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代版画概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73
颗粒名称: 一 明代版画概观
分类号: TS805
页数: 2
页码: 402-403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明代版画在技术和艺术上的高度发展。版画与雕版印刷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从早期的宗教印刷品逐渐扩展到各种非宗教著作。明代版画在适应广大读者需求的戏曲、小说等通俗读物的推动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版画世界。版画技艺的提高得益于专业画家、刻工和印工队伍的有机结合,使得版画成为艺术和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明代版画的技术中心多集中于南京、北京等地,并涌现出许多精美的插图本著作,至今仍为中外人士所赞赏。
关键词: 版画艺术 明代文化 印刷术发展

内容

中国版画有悠久历史,与雕版印刷术的发展相始终,早期版画多出现在宗教印刷品中。宋元以后,插图本著作扩及到各种非宗教著作中,版画在艺术性和技术上超过唐代。而明清时版画获得进一步发展,插图本著作成为这一时期印本书中的主流。推动版画发展的社会因素是明代适应广大读者需要的戏曲、小说和其他大众通俗读物的盛行。尤其在明中叶以后,同一部作品在各地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刻书商为打开销路,极力在书中增加插图,提高其趣味性、艺术性,因而展开了商业上的竞争。版画大战的结果,几乎使每一部戏曲、小说等作品都配上不同的插图来说明故事情节,有时插图多至几十幅,甚至上百幅。
  版画形式与前代相比,不但数量增多、艺术性提高,而且变化多端、题材广泛。除过去已有的上图下文式的小幅版画外,还出现大幅版画,插图占一整块印版,或占整版之半,另半页为文字,插图内容与文字叙述紧密配合。有时插图逐幅相连,形成连环画,图中空白处题诗或加少许文字说明。明末更出现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画册。除中国画之外,还有西洋画,这是前代版画中少见的。除戏曲、小说和宗教作品有插图外,儒家经典、史地和科学技术作品还出现大量专业插图。
  纵观明代印本,可以说是个百花齐放的版画世界。由于多色套印技术的发展,更使版画达到绚丽多彩的境界。
  版画是艺术和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它本身就是技术密集性的艺术品,要求画、刻、印三者有机地配合。明代版画技艺之所以是高水准的,因为除专业画家外,还涌现出一大批一流的刻工和印工队伍,艺术家和工匠的结合是明代版画的一大特点。这与同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的作法颇相闇合,因而这种版画具有永久性的艺术和技术魅力,直到今天仍为中外人士所赞赏。无疑各种插图本著作在明代成为畅销读物,是不难想象到的。
  明代版画技术中心多集中于南京、北京、苏州、杭州、建阳、湖州、徽州、吴兴等地。现存较早的明刊插图本戏曲作品,是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金台(北京)岳家刊刻的《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书末有“弘治戊午季冬金台岳家重刊印行”之印牌,又有“正阳门东大街东下小石桥第一巷内岳家[行]移诸书书坊便是”之木印一行。此书黑口,上图下文,共150幅插图表示各种情节,故称“全相”本。牌记还称:“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次大字魁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之]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命锓梓刊印,便于四方观云”①。
  插图中人物雕刻手法及版式说明,明初版画仍未脱离元代版画的风格,人物和服饰皆以粗线条表现。原书现藏北京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图书馆,1958年北京荣宝斋刊《中国版画选》据此本摹刻时重加润绘,反不如当时《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本真实。正德六年(1511),福建建阳杨氏清江书堂所刊《新增补相剪灯新话大全》,与上述北京刊本《西厢记》一样,也是黑口本,上图下文,插图中人物用粗线条表现,仍是元代遗留的技法。
  绘刻人物形象贵在传神,用工笔白描手法最能体现这一要求,亦即用细线条来表现人物,能刻划出面部及服饰的细微之处。宋元雕版佛经插图已能作到这一点,因插图数量极其有限。如果在同一书内刻多幅插图都用工笔白描,显然在技术上有困难,因为刻细线条时容易断线。因而元代及明代前期插图本读物多用粗线条,人物虽亦能显得姿态生动,毕竟不够细腻流畅。随着时代的推进,读者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刻书商也极力要推出精美的插图本读物。经过明代前期各地刻工的技术实践和经验积累,至嘉靖(1522~1566)以后已研制出一套适于刻工笔白描的刀具(图11-3)和雕刻方法,印墨技巧上也有改进,在一部书内同时刻多幅工笔白描插图已不成问题,因而万历年(1573~1619)这类书便大量面世。南直隶徽州府(今安徽歙县及休宁)的黄、汪、刘氏三家刻工在这方面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其中黄氏家族在一个世纪左右形成专业版画雕刻集团,于全国独领风骚,他们分布于徽州、南京、杭州、苏州、北京等地,几乎垄断了绝大多数的重要版画作品的制图工作。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氏三
相关人物
黄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建阳区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徽州区
相关地名
吴兴区
相关地名
金台区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歙县
相关地名
休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