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造纸说》记浙江竹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88
颗粒名称: 三 《造纸说》记浙江竹纸
分类号: TS75
页数: 4
页码: 262-2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兴三在《造纸说》中详细描述了浙江常山造竹纸的过程,包括选料、沤制、洗料、浸石灰浆、蒸煮、洗净、晒干、再蒸煮、再洗净、捣碎、漂白、制浆、抄纸、压榨和烘干等步骤。其中强调了选材、水源和工艺对纸质量的影响。尽管文中有些细节可能不够准确或遗漏,但整体上为我们提供了明清时期浙江地区造竹纸技术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 清代 浙江 竹纸技术

内容

现再介绍清代人黄兴三(1850~1910在世)《造纸说》(约1885)所反映的浙江造竹纸技术。关于此人情况,没有查出记载,只知为浙江钱塘人,当为清末一地方文人。其《造纸说》载入民国时人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1917)及邓之诚(1887~1960)《骨董琐记》(1926),张子高(1886~1976)《中国化学史稿》(1964)亦曾转引。《造纸说》写道:
  造纸之法,取稚竹未枿者,摇折其梢,逾月斫之。清以石灰,皮骨尽脱,而筋独存,蓬蓬若麻,此纸材也。乃断之为二,束之为包,而又渍之。渍已,纳之釜中,蒸令极熟,然后浣之。浣毕,曝之。凡曝,必平地数顷如砥,砌以卵石,洒以绿矾,恐其莱也,故曝纸之地不可[种]田。曝已,复渍,渍已复曝,如此者三,则黄者转而白也。其渍必以桐子若黄荆木灰,非是则不白,故二者之价高于菽粟。伺其极白,乃赴水碓舂之,计日可三担,则丝者转而粉矣。犹惧其杂也,盛以细布囊,坠之大溪,悬板于囊中,而时上下之,则灰质尽矣。粲(can,鲜艳)如雪,此纸材之成也。其制[法],凿石为槽,视纸幅之大小,而稍加宽焉。织竹为帘,帘又视槽之大小,尺寸皆有度。制极精,唯山中唐氏为之,不授二姓。槽、帘既备,乃取纸材受之,清水其间,和之以胶及木槿,质取粘也。然后两人取帘对漉,一左一右,而纸以成,即举而覆之傍石上。积百番,并榨之以去其水。然后取而炙之墙,炙墙之制,垒石垩土,令极光润,虚其中而纳火焉。举纸者以次栉比于墙之背,后者毕则前者干,乃去之而又炙。凡漉与炙,高下急徐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终日不破、不裂、不偏枯,谓之国工,(技术高手),非是莫能成一纸。水必取于七都之球溪,非是则黯而易败,故迁其地弗良也。至于选材之良楛(优与劣)、辨色之纯驳(纯与杂),鸠工集事(靠多年经验积累),唯老于斯者悉之,不能以言尽也。自折梢至炙毕,凡更七十二手而始成一纸,故槽谚云:‘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钱塘黄兴三过常山,山中人为道其事,因详摭其始末,为之说①。
  在论述上段记载前,需先作些说明。我们引原文时,已将少见的异体字改为正体,如斲改斫、谿改溪等,对难懂之词或字用圆括号释出其义,个别字注音释义。这样作,有点象日本人对汉籍所施的“训点”,不必语译,大致可看懂原文。第一句“取稚竹未枿者”中的枿(niè),与蘖(niè)字通用,指树木的新芽。这句话意思是说,取没有长出更多枝桠和叶的嫩竹为原料,而这正好是五、六月间。“桐子若黄荆木灰”中的“若”字,当“或者”解。将大戟科油桐(Aleurit
  esfordii)子榨油后的子壳烧成灰和用马鞭草科的黄荆(Vitex negundo)木灰,在当地造纸工看来是最好用的草木灰。介绍纸药时,原文提到“和之以胶及木槿,质取[其]粘也”。可见植物粘液是从锦葵科木槿(Hibiscus syriacus)叶中提取的,早在宋代已用此物了,详见本书第五章第四节。
