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集大成的加工纸和机制纸的出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9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集大成的加工纸和机制纸的出现
分类号: TS75
页数: 13
页码: 269-281
摘要: 本节介绍了明代名纸宣德纸的特点、种类和制造背景。宣德纸是明朝永乐、宣德年间著名的加工纸,与宣德炉和宣德瓷齐名,具有多种品种,包括素纸、五色纸、粉笺、蜡笺等。这些纸质地坚韧,光滑如玉,有的还经过洒金或绘有图案。宣德纸的制作原料主要是楮皮纤维,经过加工后演变成一系列不同用途的纸。在明清时期,宣德纸备受珍视,多用于书画装潢和珍贵文献的书写。同时,宣德纸也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繁荣。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造纸技术 机制纸

内容

一 承前启后的明代名纸宣德纸
  前两节专谈本色纸的制造技术,本节则进而谈加工纸①。明清时期也在加工纸技术方面集历史之大成。已往朝代名著一时的加工纸,在这个时期多恢复了生产,一再仿制,而且还研制一些新品种加工纸。本节只着重介绍有代表性的品种,同时叙述明清作品中有关加工纸技术的记载。
  明初洪武年之后,进入永乐、宣德年间的“盛世”,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社会繁荣,因而出现了著名的宣德纸,这种纸有很多品种,制于宣德(1426~1435)年间,它与人们称道的宣德炉和宣德瓷齐名,可见这时手工业各部门都获得了均衡的长足发展。宣德年之后,至正统、景泰年间,宣德纸继续生产,多供内府御用及赏赐群臣。后从内府传出,遂为世人见重。明人沈德符(1578~1642)于万历年写的《飞凫语略》(约1600)内称:“宣德纸近年始从内府复出,亦非书画所需,正如宣和龙凤笺、金粟藏经纸,仅可装褫耳”②。此处所说“非书画所需”,不可理解为宣德纸不宜于写字、绘画。恰恰相反,它是高级书画纸,正如同宋代宣和年(1109~1120)的宣和龙凤笺和北宋金粟笺那样,是少见的名贵纸,不该用来写字,而仅可供作书画卷轴装潢作引首用。古人特别珍贵历史名贵纸张,见到之后爱不释手,不忍在上面写字作画,只裁一小条作书画引首。这就是沈德符当时的心情。
  方以智《物理小识》(1643)卷八谈到宣德纸时说,此纸纸角上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印。有洒金笺、五色金粉[笺]、瓷青[笺]、蜡笺。……宣德[纸]陈清欵[者,乃]白楮皮[造],厚可揭三、四张,声和而有穰。”原书似乎脱字,今本断句多误,且未补脱字,我们已补上了。“宣德五年造素馨纸”,为纸上钤印印文,今本断为“印有洒金笺”,便不通了,“印”字应与上句连读。方以智是在列举名纸时谈到宣德纸及其种类的。陈清(1395~1460在世)为宣德年间的江西造纸高手。
  至清康、乾时仍可见宣德纸,继续受到珍爱。康熙帝近臣查慎行(1650~1727)《人海记》(约1713)卷下云:“宣德纸有贡笺,有绵料,边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印。又有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瓷青纸,以[具]陈清欵第一。”查慎行还有咏宣德纸诗:
  小印分明宣德年,南唐、西蜀价争传。
  侬家自爱陈清欵,不取金花五色笺。
  “南唐”指五代南唐澄心堂纸,“西蜀”指唐代蜀笺。乾隆时邹炳泰(1745~1805在世)《午风堂丛谈》(1799)卷八讲得更加具体:
  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有贡笺,有绵料,式如榜纸,大小、万幅,可揭至三、四张。边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白笺坚厚如板,面面砑光如玉。[有]洒金笺、洒[金]五色粉笺、金光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瓷青纸,坚韧如缎素,可用书泥金。
  接下又加注说:“宣德纸陈清欵为第一”。可见乾隆时人有时将宣德纸简称为“宣纸”,如同将宣德炉简称为“宣炉”一样。我们不可将此简称“宣纸”与安徽泾县纸(后来也称“宣纸”)相混。乾隆时另一位大臣沈初(1736~1799)《西清笔记》(1795)卷二说:“泾县所进仿宣纸,以供内廷诸臣所用。匠人略加矾,若矾多,则涩滞难用。又每纸三层,拆而矾之,其正面滑润,中一层不中书”①。这是说清代泾县所进仿制的宣德纸,也可揭至三层,供在朝诸臣使用,而明代宣德贡笺则仅供内府御用(图6-24)。
