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雕版印刷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雕版印刷技术
分类号: TS805
页数: 9
页码: 317-325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雕版印刷技术的各个环节,包括印板的加工和上板技术、刻版和刷印技术,以及单版双色及复色刷印技术、多版复色刷印技术。
关键词: 印刷技术 雕版 发展概况

内容

一 印板的加工和上板技术
  以往出版的有关印刷出版史的作品中讨论印刷技术史者不多。这是因为记载印刷技术的原始文献留下很少。本书要用较大篇幅讨论技术问题,尽可能详细地论述如何用原材料制成印刷品的整个过程及所用工具。这里陈述的雕版印刷技术模式,基本上是历代工匠操作时通用的传统模式,为中原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用。尽管不同时期各地对各工序有不同称呼,但基本过程是大同小异的,因此在讨论各时期印刷的有关章节中,不再重复叙述印刷技术,而于此处集中叙述,如遇有重大革新,则在相应地方论述。为克服印刷技术史料之不足,我们采取研究造纸技术史时用过的方法,即从保存于民间的传统手工技术的调查材料入手,结合有关文献及传世或出土印本实物研究以及对这项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
  手工业时期的古代印刷技术,像造纸技术一样,都是经父子、师徒之间的传授而流传下来。生产模式包括生产工序、技术和工具等,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正是手工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因而在后世民间工匠中保留下来的传统生产技术中,包含不少先前时代的技术原型和要素。从对现存传统技术的解剖中可以窥出其早期技术形态。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技术遗传现象的表现。至于从实物研究中理出技术过程,我们没有像研究造纸技术史时那样幸运地掌握从西汉直到清末的历代纸样标本可资分析化验,这是因为唐代或唐以前的早期印刷品,特别是佛教印刷品由于受到反对宗教的统治者的摧残,很少保留下来,有些年代可查的较早期实物后来多流散在海外,我们少有机会作亲自研究。所能见到的较早印刷品多为宋元或宋元以后者。
  不过宋元上承隋唐、五代,下启明清,处于印刷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时期,为后世提供了基本上定型的技术模式。将这一时期的技术理清,有助于探讨宋以前的技术及其以后的演变,从而有助于了解整个传统印刷技术的轮廓。另一个研究方法是将现存历代印刷品加以比较,从技术对比中推导出不同时期技术演变的实态,有时起着文献记载起不到的作用。
  已故南京通志馆馆长、词曲专家卢前(字翼野,1905~1951)在其所著《书林别话》(1947)中,对传统雕版印刷技术所作的调查研究,有重要的意义①。芝加哥的钱存训也对印刷技术给予很大注意②③。他们的作品对本节写作都有启发。我们也曾前往保存传统印刷技术的作业现场作了调查,包括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地区。通过调查,对整个印刷过程有了总的概念,再将现代手工生产的印刷品与宋元版古书作实物对比,运用技术史分析方法,借以判断哪些工具是近代产物,哪些是古已有之的,这样就能看到印刷技术中基本上不变的一些生产工序和后世发展起来的新的工序、工具、原材料和技术等,因之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轮廓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里给出的各工序名称,不一定是古人使用的,但他们却通过这些工序从事生产,有些术语可能就是历代沿袭下来的。对印刷技术史而言,重要的是研究历代技术本身及其演变,列出历代刊刻的一些图书书目固然必要,但重要的是使刊刻过这些书的技术不要湮没下去。卢前先生感慨地说:
  雕版之技艺,能谈者已少,不出二十年斯道必中绝,不有记载,则他日孰知前此成书之程序耶?