  谈到抄纸后“积百番,并榨之以去其水”,百番太少,“百”字应当是“千”字才是,或者脱一“数”字,应当是“数百番”。浙江纸工技术熟练,不可能一日只抄百番便收工,同时100张湿张也不足以上榨。文内介绍的纸槽为石制。但说“凿石为槽”,容易使人误解为以整个石料凿成石槽,此处宜为“凿石板为槽”,因为我们所见江南石槽多以五块石板为之,很少以整石凿成者。谈到烘纸设备时指出“炙墙之制,垒石垩土,令极光润”,此处“石”当为“砖”,不可能用石块砌墙烘纸,因为石块不易传热,而且受热后容易裂开。
  看来,黄兴三到常山旅行,只听山中人所述而作记录,不一定到造纸现场参观,因而不及严如煜所记翔实。倘若如煜来此,我们就会读到更精采的记载。但谈到纸场造纸用水时,这位钱塘人指出“水必取七都之球溪”,七都为常山县乡名,常山附近有富春江水系东阳江支流金溪[今马金溪]流过,城西有球川镇,则球溪当为县郊七都乡金溪的小河,水清异常,纸场即设于此。但其污水四季流入河内,总会造成污染,抄纸用水还是不能用球溪之水,恐怕得另寻水源,球溪水只能用于沤料、煮料和洗料。还应指出,有的工序被漏记,例如制竹纸必须于池塘中沤制竹料,此处没有提到。明清造竹纸,各纸坊通常要对竹料进行两次蒸煮,此处只谈一次,但加入日光暴晒工序。我们认为日晒还代替不了第二次蒸煮,实际上浙江各厂也是采用两次蒸煮的。考虑到以上解说,可将黄兴三《造纸说》所述浙江常山造竹纸过程作如下分解:
  ①五、六月间进山砍下未生更多枝桠及叶的嫩竹,去掉枝梢,打成小捆→②[将竹料成捆地放于池塘内,注入水没过竹料,上以石压之,沤制一个月]→③[在河水洗料,捶打成丝,除去硬壳,再捆起]→④将竹料以石灰浆浸透,堆起放10多天→⑤将浸有石灰浆的竹料成捆地放入蒸煮锅内,再注入水,蒸煮七日左右→⑥从锅中取出竹料,趁热在河水中洗净→⑦洗净后打捆,放入蒸煮锅内,注入桐子灰或黄荆木灰水,再行蒸煮七日→⑧洗料→⑨将纸料摊放在卵石所砌平地上,任烈日晒暴,实行日光漂白,约一月左右。卵石上洒以绿矾(FeSO4·7H2O),以防苔类滋生→⑩洗料→11以水碓将料捣成细泥,日可捣三担(300斤)→12将捣细的白料放布袋内,河水洗净→13竹料移入石制纸槽内,注入极清净之水,搅动成纸浆→14再向纸浆中配入木槿叶浸出的植物粘液作为纸药,搅匀→15以本地唐姓所编特细竹纸帘捞纸,两人一左一右同时荡帘→16湿纸捞出后,翻帘扣在石板上,如此叠积至千张,以木榨压去水份,静置过夜→17将湿纸逐张揭起,摊放在火墙上烘干→18将烘干之纸从墙上取下,整齐堆起→19切齐四边,打包待运。
  与《天工开物》比,《造纸说》中所列工艺过程增加了一道日光漂白工序,可以说是个改进,其余步骤二者大体一致。我们知道,安徽宣纸制造中也有日光漂白工序,将这一工序用于竹纸制造,无疑会改善其品质,但无意间也延长了生产周期。如果纸好,可卖出较高价钱,槽户以为增加这道工序还是合算的。上面分解出的19个步骤,可以看成是制造竹纸的一个可称之为标准的生产模式。黄兴三将其概括为12个步骤:“撮要十二则:曰折梢,曰练丝,曰蒸云,曰浣水,曰渍灰,曰曝日,曰碓雪,曰囊〓,曰样槽,曰织帘,曰剪水,曰炙槽”。其实这里一些词都是这位文人取的名,并非纸工所用的行话。如“渍灰”、“剪水”、“样槽”,纸工则称为浆灰、荡帘、打槽,等等。
  清人杨澜《临汀汇考》(约1885)卷四《物产考》谈福建汀州造竹纸时,也提到有日光漂白工序。其中说:
  其法先剖竹杀青,特存其缟。投地窖中。渍以灰水,久之乃出。而暴于日,久则纸洁而细,速则粗渗,俗呼竹麻是也。迨其造纸,累石为方空,高广寻丈以置镬(锅),和垩灰而煮之,以化其性。傍溪分流,激石转水,为碓、为舂而捣之,以糜其质。置水槽中时搅使浮,乃用竹帘捞起。手一推挽,辄成一纸。揭帘覆按板上,析一角使分张,易举烘诸火。其灶穴地为之。筑长堵墙,中空通火气。揭纸于墙,其干速于日暴①。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兴三
相关人物
杨钟羲
相关人物
张子高
相关人物
邓之诚
相关人物
严如煜
相关人物
杨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