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朝鲜半岛造纸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2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朝鲜半岛造纸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分类号: TS75;TS805
页数: 9
页码: 495-503
摘要: 本文探讨了朝鲜半岛造纸技术的起源及其在高丽朝的发展。朝鲜半岛的造纸技术始于中国汉朝时期,随着汉朝在半岛置郡县,汉文化和科学技术得以传播至此。随后,在魏晋之际,造纸技术进一步传入半岛,并由汉人工匠在当地进行生产。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时期,纸张在文化教育、宗教和官方文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唐代时,中国与半岛的联系更加紧密,皮纸制造技术传入半岛,对当地楮皮纸的生产产生了积极影响。新罗统一半岛后,唐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全面传入进一步推动了新罗文化的发展,造纸技术也得以继续提升。
关键词: 造纸技术 印刷技术 历史背景

内容

一 朝鲜半岛造纸之始及在高丽朝的发展
  公元前3世纪值箕氏古朝鲜后期,半岛居住朝鲜韩民族先人部落,建立“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韩,而以马韩为最大,居民以韩民族为主体。辰韩多居住中国移去的秦人,又称秦韩。弁韩杂居着韩人和秦人。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封卢绾为燕王,辖地与朝鲜交界。公元前195年卢绾叛汉,燕国乱,其部将卫满(前230?~前150)率所部千人来朝鲜,朝鲜王箕准(前206~前195在位)允其率众居半岛东部。次年(前194)卫满代箕准称王,建卫氏朝鲜(前194~前108),领有半岛北部原箕氏朝鲜故地,都于王险城(平壤)。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卫氏朝鲜阻止附近部族与汉联系,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发动水陆大军灭之,于其地置乐浪、临屯、玄莵及真番四郡进行直接统治①。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将四郡合并成乐浪及玄菟二郡。汉朝在半岛置郡县期间,大批汉官员、学者、工匠、农民来此定居,将汉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这里。《前汉书·地理志》载,乐浪郡有6.2万户、40.6万人,辖25县,其中多数是汉人,境内通行汉语,各种行政及文化设置如同中国内地。20世纪以来,乐浪遗址曾出土许多丝绢、铜器、铁器、漆器等,均来自中国内地。汉西北近年来还出土西汉麻纸,则乐浪、玄菟二郡当时也可能已用上了纸。