  此可谓中肯之言。现拟就传统雕版印刷技术试作如下探讨。
  不言而喻,雕造印板是雕版印刷中的关键步骤,所需板材已于上一节中介绍。由于印书需要用大量雕版,从而也耗用许多木材,因此印一部书所用的雕版不一定都是一种木料。选好木材后,首先要将砍下的木料剥去外表皮,断成适当长段,再将每段木料顺着纹理锯成长方形木板,根据所要印成的书籍版面大小来决定木板大小。一块木板相当于一块印板,或书的两页。每块木板通常厚2.5厘米,直高20厘米,横长30厘米。每块板面积都是事先设计的版面面积。对每块木板表面及四边都必须刨光,不允许有节疤。
  为避免书版因受冷热而开裂,还要将其放在水中浸一段时间,通过发酵而除去木质中所含胶质等成分。浸泡时间长短视季节而定,夏季浸的时间短些,冬季所需时间长些。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必要时对木板可进行蒸煮,其目的与水浸一样,但作用时间加快。水浸或蒸煮后,将木板逐块取出阴干,不可在烈日下曝晒或火烤,以免生裂。阴干所需时间视季节及天气而定,阴干后,用细刨刨平木板表面,再向板上擦以豆油、菜子油之类植物油,用节草茎将木板表面打磨光滑。节草为苋料节节花(Alternanthera sesilis),其茎节上有许多柔毛(图8-
  4),可将木板擦光。当然,用其他类似草类亦可,不过凡茎有硬节或硬刺者不可用。有的著作中说,用芨芨草打磨,恐不确切。因为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dens)是禾本科植物,这种多年生草本的茎粗壮、坚硬、光滑无毛,其叶亦坚韧、光滑无毛①,用芨芨草擦木板会擦出伤痕,影响木板平滑度。刨板面这道工序需有经验的木工操作,板面各部位必须水平。如发现某处有硬节,必须挖去,再补上大小合适的木块、刨平。
  木板准备好之后,下一步工序是贴写样。贴写样是将事先写在纸上的书稿文字以反体转移到木板上的工序。一般请书法高手将书稿文字工整地抄写在纸上,字的大小及字体都事先规定好,写样上的文字就是未来刻本书的文字。为使每行字整齐而不出现倾斜,还要在每张纸上事先印出红色的行格,称为“花格”。就是说,根据所定书版大小,在一块木板上刻出每块版的四周边线及各个行格(行与行之间的界线),同时在容文字的每行直格界线中间再刻一条细的中线。花格板以红色颜料将花格印在纸上,书写者抄稿时沿每行的中线下笔,使每字左右两半部都写得匀称、大小一致。遇有注文,则在中线左右写出双行小字。因行与行间有线界定,每行内又有中线为准,写出的每行字必然整齐笔直而不斜,类似现在在原稿纸上写字。
  写样所用的纸,在宋以前多是麻纸,宋元后则多用皮纸,因皮纸既坚韧,又可制得较薄,其纤维细长。用皮纸写样,其上面的墨迹转移到刻板上时,比用麻纸效果更好,下刀刻字时字形也显得更生动。竹纸一般不用作写样,因其颜色不及皮纸洁白,故写样多用皮纸。
  写样完成后,要与原书稿进行初校,发现有错字时要标出正字,将错字去掉,再贴上正字。发现有漏落字
  情况,也要标出,用同法将应补上的字写出。写与校都宜认真。为使写样纸上充分能展现书写手的书法艺术,要对用纸略作加工,至少要用光滑质细的石块将纸的表面砑光,这样写起字就顺了。当然书写应当用较好的毛笔,起画稿时还要用特制的细毛笔。写好经过初校后,有时还要复校,再遇错字时,按初校办法改正。如在同张纸上有更多错漏字不易改补时,需另用新纸重写,再经校订后,即可以上板了。
  上板是将写样上的文字或图画以反体转移到刻板上的工序,由刻字工操作。为此,首先在每块木制平滑印板上均匀地擦一层薄薄的熟米浆,即稀淀粉糊剂。将写样借助于米浆的粘力反贴在木板之上,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用细棕毛刷轻刷于纸背,使纸上墨迹以反体形式转移到木板上。当字迹出现于木板上后,静置一刻,待其固定后,再以较粗毛刷刷样纸背面,使其成茸,刷去毛茸。必要时可用手撕去背纸,晾干。未除尽的残余纸屑,用节节草等物磨掉。这样,木板上全是反体字迹或图画,如同直接写绘在板上一样。这道工序是刻字前的准备工序。
  二 刻版和刷印技术
  将书稿写样上板后,即可刻字,刻字包括几道程序。这项操作通常是由技术熟练的有经验的刻字工完成。他们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图8-5)将木板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板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刻工需用斜口刀及平口刀在板上每字周围划出线,先划直线,再划横线,颇像写样上的花格,使每个字在四方形刀线内刻成。下刀时左手按尺,右手持刀,逐线划出刀痕,手重者划两刀,力轻者下三刀,再将木板翻转90度角划刀痕。每次下刀,方向都是由外向内,即向刻字工自己的方向进刀。刻字时先从左刻起,对每个字的横(一)、撇(丿)、捺(㇏)、竖(丨)、点(丶)逐一刀下雕刻(图8-6)。刀不宜直立,否则笔画或线条易断,同时刀亦不宜平放,应当让刀介于平、直之间,即刀与木板成一斜角,让刀以斜的方向刻字。
