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印刷术在菲律宾和泰国的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国印刷术在菲律宾和泰国的传播
分类号: TS805
页数: 6
页码: 553-55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印刷术在菲律宾和泰国的传播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印刷术在泰国的兴起、华人龚容在菲律宾的雕版印刷、龚容兄弟在菲律宾的金属活字印刷等。
关键词: 菲律宾 造纸技术 印刷术

内容

一 印刷术在泰国的兴起
  上节讨论了中国造纸术在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传播,但没有提到印刷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及早从中国引进印刷术,只有越南是个例外,因为越南与中国在陆上相邻,又是汉字文化圈国家。除越南外,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和菲律宾是最早用中国传统印刷术出版书籍的国家。泰国继速不台王王朝之后建立的阿瑜陀耶(Ayuthaya)王朝或大城王朝(1350~1767),与明代仍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在这期间双方遣使达131次,暹罗遣明使有112次,平均两年一次。
  明人王圻(1540~1615在世)《续文献通考》(1586)卷四十七《学校考》记载,暹罗国王为培养通晓汉语的人材,洪武四年(1371)派年青子弟前往北京国子监学习,这是泰国注重中国文化而派遣出的较早一批留学生。此后两国继续互派留学生,学习对方的语文。与此同时,福建、广东籍手工业者也随商船前往泰国谋生,从隆庆元年(1567)开始,这些中国手工业者在泰国从事铁农具及铜铁器皿的制造,还有制茶、制糖、印刷和造纸、豆类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经营①。明人黄衷(1474~1553)《海语》(1536)称暹罗首都阿瑜陀耶“有奶街,为华人流寓者之居”。在这里有纸店和书店,都是华人经营的。
  吞武里(ThonBury)王朝(1767~1781)时,每年来自上海、宁波、厦门、潮州的商船有五十多艘,随船的人每年有数千,他们在旅途中常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为话题,后来此书传到泰国。查卡里(Chakri)王朝或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拉马一世(RamaⅠ,1782~1809)对《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命臣下译成泰文。此书在泰国产生广泛影响,被当成历史教科书和军人必读物。拉马二世(RamaⅡ,1809~1825)时,又将中国的《水浒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红楼梦》、《封神演义》等书译成泰文,并予出版。拉马五世(RamaⅤ1868~1910)时,除首都曼谷三个宫廷印刷所外,还有一个专门出版中国古书的乃贴印刷所。,大城王朝时由华人经营的坊家,用雕版印刷技术以出版汉文作品为主。曼谷王朝(1782年建立至今)时从19世纪后用机器印刷方法出版书籍。
  二 华人龚容在菲律宾的雕版印刷
  菲律宾在发展印刷术之前,中国出版的书已由华人、菲律宾人和西班牙人携入境内。例如西班牙人拉达(MartindeRadaordeHerrada,1533~1577)奉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莱加斯皮(MiguelLopezdeLegaspi,1510?~1592)派遣,于明万历三年(1575)七月来福建,在泉州、福州等地停留三个多月。拉达通汉语,在福州买了不少中国书,带回马尼拉,此后编写一本汉语辞典、撰写了游记。1576年拉达的旅伴马林(GerohimoMarin)回西班牙,将拉达的中国游记稿转交给国王菲利普二世(FilipeⅡ,1527~1598)。此稿后来成为西班牙人门多萨(JuanGonzelesdeMendoza,1540~1620)编写《中华大帝国志》(HistoriadelGranRignodeChina,Roma,1585)的基础。此书西班牙文首版1585年刊于罗马,1588年由帕克(R.Parke)译成古体英文,有各种欧洲文版本,成为西方介绍有关中国较早的一部专著。门多萨列举拉达从中国带到菲律宾的书时,指出其中包括地理、历史、法律、造船、天文、乐律、数学、本草、奕棋、马术及军事方面的书。门多萨接着说:“我也有这样的一本书,我还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印度看到其他的中国印本书”①。拉达返回菲律宾后,请当地华侨帮助他翻译从中国带回的一些书,但未及出版,他于1577年便逝世了。
