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纸未发明前的书写纪事材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96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纸未发明前的书写纪事材料
分类号: TS75
页数: 10
页码: 33-42
摘要: 本文探讨了纸的起源问题,并回顾了书写纪事材料的演变过程。在纸出现之前,人们经历了从结绳纪事到文字画,再到象形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和金文作为早期文字的重要形式,分别刻在龟甲和青铜器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本文还提及了古代将文字刻写在石、玉之上的情况,体现了古代人们保存文献的智慧。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梳理,本文旨在加深对纸的起源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中作用的理解。
关键词: 造纸起源 纪事材料 印刷技术

内容

一 甲骨和金石材料
  纸的最初主要用途是作为新型书写纪事材料和包装材料,尤其第一项用途在人类文明史中起的作用最大。但在纸未出现前,书写纪事材料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演变过程。在没有文字以前,人们交流思想主要通过语言、手势,口耳相传,凭记忆行事。后来靠结绳纪事,将绳打成大小、形状及数量不同的结,用以代替语言,传递并记录不同事件(图1-1)。《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旧传为孔子(前551~前479)所作,近人研究认为成于战国(前476~前222)或秦汉之际(前3世纪)。唐人李鼎祚(720~790在世)《周易集解》(约760)引汉代的《九家易》曰:“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是以相治也。”庄周(前369~前286)《庄子·胘箧》曰:“昔者..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将结绳时代定为伏羲氏(前2852~前2737)及神农氏(前2737~前2637)时代①,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前3000~前2300)前期。
  人们看到结绳,便能知道结绳人的心意。这种情况在近代中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外原始部落还能看到(图1-1)。但结绳还得辅之以记忆,遇有一连串发生的复杂事件便无能为力。于是出现图画和文字画,用以记载较复杂的事件。文字画除图形外,还有抽象出来的一些符号,可以记于树皮或石头上,还可刻画在陶器上。如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便有文字画,用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或记录某种事件(图1-2)。半坡彩陶年代为公元前4800~3600年。由此看来,文字画由来也相当久远,但比结绳更为进步。
  文字画后来又演变成象形文字,而今天的汉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出来的。史载仓颉(jié)造字,荀况(前313~前238)《荀子·解薮》云:“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①。仓颉传为黄帝(前2697~前2597)时的史官,可能对象形文字作了系统整理,不一定是造字者,因文字是长期形成的,不可能为某一人物所创。至夏代(前2205~前1760)②时,象形文字又比仓颉时代进步。由夏至商(前1783~前1402)、殷(前1401~前1123)时,所使用的文字我们已可看到并能辨认。19世纪末至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发掘殷都遗址时,发现不少用刀刻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因称之为甲骨文(图1-3)。甲骨文已经是相当发达的象形文字,是夏、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代和殷时的统治者信奉鬼神,行事前要通过巫史向鬼神问卜吉凶,而甲骨文多为占卜后的卜辞。其方法是在经事先处理的平滑甲骨上用钻或凿作出一些孔,再将有孔处用火烤,于是出现纵横粗细不同的裂纹,根据裂纹形状断定吉凶①。再用利刀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裂纹附近,这就是卜辞。将有卜辞的龟甲用绳穿起来作为档案保留,即称为册。《周书·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字在甲骨文中为双手捧册之形。每片甲骨一般容字50余,个别可多达百余字②。现在看到的甲骨文为武丁(前1324~前1266)至纣辛(前1154~前1123)时之物,其中含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史料。
