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洪记”靛样毛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826
颗粒名称: “顺洪记”靛样毛纸
分类号: TS766;K825
页数: 3
页码: 125-1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富春街道杨梅山村的陆光浩生产的定样草纸,以高品质稻杆为原料,工艺复杂精细,洁白无瑕,品牌为“顺洪记”。该纸在日本用作海上航运帐本,国内则作为高级擦油用品。其落水不化、字迹不退的特点,深受欢迎。
关键词: 品牌纸品 靛样毛纸

内容

富春街道杨梅山村,是个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小山村。在清末民国初,该村曾有一位名叫陆光浩的农民生产过一种高档的草纸,称作定样草纸(一说靛样)。不仅闻名遐迩,而且远销日本,被人们称为“飘洋过海必用之纸”。
  生产定样草纸的要求极高。
  首先在选料上,稻杆必须洁白。通常选用种在山垅田里或沿溪边田的洋尖稻草。为此,对水稻施肥亦有讲究,如施用猪牛栏畜肥的一定要经过另外堆放,先进行发酵腐熟,否则绝对不用,以防稻杆不洁而致纸呈异色。最好是当年仅施石灰的稻草。不用在收割前倒伏的稻草。当稻谷长到有八九成熟的时候就要割倒,第二天便成垛堆好。如果遇到下雨天,草堆的顶上要加草盖。堆放半月掉头翻身。再过半月后,要摊开晒草。通常按太阳光的强度大小,晒两到三天。然后腌草,腌草的石灰要用青云桥石灰厂生产的石灰,它的质量好。腌草过程中要翻料3至4次,通常每周一次。料熟了,用两只体大力壮的水牛踏料。一般一塘料(即可做40一50块纸的草料)分三批踏好,中间相隔3-4天一批。每批料要踏两天。接着是洗料。陆光浩家用的是专门洗料塘,置于自家稻田内。上有山溪水流注,料塘水流向稻田做肥料。据说这种田的稻草杆子特别白,尤其适合做定样草纸。做纸专由陆光浩的大儿子良智操作,要求帘平,纸帘四角料浆均匀,纸面厚薄一致。除了一张上好的帘具外,在槽的左手边放一把眉毛钳,右手边放一只缝纫针,以便在抄纸时剔去留在帘纸上的稻草节或谷壳之类的污杂物,使得做出来的纸张洁白无疵。扦毛纸要求堆叠成直线上升,不偏不倚。草皮晒场上晒纸要抢露水——这也是关键的一着。这样晒好的纸特别平整、洁白、漂亮,确保这种纸的品牌质量。要求是第一天晒到中午收起,因下午的太阳光太猛,易使纸张发皱或集边;第二天继续晒半天。撕毛纸(分纸)手势要轻,用力要匀,速度宜缓,以免撕破、变形,同时撕好的草纸要摆整齐,叠放平整。磨纸,必须细致巧作,这也是一道重要的装整工序。
  陆光浩的定样草纸品牌为“顺洪记”,由富阳县城里的“义泰”纸行收购,价格不菲。
  据说,定样草纸在日本用作海上航运帐本记帐之用,具有落水不化,字迹不退的特点。日本乃一岛国,东南西北面背水,又是台风、地震频临之地,藉纸以防不测之虞,也属科学,或许这正是“飘洋过海必用之纸”之意。
  在国内,定样草纸为当时的妇女和艺人在化妆、卸妆时的擦脸之用。因其具有较强的吸收油脂功能,且手感柔软,不仅不伤人脸面,而且感觉很舒服,当时是一种高级擦油用品。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新建村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重要产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书从手工造纸的渊源与发展、产区分布、品种规格、工艺工具、原料产量、价格成本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富阳新建村手工造纸的技艺与文化。同时,介绍了当地品牌纸品与有贡献人物,以及土纸生产的技术革新与书画纸的新发展。最后,探讨了富阳手工造纸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阅读

相关人物

陆佐华
责任者
黄品耀
责任者
陆光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富阳县
相关地名
梅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