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以动植物胶施胶、高效浆糊和防虫剂的使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70
颗粒名称: 三 以动植物胶施胶、高效浆糊和防虫剂的使用
分类号: TS75
页数: 3
页码: 218-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期,为满足书画家创作需求,纸工采用胶矾处理纸张,以提高纸的抗湿性和不透水性。同时,小幅纸在书画、印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粘连纸张,古人使用由楮树汁、白芨粉、面筋等混制的糊剂,这种糊剂具有极强的粘性,并加入防腐防虫剂以提高纸张的耐久性。宋代还出现了椒纸,一种用花椒属植物果实水浸液处理过的防蠹纸,用于印刷书籍。这些技术体现了中国古代造纸和装裱艺术的精湛水平。
关键词: 宋元时期 造纸技术 使用

内容

宋元画家创作白描、设色花鸟及工笔人物画时,要求在运笔时纸上笔划所到之处不能发生颜料的扩散和渗透,书法家写小楷时同样如此。为满足这一要求,纸工在造纸过程中对纸用胶矾加以处理。这种技术唐代已有了,到宋元时再予发展。宋人赵希鹄(1191~1271在世)《洞天清录集》(1240)指出,米芾作画“纸不用胶矾,不肯于绢上作一笔。今所见米画或用绢者,皆后人伪作。”这体现了米老的个性,因为他画山水在纸上以水墨点染,要求有渲染效果,即我们前面谈过的“米点山水”,自然不宜用胶矾纸或绢。他的书法主要是行、草,还是用生纸为好。每一位书画家都有自己的创作手法和用纸习惯,其他的人则偏喜欢用胶矾纸。
  米芾本人也在《评纸帖》或《十纸说》(约1100)中提到“川麻[纸]不[施]浆,以胶作黄纸”,可见此纸亦有用户。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人《百花图》(31.5×94.5厘米)及李公麟(1049~1106)《维摩演教图》工笔白描,用生纸便不行,只能用胶矾纸。赵昌(998~1022)的《写生蛱蝶图》工笔设色,用纸与《维摩演教图》类似。这都是我们亲自所见。施胶的目的是提高纸的抗湿性和不透水性,一般用动物胶或植物胶(如松香胶)。为使胶粒在纸的纤维上沉淀,还要加入沉淀剂,最常用的是明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钾铝KAl(SO4)2·12H2O俗名白矾,由明矾石加工提炼而得。因此宋人将“胶矾”并提,是有其道理的。施胶分纸内,及纸面两种方法,前者将胶矾放入纸浆中与纸一起抄出,后者在成纸后将胶矾刷于纸表。有的元代画家专用胶矾纸作画。欧洲1337年初用动物胶,而用植物胶则是19世纪以后①。欧洲人学到中国这一技术后,特意创造了一个新词faning,显然发音与汉字的“矾”相近②。但后来这个词较少使用了。
  虽然宋元时造出了几丈长的巨幅匹纸,但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的还是小幅纸,印刷如此,书画及其他用途也皆如此。以书籍而论,无论是卷装还是经折装,都要求将一张张纸粘起来。所使用的粘连剂很有效,从敦煌石室写经纸中看到,纸与纸间接缝很窄(约3~4毫米宽),但千年不脱。这是用什么材料呢?唐以前缺乏具体记载,但元人陶宗仪(1316~1396)《辍耕录》(1366)卷29,《粘接纸缝法》揭开了这个秘密。其中说:
  王古心先生《笔录》内一则云,方外交青龙镇隆平寺主藏僧永光,字绝照,访余观物斋,时年已八十有四。话次,因问光:‘前代藏经接缝如一线,岁久不脱,何也?’光云:‘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芨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黏接纸缝,永不脱解,过于胶、漆之坚。’先生,上海人”①。