  综上所述,宣德纸有薄纸,有厚纸,厚者可揭为三张;有素纸(白纸)、五色纸、粉笺、蜡笺、五色粉笺、洒金笺(在白纸上洒金)、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洒金五色粉笺和瓷青纸等十多个品种,大部分是加工纸。其中瓷青纸较厚,以靛蓝染成深蓝色,再经强力砑光,有时涂布蜡质,专在上面用泥金写字或作画。洒金五色粉笺是先将纸染成五色,再向上面洒以金粉或金片,然后再写字,五色包括红、绿、黄、粉红等色。金花五色笺是将纸染成五色,再在上面用泥金绘出花鸟、山水、草木、虫鱼、楼阁等图案,最后再写字。
  沈初《西清笔记》卷二还提到一种蓝黑色厚重加工纸,名“羊脑笺”:②羊脑笺以宣德瓷青纸为之,以羊脑和顶烟墨窨藏久之,取以涂纸,砑光成笺。黑如漆,明如镜,始宣德年间制。以写[泥]金,历久不坏,虫不能蚀。今[北京]内城惟一家犹得其法,他工匠不能作也。
  羊脑笺是将厚重宣德纸涂以羊脑与墨的涂布纸,笔者见过这类纸,确如沈初所言,坚硬如板,表面漆黑(略带蓝)光亮,抗蛀,纸上用泥金写佛经,作梵夹装。由此可见,“宣德纸”不是一种纸,而是同时生产的一系列贡纸的总称。这套纸可供各种不同用途,原料由楮皮纤维制成,由白楮皮纸经加工后演变成这一系列纸。
  现在进而讨论制造宣德纸的历史背景、产地及其在明清造纸史中的地位。这些问题前人多未言及,我们只试作探讨。首先谈产地,我们认为宣德纸产于江西省,因为永乐年明政府于江西新建县西山始设官局监造内府御用纸,而这以前的洪武年间内府用纸似无固定基地供应。整个永乐年间(1403~1424)内府几乎全用江西楮皮纸,已成定式。紧接永乐之后便是宣德,毫无疑问仍以江西西山纸厂为纸的供应基地。以后一百多年一直如此,约至嘉靖、万历之际,改以江西广信府铅山县纸厂为新的生产基地,仍在同一省内。明成祖的皇孙朱瞻基(1398~1435)1425年即位后,改元宣德(1425~1435),仍承永乐时气势,很有作为。他再次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是为第七次,航程比以前更远。
  宣宗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发展经济,成为治平之世的君主。同时这位皇帝又多才多艺,善于书法和绘画,因而特别喜欢纸。与本朝以前皇帝不同,他是用纸的行家。宣德初年他已感到江西进纸质量仍不合理想,品种不多。这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宣德二年(1427)御笔《三鼠图》(28.2×38.5公分)用纸中看得出来。此为白色皮纸,由江西所产。经我们检验,纤维细长,交织尚匀,但表面有起毛现象,纸质仍觉疏松不紧,与我们所见宋纸比较,相差一个层次,这类纸不适于作工笔设色画,必须改进。
  画家朱瞻基作为大明盛世的皇帝,下令全面提高内府用纸质量、增加品种,且以宫内所藏历代名纸为标本,要求依式制作,首先看准澄心堂纸及宋代各种加工纸。经过一段研制过程,纸上盖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之类印章的宣德纸问世了,这应是其中的一种。
  纸上印有制造者姓名,其中带有陈清名欵的纸最好。我们料想,宣德年后的御用纸,包括后来铅山纸,也应继续以同一方法生产。
  真是无巧不成书,明人陆万垓在《江西省大志》卷八《楮书》中阐述的造楮皮纸全过程,实际上正反映宣德纸的制造过程。对此,我们已在本章第二节予以全面介绍,并作了评论。评论中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在工艺流程的工序设置上有浪费现象,现在看来就可以理解了。宣德纸之所以领数百年风骚,正因其质量成为历史之最,因而制造过程复杂,只有皇家才有力量组织这种高级纸的生产。
  宣德纸实物至今仍可看到。我们前面已提到羊脑笺,除此,还有不少实例。乾隆年阮元(1764~1849),奉御旨鉴定内府所藏书画,著成《石渠随笔》(1793)。卷五写道:“明宣宗写生小幅,画有山石、植物,且有小鼠方吃荔子,欵题楷书‘宣德六年(1431)御笔’,赐太监吴诚中,钤‘武英殿宝’与”①。无疑用的是宣德纸。同书卷六载“董其昌(1555~1636)书画合璧册八对幅,右宣德笺,左宋笺,右水墨画,左行书”②。等等,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欲知宣德纸是何形制,看看明宣宗御笔书画便有答案。
