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光复印纸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69
颗粒名称: 五、感光复印纸厂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299-3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感光复印纸厂位于上海喜泰路237号,前身为马江晒图纸公司,创建于民国28年(1939年)。经历多次改组和合并,1966年改名为上海感光复印纸厂。该厂主要生产晒图纸和气相防锈纸,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开发了多种新产品,如蓝线晒图纸、无碳复写纸等。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市、国家轻工业部的奖项。1990年年产量2110.8万吨,产值2872万元,年销售金额2806万元,利润总额304.4万元,实现税利435.8万元。
关键词: 上海市 国有企业 感光复印纸厂

内容

厂址在喜泰路237号。前身为马江晒图纸公司。民国28年(1939年)王智君集资银洋1.6万元,在斐伦路(现塘沽路139弄8号),开设马江晒图纸公司,从业人员15人,主要生产蓝底白线晒图纸。抗日战争初期,该公司从敌占区迁往爱文义路(现北京西路35号)维持生产,年产湿法显影、微湿法显影、干法显影及二底晒图纸70~80万米。原斐伦路工场被日本樱井兴业株式会社侵占。抗战胜利后,樱井兴业株式会社被定为敌产,由国民政府经济部没收。民国35年,马江公司经理王智君出资买回斐伦路工场,扩大晒图纸生产,并改名为马江晒图纸厂。
  上海解放后,马江晒图纸厂属上海市轻工业局文化教育用品工业公司领导。1956年与强生化工厂、开利工业社、沪江晒图工业社、一大化工社、标准晒图工业社合并,沿用“马江晒图纸厂”厂名,并迁往南京西路764号四明大楼底层集中经营生产。1962年7月,划归上海造纸工业公司领导。1966年8月结合技术改造迁往喜泰路237号,同年10月21日,易名为上海感光复印纸厂。
  主产晒图纸、兼产气相防锈纸等。1956年马江和强生等小型晒图纸厂合并时,仅有6台30~40年代的涂布机,产品仅有白底紫线晒图纸及棕线二底晒图纸2种。从60年代起,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开发了蓝线晒图纸、黑线晒图纸、薄型蓝线晒图纸,快速干湿二用晒图纸、无碳复写纸及气相防锈纸等新产品。产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1961年年产晒图纸11.2万卷,1965年17.3万卷,1975年达到24.2万卷,1985年上升到52.1万卷。无碳复写纸的产量1981年10.2吨,1985年40.5吨,1987年达到142.5吨,1990年上升到504.3吨。生产的蓝线晒图纸在1976年全国晒图纸质量评比中获得“优胜奖”,次年又获市轻工业局“优质产品证书”,无碳复写纸于1980年和1981年先后荣获上海市和国家轻工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重氮盐黑线晒图纸于1981年获国家轻工业部“重大科研成果四等奖”;涂塑照相纸基及防透明照相纸,1982年获市“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引进的无碳复写纸生产线,1988年2月被市轻工业局评为“优质建设项目”,同年12月被批准为“市级先进企业”。
  1990年,感光复印纸厂占地面积14453平方米,建筑面积7207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346万元,净值1042.6万元,流动资金92万元,职工240人,生产晒图纸22.4万卷,无碳复写纸504.3吨,年总产量2110.8万吨,产值2872万元,年销售金额2806万元,利润总额304.4万元,实现税利435.8万元。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智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感光复印纸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