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18~19世纪传入欧洲的十项中国造纸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76
颗粒名称: 二 18~19世纪传入欧洲的十项中国造纸技术
分类号: F416
页数: 4
页码: 591-5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8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从中国引进了多项造纸技术,包括多元化原料使用、制造不同种类纸张、混合原料制浆、大纸帘抄纸、纸浆中加入纸药、纸内施胶和强制烘纸等。这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促进了欧洲造纸业的快速发展,为其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18~19世纪 造纸技术 欧洲

内容

18世纪末,清乾隆年由中国画师所手绘的造竹纸全套工艺过程的工笔设色组画,由在京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MichelBenoist,1715~1774)寄往巴黎,可能是应法国方面的要求。蒋友仁是前述留法的高、杨二青年的拉丁文老师,参与圆明园的建筑设计,受乾隆帝赏识。他寄回的造竹纸系列图共24幅,有宫廷画师画风,因其兼具艺术和技术双重价值,欧洲人不断临摹,彩色摹本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法兰西研究院图书馆及德国莱比钖书籍博物馆(Buch-museumLeipzig)等处,法、美等国还有19世纪中期摹本①。1815年巴黎出版的《中国艺术、技术与文化,图说》②,公布了其中13幅造纸图。
  编者说,画稿是在华法国耶稣会士请中国人画的,送巴黎后制成铜版。但我们发现画面被西洋人润色,很可能经改绘后制版(图6-22,6-23)。这些铜版画为此后其他有关造纸著作所转引,前述富兰克林的论文中所附插图,即引自中国画稿的法国铜版画。可以想像到这套组画传播开来之后,定会在欧美产生很大影响。1952年,贝内代罗(Adolf Benedelo1886~1964)于德文版《十八世纪中国造纸图说》③中公布了全套图的黑白照片。后来笔者应德,国友人委托,对莱比钖藏本(27×32公分)从造纸技术角度作了专题研究①。此组画最重要的几点是向欧洲人展示了抄纸竹帘的形制及用法、湿纸人工干燥技术、植物粘液的使用等。当时我们没有看到画稿上汉文解说词,但德文解说中有Koteng-Pflanze一词,当是指植物粘液或纸药,而Koteng可能是“膏藤”之音译。由于纸浆中加纸药,才能保证抄出皮纸、竹纸后,直接摞起,压榨后易于揭下,从而免去用毛布垫纸的欧洲工序。纸药还能帮助纤维在槽内悬浮而不产生絮聚现象。这是欧洲人过去未曾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
  前述《天工开物》早在18世纪就传到巴黎,藏于皇家文库,1840年法兰西学院汉学教授
  儒莲(StanislasJulien,1799~1873)将其中造纸章译成法文,刊于《科学院院报》第十卷②1856年又于《东方及法属阿尔及利亚评论》上发表《竹纸制造》一文③,至此中国传统造纸技,术原著内容已译成欧洲人能看懂的法文。如果说18世纪时高、杨两位北京人向杜尔阁提供的技术资料只供内部使用,则儒莲提供的中国权威著作的译文已公开发表于法国科学院刊物中,任何人都可阅读。《天工开物》为西方人提供的技术信息是:①除破布外,还可以楮、桑、芙蓉皮、稻草、竹类造纸,废纸亦可回槽再生;②以不同原料混合制浆造纸的原料配比,如60%楮皮及40%竹,70%皮、竹及30%稻草。按需要调整配比,制出质地与价格不同的纸;③制造皮纸、竹纸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尤其可弯曲的竹帘形制、编制及使用;④通用的具有光滑烘面的强制烘纸装置;⑤以杨桃藤(Actinidiachinensis)植物粘液配入纸浆中作为纸药的重要技术措施。欧洲人在18世纪得到的有关中国技术的零散信息,至此以系统形式出现,而且《天工开物》中的插图在技术上是准确的。
  第六章第二节已指出,清康熙年(1662~1722)中国不只用竹帘,同时还用铜网抄纸。而且对铜帘予以改革,研制出“圆筒侧理纸”,纸呈长丈余的筒形。这是按下述三项技术构思实现的:①圆筒形铜网抄纸器的设计;②用筒形抄纸器旋转抄纸;③以两个反方向旋转的圆筒对湿纸压榨去水。乾隆年间(1782)再次仿制于浙江。由此可知,中国人在18世纪时最先提出后来西方所谓的revolving endless wirecloth(无端环状旋转式纸帘)抄纸的技术构想,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标志近代世界造纸技术革命的18~19世纪两种类型的造纸机结构原理,都与中国上述技术构思相吻合,但比中国晚了一个世纪。这也说明为什么圆筒侧理纸很像近代西洋机制纸的原因。圆筒侧理纸曾批量生产,进御后又由皇帝尝赐群臣,相互间以诗唱合,且有不少流入民间,可以说朝野上下众人皆知。这种纸不会不引起在华耶稣会士和商人的注意,并通过各种渠道介绍到欧洲。与此同时,中国以不滤水的材料将大纸帘间隔成几段,从而用一帘一次抄出几张纸的技术以及以白色矿物粉与胶水刷于纸表实行表面涂布的技术,都传入欧洲。