  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在冶炼红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到用铜、锡(有时还有铅)合金冶铸青铜器的技术。青铜冶铸在商、殷得到很大发展,此后青铜器一直沿用到西汉。其用途很多,从日用饮食器、镜子、兵器、生产工具到兵器、礼器等,形成青铜文化。古人常将一些历史事件刻铸在青铜器尤其钟、鼎之上,构成铭文,文字多少不一,长者达三、四百字,少则三字,称为钟鼎文或金文。商代以来,经西周(前1100~前770)、春秋(前770~前476)到战国(前475~前221),历代有文字铭文的青铜器传世与出土者都很多。金文文字比甲骨文在形体上又进了一步。除青铜外,有时还将文字包括法律条文刻铸在铁器上,称之为刑鼎。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公元前513年晋国正卿赵鞅(前553~前473在世)“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有时具有铭文的大型重鼎成为传国之宝和权力的象征,因而古时将夺取政权的意图称为问鼎。钟鼎铭文像甲骨卜辞一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较著名的有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宗周钟及周无专鼎(图1-4)等,1950年以后中国又新出土大量先秦青铜器,其中不少皆具有铭文。
  除甲骨、青铜器外,中国古代还将文字刻或写在石、玉之上,作为文献记录保存下来。故墨翟(前486~前367)《墨子·明鬼》篇云:“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槃孟,镂之金石以重之”③
  同书《兼爱》篇也说:“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得遗后世子孙者知之”④。在这里,墨子一下子列举了上古时所用的好几种书写纪事材料。1965年冬,山西侯马的东周(前770~前256)遗址出土数百件用红颜料(朱砂,即硫化汞HgS)写在玉版上的文书⑤,古时叫丹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公元前550年,“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也讲的是这种书写纪事方式。山西侯马出土的玉、石文书是春秋末期晋国诸侯间的一种盟书,时间为公元前5世纪。有的玉版上竟写有220字,除朱书外还有墨书,写在极薄的玉版上。而公元前771年秦国刻有文字的石鼓,唐代时出土于陕西凤翔,文字则以刀刻在石上。石质坚硬,不易腐蚀,故石刻文书原则上可永久保留,因此《墨子》说“镂之金石以重之”,使后世子孙得知前世事物。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在外地巡行,每到一处则刻石纪念。汉以后直到近代,石刻一直流传。
  二 简牍和缣帛
  上述甲骨、金石均属重型硬质材料,不便随身携带,所占容积又大,也不便保管。针对这种情况,古人又以竹、木作成简牍作为书写纪事材料。经过整治的长方形平滑竹片叫竹简,简称简;木片叫木牍,简称牍。简牍用漆汁或墨汁写成文字后,再用皮条或线绳逐片编连在一起,称为册或策。编简成册的绳叫编。简牍可能在殷代就己有了,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已经盛行。史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应该就指简牍写成的书。简牍是中国早期书籍形式之一。每册书阅读完后,可卷起来放在书架上或案几上。字迹漫涣不清的,可以新简补充,写错字时可以书刀刮去重写。重量比金石轻便得多,阅读和携带也较为方便,竹木材料又价廉易得。由于有这些优点,简牍在很长时间内是主要书写材料。
  现在流传下来的先秦典籍,最初大多是写在简册上的。战国和汉代的简有一定制度。战国简最高为2.4尺,其次1.2尺,再次0.8尺;汉简最高2.0尺,其次1.5尺,再次1.0尺,最小的0.5尺。以上均以汉尺计,1汉尺=24公分。长简写经典著作,短简写一般著作,法律写在特长的三尺简上①。每简字数不一,一般22~25字,少者几个字。多年来各地出土大量实物,数以万计。1953年湖南长沙仰天湖楚墓中竹简属于战国时期①,近20年来在甘肃、山东、湖南、湖北等省又有大量简牍出土(图1-5)。
