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朝鲜半岛印刷的起源——高丽朝大藏经的刻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29
颗粒名称: 一 朝鲜半岛印刷的起源——高丽朝大藏经的刻印
分类号: TS805
页数: 4
页码: 504-507
摘要: 朝鲜半岛的印刷术源于中国的传入,其中雕版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发现证明了唐初的印本佛经已经传入了新罗。然而,真正在朝鲜半岛进行刻书活动则始于高丽王朝。高丽与宋、辽保持密切关系,受到宋代雕版印刷高度发达的影响,开始刊印佛经。高丽创建者王建奉佛教为国教,历代高丽王都笃信佛法,因此刊行佛藏成为国家盛举。高丽显宗时期,因辽圣宗的征伐而避难南方,与群臣发愿刻《大藏经》。辽兵退后,显宗即开始雕刻高丽版《大藏经》,以宋《开宝藏》为蓝本。本文探讨了朝鲜半岛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高丽王朝在印刷业方面的贡献,揭示了中朝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朝鲜半岛 印刷技术 高丽王朝

内容

正如造纸术一样,朝鲜半岛的印刷术也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印刷技术传入之前,总以印刷品的传入为先导。1966年韩国庆州发现的雕版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说明中国唐初武则天称帝后期的印本佛经已传到新罗。庆州是新罗的京城,从668年起半岛是与唐关系密切的新罗的一统天下,两国以大同江为界,陆上接壤。新罗赴唐使节、留学生、僧人和来此访问的唐人都有可能将唐刊佛经及其他读物带到新罗。但此时新罗还没有自行刊印过书籍。刻书则始自高丽王朝①。朝鲜古志一度认为岭南道陕川郡海印寺藏八万块《大藏经》印版为新罗哀庄王(800~808在位)丁丑雕印,但此说早已引起怀疑,李圭景写道:
  海印寺八万《大藏经》板古志以为新罗哀庄王丁丑雕造者,盖讹传也。哀庄王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800)立,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809)为宪德王(809~825)所弑,则其间无丁丑。且哀庄丙辰(806)禁新创佛寺,则似无开雕佛经之事②。
  李圭景还指出他祖父李德懋(1741~1793)曾到过海印寺,“寺僧所记曰,‘戊申年高丽国大藏都监奉敕雕造’。”显然不是新罗时代产物,详见李德懋《盎叶记》。从文献记载及实物遗存来看,半岛印刷始于统一后的高丽王朝(936~1392)前期刊印佛经。高丽创建者王建奉佛教为国教,历代高丽王都笃信佛法,高丽又与宋、辽有二百多年并存,与中国这两个并立的政权保持密切关系。宋代雕版印刷高度发达,大量宋版书涌入高丽境内,势必刺激东邻国家印刷业的兴起。宋、辽开雕《大藏经》后,刊本及时传入高丽,国王为发展本国佛教,首先刊行佛藏,这是很自然的。
  刊刻《大藏经》是佛教史中的盛举,宋《开宝藏》刊毕之时(983),值高丽成宗(982~997)王治(960~997)即位伊始,闻讯后即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遣韩蔺卿等使宋,并“遣僧如可赉表来觐,请《大藏经》,至是赐之。仍赐如可紫衣,令同归本国③。这是宋《开
  ”宝藏》最初传入高丽的经过。宋太宗淳化二年(991)高丽王王治再遣兵部尚书韩彦恭(940~1004)来宋,“彦恭表述[王]治意求印佛经。诏以藏经并御制《秘藏逍遥咏》、《莲华》、《心轮》赐之”。高丽史料④亦载“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韩]彦恭奏请《大藏经》,帝赐藏经480函,凡2500卷,又赐御制《秘藏逍遥咏》、《莲花》、《心轮》还”。
  可见宋太宗时,公元989年及991年两年内宋已赠送两套《开宝藏》,而且高丽王要《大藏经》的目的就是想在本国刻印。李朝史官郑麟趾(1395~1468)《高丽史》(1454)卷三称,高丽成宗十年(991)夏四月庚寅,兵部侍郎韩彦恭“还自宋,献《大藏经》。王迎入内殿,邀僧开读下教敕。..冬十月,..遣翰林学士白思柔如宋,谢赐经及御制”⑤。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高丽肃宗再遣礼宾卿崔元信入宋,“又进中布二千端,求佛经一藏。诏赐经,还布”①。这是流入高丽的第三套《开宝藏》。10世纪时高丽成宗得北宋新刻藏经后,需有一段时间酝酿才能开雕,但年仅三十八岁便去世,刻经心愿未遂。
  及穆宗(998~1009)即位,条件可能已具备。因为日本东京上野博物馆原藏穆宗十年(1007)高丽总持寺主弘哲刻印的《宝箧印陀罗尼经》,说明此时已有单独佛经刊行了。此经共一卷,卷轴装,版框5.4×10厘米,四周单边,每行9~10字,卷首有插图和如下题记:高丽国总持寺主真念广济大师释弘哲,敬造《宝箧印经》板印施普安佛塔中供养。时统和二十五年丁未岁记②。