  综上所述,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期间通过各种渠道欧洲从中国引进的造纸技术和技术思想,归纳起来至少有下列十项:①造纸原料多元化,即用破布以外的木本韧皮纤维、竹类茎杆纤维、草本植物纤维造纸;②制造各种皮纸、竹纸、草纸的技术;③以破布与皮料、竹类、草本及故纸等不同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制浆造纸;④以可弯曲的大纸帘抄大幅纸,代替欧洲以不可弯曲的小纸帘抄小幅纸的传统技法;⑤将植物粘液或纸药配入纸浆中,以保证纤维均匀悬浮于浆内和将湿纸直接摞起揭而不裂的技术,代替以大量厚羊毛布垫湿纸的笨拙方法;⑥将胶料配入纸浆中实行纸内施胶,代替成纸后逐张表面施胶;⑦以具有光滑烘面的人工强制烘干器烘纸、借以使纸具有平滑表面;代替将纸吊起自然晾干法;⑧圆筒形铜网抄纸器的设计、使筒形抄纸器旋转抄纸的构思和以旋转滚筒压榨脱水的设计原理;⑨以不滤水材料将大抄纸帘帘面间隔成几段,一次抄出几张纸的技术,代替以一帘一次只抄一张纸的作法;⑩以白色矿物粉与胶水混合剂刷于纸表的表面涂布技术和以白色矿物粉的水悬浮液加入纸浆制成填料纸的技术。以上十项中国技术都是17世纪以前欧洲所缺乏的,引进后要涉及对欧洲传统造纸生产中所用原料、制造工艺、基本设备方面的改变和革新,换言之,使其脱离中世纪技术面目并对原有造纸技术路线作新的调整。法国、德国和英国在这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欧洲人首先在造纸原料方面按多元化思想作了许多试验。法国首先从中国引种楮树,以期造楮皮纸,接着美国也仿此事例,然因气候及土壤条件不同,楮树在这两个国家长势不佳。与此同时,法国科学家盖塔尔(Jean Etienne Guettard,1715~1786)和德国植物学家谢弗(Jacob Christian Sch?fer,1718~1790)等人都作过巴尔札克小说中主人公大卫·赛夏类似的工作。盖塔尔发表过《对各种造纸原料的考察》和《对可能用作造纸的原料的研究》①等论文。尤其访问过亚洲的谢弗,1765~1772年发表6卷本著作,题为《不全用破布,而以破布掺入少量其他填加物制造同样纸的实验和实验样品》,该书卷二(1765)介绍以破布与大麻、树皮、稻草等中国所用原料纤维混合制浆造纸的实验,并附以这些混料纸的纸样②。(图17-7)
  1800年,库普斯(MatthiasKoops)在伦敦试验以木材、稻草造纸,并以所造草纸印自己所著有关书史的作品③,次年该书再版时又印以再生纸,即《天工开物》所描述的以废纸回槽重新抄造的纸,此人于1800~1801年得到制草纸、再生纸和木浆纸的三项专利。至1856年,英人戴维斯(Charles Thomas Davis)于《纸的制造》(The Manufacture of Paper)一书中已能列举950种可能供作造纸的原料。接着1857~1860年英国人劳特利奇(Thomas Routledge)以生长于西班牙和北非的禾本科野生植物针茅草(Stip tenacisims)造纸成功,用以印刷《伦敦图片报》(Ilustrated London News)。法国从法属阿尔及利亚获得此草后,也忙于作造纸的试验。
  1875年,劳特利奇又以竹为原料试制竹纸,并以其印刷自己著作的《作为造纸原料的竹》①的小册子。因英国不产竹,所用竹材需由印度供应。第二年(1876),荷兰阿纳姆(Arnhem)城用荷兰文出版同样书名的书(Bamboe en Ampas als Grondstaffen voor Papierberei-ding),也是印以竹纸。这些事例都证明欧洲人学习中国人利用破布以外的其他植物原料造纸,或以破布与其他原料混合制浆造纸取得成功,使18世纪以来的原料危机获得缓解。这是中国对欧洲近代造纸所作出的一大贡献。
  随着造纸原料的改变,欧洲于18世纪中叶开始用从中国引进的可弯曲的竹帘抄纸器抄纸,以代替过去的固定型纸模。法国人将这种中国式抄纸器称为typedevélin,这种类型抄纸器由竹帘和支撑竹帘的帘床(框架)两部分组成,二者可分可合,故称活动帘床。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它具有三个优点:①可以制成大幅纸;②抄出的湿纸易于脱离帘面;③所造的纸表面较平滑。如果将竹帘用不滤水材料分割成几段,还可一次抄出几张纸,这是欧洲人以前不曾想象到的。1826年英国肯特郡沃特曼(James Whatman)造纸厂在欧洲首次用这种中国技术一次抄出八张作信纸用的纸。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蒋友仁
相关人物
儒莲
相关人物
大卫·赛夏
相关人物
谢弗
相关人物
戴维斯
相关人物
劳特利奇
相关人物
富兰克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