  楮树汁即造纸用楮树的茎皮部白色乳汁,又称楮皮间白汁,粘性很大。五代吴越天宝年间(908~923)成书的《日华子本草》称其能合硃砂为团,故名“五金胶漆”。明人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1596)卷36云:“构汁最粘,今人用黏金薄。古法黏经书以楮树汁和白芨、飞面调糊,永脱解,过于胶漆”②。白芨(Bletilla striata)为兰科野生植物,其根部含55%粘液质,还含淀粉、挥发油等,中国很早用以作糊。晋代炼丹家葛洪(284~363)《抱朴子》(约324)《内篇·仙药》篇中有“作糊之白及”之语,魏晋(3世纪)时成书的《名医别录》说,白及“可以作糊”。把楮树汁、白芨粉及飞面(面筋)三者混合作糊,比一般淀粉糊为强,一因粘性大,二因防蛀。故清代周嘉胄(1731~1795在世)《装潢志》(约1765)称:“余装卷以金粟笺,用白芨糊析边,水不脱,极雅致”③。又说:“纸有易揭者,有纸薄、糊厚难揭者,糊有白芨者犹难揭”④。
  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卷五《法糊》更详述制法:
  用瓦盆盛水,以面一斤渗水上,任其浮沉。夏五日,冬十日,以臭为度。后用清水蘸白芨半两,白矾三分,去滓,和元浸面打成,就锅内打匀团。另换水煮熟,去水,复置一器候冷,日换水浸。临用以汤调开,忌用浓糊及敝帚。”⑤
  白芨广泛产于中国南北,八至十月挖取其根,洗去泥后晒干。稍用水湿润,放碾上粉碎,经反复粉碎、过筛,至全碎为止,再与面粉等混合作成糊。晋到宋的经纸几乎都以这类糊剂粘接。值得指出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部过去也用白芨粘纸。如果再向其中加入防腐剂及杀虫剂,效果可能更好。
  在宋代,还出现一种白色印刷用防蛀纸,称为椒纸。叶德辉(1864~1927)《书林清话》(1920)卷六载宋版书《春秋经传集解》书末钤有木戳,其文曰:“淳熙三年(1176)四月十七日,左廊司局内曹掌典奏玉桢等奏闻,壁经《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多为蠹鱼伤牍,未敢备进上览。奉勅用枣木、椒纸各造十部。四年(1177)九月进览”⑥。
  宋代印刷的椒纸,可能是用芸香科的花椒属植物果实水浸液处理过的纸。例如花椒(Zan-thox ylum bungeanum),又名蜀椒;青椒(Zanthox ylum schinifolium),又名香椒。二者果皮均含挥发油,油中有牻牛儿醇(geraniol)、枯醇(cuminol)、柠檬烯(limonene),均为无色液体,有异香味,还含有茴香醚(estragol)。同属植物山椒(Zanthox ylum piperitum)效果更好,果实含2~4%挥发油,含山椒辣素(sanshol)、山芹醛(citronel
  al)、水芹萜(phelandren)等,也含牻牛儿醇及胡椒碱(piperine)等①。这些有效成分具有驱虫杀菌作用,而且有一种香味,以椒水处理后的纸便具有抗蛀性,同时有一种特殊香气。因此叶德辉称这种宋版书“椒味数百年而不散”,有种所谓“书香”味。顺便说,如果有的书不是用特制的防蛀纸印成,亦可用其他方法防蛀,即将抗蛀剂放入书箱或书函之中。
  北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三写道:“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蝨”②。
  《忘怀录》中也说:“古人藏书,谓之芸香是也。采置书帙中,即去蠹。”宋人李石《续博物志》卷三引三国时魏人鱼豢(220~290在世)《典略》云:“芸香辟纸鱼,故藏书台称芸台”③。可见古人确以芸香科多年生草木植物芸香(Rutagraveoleus)辟蛀。此物又名臭草,有强烈气味,味苦,确有驱虫作用。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希鹄
相关人物
米芾
相关人物
李公麟
相关人物
赵昌
相关人物
陶宗仪
相关人物
王古心
相关人物
葛洪
相关人物
周嘉胄
相关人物
文震亨
相关人物
叶德辉
相关人物
奏玉桢
相关人物
沈括
相关人物
鱼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青龙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