牍与绳断脱落的简片;他为百官传递奏书,并见过皇帝翻阅笨重的公文。他来自民间,深知一丝一缕来之不易,见到从民间进贡的大量缣帛用于书写而感到惋惜。邓后的节约与喜爱纸墨文具对蔡伦也有影响,她只舍得以葛布赏赐校经学者。
  其次,蔡伦入宫后有机会听贾逵、班昭等学者讲授经传,具有阅读与书写的水平;有了文化后,能读到秘阁存书中各行各业包括生产技术的著作。《蔡伦传》称他“有才学”、“豫参帷幄”、“匡弼得失”,即他已有参政议事的文化程度;因为当时几朝帝后都是笃学经传,熟悉经史者。蔡伦有了才学后,本身也是书写材料的需求者。
  第三,蔡伦重视向民间学习生产劳动的实践经验;他“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当时宫内称禁中,有黄门把守禁门。宫女、宦官除随从帝后出巡外,一般不得出宫,外出者要持符节的一半为凭信。所以他在休沐日外出必有研制器物之目的,因而受到朝廷的允许。到田野接触劳动人民,学习沤麻、煮葛、舂米、编席等劳动;寻找造纸原料与纸药植物品种进行研制;并发现民间有大量旧麻衣与鱼网可供利用。
  章帝曾经东巡山东,谒孔庙,和帝曾经南巡汉水流域,蔡伦均有可能随从。在接触社会了解民情物产中,加深了研制植物纤维纸的决心与信心。
  第四,蔡伦本人成为能工巧匠、术艺之士。经过好学不倦与深入民间参加生产实践,使他具备了领导尚方工场制造器物的本领。他从民间、尚方工场与考工著作三方面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造纸术,大约经过10多年的研制才取得完全成功。
  《蔡伦传》中记载他“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撰写《东观汉记·蔡伦传》作者之一崔寔所著《政论》中,关于兵器制造有一段叙述:
  传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旧时永平、建初之际去战攻未久,朝廷留意于武备,财用优饶,主者躬亲,故官兵常牢劲精利。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
  建初为章帝年号,在此之后主持躬亲制造过兵器的长乐太仆只有蔡伦,说明蔡伦任尚方令并不是只指挥工匠,而是自己也参加制造劳动,从而将立意造纸变成现实。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蔡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永平县
相关地名
龙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