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纺织物印花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100
颗粒名称: 三 纺织物印花技术
分类号: TS805
页数: 2
页码: 291-292
摘要: 本文探讨了印染技术作为第三种复制技术,在启导雕版印刷术发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古代东西方各国纺织品印花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秦汉以来印花技术的迅速进步。随后,文章分析了印染技术与雕版印刷术之间的技术联系,指出二者在利用模板进行复制方面的相似性。文章还提到了宗教在推动印刷术发展中的作用,无论是中国的佛教还是西方的基督教,都为印刷宗教图像和文字提供了动力。最后,文章总结了三种复制技术如何殊途同归,最终演化为雕版印刷术的过程。
关键词: 印染技术 雕版印刷术 宗教文字

内容

我们现在转向启导雕版印刷出现的第三种复制技术,即印染技术。古代东西方各国都以纺织品作衣着及日用品材料,如丝绢、麻和棉等织物,人们总是喜欢使织物美观,除染成不同颜色外,还要使织物表面出现花纹或图案。图案可借纺织方法织成,也可用印染方法表现。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借用染料使之印在织物上。印度和罗马时代的埃及印花布都很著名,6~7世纪法、德等国也有印花布①。
  中国的印染所用印花板有凸纹板及镂空板两种类型,前者俗称木板印花,后者古称“夹缬”。这种板型印花织物自秦汉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如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前165左右)便出土有印花纱二件,为凸纹板所印,呈现云纹②。根据1979年江西贵溪崖墓所出板型印花织物形制,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而溯至战国③。如果将纺织工业中的印花技术用于印染纸,这就导致雕版印刷,这类印刷品有壁纸等,区别只是材料与用途。板型印花织物,材料为纺织品与染料,目的是供作装饰,增加织物的美感;雕版印刷用纸与墨,目的是生产读物供阅读,宣传思想与文化。然而如果借用印花技术手法制成凸面印板或镂空印板,将花纹图案改成别的图画,比如佛像,则用这种印板印在纸上,便成为雕版印刷品了,这就是宗教画。只要有纸,就能很容易实现这一转变。实际上在敦煌石室中就出土唐代凸板及镂空板纸印的佛像,而在新疆吐鲁番也出土类似印刷品(图7-4)。
  既然秦汉以来印花技术有很大发展,而从魏晋以后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提高,南北朝时佛教又进一步发展,我们自然可以认为佛像印刷品肯定比现所见唐代出土物还要早。西方早期纸本印刷品也有基督教圣像图画这种宗教背景,看来东西方印刷术都受到宗教的刺激而发展。西方虽早已有了印花技术,但只有造出纸以后,才能印出宗教画,而西方造纸则大大迟于中国。为使宗教画更有充实内容,便在印花板上除佛像外再刻出反体文字,印在纸上便是插图本经咒或其他宗教印刷品了。以上所述三种印刷术发明前的复制技术,最后都殊途同归,自然而然地演变到雕版印刷术,它们在这里找到了会合点。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长沙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