  经的全名是《一切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文字及插图雕刻不够圆熟,显示为高丽早期印本特征。这是迄今发现的朝鲜半岛境内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从经文及版式观之,显然据中国吴越王(929~988)钱俶在杭州刻印的同名佛经为底本。此高丽刊本题记中年款统和二十五年(1007)为辽圣宗年号(图15-4),因当时高丽国王轮换行宋、辽年号。朝鲜半岛印刷至迟起于高丽穆宗之时,但穆宗未及大规模开雕藏经,便被权臣康兆(中国史中作康肇)弑死,年仅三十岁。
  继穆宗之后,显宗(1010~1031)王询(992~1031)嗣位,时辽属女真95人来高丽被杀,辽圣宗以康兆弑君及辽使被杀为由,统和二十八年(1010)率兵征高丽。康兆战败被斩,契丹兵进至西京(今平壤),显宗南逃。次年(1011)初,辽主攻京城(今开城),焚大庙、宫阙。显宗于南方避难时,与群臣发愿,若辽兵退,则誓刻《大藏经》。
  凑巧的是,显宗发愿刻经后,辽圣宗于统和二十九年(1011)正月班师回朝。显宗于二月还京城,从这年起开雕高丽版《大藏经》(图15-5),以宋《开宝藏》为蓝本。高丽朝高宗时翰林学士李奎报(1168~1241)追记显宗刻藏经时写道:“因考厥初草创之端,则昔显宗二年(1011)契丹大举来征。显祖南行避难,[契]丹兵屯松岳(开城)不退,于是乃与群臣发无上大愿,誓刻成大藏,然后丹兵自退”①。
  这段话明确说高丽开雕藏经始于显宗二年(1011)。虽然在这以前的穆宗时有可能刻藏,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刻成。
  显宗在位22年间已刻出大半,经德宗、靖宗至文宗(1047~1083)时才告完成。在这过程中辽《契丹藏》约于1160年刊毕,共597函,约6000卷。这使高丽又从辽得《契丹藏》,以便与宋藏对校,刊出余下部分。《辽史·高丽传》载辽道宗清宁八年(1062)高丽文宗王徽(1018~1083)遣使入辽,“十二月,以佛经一藏赐[王]徽”。《辽史·道宗纪》又载,辽道宗咸雍八年(1072)“十二月庚寅,赐高丽佛经一藏”。这两部辽版藏传入高丽都在文宗在位期间,在这36年间刊出藏经后半部。文宗前的德宗在位只三年、靖宗在位12年,所刻藏经不多,因此高丽藏主要在显宗及文宗时刊刻的。
  藏经刊毕时间说法不一,有人说成于显宗时(11世纪)②,有的说文宗三十六年(1082)③,都未举出证据。我们认为当完工于宣宗四年(1087)年初,相当宋哲宗元祐二年。因《高丽史》卷十《宣宗世家》载,宣宗四年二月甲午(1087年3月18日)“王幸开国寺,庆成《大藏经》”庚子(5月23日),幸归法寺,庆成《大藏经》④。夏四月“”4。高丽正史明确指出1087年宣宗于二月及四月去开国寺及归法寺出席庆祝藏经刊成法会。因此从1101年至1087年经76年才完成这次大规模印刷工程,全藏约6000卷,板存于庆尚北道大邱的符仁寺。
  高丽藏经于宣宗四年(1087)刊毕后,王弟王煦(1057~1101)又发起刊行另一套藏经,史称“续藏”。王煦为文宗第四子,字义天,十一岁(1067)出家,拜师于灵通寺。“性聪慧嗜学,始业《华严经》,便通五教,旁涉儒术,莫不精识”⑤。十三岁(1069)被称为“祐世僧统”。王煦欲入宋求法,文宗不许。待文宗次子王远(1049~1094)即宣宗即位(1084),再数请入宋。宰臣、谏官考虑到他的安全和对辽关系,极言不可。王煦无奈,遂于宣宗二年、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四月偕弟子寿介私乘宋商林宁的船入宋。及至汴京,被引至垂拱殿觐见刚即位的宋哲宗。《宋史·高丽传》载元丰八年高丽王弟“僧统(即王煦)来朝,求问佛法,并献经、像”。可见王煦曾将高丽刻印的佛经、佛像献给宋哲宗,所献的或为高丽版藏经,或其一部分。
  宋哲宗对王煦给予礼遇,允于各地游方问法,“诏以主客员外杨杰为馆伴至吴中诸寺,皆迎饯如王臣”。他向中国高僧问法,还向杭州慧因寺捐银印佛经。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王煦返国,至礼成江受到王兄及王母欢迎,向宣宗献上自宋得到的释典及经书千卷,“又于兴王寺奏置教藏都监,购书于辽宋多至4000卷,悉皆刊行。”①肃宗六年(1101)卒,赠大觉国师。王煦入宋求法后,想于“还乡之日聚集古今诸家教乘,总为一藏,垂于万世”。他所主持的“教藏都监”,补刻新得自宋辽的释典及诸家教乘4000余卷,当刻印于宣宗二年至肃宗五年间(1085~1100)。由于他1101年去世,很可能未刻完②。此续藏内题“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海东传教沙门义天(即王煦)校勘”。因宣宗、肃宗行辽年号,故此藏经年款署辽道宗大安(1085~1094)、寿昌(1095~1100)年号,正是宋哲宗在位时(1085~1100)。王煦在中朝文化交流史及朝鲜印刷史中作出重要贡献。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圭景
相关人物
唐德宗
相关人物
李德懋
相关人物
王治
相关人物
韩蔺卿
相关人物
王王治
相关人物
韩彦恭
相关人物
李朝
相关人物
王迎
相关人物
白思柔
相关人物
谢赐经
相关人物
宋真宗
相关人物
钱俶
相关人物
王煦
相关人物
王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