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采用淀粉糊的施胶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18
颗粒名称: 一 采用淀粉糊的施胶技术
分类号: TS74
页数: 3
页码: 121-123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的革新,特别是帘床抄纸器的结构与抄纸方法以及施胶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造纸技术 施胶技术

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原料品种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与造纸技术的革新有关。根据我们对这一时期大量纸样的分析检验,可知已在对沤制脱胶、碱液蒸煮、舂捣、漂洗、捞纸等工序更加精工细作,舂捣、漂洗已进行不止一次,同时以碓代替杵臼,打浆度得以提高。为了改善纸的性能,晋代已采用施胶技术。早期的施胶剂是植物淀粉糊剂。将它掺入纸浆中搅匀,再捞纸,这便是后来所谓的纸内施胶,此法行之简便,一次完成,不足之点是难以保证每张纸面都均匀施胶,因为在此后压榨工序中有些施胶剂要走失。另一方法是将施胶剂用刷子均匀地逐张刷在纸面上,再以光滑石头砑光。如果只一面写字,就不必正反两面施胶。这是后世所谓的纸面施胶。此法优点是保证每张纸都均匀而彻底施胶,缺点是费工费时。根据对纸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情况,上述两种方法都交互使用。如果对成品纸表面刷以淀粉糊剂,干燥后可在纸表使淀粉粒子沉淀并形成一层覆膜,再经砑光,写字时便不晕染。同近代所用植物胶、动物胶相比,淀粉施胶是弱性施胶,但这很适合中国具体情况。
  施胶技术是中国古代纸工发明的,但始于何时,很长时间内难以定夺。有关这方面的早期文献记载不足,晚期记录虽有,却解决不了其起源问题。看来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实物研究做起。纸是否施胶,可从对纸表的观察、挥毫试验和对纸料的显微分析、化学测试中有效地判断出。中国关于施胶的较早记载见于唐人张彦远(834~894在世)《历代名画记》(874),欧洲提到施胶的早期著作是17世纪法国人安贝尔迪(J.Imberdis)1693年用拉丁文发表的《造纸术》(Papyrus sive ars conf iciendae papri)。欧洲最早施胶纸不会早于13世纪。1886年维也纳大学的威斯纳对奥国赖纳(Erzherzog Rainer)亲王所收藏的出土纪年阿拉伯文文书纸作了系统检验,发现874、900及909年的纸曾用淀粉糊施胶,这说明阿拉伯人在欧洲人之前,已于9~10世纪掌握了这种技术①②。德国汉学家夏德(Friedrich Hirth,1845~1927)通过自己的历史研究,证明阿拉伯人的造纸技术是于唐代天宝十年(751)从中国引进的③,这自然也包括施胶技术在内,因此人们注意的焦点集中于中国何时出现这种技术。如前所述,单从文献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张彦远的著作问世时(874),阿拉伯正好已有了施胶纸,不足以说明技术传播的证据。
  然而证据很快就找到了。当威斯纳对阿拉伯古纸化验结果公布14年后,1900年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1862~1943)在新疆和阗(今和田)、尼雅考古时发掘一些魏晋木牍及唐代纸本纪年文书,纸上的年款分别为唐代大历三年(768)、建中二年(781)、建中三年(782)、贞元二年(786)及贞元三年(787)。其中最早的纪年是768年,比出土的最早的阿拉伯纸早106年,用这样一个时间间隔说明中国纸对阿拉伯纸的影响就可以令人接受。斯坦因将纸样交威斯纳检验,1902年维也纳《帝国科学院报告》数理科学卷发表了检验结果④。检验证明,中国8世纪纪年文书纸原料为麻类破布,与百年后的阿拉伯纸一样,同时中国纸还有用双子叶植物韧皮部的生纤维制成者,为阿拉伯纸所无有,而所有这些唐代文书用纸都经淀粉剂施胶。因此造纸史家根据这一发现把施胶技术之始定为768年,而写在史册中⑤。此后,新疆、甘肃又相继出土古纸,威斯纳化验后证明也有施胶的麻纸,其中年代可查的有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的文书,因此中村长一认为施胶技术不始于唐,而至少可以再上溯至南北朝时的450年①,当然也是淀粉施胶。
  自从中村长一的《纸之施胶》1961年发表后,人们所知最早施胶年代是公元450年。可是1964年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造纸时,对北京图书馆藏敦煌石室出土西凉(401~421)建初十二年(相当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写本《律藏初分》用纸作了化验,发现在原料麻纤维纸浆中含有淀粉糊剂,显微镜下清楚可见分散的淀粉粒子(图3-16),因此我们又把中国采用施胶技术的时间从南北朝上溯到东晋、十六国(304~439)时期②。1973年,我们检验新疆出土后秦(384~417)白雀元年(384)衣物疏(墓内随葬品清单)用纸时,也注意到它用淀粉剂作表面施胶,再以细石砑光。384年是我们从实物化验中看到的最早的施胶年代,实际上这种技术至迟应起源于魏晋之际,即3世纪后半期。在南北朝用纸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1977年2月,我们检验新疆阿斯塔那出土西凉建初十一年(415)契约纸(编号63TAM1∶14),再次看到施胶迹象,但只是纸表单面施胶。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彦远
相关人物
安贝尔迪
相关人物
威斯纳
相关人物
赖纳
相关人物
夏德
相关人物
斯坦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维也纳大学
相关机构
北京图书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敦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