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印刷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217
颗粒名称: 三 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印刷技术
分类号: TS805
页数: 2
页码: 485-4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格印经院是藏族地区雕版印刷技术的样板,有完善的管理和操作规范。书板选材讲究,刻工精细,印刷用纸特殊,且分工明确。印经院由土司直接掌握,是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德格印经院与拉萨布达宫印经院、日喀则印经院并称为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它们分别刊印了藏文《大藏经》等重要典籍,展现了藏族印刷业的蓬勃发展。在元、明、清三代,藏区一直采用雕板印刷,直到现代活字印刷才在西藏发展。
关键词: 藏族地区 印刷技术 德格印经院

内容

德格印经院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可作为研究藏族地区雕版印刷技术的样板。德格书板规格有六七种之多,最大的长110厘米、宽70厘米,厚2厘米;一般的长66~77厘米、宽11~18厘米、厚2厘米;最小的长33厘米、宽6.6厘米。根据所印书的内容决定书板尺寸。书板板材主要选用当地所产的红桦木(Betula albo-sinensis),此为桦木科落叶乔木,树皮红褐色,木质硬度适中。每年秋天砍伐后,顺木质纹理劈成板块,用劈下的木屑燃起微火,将板块熏干,放在羊粪中沤一个冬天,再取出用水煮、烘干,刨平后刻字。为保证质量,规定刻工每天刻一寸版面。每版刻完,经校对、改错,再将其放在酥油中浸泡一日,取出晒干,再用“苏巴”的草根熬水将版面洗净、晾干,一块书板始告完成。因当地木材资源有限,书板一般要双面刻字。凡文字、图画及音符,都要求刀深而光洁,一点一划都须清晰。像《甘珠尔》,要由500多名藏族工匠,积5年辛勤劳动才能刻成书板。有专门工匠制造印朱版的朱砂汁,而墨汁是用白桦(Betula platy phylla)皮烧制的碳黑制造的。普通书用墨印,重要经典用朱砂印。因气候关系,一年印书时间只有四五个月,从藏历四月中旬开始,到八月结束。
  印刷用纸则以当地所产瑞香科狼毒的根茎纤维制成,其制法前已述及。狼毒纸韧性强,虫不蛀、鼠不蛟,久藏不损。这种植物藏语称为“阿交日交”,至今还用于造纸。过去在德格土司辖区内,有不少农民专门为之造纸。印刷用纸先以水润湿,再上版印刷。印完后,将印纸晾干,再清理汇册。每个书板印完后,要当天洗净,晾干后还要上板架。刷印书籍包括割纸、调朱墨、运版、印刷、晒书、齐书、洗版、还版等各道工序,都有明确分工。印经院由土司直接掌握,是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由院长总管行政事务,下设管家及秘书,管家掌财务、材料、印刷品验收及印刷人员生活等;秘书掌记帐、划价、签合同及往来信件、书板管理、印刷事宜。他们对德格土司负责,在他们下面还有各专业组掌管印刷业务。年收入除用于印刷材料、工资等外,大部分上缴土司,年收入达1.3万元藏洋。德格印经院已成为藏族文化宝库,其所藏丰富资料至今仍在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其中藏医药学资料正在整理中。
  与德格印经院齐名的,还有拉萨布达宫印经院及日喀则印经院,号称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后二者都在西藏自治区境内。日喀则印经院又称那当印经院,位于日喀则西南的那当寺内,这个古老的寺院最盛时有寺僧3000人,其印经院是藏区较早的印经院,成立于康、雍之际,而于雍正年间(1723~1735)由西藏地方掌权人颇罗鼐主持在这里刻印了藏文版《大藏经》,即那当版,已如前述。除《大藏经》外,那当印经院还刊印了其他一些藏文书籍,涉及各个领域。该寺亦藏有大量藏文印板及佛教典籍的写本。布达拉宫印经院比那当、德格建立得稍晚一些,大约建于乾隆年间,也出版了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即拉萨版。至此,这部著名的藏文佛教典籍大丛书已分别于三大印经院出版。除此,卓尼寺亦有印经院,该寺由元代大宝法王八思巴的弟子格西·喜饶意希奠基,元贞元年(1295)正式破土兴建,在清代时亦曾刻印过藏文《大藏经》,称为卓尼版,寺内也有经板传世。从《大藏经》在不同地点的刻印可以看出,藏族地区的印刷业在清代获得空前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藏文虽亦属拼音文字,但在元、明、清三代的漫长时间内,藏区出版的书籍一直用雕板印刷,直到现代,活字印刷才在西藏发展起来。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颇罗鼐
相关人物
格西·喜饶意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日喀则印经院
相关机构
布达拉宫印经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格县
相关地名
日喀则市
相关地名
西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拉萨市
相关地名
卓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