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手工造纸历史与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862
颗粒名称: 富阳手工造纸历史与现状
分类号: TS766
页数: 1
页码: 2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富阳手工造纸历史悠久,几度沉浮,元书纸等曾名噪一时。现面临失传危险,多种纸类已停产。为适应市场,土纸制造手工艺正变革,融入现代自动化技术,研发新纸型。老艺人认为应传承手艺,但不必一成不变。
关键词: 富阳 手工造纸 历史现状

内容

富阳手工造纸,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据考证,富阳的造纸历史与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几乎同步。随着历史的不继变迁,富阳土纸几起几落,富阳的纸文化却随着这门手艺活,融合进了这座城市千年的沧桑之中。在很多老艺人的眼中,富阳的历史就是这一张张白纸构筑的传奇。
  几度沉浮的历史
  明代以前对富阳土纸的记录很少。但到了明末清初,富阳的元书、井纸和赤亭纸被称为当时的“三大名纸”,曾被朝廷列为“锦夹奏章”和科举考试专门用纸,到了本世纪30年代,富阳土纸制造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当时富阳元书等土纸在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西湖博览会上频频获奖,而土纸产业发展更是迎来了巅峰。
  据《浙江之纸业》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富阳县有槽产10069厂,拥有纸槽10864具,土纸产量11816323担,产值8667912元(银元),占全省土纸产量的4196。”富阳土纸不但风行全国,还行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其后随着日本侵略,富阳土纸进入低谷。但解放后,又一度兴起,湖源等地在60年代曾被定为国务院用纸生产基地,并且因为制造出超级元书纸而名噪一时。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土纸制造受到现代造纸技术的强烈冲击,现在富阳手工造纸技术后继乏人,很多手艺和纸类都已经失传。
  手艺面临失传危险据调查,2001年-2005年,我市存在的土纸品种主要有元书纸、书画纸、祭祀纸、四六屏(一种卫生纸)、机制引线纸、乌金纸(2002年已经停产)。过去富阳的三大名纸元书、井纸和赤亭纸,后两者已失传。富阳最具代表性的纸类按原料分有竹料纸、草纸、皮纸,其中皮纸也早已经停产,手艺濒临失传,生产草纸槽厂也越来越少。而原来名噪一时的超级元书纸也因为评定机构的撤销而不再有人生产。长期研究土纸的周关祥老人告诉记者,过去供销社等单位有行家评定纸的等级,纸品分为超级、一级、二级、三级,评定的主要标准是纸张的成色、韧度等。老艺人李法儿介绍,要做出超级元书纸关键是要看原材料的好坏,做工的精细程度和水色三方面因素。
  为适应市场,土纸制造手工艺在悄悄变革
  记者在湖源乡采访时,看到有的土纸生产厂家,已经在传统的工艺流程中加入很多现代自动化技术。开办纸厂的李伟军告诉记者,现在做元书纸的工艺流程中,在敲料、磨料、搅拌等环节我们都吸收了现代造纸技术,以期提高土纸的生产效率。他说,土纸手艺最大的问题是生产效率不高,现在日本台湾的很多客户订购量在逐年上升,如果生产力跟不上,质量再好也没法占领市场。
  记者了解到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李伟军还特地自主研发了70×138和60×180等超大型的元书纸,来满足日本、韩国客户的要求。他说,前几天受邀请去北京参加了文房四宝交易会,他感觉富阳的土纸产业要想继续发展,就应该进行变革以跟上潮流。很多老艺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流露出这一想法:把土纸的手艺传下去,但并不是说,传统手艺就一定要一成不变,自己的手艺说不定就在老祖宗手里头变了好多次呢!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新建村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重要产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书从手工造纸的渊源与发展、产区分布、品种规格、工艺工具、原料产量、价格成本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富阳新建村手工造纸的技艺与文化。同时,介绍了当地品牌纸品与有贡献人物,以及土纸生产的技术革新与书画纸的新发展。最后,探讨了富阳手工造纸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关祥
责任者
李法儿
相关人物
周关祥
相关人物
李伟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富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