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蝴蝶装和包背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29
颗粒名称: 二 蝴蝶装和包背装
分类号: TS88
页数: 4
页码: 334-337
摘要: 本文介绍了蝴蝶装和包背装两种古代书籍装订形式。
关键词: 书籍装订 蝴蝶装 包背装

内容

如前所述,将雕版印刷书页粘成一张长纸作卷轴装时,使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而用经折装,则又易使纸的折缝断裂,从而缩短书的寿命。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印刷品的增加,很快就出现另一种新的书籍装订形式,即所谓蝴蝶装或称蝶装。蝶装将每个印刷的书页逐张装订成册页形式。
  在讨论这种装订形式之前,需要介绍雕版印刷术所刻每块印板及所印每个印张的版面形式。一般说版面均取长方形,版面正中有较粗的四根边线构成版面区域,每张印纸上版面上下、左右各留出适当空白部分,以保护版面内文字不致损坏,上部空白通称“天头”,下部空白称为“地脚”或“地角”,左右两侧空白作订边或供翻页用。版框内用细的直线划出均匀的界行,界行内是文字,正中间的一行称为“书口”,由于中国传统技术是单面印刷,在书口中线处将纸对折起来,因而书口两侧各有行数相等的半页版面。每版半页通常有5~12行,每行有10~30个字,正文字体较大,注文为双栏小字,从每册书的页数能很快估算出大体字数,如同现在的原稿纸那样。
  为便于在书口中线处折叠印纸,在版心装饰有鱼尾及隔线,鱼尾由两个黑三角构成,分单鱼尾和双鱼尾,双鱼尾则使黑三角的尖部相对,从两个三角形交接处折纸。有时还在鱼尾上部版心正中饰一粗线,称为“象鼻”(图8-15),也有助于正确在版心正中处折叠。实际上鱼尾和象鼻是折标,同时又是对版面的艺术装饰。每个版面的书口上部通常有书名,鱼尾下有卷次,书口底部还有页数。中国雕版印本书这种版面设计形式,后来成为许多国家印本书之所本,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方式上略有变化。每一张印页包括书名、卷(章)、正文及页数,这种标准印刷读物版面都最终导源于中国的模式。
  所谓蝴蝶装是将每块雕板印成的单独纸页,从印张中缝处对折,即沿版心中折线处对折,让有字的两个半页在内面面相对,无字的背面两半页朝外。再将折好的印张折口对齐,用浆糊粘起来,用包背纸包起粘在一起的折边。这是册叶型书籍的最初形式,其首尾两面包以厚纸为书皮或封面,亦有时将封面用裱有纸的绢护起来。封面有书名标签贴于左上角。这种装订形式将每叶印张对折的折边叠在一起、对齐后,包护起来,防止经折装那样易于在折缝处断裂,书的这一部位称为书脊或书背。书的散开的部位叫书口。打开书后遇到有字或无字的书页,有字的两个半页正好构成整个版面,将书放在案几上阅读时,翻动书页后很像蝴蝶双翼,故称蝶装(图8-16)。
  蝶装的写本书早在10世纪时唐末至五代已出现,至宋代因印刷术大发展而成为印本书主要装订形式。宋人陈师道(1053~1101)《后山谈丛》云,“敦煌石室经卷唐人所书,亦间有小册,与今之书册同。”“今之书册”主要指宋代蝶装书装订形式。《明史》卷九十六《艺文志·序》谈到明初内府藏书时写道:“先是,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向外,虫鼠不能损。”都指的是蝶装。现传世宋代蝶装印本书实物,不乏其例,如北京图书馆藏宋刊本《文苑英华》即为蝶装,书衣上有原注字:“景定元年(1260)十月二十五日装背臣王涧照管讫”。又藏宋装印本《欧阳文忠公集》及《册府元龟》,亦蝶装,而且书册皆竖放于书架上,书口向下,因为这些书此处有摩擦痕迹。①北京图书馆藏金刻本《尚书正义》亦为蝶装。此种书阅读时最大不便之处,是翻页时常常遇到书叶背面无字的空白页,连续读下去,要接连翻两页才遇到有字页。一册书有一半页数无字,如急于查阅某一部分,翻蝶装书所需时间反比卷轴及经折装还长,因此,至元代以后蝶装被另一种所谓包背装所代替。