  刻字过程中因线条形状的不同,可以换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刻刀,有的刀口宽而平或窄而平,有的刀口斜形呈不同斜角,有的刻刀两头都有刀口,可交替刻字。刻刀为钢制,有木把手。用刀在每字周围划出的刻线及刻出的该字之间的空白部分,要用大小不同的剔空刀剔除,使所有文字凸起。如果空白部位较大,用圆口凿铲去,手持木槌击打圆口凿的凿背,斜向推进,将多余木料挖去。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板面1~2毫米,使刻出的字在板面上呈梯形凸起,上窄下宽,这样才不易破断。最后再用平口凿铲除线条附近多余之木,将所有无字处之木剔除于板面水平面之下,这属于挖空程序。然后按书规定的版面设计留出四周边框,以取自钱存训《纸与印刷》
  锯锯去木板四周多余木料,并以铲刀修整,使与原线粗细相符,上下左右都应匀称。同时以刻刀逼着直尺,将每行字两侧刻出的行线修齐。刻完字后,以热水冲洗雕版,洗去木屑及其他残留物,至此雕版刻字大功告成。
  下一步工序是打印样,这是正式刷印前的准备工序。打出印样若干张,对文字再作校对,对校出的错字作挖补。在错字周围板面上挖出方块,将错字从板面上取出,另作一同样但稍大的木钉,嵌入方槽中,以剷刀剷平,再描反字重新刻出,所刻的新字大小、笔势应与板上的字一致。其余处发现字的笔画有缺断者,用刀刻一痕,以小木片插上,剷平,修之。发现有较大增删,需移动行欵者,不能作挖补处理,需整版重刻。但这种情况是少有的,因为刻工一般说是认真的。有时为严格起见,挖补后还要再校,没有错误才为最后定本。宋代国子监刻本经多次校对,所印出的书错误已减至最小限度,这是其可贵之处。但有的坊刻本为急于售出,校对不严,仍时有错字。
  因此,刊印一部书要经历以下一些工序:(1)板材准备→(2)写印刷书稿→(3)校改→(4)上板→(5)刻字→(6)清理版面→(7)打印样→(8)挖补→(9)再校→(10)刷印→(11)装订。在以上11道工序中与刻版有关的达6道工序,占一半以上,可见其在印刷中的重要性,而每个工序又可细分为若干程序。关于装订工序,将于第四节细述。如果对印刷书稿的校改进行得很认真,已消除了不应出现的错漏字,则在刻字后再校对时,便可减少以至省去挖补工序。如果刻字工操作精细,不再刻出错字,也同样可减少挖补的麻烦。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印刷工序有增有减,但上述这些工序是中国传统印刷中采用的,古今都无例外。
  制版工作完成后,下一步要刷印于纸上。所用墨汁含胶量比墨块要少些,炭黑与胶量的重量配比大约为100∶20~25左右。当雕版准备就绪,将各印板按原书顺序加以编号,放于工作间内。由印书间的工人制墨汁,将选用的炭黑与牛皮胶水按一定重量比混合,搅动,使之成稠粥状,混料时勿使松烟灰粒飞散。再向混合物中调入少量酒,放置半月,这时液体成黑色稀面糊状。搅动使匀,在缸中贮存。如果至春末、夏初的霉天,缸中墨汁因胶质分解而产生的臭气四溢,经三四个霉天季节臭味消失后始可使用①。这一过程颇似胶质发酵过程,目的是使炭黑充分分散。配制的墨汁要是放置一段时间使用就更好,不可临用时急速配制墨汁,这样印刷后墨色必浮,用手一摸字迹便模糊了。因而贮存墨汁过程也是使炭墨与胶质充分结合的过程。久放的墨汁用时宜加少量水稀释,再用马尾细筛过滤,除去可能有的渣滓,取滤液印书。
  印刷工印书时,将印板固定在齐腰高的大木桌上,旁边放裁切整齐的白纸、墨汁及刷印工具。印刷时,先用圆柱形平底刷轻蘸墨汁,均匀刷于版面上,再小心于版面上覆盖纸,纸的正面面对版面,然后以干净的平底刷轻擦纸背,使全纸贴紧版面,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最后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便成为印张。如此重复操作,直到印至所需份数为止。由于一部书有许多块印板,每板都要这样印成许多份。然后再将各印张按次序装订成各种形式的书籍。刷墨工序要求每个印张墨迹的墨色前后一致、边栏一律,避免出现空白漏印处及字旁的斑点等现象。刷墨工也是技术熟练的技工,其操作决定印刷产品的成败。一般说,一人一天可印1500~2000印张,每块印板可连印万次②。印毕之板可贮存起来,以备重印。用红、蓝色着色剂印书时,刷印方法与用墨汁相同。
