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论毕昇的活字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12
颗粒名称: 三 论毕昇的活字技术
分类号: TS805
页数: 3
页码: 306-308
摘要: 本文详细解读了沈括关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描述,阐述了活字制造、排版、刷印及贮存等全套工序,并探讨了活字印刷技术的优越性及其适用范围。文章指出,毕昇的发明早于欧洲和朝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本文也针对一些对毕昇活字材料的质疑进行了讨论,认为粘土活字是完全可行的。此外,文章还提及了木活字技术的发展,并指出考古发现证明了宋代木活字的存在。毕昇的发明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 活字材料

内容

在作出以上五点解释后,可对沈括记载作下列逐段转述:
  ①活字印刷研制时间及研制人:1041~1048年间(李约瑟认为在1045年左右),平民毕昇。
  ②活字制造方法:用胶泥制成活字,每字一印,刻成凸面反体,深度为1~2毫米,然后用火煅烧,使之坚硬。每个活字形体、大小均一。
  ③活字版制版方法:在四边有框的铁板上放一层松脂、蜡及纸灰,呈细粉状。制版时,在铁框架上排以铁条,在两根铁条之间植以泥活字,植满后再置另一铁条,重行植字,直到整版字植满为止。在铁板下以火烘之,则粘药熔化,将活字固着于铁板之上。趁未冷前,以一平板从上面按平各活字,印版即制成。
  ④刷印方式:一般用两块铁板,当第一块植好字的印版完成,遂即上墨,于纸上刷印。此时在第二块板上继续植字。当第一块印版刷印毕,以火烘之,粘药熔化,取下活字再用。此时第二块植字又毕,再刷印之。如此二版轮换、交替使用,活字反复使用,操作迅速。
  ⑤常用及冷僻活字处理方法:常用字如“之”、“乎”、“者”、“也”等字,要事先制成20或更多个,以备一版有重复出现时用。没有制出的冷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速烧。
  ⑥活字用后之贮存及保管:刷印后,从印版上拆下的活字或新刻未用的活字,都放入含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按字韵分类以纸贴上标签,便于检索。
  沈括所述六项已完整无遗地包括制活字、排版与拆版、刷印及活字贮存与检字等活字印刷技术的全套工序,还论述了活字制版较之雕版有提高工效的最大优点,更指出这种新型技术的适用范围为篇幅较长、较难制版的读物的生产,不适于短篇的读物。而完成这项技术发明的人是平民毕昇。可惜,沈括对技术叙述详细,而对发明人事迹则言之过简。使我们至今对这位发明家了解甚微。有人说毕昇“可能与沈括有亲戚关系”①,这种猜测难以成立,从沈括行文口气中人们不能获到这种印象。假如真有亲戚关系,沈括当会对毕昇个人,作更多介绍,而且对这位长辈当以另种口气相称。毕昇本人有可能是识字的刻版工人,有切身劳动经历和体验,他才能作活字印刷的研制实验并取得成功。他起初曾以木料作活字实验,鉴于木纹疏密不一,遇湿易膨胀变形,尤其与粘药固着后不易取下,遂易以胶泥。毕昇想到制木活字,这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技术构想,而且他已付诸实践。只因他觉得泥活字更为方便,才将注意转移到泥活字上。只要解决木活字与字板粘结问题,木活字还是在原理与实践上切实可行的。
  一种伟大思想一旦闪现,就会变成人们实现这一思想的行动动力。木活字技术构想一旦传开,就会启导毕昇的北宋同时代人和南宋后世人沿着这一思路继续走下去,粘板问题原则上并不构成前进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变换木活字拼版方式,例如用机械挤压代替粘药,或易以其他种类的粘着剂,木活字制版便会立即显示出其可行性。事实上宋代印刷工匠已经作到这一点,并用以制成木活字版读物,只是再没有像沈括这样的学者将此载入史册而已。但考古发掘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实物资料。
  我们已从出土的西夏文及回鹘文木活字文物中,看到宋代这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木活字制造者的身影。另一方面,毕昇之所以用泥活字,也还因它更廉价易得,又节省木料,在胶泥上刻字后焙烧,又坚硬可用。毕昇以前其他人有可能作过活字试验,但有关文献和实物资料还未发现,至目前为止,毕竟是他总其成地完成这项重要发明。这项发明是完整的,以至后人可以按其方法重复实践,仿制成印刷用泥活字。清人翟金生(1775~1860?)就这样作了。毕昇的发明早于德国人谷腾堡(Johann Gutenberg,1400~1468)近四百年,早于高丽人近二百年,因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优先权是无可争议的。
  至于以活字制版的方法,沈括所述毕昇技术很是具体,无需再多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排版过程中,如遇冷僻的奇字而无现成活字者,可临时用粘土刻成字块。刻好后,“以草木火烧”,很快即硬固,再植于字版上。因为这是对个别少数字的处理,无需再于窑内烧固,但其余常用泥活字则必须于窑内烧固。实验证明,粘土活字于窑内烧固后,并无开裂现象,正如陶器那样。我们还认为,用活字在纸上刷墨时,墨汁的浓度要配得相宜,同时加入适量的胶质如动物胶,以便使印出的字迹清晰。制版时,保证每版上活字构成的版面平整,是下一步刷印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毕昇采取的措施是,当植字完毕、药稍熔时,以一平板按平活字版面,则刷墨时各字即可均匀受墨。
  过去和现在都有人怀疑毕昇用粘土烧成的活字是否能印刷。例如美国人斯文格尔(Walter T. Swingle,1871~1952)认为毕昇的活字是金属作的,“所谓泥活字是作铸字的范型”①;胡适(1891~1962)认为烧结粘土作活字似不合情理,毕昇活字可能是锡字②。近年冯汉镛认为粘土烧至1300℃以上高温烧成为瓷,其吸水力接近于零,用千度左右温度烧成为陶,则吸水力为20%,两种情况下都不能用以印刷。③
  此说或可商榷,因实际资料表明,烧成温度在700~900℃之间的粘土制陶器,吸水率在10%以下的样品比比皆是。最低者为5%④。而烧成温度近1300℃的瓷器,吸水率有时可低至9%。因此不可一概而论,我们认为吸水率更与粘土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事实已证明,毕昇用粘土烧出的活字完全适用于印刷,泥活字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图7-6)他既已制成活字,肯定会用于印书,沈括所载技术正是毕昇曾使用过的。可惜他用其新技术印出的书未流传下来,他本人也在完成发明的几年后便去世。通过他家人、徒弟的继承,活字印刷术在与占统治地位的雕版印刷术并存,活字本生产量仍较小,二者应当有一段并存与竞争的阶段,但事态的发展表明,在传统手工业生产时期活字印刷在中国没能像在西方国家那样占统治地位,这自有其原因,我们将在第十一章第三节加以分析。毕昇以后宋代活字印刷的史料不多,但还是有的,而且泥活字及木活印本不时出土,说明活字技术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而且南宋时还出现了金属活字,对此将在第十章第三节加以讨论。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