  宣德纸上承唐宋造纸传统,下启本朝及清代造纸技术,有重大历史作用。乾隆年安徽泾县纸场仿制宣德纸,对提高泾县纸质量是有帮助的,同时对宣德纸工艺过程作了改进,排除了若干多余工序,加强生产中的经济核算,从而形成了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较为合理的泾县纸工艺。从南唐澄心堂纸→宋代澄心堂纸→明代宣德纸→清代泾县纸这个发展谱系中,我们隐约可见这中间有一种技术传递过程。泾县纸在明清时才最终成型,从乾隆以后成为内府御用高级纸,而且也形成拥有许多品种的系列纸,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宣德纸的影响是清楚可见的。这可从明代宣德纸与清代泾县纸实物对比中看到二者间的近亲关系。宣德纸后来从历史舞台中退出,代之而起的便是泾县纸,技术火炬没有熄灭,只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从此传到彼。我们今天看到安徽泾县的宣纸,就感到它似乎就是过去的宣德纸。可以用“似曾相识”这个词来形容这种观感,因而宣德纸的历史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 染纸技术
  关于明代五色宣德纸所用的染料,也在《江西省大志·楮书》篇中讲得很具体:“按楮(纸)之颜色,红用红花、苏木,黄用栀子、姜黄,青(蓝)用靛青,照布洗染。”这是说,染纸所用染料、染液配制及染色方法,与染布料是一样的。此处列举的多是植物性染料,制成红、黄、蓝三种原色染液后,再相互调配,可得各种间色。如蓝与黄相配可得绿色,红与蓝相配得紫色,红与黄相配得橙色。得到间色染液后,再按浓度不同及相互调配比例不同,又得到一系列不同的色彩。所谓“五色笺”,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只是五种颜色,实际上应包括各种颜色的纸。有些植物染料我们在第三章魏晋南北朝造纸时已作简介,这里只补充未提到的。其中染黄用茜草科栀子(Cardenia jasminoides)实及姜科姜黄(Curcuma longa)根块,前者含栀子素(cardeinin),后者含姜黄素(curcumin),为有效成分。将栀子仁及姜黄根块洗净、晒干,再碾碎,用水浸渍并煮沸之,即得黄色染液。两种黄染液均可直接上染,亦可在染液中加少量明矾溶液实行媒染。
  值得注意的是,从魏晋以来长期染黄纸用的黄蘗,在明代较少使用。虽然黄蘗可以防蛀,但颜色不及栀子及姜黄鲜艳,而一般说楮皮纸本身不易蛀蚀,明清人知道这一点之后,一改旧俗。所要指出的是,如果用豆科的苏木(Caesal pinia sappan)染红纸,则必须加入媒染剂明矾形成色澱,染色才能坚牢。否则,单纯用苏木溶液只能染成黄色,而且容易褪色。然而用菊科的红花(Carthamnus tinctorius)染液可将纸直接染成红色,非常鲜艳。但因其有效成分红花素(Carthamine)不溶于水,只溶于碱性溶液中,因此用红花染红时,必须在染液中加入〓水或草木灰水,才能有染色效果。染蓝时技术要点是,将蓝叶放入水中浸之,使之发酵,以提出靛质。同时向靛缸中加入石灰和草木灰,以中和发酵时产生的酸质,得到靛白或稳色素(indigo white),化学成分为联吲哚酚(dindoxyl)。只有不停搅拌,借空气中的氧氧化靛白,才能得到靛蓝(indigotin)。用靛蓝溶液可直接将纸染成蓝色。配制过程中,关键是控制发酵进程、注入灰水,并不停地搅拌。
  古人不一定能说出这些道理,但已经掌握上述各种染料染液配制及染色方法的技术操作要点,且见之于著录。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彰施》章谈到用红花染红时指出,在作成红花饼后,“用乌梅水煎出,又用〓水澄数次,或稻藁灰代〓,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①由于红花中含30%黄花素(safflorgelb),没有染色作用,需要除去,以减少干扰。而此物溶于酸性溶液内,因此用蔷薇科的乌梅(Prunusmume)水(含酸性)将其溶解掉。剩下的5‰红色素则以〓水或草木灰水浸渍多次,色则鲜甚。在谈到制靛蓝要点时,宋应星又说:“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发酵),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中和酸性),靛信即结。……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加强靛白氧化)。其最佳者曰标缸。”②在提到用苏木染木红色时,又说:“用苏木煎水,入明矾、棓子。”②明矾或白矾,即硫酸钾铝KAl(SO4)2·12H2O,为金属媒染剂。棓子即五倍子或没食子,含鞣酸,与某些金属盐在一起,也起媒染作用。最后还要指出,宋以前人们忌讳用黑纸,尤其不用黑纸写字,但明代宣德纸中的羊脑笺却是黑纸,用泥金写佛经,也算是对旧俗的一种挑战。如此看来,各种颜色的纸在明清时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在这方面亦集历史大成。兹将有关染料中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式开列于下:
