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91
颗粒名称: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最令人满意的书写材料,为传播思想提供了最经济、最方便的手段。因此早在公元3世纪傅咸(239~293)就在《纸赋》中讴歌:“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揽之则舒,含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鳞鸿附便,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纸又是印刷术发明的最重要物质前提。这两大发明的结合,相得益彰,人的思想便能飞跃时空的鸿沟传播给大众,为思想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兴起的必要前提。卡尔·马克思曾说:以纸为载体的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虽然现代已有传播信息的其他媒介,“但纸墨印刷的独特结合,仍是根本的、永久的、轻便的、廉价的信息传播方法”(钱存训语)。此外,纸还有其他许多用途,它已经深入到古今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原料到加工技术乃至不同用途的制品,都有不断的改造和创新,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造纸术。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于祖国边陲,他们为了满足对纸张的需求,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生产出各具特色的纸张,多有创新和贡献,因而在祖国造纸史上留下了绚丽的一笔,为丰富和发展造纸技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地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受交通不便或文化习俗诸多因素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传统造纸技术,这对总结我国造纸的历史,往往有“活化石”的作用;中国的纸和造纸术最初也是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到国外去的,在沟通中外科技交流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造纸史不能没有少数民族的造纸史,否则将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造纸史。
  现有的几本中国造纸史著作已经注意到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造纸情况,并开展过一些调查研究,但总体来说还是初步的,尤其是造纸工艺过程往往过于简略,甚至阙如,颇有美中不足之憾。
  李晓岑同志家在云南大理,又是白族人,从小受其父亲熏陶,对民族传统科学文化情有独钟。80年代他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硕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就写了一篇习作《谈白族古代造纸术》,修改后发表在《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五辑上。他由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又毅然回到云南,专门从事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近年来成绩突出,论著颇丰,后来居上,引人嘱目。他在完成《白族的科学与文明》等论著后,又与朱霞同志合作推出《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新著,诚可嘉也。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的专著,重点对白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进行了实地考察,从造纸原料、工具、纸药到造纸的工艺过程,乃至各种纸品的用途,进行了全面考察。寻根溯源,总结经验,并从造纸与资源和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展望了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的发展前景,不失为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将文献考证与古纸分析、实地考察、工艺研究相结合,内容翔实、观点鲜明,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民族学资料和技术细节,尤其是傣族造纸过程中不用纸药,瑶族和彝族等地区制造竹纸没有蒸煮过程,傣族土坑抄纸等独特而原始的造纸方法,为了解我国早期造纸技术提供了活的民族学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纸药方面,除内地常用的纸药外,增加了沙松根汁、仙人掌汁、藤子滑等纸药,丰富了中国手工造纸中纸药的内容,也是对中国传统造纸中纸药的补充;在中外交流方面,作者论证了云南手工造纸与东南亚及印巴次大陆造纸技术的渊源关系,发现了云南的手工造纸曾对孟加拉和不丹的造纸技术产生过影响等等都是值得称赞的!不容讳言,该书尚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例如,作者认为《南方草木状》中记载的“蜜香纸”,“应是指产于古印度以瑞香皮为原料、浇纸法生产的坚韧的手工纸”,“浇纸法在印巴次大陆最为集中”,并推断浇纸法造纸与抄纸法造纸有不同的发源地。这些结论和推测似乎显得论据不足,恐难为读者所接受。尽管如此,李晓岑、朱霞同志在新著杀青之际,约我为该书写序,我以极大的热情通读了这本书的打印稿,深感该书填补了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的空白,其中不少内容确是我们正在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 ——中国传统工艺中《造纸与印刷》卷所翘首以待的,我想纸史界同仁也会高度重视这本书,特作此序,以为推荐;同时略承拙见与作者商榷,目的是为了繁荣学术,如若能为此,是为幸焉!
  1999年3月20日于中国科大

知识出处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

出版者:云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入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从云南古代的手工纸开始,详细介绍了白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瑶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术及其特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秉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