  中国是养蚕术的发源地,丝绢生产一直是重要经济部门。至迟在春秋时已用缣帛为书写材料,故《墨子·兼爱》中有“书于竹帛”之语。缣帛是高质量书写材料,既轻便又好用,只是价格昂贵。用缣帛既可写字,亦可作画。依文章长短及画面大小可随意剪裁,装裱后用木轴卷起,称为卷。每卷相当简册的一篇或几篇。1942年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前476~前223)墓出土缯书,既有文字又有绘画,后流至国外②。1973年同地又清理出《人物御龙》帛画一幅,也是战国遗物③。(图1-6)。1972~1973年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中发现公元前2世纪的帛画、帛书20多种,包括《老子》、《战国策》及有关天文、历法等书,字数在10万以上④。同时还有竹简、木牍,都有很大文献价值。这说明战国至汉代时,帛简并用于世。然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人们使用得更多的还是简牍,尤其书写。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牍的局限性也愈益突出。秦汉以来科学文化的发展,导致长篇作品出现。据西汉刘歆(约前42~后23)《七略》编成的《汉书·艺文志》(约100)收录596家著作共13,269卷。每片简容字不多,如将万字书写在简上,大约用400片,将其编成,册,体积就变大了。史载战国学者惠施(约前370~前310)多能,藏简册书达五车,皆通读之,因此后世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此说当出于《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司马迁(前145~前86)《史记·秦始皇本纪》(前90)云:“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是说,秦始皇亲政时,批阅的简牍呈文动辄以石计,每石为120斤。《史记·滑稽列传》载西汉武帝时(前140~前87),齐人东方朔(约前161~前87)“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任之。……读之二月乃尽”①。东方朔这篇策文如写在纸上,可轻便携入衣袋内,不用几天即可阅毕。但写在简上则用3000片,需二人抬动其书,读二月乃毕。这个实例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简牍能容的字数和信息量显得太少,使用时已感不便。
  与简牍相比,丝织物缣帛轻软光滑,易于运笔、舒卷,容字又多,确是上好书写材料。所以简被淘汰后,仍长期用帛作书画。问题是帛质优价高。在汉代一匹(2.2×40汉尺)缣值600余钱,一匹白素800馀钱。折合汉代通用米价,则一匹缣相当六石(720斤)米的价格②。一般读书人是用不起的,故有“贫不及素”之语,即用不起帛素为书写材料。
  最后,再简单回顾一下包装材料的历史演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商品买卖中每天要消耗各种包装材料。上古时用植物阔叶、兽皮及麻、葛布作包装材料。上层统治者及贵富之家用丝织物或细布。但植物叶子不结实,只能供一时之用,兽皮、麻布、葛布及丝绢都是较昂贵的,不便作消耗性用的包装材料,也无法于民间普及。到秦汉之间,作为书写材料主要为简帛两种,甲骨早已淘汰,金石不堪书写,布虽较帛便宜,亦不堪书写。
  三 外国古代书写纪事材料
  我们现简短地回顾一下外国的书写纪事材料③。在没有纸以前,外国最早而最通用的纪事材料是石头,古代埃及人像中国人一样,将其象形文字用锐利的凿刀刻在石碑上。但埃及的石碑一般呈四方形长柱状,上窄下宽,四面都刻有文字,称方尖石碑(obelisks)。现在仍有实物遗存。其他民族也用石刻记录历史事件。古代亚述人和迦勒底人(Chaldeans)还将其文字用尖笔刻在软的粘土坯上,再烧成硬砖,可称之为砖刻。文字如箭头那样,称为楔形文字,这种书写纪事材料通行于亚述、巴比伦尼亚和中东一带,又称巴比伦尼亚砖刻(Babiloniantablets)(图1-7)。现在有公元前686年的实物遗存。在中国,也有使用砖为书写纪事材料的,或直接用笔在砖板上书写,或在砖坯上刻写,再烧硬,如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砖刻。