  1世纪前后,西汉末至东汉初时,又有大批汉人迁往朝鲜半岛。此时三韩处于衰落时期,出现新兴的封建势力,逐步统一各部,建立新的国家。公元前57年,辰韩境内的朴居世建立新罗国(前57~后935),都金城(今庆尚北道庆州),位于半岛东南。马韩境内的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建百济国,都于汉山(京畿道广州),公元9年征服马韩全境,位于半岛西南。南部的弁韩由新罗及百济平分。与百济王同一种族的朱蒙率部族崛起于图门江一带,公元前37年建高句丽,都于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后来南下,逐步占原玄菟、真番及临屯三郡。至光武帝建东汉后,原四郡只剩乐浪由汉统治。东汉灵帝(168~188)时,辽东太守公孙度割据辽东、乐浪,其子公孙康嗣位后,207年于乐浪郡南再置带方郡。因此东汉时,半岛除乐浪、带方外,其余地区皆由朝鲜族建立的高句丽、百济及新罗所据有,其中高句丽势力最强。
  如果说两汉时麻纸在半岛上的乐浪一带使用,那么造纸技术在魏晋之际(3~4世纪)已传到这里,从事造纸生产的是从中国北方移居半岛的汉人工匠。高句丽与辽东陆上接壤,中国北方文化和技术从大陆传到这里并不困难,因而高句丽造纸时间约与乐浪同时,20世纪60年代,半岛北方出土高句丽时期所造的几张麻纸,较为厚重,色白,表面平滑①。从形制上看,似为当地所造。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境内自汉以来长期通用汉字。百济与新罗虽不与中国大陆接连,但海上往来频繁,而且境内都居住着数以万计的汉人,包括纸工,这两国造纸时间相差也不会太多。新罗首府金城(庆州)一向以造纸闻名,1920年据日本造纸者深田安吉对朝鲜纸史的调查报告内称,新罗全盛时(420)也是造纸兴盛时期②,因新罗古坟被发掘时已发现在髹漆棺木涂层下使用了纸。
  半岛三国时代前期,与中国交往并受到中国文化与技术影响,除儒学、道教外,佛教也传入半岛,因而境内各地建起寺院,抄写并诵读佛经。原朝鲜总督府博物馆旧藏新罗佛经写本,以当地纸写成。与此同时,三国又建立太学或国学,由经学博士(多是当地汉人)向贵族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三史》成为读书人的普遍读物。朝鲜学者也以汉文著述,史载高句丽建国初期就有百卷本本国史书《留记》,600年经太学博士李文真删订成《新集》5卷。百济近肖王在位时(346~375)汉人博士高兴写成百济史《书记》。公元545年居染夫等撰成新罗国史③。文化教育和宗教的发展,也刺激了半岛造纸业的发展。唐代时半岛三国与中国联系更为紧密,多次互派使节、学者、僧人和工匠,海陆贸易同时展开。唐代造皮纸的技术传入半岛后,对当地楮皮纸的生产起了促进作用。
  半岛三国争雄至6~7世纪更趋激烈,地处东南的新罗较弱,受百济及高句丽夹击,公元643年乃向唐帝国求救。唐高宗发水陆军救援,660年唐军与新罗军灭百济,668年继而灭高句丽,唐于其境内置安东都护府,镇守平壤,高句丽故地由当地人与华官参治。至此结束了三国时代,由亲唐的新罗(668~935)统一半岛。唐文化和科学技术全面传入新罗,新罗亦派留学生、留学僧赴唐学习。新罗文化在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682年设国学,提倡儒学和汉文学,788年推行科举制,出现许多文人。如金大问著《花郎世记》、《乐本》、《汉山记》,薛聪将儒经按“吏读式”标记译成国字,崔致远(857~920?)的《桂苑笔耕》(20卷)是优秀文集④。新罗又从唐传来佛教的律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天台宗和禅宗等,而且各地寺院林立。此时造麻纸和楮皮纸在南部发展较快,821年新罗纸还作为“贡物”输入唐帝国。现存新罗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用纸为楮皮纸,作卷轴装,共十卷,卷尾题款注明写于天宝十四年(新罗景德王十四年,755)。写经前,以香水灌楮树根,再剥其皮抄成纸,用以写经。制纸人为仇叱珍兮县(今全罗南道长城郡珍原面)的黄珍知奈麻⑤。用此法造楮皮纸,显然据唐代僧人法藏(643~712)《华严经传记》卷五所述。
