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书画及版刻用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62
颗粒名称: 一 书画及版刻用纸
分类号: TS761.1
页数: 3
页码: 202-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期,造纸技术和原料得到改进,纸张数量增多、质量提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包括绘画、印刷、货币等领域。绘画用纸要求幅面大、表面平滑强韧,宋元时期能造出满足需求的纸张。同时,金石拓片和碑帖用纸也要求高质量,常用皮纸。印刷术发达,印本书数量多,对纸张要求也高。这些发展推动了纸张普及和相关艺术文化领域的繁荣。
关键词: 宋元时期 书画 版刻 用纸

内容

宋元时期由于造纸原料进一步扩大、造纸技术和设备的改进,造出比前代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各种纸,这就大大促进了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首先要指出的是纸在绘画、印刷、货币等方面的广泛使用;其次是纸制品用于制作衣服、帐、被、枕头及娱乐方面,成为其他材料特别是丝绢等纺织品的代用品。绘画用纸要求较高,一是幅面要大,二是表面平滑、强韧,又有渲染及着色性能。大量用纸本作画是从宋元时出现的,供使用的主要是皮料纸、楮皮纸及桑皮纸。巨幅皮纸洁白平滑又受墨受彩,为美术家、书法家提供价廉物美的创作材料,某些方面比绢本更能发挥出艺术效果。在装裱过程中,用纸也比用绢更为便当。纸是否适于作画,其幅面是个重要因素,而幅面取决于抄纸帘的大小和历代流行的纸幅规格,而这又与各代造纸技术总的发展水平有关。
  从我们所见实物而言,书画用纸幅面有颇大的时代性,可作为年代鉴定的指标之一。汉晋法书直高多为1尺(24厘米),唐、五代比晋纸略高些,约为唐代1尺(25~27厘米)。宋代书画纸尺幅更大,法书纸一般直高30~35厘米,如米芾《苕溪诗》30.5厘米、李建中《同年帖》33厘米、苏轼《人来得书帖》31.5厘米。宋画一般直高30~55厘米,横长明显增大。如杨无咎(1097~1169)《四梅图》直高37、横长60厘米。宋代还有匹纸,长三丈有余,中无接缝,如辽宁博物馆藏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用纸(图5-6),这正是宋代画家们创作长江万里图和巨幅山水画的理想材料。元代画纸一般大于宋代,如黄公望(1269~1345)《溪山雨意图》(1344)、朱德润(1244~1365)《秀野轩图》、张逊(约1285~1355年在世)《双钩竹》(1349),用纸横长都在100厘米以上。根据我们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历代纸本绘画的实测结果,一般说唐代绘画纸面650平方厘米,宋代平均为2412、元代为2937平方厘米。把这些数据作成座标曲线以示比较(图5-7),是颇有趣的。虽然这些统计数据是不完全的,今后会因扩大纸样观察范围使曲线形式有所改变,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无疑的,即越是到后代,所能提供的一般画面越大。因而我们看到,书法和绘画这两门艺术的发展是与造纸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书画用纸幅面是随着造纸术的演进和朝代的更替而有规律地向放大尺寸的方向发展(图5-7)。唐末、五代能造出1丈长的纸,魏晋南北朝时便难能为之;宋元又造出3丈长的纸,胜于唐、五代;明清匹纸又大于宋元。如果一张整幅书画纸超过1000平方厘米,被标为南北朝某人所作,肯定是不可信的,标为唐人作品也值得存疑,这样的纸十之七八为宋元以后之物。从原料来看,适于作画的纸多为皮纸,竹纸虽然便宜,主要用以写字或印刷,宋元人很少以竹纸作画。因而某件作品为竹纸,而标为晋、唐或宋人所画,便可生疑,这是以纸质鉴定作品年代之一例。