  以黄铜、青铜和铅等金属材料保留文献和记事,也是其他国家古代所用的,罗马人就将文字刻铸在青铜上,公元前451~450年著名的罗马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公布在12块铜板上(图1-8)。欧洲一些民族还用铅板保留作品、记载法典、盟约,甚至《圣经》。从公元前9世纪起的荷马时代,西方人还以木板为书写纪事材料。这与中国也类似,如果将木牍作得宽些,便成为木板。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秦墓中出土的古代地图,就是画在木板上的,同时还写有文字。然而欧洲没有像中国那样,有使用木片为书写材料的长期而持续的传统。许多其他地区的民族用树叶作书写纪事材料,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西库鲁斯(Diodorus Siculus)说,在西西里岛上的锡拉库斯(Syracus),人们习惯于在橄榄树叶上书写法律。罗马博物学家普利尼(Pliny23~79)谈到埃及人时说,人们首先在棕榈树叶上书写。在亚洲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国,也用棕榈科树的阔叶书写,写好后在每叶上穿两个孔,再用绳连在一起,唐代中国人称为贝叶经。印度还用棕榈科的扇椰(Borasus flabelli formis),因其叶又宽又长。用金属笔或尖笔书写,笔锋很细。
  树皮是所有中外各民族古代通用的书写材料。中国用桦树皮书写,美洲印地安人也在桦树皮上用树枝蘸粗制液体颜料写文字画。古代拉丁人也用树皮的内皮写字,叫liber。此字后来在拉丁文中成了“书”字的同义语,后来又演变成英文中的library(图书馆)。像棕榈科树叶那样,用树皮几乎无需任何加工,便可直接书写。羊皮(parchment)和犊皮(velum)是西方国家较长使用的书写材料。Parchment这个词系指用羊皮作成的书写材料,译成“羊皮纸”是不恰当的,因为不是纸,可否译成羊皮板。英文中的parchment,法文作parchemin,均指羊皮板写成的文件,导源于Pergamum,本是小亚细亚米西(Mysia)的古代城市名(图1-
  9)。虽然上古时可能就会用动物皮革写字,但羊皮板被认为与帕加姆王(KingPergamum,197~159BC)有关,他想制造出可与埃及莎草片对抗的书写材料,因为埃及曾一度禁止出口莎草片。羊皮板后来成为欧洲主要书写材料之一,甚至文艺复兴后印刷术西传时还用以印刷书籍。我们在西方大图书馆里仍可看到甚至16~17世纪时的羊皮板写本。这是坚固持久的材料(图1-10),但成本较高。写一本书需几百张羊皮板,一般人是用不起的。中国曾用皮革作货币,但较少当书写材料用。与羊皮板一起在西方广泛使用的还有莎草片(papyrus),将这个西方词译成“莎草纸”同样是不恰当的,因为它也不是纸,不得用“纸”的字样。西方人译古书时将papyrus译成paper也不妥,虽然paper导源于papyrus,但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希腊文βυβλα(bubloi)指在莎草片上书写的文件,又称biblos,拉丁文为biblia,后演变成bible(典籍)。俄文бибAиoTeкa(biblioteka)意思是图书馆,其字根亦来自希腊文biblos。这个希腊词引导出各种欧洲语的一系列词,但均与书有关,此处不拟赘举。早在公元前,埃及尼罗河流域生长莎草科(Cype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papyrus),其茎实心,呈三棱形,可高达6~10英尺(约2~3.3公尺),多生于湿地或沼泽中。埃及人用以制书写材料,还可作席子及房屋材料等。前述罗马学者普利尼在其《博物志》(Natunalis Historia)书中详细介绍了莎草片的制造方法。此书于1601年由霍兰德(Philemon Hol
  and 1552~1637)从拉丁文译成英文,改书名为《世界志》(The Historie of the World)。据普利尼所述,先将莎草茎杆从其根部用刀割下,除去近根部及茎杆顶端的部分,将剩下部分切成2英尺(1英尺=0.33公尺)长的小段。再用刀从中心部分劈成两半,压扁,因中间部位最宽,是最好的部位。再将压扁的莎草杆纵横交错地放在平板上,共放两层,向上面滴醋,然后挥槌打平(图1-11)。公元前几百年间埃及人以此莎草片写象形文字,今存欧洲各大图书馆中。
  后来在希腊及罗马帝国也用此材料书写,阿拉伯人占据北非后也用作书写材料。直到10世纪还通用此物,12世纪以后逐步为纸所取代。由于尼罗河流域的莎草在长期间被砍伐,如今已不见,只在北非其他地区及西西里岛可见。美国一些州也生长这种植物,如今制成莎草片,且在上面作画,只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笔者旅居弗吉尼州时曾得到一枚用传统方法制成的莎草片,表面不平滑,需涂一层白粉后才能在上面画彩色画。需要指出的是,莎草本身含纤维较多,是一种造纸原料,但埃及人用它制莎草片并未提制出其纤维,而是将茎杆茎髓部直接压打成薄片,呈明显可见的经纬纹理,在物理结构、组成成分及制造方法上与纸迥异,不能视为真正的纸(图1-11)。
