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彝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97
颗粒名称: 2.彝族
分类号: TS75
页数: 6
页码: 30-35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彝族村落从砍竹到造纸的全过程,并探讨了纸在彝族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尽管时代变迁,当地的造纸方法基本未变,但纸的应用有所变化。
关键词: 造纸技术 云南 彝族

内容

彝族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很广,云南大多数专州都有分布。晋《华阳国志 ·南中志》说 “虽学者亦半引夷经”,这里 “夷经 ”是否指彝族文献尚有争论。一般认为,确切的彝文文献出现于晚明嘉靖时期。
  据研究彝族的学者介绍,其写经用纸一部分来自于禄劝彝族地区,这种禄劝纸在清《滇海虞衡志》中已有记载,可能就是禄劝的转龙、乌蒙一带生产的竹纸,据笔者观察彝文文献用纸,确有相当部分为竹纸。清嘉庆年间又有自称蔡伦后裔的湖南人来禄劝造纸,从而提高了禄劝纸的生产技术,所生产的竹纸作为祭祀用纸、书写用纸及卫生用纸等。现在禄劝仍然是云南竹纸生产的重要基地。
  一部分彝文文献用纸则来自于禄丰县,该县九渡彝族村的土法造竹纸业有悠久的历史。据光绪年间的《镇南州志略》记载,镇南州的阿雄乡的彝族也会造纸,以竹子为原料。
  1996年5月和1998年2月我们两次来到禄丰调查,其中禄丰的九渡彝族村的土法造竹纸是我们的调查重点之一。九渡村与附近的小粟树村、李珍庄等汉族村(传说这些汉族村的居民在数百年前从大理迁来)造竹纸有很长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和张之毅先生就是在这里的李珍庄进行社会调查,写出了《易村手工业》,收入著名的《云南三村》。
  这一带村庄的竹子非常丰富,还未走进村庄,就看到星宿江沿岸数10公里长的茂密的凤尾竹林,风景十分宜人。所产的竹子除用作造纸外,当地的竹编也很有名。
  一位当年曾给来调查的费孝通和张之毅先生做饭的老人告诉我们,这些地方造纸已有13~14代的历史,建国前这一带的造纸比现在要兴盛得多。
  九渡彝村有8家人造纸(而附近的小粟树村造纸的汉族人家则有30户以上),该村在星宿江畔,盛产竹子,并主要是人工栽培。造纸用的竹子也不分大竹子还是小竹子,只要春季的嫩竹就行。
  在造纸技术方面,我们主要调查了彝族佘进安先生家的造纸。
  佘先生说,在他爷爷的时候,九渡村造的纸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彝文写经。现在所造的竹纸产品主要作为汉族和彝族的冥钱纸及卫生纸用。
  据我们考察,这里的彝族造纸方法如下:砍竹—浸泡—晒干—二次浸泡—碾料—加药—搅拌—抄纸—压榨—揭纸—炕干
  (1)砍竹:每年的夏季,把生长一年的嫩竹砍下来,砍成一片一片的,堆放在地上,约一个月后竹料被晒干,然后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
  (2)加石灰浸泡:把竹料放入池中,一层料一层石灰的堆放,约浸泡3~4个月,即可捞起。
  (3)晒干:把石灰冲洗干净,再晒一个月,使竹料呈较干的状态。
  (4)二次浸泡:把竹料再放入池中,加入清水,使淹过竹料,浸泡一个月。
  (5)碾料:把竹料捞起,用石碾碾成纤维状。该石碾用牛拉,牛带着碾轮转动,并需一人赶着牛,约碾一天的时间,碾出来的纸料数量可供一天的抄纸之用。
  (6)加药:把料在池中洗涤后,放入装有水的槽中,并捡出杂质,为了使纸料悬浮及便于粘合,加入仙人掌汁作为纸药。
  (7)搅拌:用木棍用力搅拌,使料和纸药在槽中拌匀,这时料呈胶质浆状。
  (8)捞纸:先把竹帘的左右两边用边柱压紧,然后从前方进水,斜插入水中,平提起,把料均匀地浮在竹帘上,从而把纸抄出,再拆下边柱,取出纸帘,并把纸扣在旁边的木凳上,这一工序最讲究技术,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就无法操作。
  (9)压水:湿纸堆至2000张左右时,即在纸台上把湿纸的水榨出,榨时加以钢绳等。纸榨到原高的1/3时即可。
  (10)揭纸:湿纸拿回家后,用擂纸锤在湿纸的一角用力锤一下,使纸角上翘,并从边角轻轻把纸揭开。
  (11)炕干:把揭下的纸一张一张地刷在火炕上,火炕中燃烧大火。约2~3分钟,纸被烤干,即可揭下。此时造纸过程完成。以后纸叠成一刀一刀的,每刀8张纸(民国时期为28张纸一刀),捞纸工一天能捞300刀左右,每50刀扎成一捆。主要工具:
  (1)竹帘:为活动式抄纸帘,长70厘米、宽25厘米。过去是自己做,现在是买自四川。