  像绘画纸一样,金石拓片和碑帖用纸对质量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宋代史学的发展,在收集和考证古代原始史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作为考古学一部分的金石学在宋代兴起。金石学主要研究古代钟鼎文和石刻文字,为此需要用纸从铜器及石碑上进行墨拓,再对文字进行考释。文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赵明诚(1081~1129)在《金石录》(1132)中收集、著录的金石文甚为丰富,足补古籍记载之不足。拓片用纸要求纸质薄细而紧密,拉力强而又受墨,一般都用皮纸,以往旧称“绵纸”或“茧纸”,这类名称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还是称皮纸为好。碑帖用纸要求表面平滑、坚实受墨,而又寿命较长并抗蛀,亦是非皮纸莫属。当然,用好的白麻纸亦可,绝不可用竹纸。宋太宗赵匡义(939~997)淳化三年(992)下令以澄心堂纸,由李庭珪(893?~967)墨拓摹内府秘藏历代法书共十卷,赐亲王、大臣各一部,此即有名的《淳化阁帖》。我们已经辨证此澄心堂纸为宋代澄心堂纸,南唐李氏澄心堂纸断不可作拓片用。至于墨,倒有可能用李庭珪所制,然《阁帖》后期版本则多用徽州潘谷墨。宋拓本向来被鉴赏家及收藏家视为名贵善本,原因之一是用良纸、佳墨摹勒、拓打,字迹清晰,接近祖本。至今仍有传世品可供欣赏。
  宋元时印刷术相当发达,官刻、私刻及坊刻的印本书相当多。宋人章如愚(1170~1230在世)《群书考索·后集》卷26说:“景德二年(1005)五月戊申,宋真宗至国子监看书库,问祭酒邢昺(932~1010)现有书版几何?”昺对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史正义皆备,书版大备”。四十年间书版增加25倍。《宋史·艺文志》(1345)著录的官府藏书9819部,都119,972卷(将近12万卷),其中不少是刻本。宋元版书现在可以看到不少。刻本用纸虽然没有书法、绘画用纸要求那样高,但也非一般纸都可充用。总的说,印书纸表面应尽可能平滑,不宜太厚,应坚薄而易受墨,不易蛀蚀,但价格又不能过高。宋刻本以地域而言,有蜀本、浙本、闽本、赣本等。宋人叶梦得(1107~1148)《石林燕语》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次之,福建最下。”经国子监校勘的书多在杭州雕板,用浙江桑皮纸印,质量最高。闽本多坊刻本,用便宜的竹纸印制,不但雕法不精,用纸亦不佳,但因成本低,流传反而最广。蜀本则以皮纸及麻纸,介于浙本及闽本之间。一般说,宋元刻本中精品不但字体美,而用纸亦必佳。
  关于宋版书用纸,古书中有不少议论。陈继儒(1558~1639)《太平清话》说:“宋纸于明处望之无帘痕”,恐怕指蜡笺,粉笺而言,不能视为通论,因为我们所见宋元版本绝大多数有明显帘纹,既令极薄之纸也有帘纹。谢肇淛《五杂俎》认为宋版书“笺古色而极薄,不蛀”。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大多数宋元版本不管用皮纸、麻纸或竹纸,都比较薄,这是因为中国印书每板纸都单面印刷,再对折成一页,装订成册。如用纸较厚,书籍就要占用体积,成本也随之增加。如果保存条件好,是不会蛀蚀的。明清书反而被蛀,因没有受到宋版书那样重视。如果宋版竹纸刻本保存不好,就难免受蛀。还有说宋版书竹纸帘纹二指宽,明版一指宽①。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这里所说“帘纹”,实际指抄纸帘上丝线编织纹之间的距离。两指相当3.0厘米,一指为1.5厘米。有的宋版书用纸,编织纹间距大致均等,确是两指宽。也有的不均等,如南宋本《证类本草》为建阳麻沙本(竹纸),丝纹间距为1.0,1.3,1.5厘米不等,只有一指左右。宋版乾道七年(1173)刻《史记集解》用竹纸,丝纹间距3.2~3.3厘米,便为二指宽。由于宋元刻本用不同地方、不同原料纸印刷,在品评用纸时,宜分别判断,很难找到通用指标。古人所说均指某一具体场合,不能当成通论,并以此作为版本鉴定之依据。宋元版本书及宗教印刷品以几十万卷计,每卷印百千份,统计起来耗纸量就是个极大的数字了,当以亿而论。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