  三 明清加工纸品种及仿古纸
  明代还仿制了唐代薛涛笺和宋代金粟山藏经纸或金粟笺。明人屠隆《考槃余事》卷二《国朝纸》节中列举明代各种纸时说:“新安仿造宋藏金笺纸亦佳”①。这里指的就是仿宋金粟笺,但“宋藏金笺纸”中的“金”应当作“经”,因为他在《纸墨笔砚笺·纸笺》中说:“新安仿造宋藏经笺纸亦佳”②。新安即徽州府,在皖南,历来以产纸墨闻名。关于宋金粟笺,本书在宋元那一章里指出,脱胎于唐代硬黄纸,而明代又仿造了宋代制品,下面将指出,清代也曾仿制。实际上这是一种黄色砑光蜡笺,唐宋、明清各代经久不衰,一脉相承,足以证明这种纸深受欢迎。文人多用以写字,如奸臣宰相严嵩(1480~1567)嘉靖四十四年(1565)被抄家时,从他家查抄出著名书法家祝允明(1460~1527)书“《前后赤壁赋》,藏经纸上所书,真迹也”③。同样,唐代女诗人薛涛创制的薛涛笺,经宋元至明清,也是逐代仿制,主要用于写诗或短信,有时也当便条用,或曰便笺。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列举明代纸时,提到“此外,薛涛笺,则矾潢云母粉者”④。这句话中肯定指出明代仿造过薛涛笺,不必生疑。接下用“则”字连起的下句,似乎是进一步说明薛涛笺上洒以云母粉,但用“矾潢”二字则费解,因为唐宋元时的薛涛笺,是粉红色的小纸,一般用生纸,不用胶矾处理,也不洒云母粉。我们在明代纸中没有见过这类实物,难以弄清其究竟。疑心方氏所记“矾潢云母粉者”有误,这与本来的薛涛笺形制相差很大。仿制品原则上应接近或类似被仿制品,如果有新发展,也不会面目全非,否则就不能冠以薛涛笺之名。明代所造其馀加工纸,前面谈宣德纸时已列举一些品种。需补充的是,在金花五色纸中,我们见过明代泥金绘云龙纹色笺,表面经砑光,纸较厚。在传世明人字画中,不难看到一些彩色蜡笺或粉蜡笺。
  清代象明代一样,加工纸品种繁多,也仿制出一些历史上的名纸。至康熙、乾隆盛世时,由于清圣祖玄烨(1654~1722)和清高宗弘历(1711~1799)本人都是书法家,热爱书画,也都是用纸的行家,因而造出一系列高级纸供内府用,且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很雄厚,为此提供了物质条件。两位皇帝都高寿,在位达60年多,在这120多年内是造纸和加工纸的全盛时期。阮元在《石渠随笔》卷八《论纸笺》中提到:“梅花玉版笺,极坚滑,上(圣祖)用泥金画冰纹,间以梅花。乾隆年(1736~1795)仿梅花玉版笺,亦用长方隶字朱印”①。
  梅华玉版笺不见于前代,看来是康熙帝亲自设计出来的。皇帝不只自用,也希望臣民共享,因而在社会上也流传较广,至今我们还能看到。这种纸呈斗方形,较厚重,为精细皮纸,表面涂白粉,再上蜡,经强力砑光,纸上用泥金绘出几何形冰纹,冰纹间有梅花图案。纸的右下角钤以长方形花边朱印,印文为隶书“梅华玉版笺”五字。华与花二字通用,梅华即梅花。至乾隆年间再次仿制,形制与康熙时一样。确如阮元所说,极其坚滑,而图案又清雅,亦供写字之用。阮元还告诉我们“乾隆年亦有仿明仁殿纸,亦有金字印”。
  本书第五章第二节曾谈到,明仁殿纸及端本堂纸为元代宫中供皇帝及皇太子御用的高级加工纸,两种纸形制基本相同,只是有“明仁殿纸”及“端本堂纸”钤印印文之别。明仁殿为皇帝批阅奏章之处,而端本堂旧名奎文阁,为太子读书处。这两种纸以宋代金粟笺为模式而制造,为便书法,制得稍为薄些。笔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见过清仿明仁殿纸,阔53、长121.4公分,为黄色粉蜡笺。纸厚重,可揭成三、四张,纸上用泥金绘出如意云纹,因而可称为“泥金绘如意云纹黄色粉蜡笺”。底料为桑皮纸,纸表平滑,纸质匀细,而且双面加工。纸的背面也是黄色,涂粉加蜡,又洒以金片。正面右下角钤以长方形隶体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明仁殿纸”,似为御笔。阮元所见者,亦当为这类纸。我们今日观赏,犹如新作,令人赞不绝口,此为乾隆盛世之历史见证物。无论在纸的制造及加工上,都达到高度技术水准,反映当时纸工、匠师的精湛技艺。自然,此纸造价相当之高,非一般人所可使用。
  乾隆年间各种高级加工纸所用素材,多取安徽泾县青檀皮纸,即今所谓宣纸,其质量已达到或甚而超过明代宣德纸。有时也取用浙江桑皮纸,再进一步加工。乾隆时,北宋金粟笺仍有不少流入内府和民间,人们喜欢将这种厚纸一层层地揭下来写字,或作名贵书画卷轴的引首。我们看过乾隆帝御书《波罗蜜心经》有少量用此纸印刷,因纸贵重少有,版本取袖珍本形式,大概是为赏赐群臣和外国使臣的。
