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技术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技术交流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4
页码: 283-2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造纸业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间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活动,接待来自12个国家的34批127位代表团及专家。其中,1974年日本制纸联合会代表团和1983年美籍华裔造纸专家任远先生等的访问,促进了双方在制浆造纸工艺、设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些活动有助于我国造纸业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 上海市 对外交往 技术交流

内容

1974年4月30日,由日本王子制纸厂专务理事为团长的日本制纸联合会代表团一行18人先后访问立新(宏文)造纸厂和红卫(中版)造纸厂,并就地进行了技术交流。日方主讲真空圆网及加工纸概况,我方主讲稻草浆制备工艺。上海造纸木材公司及有关造纸厂21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交流。1983年8月24日美籍华裔造纸专家任远先生及詹龙珠女士应上海造纸研究所之邀来沪讲学。两位专家在沪逗,留的10天内,先后讲授了“造纸助剂的研制与应用”,“国外造纸添加剂的发展趋势”,“硫酸盐制浆废液的综合利用”,“国外造纸专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安排”等专题,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造纸业的关心支持。参加这次讲学活动的除上海造纸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外,还有外省市的造纸业及设有造纸专业的高等院校的80名工程技术人员及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1990年底,应邀来沪讲学与交流技术的有日本、美国、法国、南斯拉夫、奥地利、瑞典、新西兰、联邦德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2个国家的代表团及造纸专家34批127人次。其中美国最多,共15批70人,日本次之共6批45人。讲学及交流内容涉及当今世界各国在制浆造纸工艺、设备、化工、原料、专用器材等方面的新成就、新发展。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人物

詹龙珠
相关人物
任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意大利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法国
相关地名
南斯拉夫
相关地名
奥地利
相关地名
瑞典
相关地名
新西兰
相关地名
联邦德国
相关地名
瑞士
相关地名
芬兰
相关地名
澳大利亚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