  9世纪后,新罗政权开始衰落,封建领主王建(877~943)登上政治舞台,公元918年建高丽政权,都开京(开城),史称王氏高丽(918~1392)935年灭新罗。王氏高丽成为统一半岛的新的封建王朝,持续474年。高丽王以佛教为国教,,同时又倡导儒学,推行科举制度,特别与宋交往密切。高丽造纸在三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尤其皮纸产量及质量有很大提高。《宋史》卷四百八十七《高丽传》谈到高丽特产时列举白硾纸、鼠狼笔等,而白硾纸就是楮皮纸。但据北宋时出使高丽的徐竞(1091~1153)所述,“纸不全用楮,间以藤造,槌捣皆滑腻,高下不等”①。看来高丽纸原料除麻、楮、桑皮外,还用藤皮。藤纸在唐代盛行,后因对藤林砍伐无度,宋以后逐渐少产,现又在高丽重获生机。高丽纸种类齐全,除白纸外有金黄纸、金粉纸、鹅青纸等。
  高丽纸还作为“贡品”流入中国,受到称赞。宋士大夫常以高丽纸为赠送友人的礼物,如宋进士韩驹在《谢钱珣仲惠高丽墨》诗中说“王卿赠我三韩纸,白若截脂光照几”②。三韩纸就是高丽纸。另一宋进士陈槱(1161~1240在世)在其《负暄野录》(约1210)卷下论纸的品种时指出,“高丽纸类蜀中冷金[纸],缜实而莹”③。这可能指金粉纸,即洒以金粉的加工纸,多用于写字或作扇面等。陈槱又说“高丽岁贡蛮纸,书卷多用为衬”。宋人喜欢用高丽纸作书籍衬纸,因其坚实、厚重,像四川蛮笺那样。高丽鹅青纸是用靛蓝染成青蓝色的柔性皮纸,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及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很喜欢以此纸挥毫,而金章宗则用以写瘦金书,即以金粉写宋徽宗体的瘦字。高丽瞫卷纸虽表面粗糙,但坚牢耐久。高丽墨也很闻名,以老松烟和鹿胶制成。苏轼(1036~1101)认为可与南唐李延珪墨相比,他将潘谷墨打碎,与高丽墨相混,作出更好的墨,供自己用。叶梦得(1077~1148)也依此法收到妙效④。
  高丽纸扇输入中国后,受到宋人苏轼和邓椿等人的喜爱,这种摺扇便于使用,以琴光竹为骨,扇面纸染成青、绿色,再画上人物、花鸟、水禽之类,是优美民间工艺美术品。因高丽纸、墨、笔、扇等在中国受欢迎,所以其使臣常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中国朝野。宋人张世南(1190~1260在世)《游宦纪闻》(1237)卷六称“世南家尝藏高丽国使人状数幅”乃宣和六年(1124)九月使臣李资德及副使金富辙来宋时所书,写以汉文四六文体。内载礼,物有大纸八十幅、黄毛笔二十管、松烟墨二十挺、摺叠纸扇二支、螺钿砚匣一副等⑤。元代时,也屡使臣赴高丽选求印造佛经用纸。
  二 朝鲜纸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继高丽王朝之后,是大将军李成桂(1335~1408)建立的李朝(1392~1910),改国号为朝鲜。李朝持续518年,此时造纸技术处于总结性发展阶段。过去中国将李朝所造的纸也叫“高丽纸”,因而与高丽朝纸相混淆。所谓高丽纸,严格说应指高丽朝造的纸,1392年以后高丽国号易为朝鲜国,应将1392~1910年间半岛所造之纸称为朝鲜纸。明清时朝鲜纸继续在中国流传。明人沈德符(1578~1642)《飞鳧语略》(约1600)云:
  今中外所用纸,推高丽笺为第一,厚逾五铢钱,白如截脂玉。每番揭之为两,俱可供用。以此又名镜面笺,毫颖所至,锋不可留,行、草、真[书]可贵尚,独稍不宜于画,而董元宰酷爱之。盖用黄子久泼墨居多,不甚渲染故也①。
  沈德符这段话可谓行家之言,且出于个人实际体会。故宫博物院库存李朝贡纸,确有不少厚重色白的楮皮纸,可揭成两张,以“单抄双晒”法抄成,极适写各体字。沈德符所说的董元宰,即明代大书法家和画家董其昌(1555~1636),而黄子久乃元代书画家黄公望(1260~1354)之字,因董其昌官至太常寺正卿及南京礼部尚书,位比卿相,故称其为元宰。董其昌确实爱用朝鲜镜面笺写字,如乾隆十九年(1754)敕撰《石渠宝笈》卷二载董其昌行书杂诗一册,共28幅,俱用朝鲜镜光纸。董氏有时也以这类纸作水墨山水画,如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关山雪霁图》画卷,本幅纸即为朝鲜镜面笺,经笔者检验为桑皮纸,白色,粗横帘纹,纸较厚,纸面上纸须较多。故沈德符说“独稍不宜于画”,尤其不宜于工笔设色或白描,但用以写字则非常合适。如用黄公望的泼墨法画山水,因纸须较多,不甚渲染。因而作泼墨山水及工笔设色画,还是用中国宣纸最好。
  明人屠隆(1542~1605)《考槃余事》(约1600)卷二谈到朝鲜纸时说“以绵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②。清人谷应泰(1620~1690)《博物要览》有同样说法。此说一度流行,似乎朝鲜纸真以蚕茧所造。但清圣祖玄烨(1654~1722)则指出:“世传朝鲜国纸为蚕茧所作,不知即楮皮也。..朕询之使臣,知彼国人取楮树去外皮之粗者,用其中白皮,擣煮造为纸,乃绵密滑腻,有如蚕茧,而世人遂误耶③”。
  唐熙帝的论述是正确的,他还使用了合乎现在要求的“朝鲜纸”这一准确技术术语,不愧是具有科学家素质的帝王。李朝李圭景(1788~1862?)亦指出:
  而我东(朝鲜)纸品古有“茧纸”名垂天下矣。自昔不用他料,但取楮榖,而以茧名纸者,[乃因]楮纸之坚厚、润滑如茧,故称以茧纸者也。中原(中国)亦有榖,而楚人以楮制楮纸,非独我也。每见中国纸,则软薄鲜洁,则不如我纸之硬厚滑泽者,不用楮料也。以中国之精工,独不及于我东者何也?外番纸品亦如中华,而若以纸品之近于我者,倭纸稍如我纸,而似用楮榖也①。
  这里有必要谈谈朝鲜纸的特点及其形成传统。根据我们对李朝纸大批标本的检验,朝鲜纸之特点是:①纸厚度为0.25~0.5毫米,比中国宋元、明清纸一般厚2倍,确是“厚逾五铢钱”;②多为皮纸,以楮皮纸为最多,亦有桑皮纸,本色纸均白色。③纸的纤维较长,因而粗看显得粗放,但相当坚韧。如受潮则强度锐减,不及中国纸抗潮性强;④纸上帘条纹较粗,约2毫米,而编织纹间距较大,且规则排列。中国纸多以细竹帘抄出,帘条纹细,编织纹间距不等,时而规则排列。朝鲜纸上述四大特点是从三国时代经高丽朝以来逐步形成的,归根到底是魏晋南北朝中国北方麻纸的遗风,再结合半岛具体环境特点而成。半岛产竹少,编竹帘技术没有中国南方的经验和历史悠久,抄纸帘常用粗条帘。这种帘滤水快,只能抄出厚重之纸。中国亦产楮皮纸,但用细竹帘抄纸皆较薄。中国北方缺竹地区以粗条帘抄楮纸,则纸也像高丽纸和朝鲜纸那样厚。纸的厚薄与原料虽有关系,主要是纸帘结构不同所致。