  同时也重新仿制金粟笺,仿品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见到,此后民国年间更有伪制金粟笺,同样纸上也有小红印。清仿薛涛笺为长方形粉红色小纸,印有六个长栏,纸下角有小红印,印文为“薛涛笺”,篆体。乾隆年仿澄心堂纸质量相当之高,我们所见者多呈斗方形,有薄有厚,厚者可分层揭开,绝大多数都是彩色粉笺或粉蜡笺,有的还以泥金绘出山水、花鸟等图案,纸的右下角钤以长方形隶书小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图6-25)按五代和宋代澄心堂纸一般为白笺,乾隆年仿制者,纸的原料、质量和厚度与前代者差不多,但染成五色,施以粉蜡,且有泥金绘图,则是个新发展。这种纸本身已成为艺术品,如再有名人墨迹,则更增加其艺术性。
  由此可见,清代澄心堂纸已构成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不再是本来意义下的澄心堂纸了。因而对这类纸要在命名上加以区分,否则便相互混淆。例如,同是乾隆年仿澄心堂纸,但根据形制,有的则是五色粉蜡笺,另外一些是泥金绘山水五色粉笺或粉蜡笺。
  我们的研究始终得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从库藏品中看到乾隆初年内府御用泥金绘云龙五色粉蜡笺,十分可爱。底料为皮纸,先染成五色,再填粉、施蜡、砑光,最后以泥金绘出云龙图案。画面上巨龙张开五爪,在云中飞腾,形态生动。纸直高49.7、横长95公分,幅面较大。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以后的泥金绘云龙彩蜡笺,虽亦为皮纸,但制造和加工不及乾隆时精细,描金色淡,刷彩不匀,龙形臃肿,纸质老化,幅面变小(44.2×82.2公分)。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国力每况愈下的景象。纸是时代的物质产物,从每个时代的用纸能叩出该时代社会经济状态的脉搏,古今中外皆如是。上述同样一批纸除云龙外,还以泥金绘出花鸟、山水、折枝花和博古图等。除泥金外,还有以泥银绘出图案者(图6-26),但因年久,线条变色,看来还是以泥金绘图为好。清代所制洒金银五色蜡笺或粉蜡笺,在彩色粉笺或粉蜡笺制成后,再以细金银粉或金银小箔片撒在纸上,以胶固着,因而出现金银的耀眼光彩。这种纸在内府多用于宫廷殿阁写宜春帖子、诗词,供补壁用,亦可作书画卷轴引首或装饰室内屏风等。泥金银绘图多出于苏州织造署或北京京西如意馆御用画师之手。
  据沈从文(1902~1988)先生研究,早期画风受宫廷画家蒋廷锡(1668~1732)的影响,后期则受邹一桂(1686~1774)影响,而山水图则有张宗苍(1686~?)和董诰(1740~1818)等画家的画风①。这些洒金银彩色粉蜡笺或泥金绘图洒金彩色粉蜡笺,是造价很高的奢侈品,制造过程要用多道精细工序,而且用赤金、白银等贵金属。沈先生引同治八年(1869)苏州织造上奏,开列该年造洒金五色蜡笺工料价目:
  计细洁独幅双料两面纯蜡笺,每张工料银五两九分。又洒金蜡笺每张加真金箔,工料一两五分二厘,每张工料银六两二钱四分二厘。又五色洒金绢每张长一丈六尺,宽六尺,每尺加重细洁纯净骨力绢,需银一两。颜料、练染工银三钱,真金箔一钱四分七厘。洒金工银三分一厘。每尺银一两四钱七分八厘。每张银一十三两六钱四分八厘。
  如果考虑到当时较讲究的衣料石青花缎每尺价不过一两七钱银子,最高级的天鹅绒每尺银三两五钱,而洒金五色粉蜡笺一张就值银六两二钱多。每张以六尺计,则每尺笺纸价格可与绸缎相比,但绸缎幅面比纸更宽,所以实际上比绸缎还贵。如果再用泥金加绘,还要另加工银。
  明清时另一种加工纸为砑花纸,当然也是继承前代技术手法。取用坚韧的本色皮纸为料,或将纸染成五色,再予砑花。这种纸一般应比印刷纸厚重,否则经受不住压力。所砑出的图案有凸起的山水、花鸟、鱼虫、龙凤、云纹、水纹,有的还有人物故事和文字。将纸迎光看去,显出美丽的暗纹图案,使纸赋有潜在的美,最后再挥毫作出书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制砑花彩色粉蜡笺,非常有趣。每纸高31.6、长128~131公分,较厚重,细帘条纹,染成土黄色,并施粉、蜡,纸面上砑有复杂的人物故事图案,其中包括萧翼(590~655在世)赚《兰亭》、《赤壁赋》、卢仝(约796~835)烹茶和葛巾漉酒等故事图案。纸左下角压出“山静居画皆金阁造图”印记。山静居为浙江籍书画家方薰(1736~1799)的斋名,则图案设计出自著名画家之手,再由皆金阁砑造。仔细观察此纸,可看出加工过程痕迹。先在纸上涂布一层白粉,再于粉面上刷色、加蜡,最后以刻有画稿的木模压之。在纸面深凹处还有蜡渣。此纸很精细,极适笔墨,但我们所看到的,还未曾临毫。
