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宣传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39
颗粒名称: 五、宣传教育
分类号: D261.3
页数: 3
页码: 259-2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过抗美援朝、民主改革、对私改造等宣传教育,提升职工阶级觉悟;面对困难,职工无私奉献;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坚定党的领导。
关键词: 上海造纸 党群 中国共产党 宣传教育

内容

1.抗美援朝
  上海解放初期,党对私营企业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一般都是通过各厂工会进行的。1950年11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言后,当时领导上海造纸系统各厂工会的上海化学工会,立即发动各厂职工响应号召,增加生产,支援前线。
  1951年7月,上海化学工会又联合上海市造纸同业公会,召集造纸系统各厂的劳方和资方代表,举行劳资代表会议,商讨以增产节约来捐献飞机大炮的具体方案以及实现措施。会后,各厂工会发动职工迅速行动和积极落实,并团结各厂资方改善经营和管理,经过劳资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操作,各厂都创造出历史上最高产量,按照商定方案,进行提成捐献,其总金额相当于11架战斗机,同时还捐献10万余元,转请上海市民政局统一办理优抚烈军属。
  2.民主改革
  1952年,造纸系统各基层工厂,在所在地区中共区委领导下,开展职工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民主改革”运动。广大职工回忆对比解放前后的亲身经历,诉旧社会所受之苦,思新社会所得之甜,提高了阶级觉悟,确立起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思想,纷纷起来检举揭发社会上、本单位的反革命分子和坏人坏事,涌现出一批经过锻炼和考验,并坚决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分子,光荣地被发展入党。
  经过民主改革,提高阶级觉悟,发展共产党员,为各基层工厂建立党的组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华造纸厂在中共北郊区委领导下,经过民主改革发展32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大明造纸厂,在中共江宁区委领导下,经过民主改革发展党员6名,也建立了党支部。神州造纸厂,在中共提篮桥区委领导下,经过民主改革,发展党员8名,建立了临时党支部。造纸系统的大部分单位都在民主改革后建立了党组织。
  3.对私改造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布后,造纸系统广大职工经过各厂党组织的宣传教育,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性,也是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因而积极参加“一化三改造”的各项活动。
  1953年和1954年,起先是江南造纸厂,然后是造纸系统所有工厂,都在各区区委领导下,普遍通过建立增产节约委员会,由广大职工根据党对私营企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进行监督贯彻。
  1955年和1956年,造纸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积极推荐和输送优秀职工,参加全市的公私合营工作,有的在造纸行业,有的到别的系统,担任公方代表或其他职务。1954年1月~1955年10月,造纸系统的私营企业全部实现公私合营。
  4.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布后,经过党组织宣传教育,广大职工认识到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1958年,造纸职工意气奋发,日以继夜忘我劳动,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以极大热情投入“大跃进”。但出现高指标,浮夸风,片面追求产量、产值,造成纸张水份奇高,质量低劣,产品积压,原料浪费,还造成机器设备超负荷和带病运转等后果。
  1959年,造纸原料供应紧张,广大职工千方百计,找米下锅,四出寻觅一切可以用来造纸的植物纤维。与原料不足的困难作顽强的斗争。
  1961年,粮棉供应紧张,国家发生困难,造纸系统有209名职工回乡支农,其他职工也在共产党员带头的影响下,节衣缩食,上交计划供应的布票、粮票、油票和肉票,还捐献棉衣、棉被支援灾区人民,以减轻国家负担。
  5.社教运动
  1964年,造纸公司党委成立不久,根据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造纸系统的部分工厂中开始进行。
  是年7月,由市轻工业局局长陈克奇带领30人组成的工作队,进驻被确定为轻工系统“四清”运动重点单位的大明造纸厂。同年8月,由市计委副秘书长方祖荫带领20人组成的工作队,由造纸公司党委书记蔡根福带领31人组成的工作队,先后分别进驻被确定为“四清”运动试点单位的中国版纸厂和利华造纸厂。
  196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有关指示,“面上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建设,同时也要适当的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因此造纸系统除上述三厂外,所有工厂分三批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四清”运动中止,党对职工的宣传教育,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另搞一套所代替。
  6.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
  1978年,造纸党委重建后,结合“二清查”(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运动,联系“要不要搞好生产”等10个要不要的大讨论,先后召开8次揭批大会,有近万人参加。随着各厂、车间、乃至班组,也都联系实际,纷纷召开大小揭批会议。如受帮派体系毒害很深的上海纸浆厂,通过“要不要党的领导”的讨论,重点揭批了该厂在上海地区影响极坏的造反头头、帮派体系的罪行,提高了党组织的威信。受无政府主义影响较大的江南造纸厂,通过“要不要规章制度”的讨论,重点揭批了该厂搞无政府主义的几个坏典型,推动了“工业学大庆”活动的深入开展。造纸系统通过上述活动和大量工作,全面完成当年各项生产指标,尤其是产量、质量和利润,都创造了十年动乱以来未曾有过的最佳水平。
  7.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中共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其历次中央全会的精神,各厂党组织都在职工中认真传达贯彻,使职工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必须一起抓,并落实到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中去。
  1984年,被局命名为文明单位的有新华造纸厂、宏文造纸厂和华伦造纸厂。1985年,被市命名为文明单位的有中国版纸厂,被局命名为文明单位的增加松江纸浆厂和江明造纸厂。1986年,被局命名为文明单位的又增加华丽铜版纸厂和造纸机械配件厂。
  上述活动,推动了职工的普法教育。参加轮训者共15444人。轮训后,职工懂法用法,新华造纸厂职工运用合同法,挽回了基建不达标的损失。轮训后职工知法守法,1987年职工犯罪率低于市、局下达的指标。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人物

蔡根福
相关人物
陈克奇
相关人物
方祖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新华造纸厂
相关机构
中国版纸厂
相关机构
上海纸浆厂
相关机构
宏文造纸厂
相关机构
华伦造纸厂
相关机构
松江纸浆厂
相关机构
江明造纸厂
相关机构
华丽铜版纸厂
相关机构
造纸机械配件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