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砑花纸、水纹纸、仿薛涛笺、仿澄心堂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59
颗粒名称: 四 砑花纸、水纹纸、仿薛涛笺、仿澄心堂纸
分类号: TS761.1
页数: 3
页码: 198-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期,特制纸成为信笺与诗笺的流行选择,其中颜直之的色笺和砑花纸备受珍视。传世作品中,米芾的《韩马帖》和李衎的《墨竹图》即使用了这种艺术纸。同时,薛涛笺和澄心堂纸等名纸继续被仿制,其中澄心堂纸因梅尧臣与潘谷的合作而得到大规模生产,广受文人喜爱。
关键词: 宋元时期 造纸原料 选择

内容

宋元时人们喜欢用特制的纸作信笺和诗笺,形式各种各样。除上述宋初谢公十色笺外,还有颜直之的色笺。颜直之字方叔,号乐闲,吴人,为宋代画家,工人物,又善写小篆,事迹不详。明人陈继儒(1558~1639)《妮古录》卷二云:
  宋颜方叔尝制诸色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俱砑花竹、麟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画。亦有金缕五色描成者,士大夫甚珍之。
  宋人颜直之所制色笺虽颜色种类不多,但纸染好后,又在纸上砑以人物、花竹、山林、虫鱼等画,则另有雅趣,实际上是彩色砑光纸。由于颜直之本人就是画家,由他起草的画稿经精刻于木板并压在纸上后,“精妙如画”,所以士大夫甚为珍重。如果在色纸上再直接画成画,再在上面写字,也是另有妙趣。
  宋元砑花纸也有传世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韩马帖》,用纸呈斗方形(33.2×33.2厘米),纸面呈现云中楼阁的图案,便是砑花纸。同样,宋末元初画家李衎的《墨竹图》(29×87厘米),用纸幅面较大,纸的右上方呈现“雁飞鱼沉”四个篆字,左上面有“溪月”隶体文字。同时纸的中间呈现雁飞于空、鱼浮于水的图画,读者可从图上仔细在竹叶中间看到雁飞的白线条图案(图5-4)。我们认为这些鱼雁图有“鸿雁捎书”、“鱼传尺素”之寓意,因而此纸裁短可作信笺。此纸为皮纸,白间黄色,表面涂蜡,又经砑光,因此可称为砑花蜡笺纸。李衎于元贞元年(1295)任礼部侍郎,皇庆元年(1312)累官至吏部尚书,拜集贤院大学士,因此这位画家兼内阁大臣用纸是相当考究的。其《墨竹图》是双重艺术珍品,正如米芾的《韩马帖》那样。
  唐代兴起的花帘纸或水纹纸,虽不见实物遗存,但北宋初这类实物保存下来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建中(945~1108)的《同年帖》(图5-5),是迄今所见较早的水纹纸。李建中字得中,宋初书法家,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任大理寺评事、工部郎中、太常博士,官终太府寺。《同年帖》是他写的一封信,提到与他同年中进士的邵兵部,故名《同年帖》。该帖由大小两纸联成,其中小纸(8.3×33厘米)为楮皮纸,纸面呈现波浪纹图案。由此可知水纹纸多作信笺用。上海博物馆藏北宋文学家沈辽(1032~1085)的《所苦帖》,纸面上也呈现与《同年帖》同样的水纹。
  前代有名的薛涛笺和澄心堂纸,宋元时期仍继续仿制,为人们所喜欢。清初人王士祯(1634~1711)《香祖笔记》(1705)卷12引《雪蕉馆纪谈》云:“明玉珍在蜀,有成都人陆子良能造薛涛笺,工巧过之。玉珍建捣锦亭于浣花[溪],置笺局,俾子良领其事”①。按明玉珍(1331~1366)于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领兵入蜀,十八年(1358)克成都,自称蜀王,次年(1360)称帝,国号大夏。因此他据蜀时间为1358~1366年,这也是陆子良仿制薛涛笺的时间。由于得到当地统治者支持,设官局制造,则元末时成都所造薛涛笺在质量和数量上超过唐代,是可想而知的。自从五代南唐(937~958)灭亡后,从宫中流出内府御用的澄心堂纸后,因其质地洁白、细腻而又浑厚,引起北宋文人喜爱,不断写诗称赞。此纸遂身价提高,以至“百金市一枚”。为满足人们需要,北宋时起仿制。在上一章,我们已经谈及,大约在1043~1045年梅尧臣(1002~1060)从欧阳修(1007~1062)及宋敏求(1019~1079)那里得到南唐澄心堂纸后,又将纸样送给潘谷(1010~1060在世)。
  潘谷是徽州人,善制墨,因澄心堂纸在他家乡制造,他又认识那里的纸工,遂于徽州依样仿制,时间约在1045年前后,从而宋仿澄心堂纸得以大规模生产。潘谷将仿品300张回赠梅尧臣。梅赠潘的诗中说“君使制之精意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便于使用,宋代澄心堂纸比南唐纸薄一些,其他方面是一样的。明人屠隆(1542~1605)《考槃馀事》(约1600)卷一云:“尝见宋板《汉书》,不惟内纸坚白,每本用澄心堂纸数幅为副。今归吴中,不可得矣”①。又说:“有澄心堂纸极佳,宋诸名公写字及李伯时(李公麟,1049~1100)画,多用此纸。”明人谢肇淛(1567~1647在世)《五杂俎》(1616)卷12云:“宋子京(宋祁,998~1061)作《唐书》,皆以澄心堂纸起草,欧阳公(欧阳修)作《五代史》亦然”②。所有这些都应理解为宋仿澄心堂纸,而非南唐纸。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翰林侍读王著临摹内府所藏法帖上石,用澄心堂纸、李庭珪墨拓成十卷《淳化阁帖》,恐亦难信。不过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的《昇元帖》倒有可能用澄心堂纸拓。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