  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库还藏有康熙年制砑花色笺,以高级皮纸为素材,纸上砑出复杂的花卉图案。纸的一角有“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一日,[臣]曹寅进牙(砑)色素笺十张”之字样①。曹寅(1658~1712)字子清,满洲正白旗人,为著名文学家曹雪芹(1715~1763)祖父。康熙三十一年(1692)督理江宁织造,后兼巡视两淮盐政,累官通政使,工诗词。此砑花笺上所示年代为1709年8月16日,由江宁织造曹寅进呈。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恐怕还较少注意到这件文物与曹雪芹家世有关连。此纸阔61.6、高137.2公分,两面施粉,染成粉红色后再砑花。所谓“素笺”,是指该纸上未洒以金粉、金片或描金,并非指本色纸,其实应名为“砑花彩色粉笺”。明清时还制造传统的髮笺、砑花罗纹纸和填以云母粉的云母笺,更有雕板印花彩色粉纸(壁纸)。此外清代更制成在两层薄纸间夹有剪纸图案的纸。恐怕历史上出现的加工纸,这时都已再现,且有新发展,历史上没有的,则重新研制。
  四 有关加工纸制造技术的记载
  明代出现的记载加工纸制造技术的作品,为前代少见。首先应指出本书屡次引用的明代学者屠隆的《考槃馀事》,含有丰富的造纸史料。屠隆(1542~1605)字长卿,号赤水,浙江鄞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颖上县令,调青浦知县,寻迁吏部主事。以事忤上,罢官归而清贫,卖文为生。隆有异才,下笔千言立就,有诗文、杂著多种行世。其中《考槃馀事》四卷约成于万历廿八年(1600)乡隐之时。“考槃”一典出于《诗经·卫风·考槃序》:“《考槃》,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后人以“考槃”为隐居穷处之代称,因此该书名意思是,一乡间贫居隐士以馀下时间记事,所记者多文房清玩之事。卷一论术板碑帖,卷二谈书画琴纸,卷三、四述笔砚炉瓶及器用、服饰之物,各卷均涉及纸,但列目琐碎。原书收入明人陈继儒(1558~1639)辑《宝颜堂秘籍》(1615)及清人马俊良(1736~1796在世)辑《龙威秘书·五集》(1794)。《龙威》本经钱大昕(1728~1804)校订,胜于前者,故《丛书集成初编·子部》(1937)选印钱校本。此外有明末《锦囊小史》本。书中列举唐宋、元明四代名纸品种、名称、用途及加工方法,常被纸史研究者援引。
  屠隆《考槃馀事》卷二列举六种加工纸的方法,我们引用时,加以必要的解说。谈造葵笺法时,作者说:
  五、六月,戎葵叶和露摘下,捣烂取汁。用孩儿白、白鹿[纸]坚厚者裁段。葵汁内稍投云母细粉,明矾些少和匀,盛大盆中。用纸拖染挂干,或用以砑光,或就素用。其色绿可人,且抱野人倾葵微意①。戎葵又名蜀葵(Althae rosea),为锦葵科宿根草本观赏植物。以蜀葵叶汁,可将纸染成嫩绿色,投云母粉后,使绿纸表面再呈现银光。云母指白云母(muscovite),此矿石为花岗石的主要成分,在中国南方各省均产。它是一种斜方柱状或板状透明晶体,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化学成分是硅酸钾铝H2KAl3(SiO4)3,此物很易碾碎。加入明矾可固定染色,起媒染剂作用,亦可使纸变熟。然“用孩儿白、白鹿坚厚者裁段”一句,显得费解,尤其“孩儿白”一词。原文此处脱字,我们认为这句话意思是,取白色坚厚之纸裁成段,用以染色。白鹿为白鹿纸之简称,孩儿白也可能是一种白纸的地方名称。这种纸染后,称葵笺,可直接用于书写。亦可进一步用雕花木板砑出图案,成为砑花葵笺,则又增加一层艺术效果。
  卷二《染宋笺色法》介绍仿制具有宋代金粟笺那种古色的色笺之法:
  黄柏一斤捶碎,用水四升浸一伏时,煎至二升止,听用。〓斗子一升,如上法煎水听用。胭脂五钱,深者方妙,用汤四碗浸榨出红。三味各成浓汁,用大盆盛汁。每用观音[阔]帘坚厚纸,先用黄柏汁拖过一次,复以〓斗汁施一次,再以胭脂汁拖一次。更看深浅加减,逐张晾干可用②。
  黄柏即黄蘖,芸香科黄柏属植物(Phellodendron amurense),取其树皮粉碎,以水浸,煎成汁。因内含小柏碱(berberin),为碱性黄色染料,自魏晋时起即用以染黄纸。胭脂或燕脂是一种动物性染料,用以染红。但将胭脂与〓斗汁套染,则成朱红带黄的颜色。〓即栎(Ouercusserrata),为壳斗科落叶乔木,其果实在栀状壳斗内,故名〓斗,可作褐色染料。
  “观音”为观音纸之简称,“观音帘”之帘字前,疑脱一“阔”字,应为观音阔帘纸,即白色观音纸中编线纹间距较大的纸,或指宽幅观音纸。这些技术名词术语对文字学家钱大昕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在校订时没有处理好。整个染色步骤是,分别配成黄柏汁、胭脂汁及〓斗汁三种不同颜色的浓染液,将纸放案板上,先用排笔蘸黄柏汁刷一过,此后依次刷胭脂汁及〓斗汁。三种染液混合套染后,便成具有宋金粟笺那样的颜色。的确,我们所见金粟笺,并非纯黄色,而是黄褐,加胭脂意在抵消过多褐色。用这种方法处理,可说揭开了宋金粟笺染色的秘密。作者指出,染色过程中,根据深浅,随时加减各种染液,直到与宋笺颜色相同为止。
  《考槃馀事》卷下有《造捶白纸法》:
  法取黄葵花根捣汁,每水一大碗,入汁一二匙搅匀用。此令纸不粘而滑也。如根汁用多,则反粘不妙。用纸十幅,将上一幅(张)刷湿。又加干纸十幅,累至百幅无碍。纸厚以七、八张相隔,薄则多用不妨。用厚板石压纸,过一宿揭起,俱润透矣。湿则晾干,否则平铺石上,用打纸槌敲打千馀下,揭开晾十分干。再叠压一宿,又捶千馀槌,令发光与蜡笺相似方妙。余尝制之甚佳,但跋涉(费事)耳。
  黄葵即黄蜀葵(Hibiscusmanihot),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其根部粘液含α-半乳糖醛酸、鼠李糖构成的多糖醛酸甙。当这种丝状高分子聚合物吸附于纸的表面后,再经反复槌打,可以使纸上纤维间结合得更为紧密。同时将纸叠起以重石板压之,又加强了这一过程。这样加工处理后的纸,下笔时极为舒畅受墨,与蜡笺相似。但黄蜀葵汁不可用得过多,否则使纸粘联在一起,反而不妙。作者认为每碗水中加一、二匙植物粘液即可,用完再配。这是一种对本色纸的加工方法。北宋书画家米芾(1050~1107)就用此法加工纸,但他用植物淀粉汁浸入纸后再予捶打,称之为“浆硾”。以植物粘液代替淀粉汁,是一大改进,效果当更好。过去人们不知宋人如何浆硾,今观屠隆记录则对具体过程有了清楚了解。屠隆本人这样试验过,证明效果甚佳,只是费事而已。书画家买到纸后,常自己加工处理,以求纸更好用,即令费事也在所不惜。但一次处理100张纸,也可供使用一个时期了。
  《考槃馀事》卷二介绍的另一种加工方法是《造金银印花笺法》:
  用云母粉,同苍术、生姜、灯草煮一日,用布包探洗,又绢包揉洗,愈揉愈细,以绝细为甚佳。收时以绵纸(皮纸)数层置灰缸上。倾粉汁在上湮干,用五色笺将各色花板平放,次用白芨调粉,刷上花板,覆纸印花板上,不可重塌,欲其花起故耳。印成花如销银。若用姜黄煎汁,同白芨水调[云母]粉,刷板印之,花如销金。二法亦多雅趣。按苍术为菊科植物,有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及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等种,将其根茎碾碎呈灰色粉末,与云母粉配合,呈现银灰色光泽。姜黄(Curcumtica aaroma)
  为姜科植物,其根块含姜黄素,是黄色染料,与云母粉配合,呈现金黄色光泽。但又加入生姜及灯心草(Juncuseffusus),呈何作用不详,也许是为加强光泽的助剂,或者是起防腐作用,总之,不起主要作用。白芨为兰科白芨(Bletillastriata),其块茎含淀粉及粘液质,用作粘接剂。
  加工方法是,把云母粉与苍术根、生姜块茎和灯心草茎放在一起用水煮一日,放布袋洗涤,再在绢袋内揉细,成为云母粉汁,此时云母被染成银灰色。用数层皮纸滤去云母粉汁的色液,使云母粉干燥,与白芨糊剂调和。将调和剂刷在雕刻有各种图案的花板上,上面盖以五色色纸,轻轻一压,则图案便出现在色纸上,其线条有银灰色亮光,“印成花如销银”。如果单用姜黄煎汁,以白芨水调云母粉,依上法刷在花板上,则印出图案线条如销金。因此这类纸称为金银印花[色]笺。其奥妙在于,不用真金、真银,却可显出泥金、泥银描绘的效果。用泥金银绘图,需逐张纸加绘,此法因是印花,花板上同一图案很快能复印出无数张,大大减低生产成本、节省金银和工时。尤其对用不起泥金银绘五色笺的一般文人来说,这是更实惠的书写艺术加工纸。
  屠隆还介绍了《造松花笺法》:“槐花半斤炒煎赤,冷水三碗煎汁,用云母粉一两、矾五钱研细,先入盆内。将黄汁煎起,用绢滤过,方入盆中搅匀。拖纸以淡为佳。文房用笺外,此数色皆不足备”①。
  现存刊本在这里有误字,我们已作校改,如“妙煎赤”当为“炒煎赤”,“银母粉”当为“云母粉”。槐花(Sophorajaponica)为豆科落叶灌木,其干燥花蕾中含黄色素,可染黄色。因此染料为媒染染料,更需加入明矾,则染成草黄色方坚牢。“炒煎赤”目的是从含水花蕾中提出黄色素,只要颜色变红即止,过火时则破坏色素。配入云母粉,也是使纸色呈现光泽。因此松花笺是草黄色云母笺。此处所说的“松花笺”,或即明代有名的松江谭笺。松江在今江苏境内,素以产纸称著,汉代称由拳,故松江纸宋时称由拳纸,明清时与松江棉布齐名,行销全国。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说:“松江谭笺,或仿宋藏经笺”。屠隆解释说:“松江谭笺不用粉造,以荆川连纸褙厚、砑光,用蜡打各色花鸟,坚滑可类宋纸”。
  如此看来,松江笺有好几个品种:①单纯染成类似宋代金粟笺那样的色笺;②用槐花与云母粉染成淡黄呈光泽的色笺;③不用云母粉,将纸染成类似宋纸颜色的纸,再加蜡、砑光,用花板砑出各色花鸟等图案,等等。第三种制造方法较复杂,除完全具有宋金粟笺形制外,更兼有砑花图案。“花笺”一般指砑花纸。前引一段造松花笺法,只提染法,未提砑花,但另处提到了。
  使生纸变熟,一般是在纸浆中加胶矾,但《考槃馀事》介绍《染纸作画不用胶法》:
  纸用胶矾作画,殊无生气;否则不可着色。开染法以皂角捣碎,浸清水中一日。用砂罐重汤煮一柱香,滤净调匀,刷纸一次,挂干。复以明矾泡汤加刷一次,放干。用以作画,俨若生纸。若安藏三、二月用更妙。折旧裱画卷绵纸作画甚佳,有,则宜宝藏可也②。