  朝鲜造纸技术虽沿用中国模式,但原料加工略有不同,如朝鲜人将皮料逐根剥去青表皮,再以木槌舂捣,并不将纤维切得很短,再以碓捣细。用较长纤维制浆,只能抄出厚纸。高丽纸、朝鲜纸都有白色纤维束,看惯本国纸的中国人一见朝鲜纸便有新鲜感,又因其敦厚坚实,故而喜欢。其实这种纸与魏晋南北朝纸属同一技术类型,掺入唐以后皮纸技术,再结合半岛情况最后定型,可将这一模式称为朝鲜模式。日本和纸与朝鲜纸类似,如李圭景所说“倭纸稍如我纸”。实际上朝鲜纸、日本纸均是中国纸传到这两国后技术变异的产物。
  我们研究朝鲜纸史不只有足够史料,还有实物标本,如故宫博物院、北京图书馆有朝鲜造五色彩笺、发笺(苔笺)、朝鲜国王国书等,清初(17世纪)满文老档也写以朝鲜纸,而明初宋濂(1310~1381)编《元史》(1370)时以朝鲜造翠纸作书衣。朝鲜纸幅面大小不一,帘纹中编织纹间距2.5~3.0厘米,旧称阔帘纸。清乾隆(18世纪)时河北迁安曾以桑皮为料仿制高丽纸,供宫内糊窗。但迁安纸与朝鲜纸并不相似,其表面不光滑,厚度亦小。
  三 李朝纸的产地、品种及加工
  关于朝鲜纸制造情况,《李朝实录·太宗实录》卷二十四载,李太宗十二年(明永乐十年,1412)七月壬辰,辽东人申得财新进中国造纸之法,王命传习。这是说在明永乐年间朝鲜仍继续吸收中国造纸技术。1412年十二月己酉于京师(今汉城)设官营造纸所。至世宗时(1419~1450)再将造纸所扩建为造纸署,拥有大量工匠,由王廷官员监造公文纸及印刷纸。同时在各道、府、州、县、郡也有官营及私营纸场,像中国一样都设在靠近原料产地及有水源的地方。李朝世宗像同时代的明成祖那样,是有作为的统治者,在位时国势兴盛,文化学术繁荣,造纸和印刷也很兴旺。《李朝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卷一百四十九、一百五十一及一百五十三《土宜之项》记载了世宗时各种纸的名目及产地,如庆尚道产表纸、擣练纸、眼纸、白奏纸、常奏纸、状纸、油芚纸等,产地有大丘、庆山、东莱、昌宁等地。全罗道产表笺纸、咨文纸、奏本纸、甲衣纸、皮封纸、状纸、书契纸等,由全州、锦山等地生产①。产纸地遍及全国各地,是除中国以外产纸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世宗时虽造纸盛极一时,但至成宗(1469~1493)时一度失势,此时学者成伣(1439~1504)慵斋丛话》卷十写道:
  世宗设造纸署,监造表笺、咨文纸,又造印书诸色纸。其品不一,有藁精纸、柳叶纸、柳木纸、薏苡纸、麻骨纸、纯倭纸,皆极其精,刷印书籍亦好。今(成宗时,1469~1493)则只有藁精、柳木两色纸而已。咨文、表笺之类,亦不类昔之精也②。此处所说藁精纸,是麦杆纸,其制造技术引自中国,因北宋初(10世纪)即已生产。柳叶纸与下述竹叶纸应为一类,即染成浅绿色的楮皮纸。柳木纸可能由杨柳科蒲柳的枝条韧皮纤维所造。麻骨纸为麻纸,而薏苡纸是以禾本科薏苡(Coixlacryma-jobi)茎枝所造的草纸。关于藁精纸及麻骨纸,李圭景介绍说:
  纸工所可知者,[为]北关所制黄纸(北关人制纸,以耳麦杆[为料],色染黄蘖,故深黄且厚,名曰黄纸,或称藁精纸,以麦稭造之者也。大抵黄纸以富宁府所出为第一。又有麻纸者,长广甚狭小,色淡黄,以麻皮毳(cuì)余造成,甚软薄。盖取俗名耳,麦杆为料,不入楮榖,故质虽稍厚,[却]脆甚,不堪裹物,但宜裱褙,不生毛糙也③。
  可见李朝时为广开原料来源,还以麦杆造藁精纸,主要用于裱褙,以此纸可节省楮皮,使之用于造高级文化纸。成伣所述麻骨纸,可能即李圭景所述麻纸,但不用好麻料,而是沤麻后剥皮时遗留下的碎麻头(麻皮毳),将好麻用于织布。北宋苏轼也记录过四川用织麻布时废料造麻纸,中、朝两国都充分利用植物资源。
  “柳木纸”一词费解,但李圭景列举李朝造纸原料时又称:
  凡草木之皮厚且软者,皆[可]造纸,即如毛羽之有颕且韧者并可缚笔也。松皮、槿皮、杨柳木皮、桑、柘木皮、灰木皮、椴皮、构皮、猕猴桃皮、玉蜀黍苞皮、蘏麻莲房,皆可造纸。蚕茧外粗皮和楮制纸,坚韧如布,宜糊窗,棉贵时可衣。此外山木、野草可合纸料,而姑未广收耳。中原(中国)已有桑纸,以桑皮制之。羽纸者,以青红毛羽杂楮为纸者。头笺者,取机头不及纬者为纸也。
  此处列举了十多种造纸原料,其中槿皮为锦葵科落叶灌木木槿(Hibiscus syriacus)皮,杨柳科蒲柳(Salix purburea)韧皮纤维可造纸。柘又名黄桑(Cudronia tricuspidata),为桑科落叶灌木。灰木又名白檀(Symplocos pariculata),为山矾科落叶灌木。椴为椴树科椴树属(Tilia)落叶乔木,有30多种,如紫椴(Tilia amurensis)、蒙椴(Tilia mongolica)及椴(Tilia tuan)等,造纸时用其枝部韧皮。猕猴桃(Actinitia chinensis)又名杨桃,为猕猴桃科落叶木质灌木。
  上述植物在中国、朝鲜和日本均有分布。所谓柳木纸当以杨柳科蒲柳的茎枝韧皮纤维所造。用蚕茧粗壳与楮皮混合制浆造出的纸,可作衣料用。将有色羽毛剪碎后混入楮皮纸浆中,是个独特的技术构思,抄出的羽纸一定很美,羽毛实际上起填料作用。勤劳聪明的朝鲜人开辟这么多造纸原料,是对造纸技术所作的重要贡献。其中如蒲柳、木槿、灰木、猕猴桃、玉蜀黍苞皮及薏苡等,为中国所少用。
  李朝另一学者李裕元(1814~1888)《林下笔记》卷三十二《楮产》还对各地楮的品质作了比较:
  东国产楮,甲于海内。湖南为最,完山其品朴而滑,淳昌其品精而懦,南平其品硬而闇。南原其品白而雪,滑如凝脂,此为天下第一奇品,因水性而然也。..余见中州(中国)贵纸若金,无片楮之遗地,而东人则用之如粪土,其产之博可知也。
  据此,楮皮以庆尚道南原所产为最佳。朝鲜产楮皮质量好、产量大,李朝末期向中国和日本出口,本国却很少好纸。对此,李圭景感慨道:
  近者(1840~1850年代)纸贵且恶者,纸贴尽输燕京(北京)、马岛(对马岛)而皮楮又入中原(中国)故也。且今市上行用纸品粗薄,又狭长广,笔透墨漏不受,书画,宜有厉禁而不禁者也。今辽东毛土纸稍厚于粉[纸]、唐太史等纸,来干我东,为日用简帖,而彼诱我商,多购皮楮以入,设禁则以楮索绚以入云①。
  因朝鲜纸商图利,哪里能卖出高价便向哪里出售楮皮。辽东商人将毛土纸(麻纸)、太史纸(竹纸)等中国纸向朝鲜出口,换回楮皮。朝鲜当局禁止楮皮出境,本国商人则将楮搓成绳索,照样售出。
  李朝宣祖(1567~1607)时学者李晬光(1563~1628)《芝峰类说》(1614)卷十九还谈到,除镜面纸或镜光纸外,竹叶纸也受到中国士大夫喜欢:
  我国镜面纸、竹叶纸,中朝(中国)人甚珍之。余于[万历]庚寅(1590)赴京(北京)时,礼部侍郎韩世能送竹叶纸一张曰:“此即俺以天使往贵国时所得。若赉来此纸样,欲得之云。”其纸品洁净,微有青色,似竹清纸精而厚,曾所未见者也②。
  文内所谈的韩世能(1528~1598),明长洲(今苏州)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进编修,充经筵日讲官,万历时累官南京礼部左侍郎,以疾归。尝奉使朝鲜,不受馈赠,著《雲东拾草》。他在朝鲜购得竹叶纸,甚爱之。此纸为微染成青绿色的楮皮纸,以其厚重且色如竹叶,故得此名。待朝鲜使团成员李晬光万历十八年(1590)访华时,韩世能以纸样相赠,委托返国后购求。前述明人宋濂奉敕修《元史》时以朝鲜翠纸作书衣,很可能就是这种竹叶纸。前引李圭景所说柳叶纸,也应属这类纸。