  三 单版双色及复色刷印技术
  以上所述为单色印刷,由于各种需要,希望在印刷物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文字和画面,从而导致复色印刷技术的出现。复色印刷品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阶段,是印刷术进一步发展后的产物。在雕版印刷术早期阶段如唐、五代时,人们为增加佛教印刷品中插图的艺术美感,常常在插图上墨印的线条轮廓中用手持绘笔添上不同颜色,结果使黑线印成的版画如同彩色绘画。所添颜色可能是二三种或多种,同一种颜色还可能有浓淡之别,颜色越鲜艳越好。在各部位应当添什么颜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要看着色者的艺术灵感;而在各部位间小心添色,使各色交接处自然分明,也要有一定技巧。
  巴黎基迈博物馆(Musée Guimét)藏有敦煌石室出土的这类早期实物标本,如五代后晋开运七年(公元947)刻印的《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像,就在版画各有关部位出现红、蓝、黄、绿、橙等色,观音手中所持柳叶呈橙黄色,这些颜色是以黑墨刷印出图像后手工添上的。可以想到在唐代初期所刻佛像,也会有人用事后添色的方法处理,而宋以后继续沿用此法生产版画。如雕板上的图像线条较细,刷墨后再精心添色,冷眼看便如同手绘,天津杨柳青版画就是采用这种古老方法生产出来的。当然,用添彩法一次只能处理一张,如有千百张印刷品都要用添色处理,便要许多人耗去大量时间从事这单一工作。这是此法的局限性。
  使单色(黑墨色)印刷品文字及图像呈现彩色效果的另一方法,是将几种色料(最初是黑红二色)同时上在同一印版的不同部位,再一次印刷于纸上,结果出现不同颜色的文字或图案。我们把这种只用单版载不同色料一次印刷的方法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它是在单版单色印刷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而且可将此理解为套色印刷技术的早期表现形式。单版复色印刷法是用机械方式较迅速制成彩色印刷品的方法,在技术上比手工添色法优越,但也有不足,它通常只印出黑红二色,最多不超过三四种颜色,因在同一印版上载多种色料,势必增加各色料间的交接处,并于此处发生相互渗透而变色。而手工添色却可随意在印纸的任何部位添以任何颜色。两种方法各有短长,长期并存。
  关于单版复色印刷,宋人李攸(1101~1171在世》在《宋朝事实》卷十五谈到本朝发行的四种纸币会子时写道:“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这就是说,纸币票面上的有关文字及图案以红黑二色交错呈现,皆由印版印在同一张纸上的。“会子”是南宋东南地区通行的纸币,又称“行在会子”。初由商人发行,而户部掌管的官营会子始于绍兴三十年(1160),至嘉定七年(1214)止,上海博物馆藏南宋印刷会子的铜版(图5-8),上半部右方为面值,左方为料号(号码),中间为赏格。再下为“行在会子库”五个通栏大字,最下为图案。从铜版文字及图案外的隔线、边线紧密衔接情况观之,若想使票面朱墨间错,只能同时在上下不同部位施以红黑两种色料,再于纸上一次印刷而成。纸币用朱墨间错二色印刷、图文并茂,且皆印以同一种纸,另加铺户划押、隐密题号等,无非是为了防伪而采取的措施。
  朱墨双色印刷技术同样也应用于书籍中,而在印刷术发展以前的写本阶段就有朱墨间错的传统。梁代陶弘景(456~536)著《本草经集注》(500)时,就有意将《神农本草经》这一本草著作经典的正文书以朱字,而将后世人和他自己的注文书以墨字,这样使正文与注文分清,阅读、传抄时不致互相混淆。宋初(974)国子监刊《开宝本草》时使《本草经》经文与后世注文以白黑字别之,即以经文刻成阴文(白字)、注文为阳文(黑字)来表示写本中朱、墨二色文字之内容。但这样作将使雕版工序付出双重劳动,又易于刻错字,而黑白文字显然不如红黑文字看起来顺眼。于是印刷工用朱墨双色印刷方法,通过一块普通雕版即可使出版物再现写本中朱墨相错的效果。
  从技术上判断,至迟在宋代就应有此技术,但目前虽没有实物流传下来,并不等于说宋代人未掌握双色印刷。现存这类印刷品较早的标本是1941年发现的元代至元六年庚辰(1340)中兴路(湖北江陵)资福寺刻印僧无闻所注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图8-7),此经后由南京图书馆转移到台北图书馆。该元刊本《金刚经注》经文为大字朱印,注文为小字墨印。卷首尚有一插图,描写无闻老和尚在桌旁注释佛经,旁边为其弟子,另一人站在一旁,还有云彩在上,灵芝在下,均印以朱色,而图上端的松树则为黑色①。钱存训观看实物后注意到,在交接处有时红、黑两色相混,可能是刷色时不慎造成,如果用两块印板分板刷印,就不致如此②。这就是说,此经用一块版在不同部位着朱、墨二色,再一次印刷,或两次上色,两次印刷成朱、墨二色。前一种可能性居多,因为可提高生产效率,免去重复印刷。