  1590年,菲律宾首任天主教大主教沙拉萨尔(DomingodeSalazar)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信中,谈到在马尼拉华人聚居区巴连(Parian)繁荣情况时说:“我毫不犹豫地向陛下断言,在西班牙或本地区没有其他城市有像巴连那样值得观赏的地方,在这个市场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各种行业、各种商品以及来自中国的各种稀奇的货物。这些商品已在巴连开始制造..在巴连可以找到各行各业的工匠。”②这些行业包括书匠、画匠、银匠、医生等,书匠就是印书与订书工,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福建人龚容(KengYong,1538?~1603),西班牙当局推行殖民政策时,强令菲律宾人和当地华人改用西名并改信天主教,因此,中国印刷工龚容取西名为胡安·维拉(JuandeVera),并加入了天主教。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国立图书馆藏有现存最早刊于菲律宾的汉文版印本书,是1593年(明万历廿一年)问世的科沃(JuanCobo?~1593)所著《天主教义》(DoctriaChristiana)③,。此书就是龚容制版、印刷的,题为新刻僧师高母羡撰《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图16-7),西班牙文原名为《自然法则的理顺及改善》(Rectificacionymejoradeprincipiosnaturales)。全书共九章,前三章与宗教有关,后六章主要介绍地理学及生物学知识,包括地圆说①。作者高母羡原写作“嗃呣〓”,羡为Juan音译,高母为Cobo之译,此人为西班牙多明我会会士,1588~1592年在菲律宾传教,从华侨学会汉文②,1593年去日本,同年客逝。作者在第一章开始用汉文写道:
  大明(中国)先圣学者有曰:“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道无二致也。……此书之作,非敢专制,乃旨命颁下[自]和尚王(教皇)、国王,始就民希腊(Manila,马尼拉)召良工刊者。此版系西士(Jesu,耶稣)乙千伍百九十三年(1593)仲春立。从行文来看,不是规范汉文,规范的汉文应写为“此书之作,非敢私著,乃奉和尚王、国王之旨所为。书成,始就民希腊召良工刊者。”因而可以看出此《无极天主正传真传实录》,实出于西班牙教士胡安·科沃(僧师高母羡)之手。书中将教皇称为“和尚王”、称传教士为“僧师”,而将耶稣(Jesus)译为“西士”,都表明是早期译法。书首插图绘有西方传教士着中国僧衣,手持经书向中国人讲道,也是他们的早期作法。刊本中汉文字句虽有时读起来不顺,但刊本文字显系中国书手所为,从插图、字体及版式观之,该书当以雕版印成。汉文本出版的同一年(1593),又以菲律宾当地民族的他加禄文(Tagalog,1962年菲律宾定为国语)印成科沃的同一部书,也是龚容以雕版印刷的③。菲律宾远东大学教授赛德(GregorioF.Zaide)写道:
  1593年出版了两本有关基督教义的书,一为他加禄文本,另一为汉文本。都是在马尼拉由一位中国教徒龚容(JuandeVera,卒于1603年)刻印的。他是菲律宾第一位闻名的印刷工④。
  三 龚容兄弟在菲律宾的金属活字印刷
  1602年(万历三十一年)龚容晚年时又成功地研制金属活字,用以刊印西文及汉文书。1640年,西班牙教士阿杜阿尔特(Aduarte)谈到龚容时写道:
  他致力于在这块土地(菲律宾)上研制印刷机,而在这里没有任何印刷机可供借鉴,也没有与中华帝国印刷术迥然不同的任何欧洲印刷术可供他学习。……龚容(JuandeVera)不懈地、千方百计且全力以赴地工作,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因此这位华人教徒龚容是菲律宾活字印刷机的第一个制造者和半个发明者⑤。
  很可惜,1602年龚容研制金属活字印书技术成功后,次年便于马尼拉与世长辞。但他的弟弟佩德罗·维拉(PetrodeVera,汉名待考)和徒弟接过这些活字和技术印行活字本著作。事实上,他们必亦事先参与龚容发起的工作。1911年西班牙人雷塔纳(W.E.Retana)著《菲律宾印刷术的起源》一书中介绍说,维也纳帝国图书馆藏有题为《新刊僚氏正教便览》的汉文书(图16-9),作者汉名为罗明敖·黎尼妈①。“僚氏”为西班牙文Dios(天主)之音译,则此书实为《新刊天主正教便览》。书的扉页内容印以西班牙文②:MemorialdelaVidaChristianaEnlenguaChina//compuettoporelPadreFr.Do.mingodeNieba,PriordelconuentodeS.Domingo.//conlicenciaenBinondocencasadePedrodeVeraságleyImpresordeLibros.Anode1606。现将这段内容译成如下汉文:“《天主教义便览》。由多明我会会士多明戈·涅瓦神甫以汉文编成。//由佩德罗·维拉刊于宾诺多克的萨格莱书店。1606年。”作者为西班牙多明我会会士,多明戈·涅瓦(DomingodeNieba),自译汉名为罗明敖·黎尼妈。