  最后要谈到的是树皮毡。至迟从10世纪起,在欧洲人没有到来以前的几百年间,美洲的马雅人和阿兹台克人用树皮作成薄片,用以书写文字画,叫huun或amatl。其方法是将树皮剥下后,除去有色外表皮,将其内皮撕成一英寸宽的长条,放在锅内加草木灰煮沸。再在平板上纵横交错地叠起,用槌打在一起成为薄片,干燥后以石磨光。现在墨西哥的奥托米印地安人(OtomiIndians)还用此法作树皮片,作书写材料。一般多由妇女从事这一劳动,树皮片还可缝制成衣料。太平洋各岛屿如夏威夷、斐济、日本北海道、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等广阔地区的土著居民,也用树皮借捶毡法打制成薄片,通称为tapa。夏威夷人称kapa,意思是捶打。因此印地安人的huun或amatl,或太平洋岛屿土著人的tapa或kapa,在制造方法及取材上大同小异,我们可统称之为树皮毡。在绪论第一节中我们已经提及有人将其称为“树皮布”,并认为这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榻布”,是不妥的。真正的树皮布是以树皮纤维用纺织方法织成的布,而不是用打制方法制成的树皮毡。美国造纸专家兼纸史家亨特到现场考察了莎草片、huun及tapa的制造方法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这三者在技术上是属同一个范畴,虽然均可作书写材料,但没有一个可谓之为真正的纸①。
  四 古代书写纪事材料与纸的比较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自有文字以来,人类在近三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已先后用了十几种书写纪事材料,并借此使历史事件和文化财富得以保留下来。大体说来可将这些纸出现以前的古典书写纪事材料归纳为三大类②:
  第一类是重质硬性材料,如金、石、甲骨、简牍、木板及粘土砖等,这些材料都比较笨重,不便携带,也不能舒卷,容字有限,而所占体积又大,不便保存。但优点都较为坚固而耐久,在易得性和造价上各异。金属材料造价较高,制造过程较难,实际上不能书写,只能纪事。甲骨也相对说不是随处易得的,只有石料价廉易得,制造简单,但原则上也主要用于纪事,不用于书写。在实践中证明唯有竹木材料既价廉易得,又制造容易,更可书写纪事,是使用时间较长的材料。
  第二类是轻质脆性材料,如树叶、树皮及莎草片等,多来自植物界。在坚固性上不及第一类材料,但容字较多,重量较小,可串成一册便于携带,而制造容易,价廉易得。因此被持续使用的时间也较长,主要缺点是性脆而不耐折,不能舒卷,亦难以随意运笔书写,厚度相对说较大,将许多片扎成册,体积也较大。
  第三类是轻质柔性材料,如缣帛、羊皮板及树皮毡等,表面较平滑受墨,容字多,可舒卷及剪裁,既可写字又可作画,装订成册后重量相对小些。在坚固、耐久性上大于第二类材料。树皮毡虽制造较易,但厚度大,柔性差,白度低。缣帛及羊皮板属优良材料,主要缺点是制造较难,造价较高。
  以上这些古典材料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需要,存在着相互竞争的情况,其结果将金石、甲骨、粘土砖首先淘汰掉,因为人不只是看文献,还要书写并携带文献。总的发展趋势是书写纪事材料种类越来越少,有便于人类者得到保留。看来树皮毡也只用于局部地区,最后在临近纸登上历史舞台时,就由十几种剩下简牍、缣帛、羊皮板、莎草片及贝叶等五种材料了。这些材料在进一步使用中也逐步暴露其局限性,需要有新的材料取而代之,这新的材料便是纸。
  将纸与前述古典材料对比,便立刻显出其如下优越性:①表面平滑,洁白受墨,不但适用于中国墨,而且适用于任何颜色和种类的有色汁液。既可用柔软的毛笔书写,亦可用硬笔书写。②幅面较大,容字多;体质轻,柔软耐折,可任意舒卷、裁剪、拼接,有一定物理强度,便于携带。既可写字,又可作画,适于东西方各民族使用。③寿命较长,在良好条件下保存,虽经千余年而犹如新作。抗氧化性好,着色性好,又不易变色,经处理还可抗水,易于深加工做成不同性能及外观的纸。④用途最为广泛,既可书写,又可作印刷、包装材料,各种纸在工业、农业、军事及日常生活中均有用。⑤最大的优点是物美价廉,原料到处都有,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就地制造,而且制造技术易于掌握。总而言之,纸是一种万能材料,自有史以来人类用过的所有其他材料都无法与纸媲美,也只有纸被人类使用的时间最长,到目前为止两千多年仍未被其它材料彻底取代,而在今后很长一个时间内也还会如此。纸作为全世界各国的通用材料,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它的出现是书写纪事材料史中有划时代革命性意义的重大发明。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