明、清时而也有人用蝶装,只是仿古,此时蝶装基本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宋代时人们鉴于蝶装书翻页时常遇到空白书页的不便,遂对此法加以改进,演变成包背装。包背装与蝶装正好相反,将印字书叶版面中线处对折,让有字两面在外,无字的面向内。因此每个印张版心中线折缝成了露外的书口,版面边框两旁空白部分成了书背。将逐张折边对齐后叠成一册,将散开的书背切齐后用浆糊粘在一起,或用纸绳捻订在一起,最后用较厚的纸或绢从书首页经书背尾页都包封起来,故称包背装(图8-17)。包背装翻阅时很方便,可逐页连读下去,也易于快速检索。因书口是各页折缝所在,所以不能象蝶装那样以竖式上架,否则折缝易磨破而散页。
  包背装的书宜横的平放在书架上,因而不一定要求书皮用硬厚的纸绢,可用软书皮。常常将一部书若干册放入硬壳函套内,既保护书册,亦可竖放在书架上。包背装在元代时进一步盛行,此后一直持续到明代中叶(16世纪中叶),到清代便逐步被线装所取代。清内府旧藏元大德年(1297~1307)补宋刊本《前汉书》即用包背装,这类书在元刊本中仍可多见,如至元十八年辛巳(1281)日新书堂重刊《朱文公校昌黎文集》5册,于十多年前出土于山东邹县明代鲁王墓中,即为典型包背装,类似的还有至元二十四年丁亥(1287)武夷詹光祖月崖书堂刊《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二册、大德十年(1306)刊《通鉴》及至正二十二年壬寅(1362)武林(杭州)沈氏尚德堂刊《四书集注》二册,都是包背装②。
  明清时虽然盛行线装,但一些重要内府写本为存古意,也时而用包背装,如明代《永乐大典》、《御集》等,为黄绫书衣包背装,清代《四库全书》也是如此,更出意用绿、红、蓝、灰四色绫衣分别表示经、史、子、集四部,一见封面即知该书为何部。这成为包背装中最豪华的装封,体现永乐、乾隆时盛世的气派。
  前述卷轴装、旋风装、蝴蝶装及包背装这四种装订方式,都离不开浆糊。这种浆糊是特制的,要求粘性强,又能防腐抗蛀,因为用普通淀粉糊剂,内含葡萄糖成分,成为蠹虫的食物,结果使纸页受到蛀蚀。订书工根据古人经验及自身实践体会摸索出订书用特制浆糊的一些制造配方。元代秘书监著作郎王士点(约1295~1358)《秘书监志》(1252)卷六记载裱褙匠焦庆安(1218~1287在世)于至元十四年(1277)二月所用糊药秘方,“计料到裱褙书籍物色,内有打面糊物料为黄蜡、明胶、白矾、白芨、藜萎、皂角、茅香各一钱,藿香半钱,白面五钱,硬柴半斤,木炭二两”①。其中明胶为动物胶,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a strita)之块茎,内含淀粉(30%)及粘液质,将明胶、白芨与白面混合,可增加糊剂的粘性。白矾即明矾,具有防腐抗菌作用。皂角或皂荚为豆科木本植物皂英(Gledisia sinensis)之果实,而藜萎或即藜科植物藜(Chenopodiun album)之全草,二者都有抗菌杀虫作用。而茅香为禾本科茅香草(Hierochloe odorata)之花序,具有特殊香味。藿香(Pogostemon cablin)为唇形科植物之全草,内含香味挥发油,亦有抗菌作用。黄蜡从性能及成分观之,恐不是糊料成分,其作用待查。用上述配方制成的浆糊,粘性强又防腐抗蛀,还有香味,这是宋元书有书香气的原因。元秘书监所用特制浆糊是从宋代继承下来的,又启发于后世。民间所用配方与此大同小异,粘质药料除白芨外,还用楮树汁,同时还可能加入其它香味草药,原理是一样的。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师道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京图书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敦煌市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邹县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