  比上述元刊双色印刷品更早的复色印刷品,近年来时有发现,如1973年陕西博物馆人员修理西安碑林中石台《孝经》时,于碑背支柱内空穴中发现一幅民间风俗版画、碑文拓片、女真文残纸及铜币等物,铜币最晚铸于1158年,因而这批文物为金代遗物③。版画为《东方朔偷桃》(图8-8),描写西汉东方朔(前154~前93)盗取传说中西王母的长寿仙桃而成仙的故事,此画原题为唐代画家吴道子(约685~758)所画,题名下钤朱印。版画画面由浓墨、淡墨及浅绿三色印于浅黄色麻纸上,可能为12世纪初金代平阳所刻,因而是三色印刷品的早期实物标本。它比元刊朱墨印的《金刚经注》早180余年,而且还是三色印刷。二者印刷方法可能相同,只是后者要多上一种色料而已。
  注释本、评点本、插图本著作和纸币、纸牌、酒令、版画、商务契约等从宋以后相当流行,它们以双色或三色印刷后效果更好,因而得以发展。现所见金、元复色印刷的版画和注释本佛经都颇为精巧与成熟,绝非早期技术产物,将其源流追溯到宋代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可信的,我们期待宋代的复色印刷品今后会被发现。作为套色印刷技术的早期表现形式,单版复色印刷技术不是始自元代,至迟从宋代就有了。
  四 多版复色刷印技术
  在单版复色印刷操作过程中,为减少着色剂交接区,通常将不同色料分别集中于某一部位,但结果引起呆滞之感。又为了增加彩色印刷的颜色并避免色料相遇而相互渗透,人们在实际探索中自然会想到分版着色、分次印刷的可能性,结果直接导致套色印刷技术。因此印刷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即单色印刷与复色印刷,而复色印刷或彩色印刷又可分为两大类或两个发展形式或阶段,即单版复色印刷及多版复色印刷。多版复色印刷过去又称套版印刷或套色印刷及套印,是复色印刷的一种高级形式,可在纸上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所谓套印技术,是以大小相同的几块印刷版分别载上不同色料,再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分版着色、分次印刷。每次只印出一种颜色,色料干后,再用另一版印其他颜色。为使各版色料正确转移到印张的给定部位,不同色料印版版框应当吻合、对齐,使不同颜色出现于纸上的正确部位,故称“套版”。最初的套印只印出朱黑二色,后来增加至五色或更多的颜色。
  以朱黑套印为例,要刻成两块同样大小的木版,板框、板面严格一致,在一块板上刻出要印成黑色的字,另块板上则刻要印成红色的字,先用第一板刷墨印出黑字,再用第二板于同样纸上印出朱字,这样拼合后就制成朱墨套印的双色印刷物。一版复色到分版分色套印技术起源于何时,目前还难以论定,但可以肯定说它不会像人们过去所说的那样,似乎始于16世纪。
  我们认为套版印刷技术的起源应追溯到宋代的单版复色印刷。就刷印这道工序而言,在历史上经历了:(1)单版单色印刷→(2)单版复色印刷→(3)多版复色印刷这样的三个台阶。
  从第二步过渡到第三步是很容易的,在时间上不会晚于元代,而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获得较大发展。这种技术因为对刻版、刷印都有严格要求,耗去双倍原材料和工时,稍有不慎便造成废品,因而成本较高、生产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不管怎样,彩色印刷是继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之后中国在印刷技术领域内另一重大发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在西方,最早的朱墨二色印刷物是1457年德国印刷工富斯特(JohannFust,c.1400~1466)及其助手舍弗(PeterSch?ffer,1425?1502)所印的《圣诗》(Psatter),多色印刷还要在更晚时才出现,只有中国是发明彩色印刷技术的国家。这方面有关技术,将在本书第十一章中叙述。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