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清代的版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77
颗粒名称: 四 清代的版画
分类号: TK8
页数: 4
页码: 412
摘要: 本文详细探讨了清初顺治、康熙时期版画艺术的发展及其与明代版画艺术的承袭关系。清初版画在晚明版画的基础上,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高的艺术起点。明末刻工的技术与流派的刀法得以延续,画面线条纤细流畅,对人物、动植物及周围环境的刻画细腻入微。特别是具有抗清民族意识的画家陈洪绶的画法,对清初版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作品在表现人物个性气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此外,清代版画还出现了以歌颂英雄、烈女和卓越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新潮,以及反映神州大好山河的山水风景写真版画,具有反清的政治意义和激发爱国情感的作用。
关键词: 风力机械 风力能源 风扇车

内容

清初顺治、康熙时近八十年间各地所刊版画显然是在晚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使得由满族统治者建立的这个朝代从一开始就在版刻方面处于较高的起点上。明末一些刻工及其徒弟在明清之际仍健在,他们的技术仍世代相传,因而清代版画技术仍沿用明末徽州、南京和苏杭等流派的刀法,画面线条纤细而流畅,对人物、动植物及周围环境、各种器物刻划得较为细腻,线条流畅,在画面艺术上也未脱离明人的笔法,所刻书法手迹更是如此。同时,清代还继承与进一步发扬明代时形成的画家与刻工在版刻方面密切合作的传统。为版画提供画稿的画家甚至比明代还多,他们来自不同的画派,在艺术创作上是一流的。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之际具有抗清民族意识的画家陈洪绶(1599~1652)的画法在清初版画创作中有很大影响。他所创作的《水浒叶子》,刻划具有反抗精神的梁山各英雄形象,抒发思想郁闷,给读者以激励,这些版画在清初重刊。明代徽派版画对人物处理虽然刻划得精细入微,但人的精神境界较少反映出来,好人坏人、庸人和英雄人物外形几乎都一致,陈洪绶着意表现人的个性气质,从而在版画画稿创作上完成新的突破。在陈洪绶影响下,清初出现了以歌颂英雄、烈女和卓越历史人物为题材的版画新潮,以激起受压迫的汉民族的民族意识,在当时背景下具有反清的政治意义。
  与此同时,反映神州大好山河的山水风景写真版画,激起爱国、爱家乡的意识,图中可见怒峰垒起、烟云缭绕,唤起人们思念大明江山之情,同英雄人物画有异曲同工之效。清初画家萧云从(1596~1673)的作品(图11刘荣、汤尚、汤义等人,将画家的意图淋漓尽致地用刀笔表达出来。康熙七年(1668)苏州桂笏堂所刊《凌烟阁功臣图》也受陈洪绶画法影响。画家为洛阳人刘源(1624~1689),由苏州刻工朱圭(1643~1718在世)刻版。具有萧云从画法的山水版画,有康熙五十三年(1714)徽州休宁出版的《白嶽凝烟图》,这40画册描绘休宁城30里处白嶽风光,画家吴镕(1674~1734在世)为清初徽派画家,刻工为休宁人刘功臣。
  清代版画生产中心主要集中于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安徽和江西等地。当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间清代统治完全巩固时,反清作品逐步减少,反映皇清盛世的作品增多。大量“钦定”版画作品由内府奉敕刊行,由宫廷画家供稿,此现象为明代所少见。康熙三十五年(1690)内府所刊《御制耕织图》是宫廷画家焦秉贞(1650~1722在世)据宋人楼璹(1090?~1162)《耕织图》(1145)改绘(图11-8),收入耕种与纺织图各23幅,每幅有康熙帝御制御笔题诗一首,由从苏州召入宫内的刻工朱圭刻板。这部既是艺术又是科学著作,受国内外喜爱,19~20世纪译成法文及德文。
  康熙五十二年(1713)内府刊行的《万寿盛典》120卷,描述为圣祖祝寿的盛大场面,其中共有148幅插图由宫廷画家王原祁(1642~1715)主持精绘而成,由朱圭刻版。乾隆三十一年(1766)殿版《南巡盛典》中大量插图描绘高宗四次南巡时情况,图内场面很大,由礼部尚书高晋(1707~?)编次。此外,有反映皇室文物及典章制度齐备的《皇朝礼器图式》(1759),此书不但描绘宫内各种礼器、乐器、武器及冠服等,还将天文仪器图样收入其中,皆精绘精刻而成。《皇清职贡图》(1751)反映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流以及对外关系,绘刻的600多幅人物图像有各民族人物,还包括来华的外国人。这部大型人物图册由内阁学士董诰(1740~1818)奉敕编纂,画稿出于宫廷画师门庆安、戴汲、徐溥及孙大儒之手。
  民间出版的人物画册有闽派长汀人物画家上官周(1665~1749?)画的《晚笑堂画传》,初刊于乾隆八年(1743),收入汉至明120个历史人物,每人皆有图像及小传,人物形象潇洒奔放,小传亦由画家工笔书成。清代出版的各种戏曲、小说如《水浒》、《红楼梦》、《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也都附有插图。
  含版画最多的是雍正六年(1728)奉敕刊行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内有精美插图数千幅,正文虽以铜活字排版,但插图一律为雕版。此书不但在内容、篇幅上居当时世界首位,而且在版画数量上亦属第一。
  各种科学书也有专业插图,如内府刊行的阁臣鄂尔泰(1677~1745)奉敕编成的《钦定授时通考》78卷(1742)及内务府总管大臣金简(1724?~1794)奉敕所著《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1776),都属殿版。由科学家吴其濬(1789~1847)著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是重要植物学著作,大量精确的植物图谱足以为植物分类学提供依据,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直隶总督、桐城藉画家方观承(1698~1768)精绘的《棉花图》,乾隆三十年(1765)奉敕刻石,拓本流传各地。嘉庆十三年(1808)以木版刊行,易名《授衣广训》,但刊本插图不及拓本精美,因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以后,国力衰退,版画作品也不及康熙、乾隆时那样讲究。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杭
相关人物
陈洪绶
相关人物
怒峰
相关人物
萧云从
相关人物
刘荣
相关人物
汤尚
相关人物
汤义
相关人物
刘源
相关人物
朱圭
相关人物
吴镕
相关人物
刘功臣
相关人物
焦秉贞
相关人物
王原祁
相关人物
朱圭刻
相关人物
董诰
相关人物
戴汲
相关人物
徐溥
相关人物
孙大儒
相关人物
鄂尔泰
相关人物
吴其濬
相关人物
方观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徽州区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洛阳市
相关地名
休宁县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长汀县
相关地名
桐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