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吴越国的印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47
颗粒名称: 二 吴越国的印刷
分类号: TS805
页数: 2
页码: 363-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越国是十国中另一造纸与印刷业中心,首府杭州位于苏南、浙江及闽东富庶地区。吴越国王钱俶在位期间,积极奉行佛教,在杭州刻印大量佛经《宝箧印陀罗尼经》,共8.4万份,使用皮纸及竹纸,分三种印本。这些印本分别发现于浙江湖州天宁寺塔、绍兴涂金舍利塔和杭州雷峰塔,时间跨度从956年至975年。
关键词: 吴越国 印刷技术 印刷事业

内容

十国时期,南方的吴越(893~978)是另一造纸与印刷业中心之所在。吴越是个小国,但拥有今苏南、浙江及闽东这片东南最富庶的地区,首府为杭州。钱镠(852~932)建立吴越后,立国四十年,但一直奉事中原朝廷。兴修水利、建海塘,发展农工商业和海上交通,致使境内经济小康,社会安定。其孙钱俶(929~988)嗣位后(947~978)受后汉、后周封号,成为吴越国王,但仍自称“天下都元帅”。钱俶还是虔诚的佛教徒,很像陇西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那样,在杭州刻印佛经《宝箧印陀罗尼经》(Dhatu-haranda dharani sūtra)8.4万份,印以皮纸及竹纸。此经全名为《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共一卷,篇幅较小,现知印本有三种①。
  第一种印本于1917年在浙江湖州天宁寺塔首次发现,每纸直高7.5厘米、横长60厘米,行文341行,行8~9字。每纸经起首处印有图像,有佛及其左右胁侍以及礼佛者,图像线条及造型简单朴素,没有敦煌出土印本佛经插图那样复杂,因为画面很小,画稿无法展开。在画像前印有“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钱弘俶印《宝箧印经》八万四千卷,在宝塔内供养。显德三年丙辰岁记”之字。画的下面接着便是经的正文。显德三年(956)是后周世宗柴荣(955~958在位)时的年号,可见吴越仍奉后周正朔。60厘米长的印本佛经,严格说还不足以装卷,只是较长而窄的单页佛教印刷品,实际上也是整版雕印的。因此我们不主张用“卷”这个量词,而只称为“张”,尽管装入佛塔中要卷起来才便于放置。
  第二种《宝箧印陀罗尼经》印本,1971年于浙江绍兴涂金舍利塔中发现,置于长10厘米的竹筒内,行11~12字,与第一种有类似图像及题字,但雕刻得较好,印以白皮纸。题字中唯一不同的是没有年号,只题“乙丑”,即公元965年,相当宋太祖乾德三年。吴越以前奉后周年号,而后周于公元960年亡于宋,但吴越国仍存在,还未投归于宋,钱俶无年号可用,只好用干支,他这样作是有考虑的。
  第三种印本1925年于杭州雷峰塔倒塌时被发现,纸直高3.6厘米、横长190.5厘米,是长而窄的印纸,271行,行10或11字。经首所刻图像有王后及侍女礼佛形象。题字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记”(图9-9)。乙亥合975年,之所以未用年号,原因同上。第三种佛经据说印以竹纸①,不知是否经过化验?我们仍不敢肯定。如果真如此,当为有确切年代的最早出土竹纸。
  从956年起至975年,钱俶用十九年时间印出《宝箧印陀罗尼经》,分放于吴越国各地佛塔之中。除钱俶外,吴越国杭州灵隐寺法眼宗高僧延寿(904~975)也印过大量佛教印刷品。延寿俗姓王,字仲玄,为天台德韶禅师的传法弟子,被吴越王钱俶请住永明寺15年,弟子1700人,后主持灵隐寺,卒谥智觉禅师。著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书。延寿曾印过十多种经文、经咒和佛像,总数达40万份,但其中16万份印在丝绢上,其余24万份印在纸上②。我们料想主要仍是单页印刷品,但数量已相当可观。吴越的印刷业为宋代南方印刷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得杭州后来长期成为重要印刷中心。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钱镠
相关人物
柴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