  (2)石碾:碾槽的半径1.5米,碾轮为锥柱形,用1~2头牛牵引滚动。
  (3)火墙:长3~4米,高2米,顶部厚40厘米,火炕直径40厘米。
  从砍下料到完成造纸约需8~9个月,所造出的竹纸,大都销往禄丰的川街一带地区,多为彝族或汉族来购买。这种纸主要作为纸钱,在祭祀时燃烧。当地的汉族和彝族在每年的新年、清明或七月半时,家家户户都要烧去大量的纸钱。若作为敬神之用,则造纸时加一点姜黄,便成黄色,称为姜黄纸。据《易村手工业》的调查,在民国时期,这一带地区的小学生的练习本,也是用这种土纸钉成的。当地彝族纸工对我们说,以前九渡所造的纸还用于彝文写经。
  把我们的调查与60年前社会学家的调查进行对比,60年来这一带地区的土法造纸方法极少有变化,只是当时的滑药用杉根汁和仙人掌汁混合而成,而现在只用仙人掌汁,这显然是出于保护资源的考虑。
  九渡彝村造竹纸的技术与鹤庆白族迥然不同,其最大特点是没有蒸料过程(这在造纸技术中称为生料法),最后竟也抄出了匀细的纸张,这将大大节省造纸的成本。用牛力碾纸料也不同于云南其它地方造纸。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用柴火进行蒸料的过程,树木节省了,资源得到了保护,这一点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它各民族造纸由于蒸料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树木,正在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而禄丰的彝、汉人民造纸方法却是云南手工纸摆脱危机的希望所在。
  这里有些造纸的竹料很粗很大,却很适于用为造纸原料,这是由于这里的竹子是凤尾竹,竹肉很厚,品种优良,不同于鹤庆等其他民族地区只用细竹子造纸。
  另外,禄丰彝族和汉族的造纸有一点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于这里的汉族和彝族人民积极栽培竹子,所以尽管每年都砍竹造纸,但竹子仍然一年比一年多。他们说,李珍庄由于没有积极种植竹子,竹子砍完了,现在就不能造纸了,所以总结经验教训,应多种竹子,并且每年造纸的数量要控制(现在每年只造纸一个月左右)。纸药也不用民国时期的杉树根了,现在只用仙人掌,这样就避免了植物资源的浪费,从而保护了林业资源。
  这些做法是很难得的,在我们所调查的全部少数民族造纸地区中,把造纸与保护资源结合起来的做法以这里最为突出,所以,在这里出现了造纸资源越来越多的现象,这对资源管理将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50年前,费孝通先生曾认为当时造纸十分兴盛的李珍庄村将演变为现代造纸的工业基地,但费老的这一预言并没有实现,无情的资源问题终于使闻名遐迩的李珍庄造纸业步入了绝地。而附近村庄却由于重视资源,其造纸业得以延续下来,这是耐人寻味的。
  在彝族用纸方面,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彝文文献多数为构皮纸,推测来自于其他民族地区,但也有一部分是草纸(竹纸),为彝族地区所造。今各地仍有上万卷的纸质彝文经典,明代天启《滇志》卷三十说:“有彝经,皆爨字,状类蝌蚪,精者能知天象,断阴晴。”这些文献除经书外,有些还绘有丰富的图像。包括医学、占卜、体育等方面的内容,是彝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知识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入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从云南古代的手工纸开始,详细介绍了白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瑶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及其特点。

阅读

相关人物

蔡伦
相关人物
费孝通
相关人物
先生
相关人物
张之毅
相关人物
佘进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乌蒙镇
相关地名
禄丰县
相关地名
九渡乡
相关地名
南州乡
相关地名
阿雄乡
相关地名
禄丰市
相关地名
大理白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
分宜县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鹤庆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