  还有一种朝鲜造苔纸也为中国文人喜欢,用以写字,旧称为高丽髮笺。李圭景谈到此纸原委时写道:
  金思斋进苔纸于朝,此思斋剏制以呈者也。[成庙三十七年辛丑,兵曹判书金安国进苔纸五束,曰:“臣见古书,有水苔为纸之语。臣试造之,其法以苔和楮,苔少则加楮,苔老则减楮。若通行诸道,则必有益也。”从之,命下四束于纸署,依法浮造。按纸之最古者有陟厘纸,一作侧厘,海苔别名,苔纸为陟厘纸云。..思斋苔纸或仿此]③。
  此处所述朝鲜造苔纸制于成宗三十七年辛丑,纪年可能有误。按金安国(1478~1543)号慕斋,1501年进士,为中宗(1506~1544)时名臣,中宗三十六年辛丑(1541)时为兵曹判书(相当中国的兵部尚书),而成宗只在位25年(1470~1494)。因此金安国阅中国古书后试制苔纸,应在中宗三十六年辛丑(1541)。中宗依议,令造纸署仿制,遂流行半岛,且向中国出口。苔纸在中国始于晋(3世纪),以海苔、石髮、髮菜掺入纸浆,抄纸后便分散于纸面,增加美感。
  李朝中期学者徐命膺(1725~1800在世)《保晚斋丛书·考事十二集》卷十《纸品高下》条,还谈到纸的槌击加工法:
  若今造纸署之咨文纸、平康之雪花纸、全州南原之扇子纸、简壮纸、注油纸、油芚纸,实天下之所稀有者,且其苔纸、竹清纸,又合荆南古今之产而并有之。但东(朝鲜)尚质,纸名多不若中国之文饰。我国之纸最坚韧,可施槌捣之功,使益平滑,而他国纸不能然耳。槌纸之法,乾纸一张外漉湿一张沓上,如此重叠沓起,以百张为一垛,放平正案上,又以平滑板压在上,以大石压之。经一伏时,上下乾湿各匀,于石上匀槌二三百下,皆着实。于百张内将五十张晒干,却与湿者五十张,干湿相间,沓了,再匀槌二三百下。依上晒干一半,又于干湿间沓了,如此三四次,直至无一张沾沾为度,再以石碾三四次倒下槌匀,直至光滑如油纸。
  此处所述使纸面光滑之法未被其他国家掌握,是不确切的,中国早已用之,宋人称为浆槌。以此法不必对纸逐张砑光,之所以令干湿纸相间叠起槌打,是使每张纸湿度适中,呈轻微润胀状态,易于承受外部机械力,令表面纤维结构紧密。徐命膺还列举了一些纸的品种。由于李朝长期以皮纸生产为主,麻纸遂少,因而又从中国北方重新引进麻纸技术。李圭景就此写道:
  按成庙六年乙未(1475),纸匠朴化曾从谢恩使如京师(北京),学造纸法以来。法用生麻[其法用生麻,细截、清水,加石灰烂蒸,盛于袋,翻撋洗净去灰。以石硙细磨后,盛于此密竹筐,更净涝,取置于木桶,和清水造之,不用胶。问奏本纸制法,答曰:南方人待竹简如牛角,刈取连皮,寸寸截之,洒石灰,烂擣,盛细布袋。复洗后,和滑条水造之。滑条草名,用根干碓碎沉水,以其水为胶。问造粉纸法,答曰:新用稻稭少许,约一千丈,用粉一斤和造,则色白而好矣。辽东(今沈阳)东门外太子河边有造纸处,用生麻及生桑皮、真木灰水、石灰交杂熟蒸,晒干,以木槌打去粗皮及石灰,纳盛竹筐,洗净细磨,和滑条水造之,此常用纸也。接滑条水今我所谓楮草也,一名一日花,如蜀葵而异,今多种之。]..抄纸水或用榆皮,或用黄蜀葵根,或用大黄圆黄香树皮,或用羊桃藤。凡纸料抄水,亦不拘也。制纸不可不择水,故纸色洁净,如济原烹楮则晶者是也,可考①。
  这段话首先谈明宪宗成化十一年乙末(1475)朝鲜使团带纸匠朴化曾来北京,沿途在辽东学得用生麻及生桑皮造纸之法,还得知中国在纸浆中加入含植物粘液的植物名称和滑水提制法。但关于中国奏本纸、粉纸制法的叙述过简而不得要领,可能因现传本文字有遗误。如“待竹简如牛角”、“约一千丈”等,必有误字。不管怎样,使团让纸匠随行目的是引进中国技术。成宗以后北关麻纸就可能用辽东技术造出,而辽东毛头纸也不断向朝鲜出口。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