  这段话在现传本中误字不少,“无元气”应作“无生气”,“砂灌”应为“砂罐”,“炮汤”应是“泡汤”等,我们已校改。皂角即豆科野生落叶乔木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之荚果,含皂角素(gleditschia saphonin),经水解后得出阿拉伯胶糖和皂角素甙,为白色粉末。与明矾相遇后,能多少起到胶的作用,但又不是胶。因为用胶矾纸作画,没有生气,显得呆滞。不用胶矾,又不能设色。而用皂荚与矾处理后,俨若生纸,又是半熟。如果存放2~3个月,再用更妙。既可写字,又能作设色画。
  明清时广东广州出现一种防蛀涂布纸,多将此纸用作刊本书扉页及封底的附页,呈桔红色。广东一带收藏或刊印的书,用这种涂布纸作护书页的多未被蛀,反之,没用这种纸的书则被蛀。例如同治三年(1864)刊《广东通志》附页上无涂料的部分被蛀,其馀涂布的地方没有蛀。对此纸涂料的激光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铅(Pb3O4),古代叫铅丹,呈桔红色③。药理试验证明铅丹对蠹纸的毛衣鱼(Ctenole pisma oilosa)有杀伤作用。加工方法是将铅丹碾成细粉,与胶水混匀,涂刷在纸上1~2道。近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曾以此法仿制防蛀涂布纸,用以保护古书。除此,明人冯梦祯(1548~1605)《快雪堂漫录》也记载一些加工纸方法,因多与屠隆《考槃馀事》雷同,此处不再介绍。
  五 清代机制纸的出现
  明清时期在纸的制造和加工方面,清乾隆年的18世纪以前,在世界上仍保有领先地位,纸产量及消耗量也居全球首位。试将同一时期中国与欧洲所造纸的质量和品种加以对比,就可看出中国纸比欧洲各国纸洁白、光滑、紧薄,品种及加工方法众多,原料多样化,而欧洲只以单一麻料造纸,而且造不出巨幅纸。甚至18世纪时,欧洲人还得引进中国造纸技术经验。但中国纸一直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在造纸工艺过程和设备方面虽不断有革新和改进,却缺乏本质性的技术突破。康、乾时江南用圆网造纸机原理制成圆筒侧理纸,是了不起的重大创举。这可说是世界最早的机制纸先驱,但此势头没有普遍发展下去,只昙花一现。反之,欧洲自17世纪科学革命之后,接着又发生工业革命,在新的科学技术武装下,造纸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格局。1750年荷兰人发明新式机械打浆机,1798年法国人罗伯特(Nicolas Louis Robert,1761~1828)发明长网造纸机,19世纪中叶西方又有了化学木浆造纸技术,手工生产逐步为大机器生产所代替,原料为森林资源。从此以后,中国造纸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甚而东亚的日本也后来居上,赶过中国。更廉价的机制洋纸不断向中国倾销,冲击着传统手工纸,并在印刷业中与国产纸争夺市场。
  面对这种情况,清末时开始从西方引进技术和设备,以组织本国的机制纸生产。1890年广州盐步村建起华商纸厂,资本15万两银,预计每周生产40吨纸,机器由英国爱丁堡伯川公司(Bertram&SonCo.Ltd.)出品,由工程师葛利森(Grierson)监督下安装,请香港约翰斯敦(A.Johnston)为工程顾问,有工人100人,包括几名以前在美国纸厂工作的中国工人。原料以稻草为主,再搀入破布。①产品作新闻纸、包装纸及普通印刷纸。此厂由广东商人钟星溪(名锡良)集股创办,名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产品比手工纸便宜,光滑、坚硬,但不适于用毛笔书写。光绪十七年(1891)洋务派大臣李鸿章(1823~1901)在上海设伦章造纸厂,厂址在杨树浦,资本30万两银,每月产纸40万斤,有工人100人,当年产纸600吨。此后各地新式机器纸工厂也逐步兴建起来。因此中国清末是手工纸与机器纸生产并存时期,仍以手工纸为大宗。再往后,机器纸产量大增,最后超过手工纸。回顾中国两千多年造纸技术史可以看到,从公元前2世纪至18世纪的漫长时期,中国在造纸领域完成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发明,而且长时期居于领先地位,为世界提供了造纸及加工的完整技术体系,近代造纸工艺的各种技术和设备形态几乎都在中国找到最初的发展模式,同样,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以及欧美其他国家也在不同时期对造纸技术发展作出贡献(详见第四编),所有这些最后都汇流到近代造纸工业的大海。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