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纸衣、纸被、纸帐、糊窗纸、纸伞、纸灯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64
颗粒名称: 三 纸衣、纸被、纸帐、糊窗纸、纸伞、纸灯笼
分类号: TS761.1
页数: 2
页码: 207-2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期,纸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纸衣、纸被、纸帐、纸枕等床上用品在僧人和文人士大夫中普及,具有保暖作用。纸甲作为士兵的轻便护身装备,由多层纸板制成。此外,油纸用于糊窗、制作雨伞和灯笼,具有防水、透明和耐久性。宋代文献中详细记载了制作油纸的方法和配方。这些纸制品的普及反映了当时造纸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宋元时期 纸制品 日常生活

内容

宋元时期纸制品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先谈纸衣及纸被、纸帐、纸枕等床上用品。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纸谱》
  山居者常以纸为衣,盖遵释氏云,不衣蚕衣也,然复甚暖。
  因此僧人多服纸衣。杨旻及曹文柱二位作者引宋人诗文集,介绍不少这方面的材料①②。宋人魏了翁(1178~1237)《鹤山集》中说四川有李姓者,以楮衣救济不少贫人。王禹偁(954~1001)《小畜集》(1147)称王审知(862~925)据闽,“残民自奉,人多衣纸”,则五代时亦如此。刘克庄(1187~1269)《后村集》卷117《诗话续集》引徐思远诗:
  纸衣竹儿一蒲团,闭户燃萁自屈盘。
  诵彻《离骚》二十五,不知月落夜深寒。
  可见着纸衣有保温作用,可防风寒。王禹偁《小畜集》卷八《道服诗》中还有“楮冠布褐皂纱巾”之句。陆游(1125~1210)《行年诗》有“楮弁新裁就,修然学道装”之句,则以纸为冠亦多僧道所用。关于纸被,陆游在答谢朱熹(字元晦,1130~1200)诗《谢朱元晦寄纸被》中说:“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雕软于绵”,则文人士大夫也以纸为被。宋佛僧惠洪(1071~1128)《石门文字禅》卷13载德洪谢玉池禅师赠纸被诗曰:
  就床堆叠明如雪,引手摸索软似绵。
  拥被并炉和梦煖,全胜白〓紫茸毡。
  洪迈(1117~1184)《盘洲集》卷二有“一点斜光明纸帐”之诗句。而王禹偁《小畜集》卷一所说“风摇纸帐灯光碎”,也指的纸帐。类似记载还见于真德秀(1178~1235)《西山集》卷33中的《纸衾铭》:“朔风(北风)怒号,大雪如席。昼其难胜,况于永夕。……一衾万线,得之曷繇。不有此君,冻者成丘”。陆游《剑南集》卷21谈纸被时写道:“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甚自适也”。他还有“纸被蒙头方坐稳”诗句。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更谈到纸枕:“摄生者尤忌枕高,直枕纸二百幅。每三日去一幅,渐次取之,迨至告尽,则可不俟枕而寝也。若如是,则脑血不减,神光愈盛矣”。因而用纸枕还成为一种养生之术。以上所述都是平日所用,曾公亮(998~1078)《武经总要》(1044)《前集》卷13讲到士兵作战身上披的护身甲时指出:“有铁、皮、纸三等,其制有甲身,上缀披膊,下属吊腿”③。说明护甲有铁制、皮制和纸制三种,纸甲必是以许多层纸板制成,比铁甲轻便,亦可起防矢护身作用。早在南北朝时已有纸甲,以后一直使用。
  本书第四章谈到唐代糊窗纸,要求用防风雨而又半透明的油纸。宋元时继续以油纸糊窗,且有作油纸的记载。明《永乐大典》(1408)卷8841谈煎窗油法时,引宋代福建惠安人温革(1085~1147在世)《分门琐碎录》的煎油诗④:
  五桐八麻不用煎,二十草麻去壳研。
  光粉黄丹各七匕,柳枝搅用莫轻传。
  又诗:
  三麻四桐不用煎,七粒草麻去壳研。
  光粉黄丹杏仁一,柳枝打出似神仙。
  文字解释说:紫芥菜用石灰和之,其色转深,可以刷窗牖。煨熟皂子,热汤泡研如泥,用以粘油纸窗不脱,皂荚挼水打糊亦可。又靛青一斤,令入槐花末二两,水调,刷染窗牖,以油油之。《宣和殿油窗法》诗:
  桐三麻四不须煎,草麻十五细细研。
  定粉一钱和合了,太阳一见便争先。
  凡油窗不及煎者,用桐油二分,入河水一分,以槐柳枝子顺手不住打,令匀,用鹅毛刷上简而妙。
  这里介绍了好几种煎窗油的方法,以第一种方法为例,取五份桐油、八份麻油调合在一起,放入20粒去壳、研细的草麻子,再加入淀粉及黄丹各七匙,用力迅速搅匀,勿需煎炼,即成。其中黄丹又名铅丹,化学成分是四氧化三铅(Pb3O4),黄红色粉状,加入此物有杀虫灭菌作用,也使油略呈黄色。油料主要成分是桐油与麻油,二者可以不同比例(5∶8,4∶3及3∶4)调配,再加其他辅助剂。加入淀粉(光粉、定粉)可能使油更呈粘性,易于刷在纸上。油料配好后,有不同方法可使之刷在窗纸上。如向油料中加入紫芥菜与石灰调合液,则颜色转绿,用毛刷刷在纸上。亦可将皂荚子汁配入,再刷纸;最后,还可将靛青、槐花末与油料配合刷之。每种方法都有不同效果,总的说来是使糊窗纸有抗水性、透明性、耐久性,有时还可呈现颜色。桐油有一种不太好的嗅味,加入麻油的目的是使此味减软。此后窗纸油的配方大体与此相同。
  使用油纸的日常用具还有纸雨伞和纸灯笼,在宋元时期也广为普及。北宋画家张择端(1076~1145在世)的大型绢本画《清明上河图》描写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清明时节的城市繁华盛况,画面上可以看到不少雨伞,有大伞也有小伞,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北宋文学家孔平仲(约1042~1122在世)《遇雨诗》有“狂风乱掣雨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诗句,写春秋时情景。而他的《大雪诗》“弥登曹亭要远望,纸伞掣手不可操”,则描写寒冬雪天持伞情景。苏轼诗有“蜡纸灯笼幌云母”诗句,而宋僧人普济(1179~1253)《五灯会元》(约1230)称:“宜鉴禅师往龙潭棲止,一夕侍立次潭曰:‘更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点纸灯度与师。师拟接,便吹灭,师于此大悟”。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