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扶与富阳元书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820
颗粒名称: 李扶与富阳元书纸
分类号: TS766;K825
页数: 3
页码: 111-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富阳元书纸是南宋时期兴起的传统手工竹纸名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市场定位受到欢迎。历经改进,成为学子簿籍和文化用品的首选,并远销海外。
关键词: 品牌纸品 李扶 富阳元书纸

内容

元书纸是富阳传统手工竹纸中的著名品种,它呈淡米黄色,纸质松软,纸面略显毛茸,有明显帘纹,略带淡雅的竹子自然清香。一般用于书写、裱画或制作帐册簿籍,印制描红纸、信笺等。
  用竹造纸是我国古代造纸史上一个重大的原料和工艺突破。富阳盛产竹子,竹林面积和毛竹立竹量均占浙江省的第二位,仅次于有“竹乡”之称的安吉。加上富阳素有手工造纸的传统,因此,竹纸历来是富阳传统手工纸生产中的一大名品,产品名目繁多,其用途也各不相同,其中以富阳元书纸最为著名。
  富阳元书纸据传始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今杭州市)之后,杭州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文恬武嬉,耽乐湖山,醉生梦死,加上中原地区的大批勋戚、达官、富贾、士子南渡杭州,促进了杭州经济的畸形繁荣,成了全国最大的消费型都市。在文化消费方面,随着宋代最高学府国子监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迁到杭州,大量的国子监监本书籍大都在杭州开雕印刷;宋代文人有编撰前人或自己个人著作出版刊行的风尚,随之而起的是杭州民间刻书业的兴起,书坊、书肆星罗棋布,遍及杭州的大街小巷,杭州成了全国的印刷业中心。陆深在他的《金台纪闻》一书中说:“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郡最下”,可见当时杭州印刷业在全国的地位。吴自牧在他著的《梦梁录》卷十三中记载,杭州的书铺、裱褙铺、纸铺、纸扎铺等专门经营纸和纸制品的商行店铺,“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印刷业的兴盛,增大了对纸张的需求。囿于当时的运输条件,原先从川蜀、闽、贛等纸产区调运纸张不仅路途遥远,难以为继,而且运输成本高昂,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纸张需求,势必要寻觅距杭州较近的纸产区生产价廉质优的印刷用纸。作为杭州近郊的富阳,本来就有造纸的习惯和基础,而且皮纸有名品,史有记载。于是,南宋朝廷饬令时任富阳知县的李扶在富阳督造印书纸。
  李扶,字持国,建州松溪(今福建省松溪县)人,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据《宋诗记事小传补正》卷三载,他曾任兴国军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县丞,摄大冶县(今湖北省大冶县)事,在任期间“招抚流散,安集田里,百姓晏然”很有政绩和口碑。绍兴二十二年(1152)调任富阳知县。李扶的家乡建州松溪县,也是著名的竹纸产区,他利用富阳盛产毛竹的优势,雇请建州纸工来富阳,抄造竹纸。但几经试制,终因富阳竹纸脆软疏松,纸面毛茸,不堪印书。但可供国子监生起草文稿和练习书法之用,故称其纸为元书纸。元书有文章、书法草稿之意。自从元书纸有了其用途的标准定位之后,富阳纸工对元书纸的抄造工艺不断改进和改良,技艺精益求精,形成颇具特色的制作方法。
  富阳元书纸从削竹断料烘焙成纸,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生产全过程约需六十天,因此,纸农有“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的谚语和“敬惜字纸”的劝诫,道出了传统手工造纸的艰辛。尤其是富阳元书生产过程中的人尿发酵法,是有别于其它竹纸产区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工艺手段。用人尿发酵,因尿液中含有氮的代谢物尿素[化学式CO(NH2)]及嘌吟类化合物尿酸及盐类,能加快竹料的发酵腐烂,对竹类纤维的损伤较小。人尿发酵法,是富阳纸工在长期实践中的一项发明和创造。
  由于富阳元书纸工艺独特,市场定位准确,因而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富阳民间谚语有“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之说,意为勉励学子用功读书,专心作业,只要认真用完十件元书纸,就有望考中进士。由此可见,富阳元书纸之用于学生簿籍,由来已久,蜚声于国内。自南宋直至近代,江、浙、沪乃至京、津,都设有专营富阳元书纸的纸行、店铺。用富阳元书纸制作的中式帐簿、描红纸、各式信笺、大字簿等文化用品,更是遍及城乡,被广泛使用。又据张静庐所著《中国出版史料补编》记载,民国初期,富阳元书纸是浙江省手工文化用纸中惟一的出口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富阳新建村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重要产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书从手工造纸的渊源与发展、产区分布、品种规格、工艺工具、原料产量、价格成本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富阳新建村手工造纸的技艺与文化。同时,介绍了当地品牌纸品与有贡献人物,以及土纸生产的技术革新与书画纸的新发展。最后,探讨了富阳手工造纸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秉谦
责任者
李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富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