  应当指出,雷塔纳1911年提供的扉页照片,左边没有拍全,10行字中缺了Mc,c及V四个字母,后人转引时没有补上,因而产生,误解。我们此次已将缺漏的部分补齐。同时原版排印过程中,对一些词的拼法及词头大小写处理得不够规范,我们已在上述释文中作了规范处理。例如,作者姓名中的denieba,应当是deNieba,compuettoPor应当是compuettopor。扉页下部第二行从照片显示的似乎是crasagley,方豪(1900~1980)因而释为CraSangley华侨书店名③,这就错了。我们认为应当是VeraSagley,cra应当是era,因字母e在此处印得不清,而在e之前还应有个字母V或v,此即排印者PetrodeVera,即龚容的弟弟。扉面上面第四行照片中显示为ompuetto,应当是compuetto(“编写”),脱一字母c。下面第一行onlicencia应当是conlicencia,又脱一字母c。
  现将我们校释后的扉页(图16-8),发表在这里。除扉页为西班牙文外,全书正文均为汉文(图16-9)。作者在序页内写出此书书名及作者名:“巴礼罗明敖·黎尼妈新刊僚氏正教便览”,其中“巴礼”为西班牙文elPadre(神父)之译音,相当英文中的Father或法文中的lePère。接着,这位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作者用不太通顺,但可读懂的汉文在序中写道:
  夫道之不行,语塞之也;教之不明,字异跡也。僧因行道教,周流至此(菲律宾)。幸与大明(中国)学者交谈,有既粗知字语。有感于心,乃述旧本,变成大明字语(汉文),著作此书,以便入教者览之。..僧今集天主经书,俾人受读。……此虽初学之要略,实则得道之根原,故刻之以便后学,而广其传焉。
  看来,多明戈·涅瓦(罗明敖·黎尼妈)是继胡安·科沃(高母羡)之后,在菲律宾华侨界传教的另一教士,为了开展工作他必须学会汉文汉语,特别是福建方言。此刊本《正教便览》半页9行,行15字。张秀民认为“是木刻的”①,即雕版印刷品,笔者在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与此相反,主张是金属活字本,而非木刻本。将1593年龚容所刻《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与其弟于1606年所刊《僚氏正教便览》二本对比后,我们发现二者有以下相异之点:前者汉文结体较为流畅而活泼,且多为繁体,接近书稿文字,很少走样者;每行字排列笔直而整齐;书内有多幅插图,图解文字与正文文字具有同样特点。这显示此本为雕版印刷品。而后者汉字结体较为呆滞、粗放,且多简体字,如“义”、“〓”(虽)、“离”、“迁”、“斈”(学)、“会”、“旧”、“罗”、“断”、“实”等,几乎与我们今天所用的简化字同,这说明三百多年前菲律宾华侨早已使用了简体字。“读书”的“书”字,有时作“書”,有时作“〓”,没有统一。每行字排列间有不整齐之处,横向多不对齐,个别字歪邪,字下有不该出现的空白,全书没有插图。这些特点显示该本不是木刻本,而是金属活字本。之所以用大量简体字,是为铸字之方便起见。如果是雕版,则刻字工应按书稿刻字于木板上,而写字人不会时而写“雖”、“書”,时而写“〓”、“〓”,且各行字应排列笔直而整齐,不会像现在这样。字体所以呆滞而不流畅,是因初次试铸活字,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扉页上的西班牙文字母则相当之美,因为汉字字形复杂、笔划多,比西文更难铸活字。这说明,龚容兄弟1602年试制成活字后,其弟便用活字于此后印书了,他们当然是将明代金属活字技术移植到菲律宾的,且在那里开设书坊。
  1924年法人伯希和在梵蒂冈图书馆发现一部汉文刊本①,但扉页仍为西班牙文:(DoctriaChristianaenletraylenguaChina,compuestaporlosPadresMinistrosdelosSangleycs,delaOrden//deSanctoDomingo.//ConlicenciaporKenYongChina,enelParian//deManila(图16-10)。我们将这段西班牙文翻译于下:《天主教义》。由桑格莱神甫们奉圣多明之命用中国语文编成。大明龚容刊刻于马尼拉之巴连。
  此书没有汉文书名和年欸,亦未提编写者姓名,但明确说是由龚容所刊,其名未用西班牙名JuandeVera,而用KengYong这个闽音拼法。刊本半页9行,行16字,从行文可知作者仍是通晓汉文的西班牙教士。1951年阿拉贡(GayoAragon)研究了此书版本,并由多明格斯(AntonioDominguez)译成西班牙文发表,经考定为1593年本②。笔者从该书扉页的西班牙文及正文汉文观之,此为雕版印刷品。从1593年以来的十五年间菲律宾的印刷业一直由华人所垄断。1911年雷塔纳在前引书中列举了1593~1640年间八名中国印刷工的名字,但都是西班牙名。他们所印书的文种有汉文、西班牙文和他加禄文③。无疑龚容是其中为首的一位。在他们的传授下,1608~1610年以后才有菲律宾人参与印刷工作④。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