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2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设施
分类号: F272.92
页数: 7
页码: 241-247
摘要: 本文讲述上海市造纸工业生活设施包括职工食堂、托儿所、浴室、医疗设施情况。
关键词: 上海市 造纸工业 生活设施

内容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大多数企业生活设施极为简陋。
  解放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职工生活设施逐步得到改善。60年代初,已建有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1个,职工食堂39个,浴室24个,医务室26个,托儿所和哺乳室25个,幼儿园2个,集体宿舍16个,部分企业还建有足球、篮球、乒乓、图书馆、阅览室等体育、文娱活动场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基层企业对改善职工的生活设施,重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在上海市轻工业局的统一部署下,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普遍开展“生活后勤工作厂际竞赛”。1985~1987年,开展“生活设施达标活动”公司对各基层企业采取督促指导,拨款扶持等办法,以促进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生活设施达到,上海市政府规定的标准要求。在这3年中,全行业各厂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设施的费用达176.3万元。使各企业的职工食堂、浴室、托儿所、医务室、厕所以及文娱体育活动等场所,在不同程度上都进行了改造、装修,并增添了食堂、医务室等方面所需用的机械、电器、医疗等设备。由于各基层企业的积极努力,至1987年底,经过上海市轻工业局和公司的检查,抽查验收,造纸行业所有企业的职工生活设施,均已达到最低生活设施标准,其中有4个造纸企业获得上海市轻工业局颁发的“生活设施合格证”。
  一、职工食堂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企业职工的膳食,有厂方全部供应和部分供应、工人自理三种形式。厂方供膳,采取共食制,一般4菜1汤,8~10人一桌,但大多数企业,只有烧饭间,没有食堂,工人用餐,由饭师傅送至工作场所就地用餐。厂方部分供膳,一般只供应男工和职员。工人自理就餐,家住附近的回家吃饭,有的由家属送饭,而家住较远的工人,则自带饭菜上班。
  解放初期,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合营企业先后建立了职工食堂,并按本企业职工就餐人数,相应配备炊事员和食堂管理人员。总务科或行政科是职工食堂的主管部门。除部分企业由一名副厂长分管生活管理工作外,一般由各基层企业的工会主席分管这项工作。职工食堂建立初期,职工全部由企业供膳,伙食费标准不一,最高每人每月20元,最低的10元,一般在15元左右。就餐仍采用共食制。
  1954年和1956年经过工资改革,各基层企业将原由企业负担的职工伙食费折算成货币并入基本工资后,职工伙食开始自理,并将共食制相继改为分食制,使用饭菜票(代价券)就餐,饭菜售价,企业只算成本,水、电、煤费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均由企业补贴。1956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共建有职工食堂32个,可容就餐人数4292人。
  1960~1962年,在经济困难时期,主副食品匮乏,上海造纸工业公司组织各基层企业建立副业生产专业队,有的企业利用厂区空地种菜,创办饲养场养鸡养猪,有的企业进行厂社挂钩,垦地种菜,尽力改善职工伙食。中国造纸厂在这一时期,养猪84只,家禽200羽,除供应本厂食堂改善伙食外,还拨出525公斤猪肉分发给全体职工。
  1963年以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所有基层企业,都建立起职工食堂,有的企业还增设了小食堂为病号开“小灶”。并普遍建立食堂管理制度,重视饮食卫生,讲究花色品种;食堂工作人员上班执行“三白四勤”(白衣、白帽、白口罩、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勤剪指甲);规定厨房、主副食品仓库、饭厅做到无油渍灰尘,无苍蝇、蟑螂、老鼠;窗明地净;采购进厂的食物必须经医务人员验收,以防食物中毒;生熟食物严格分开,各种餐具、容器等物均须经消毒后使用。食堂帐目公开,按月公布。膳食在冬季保持三热(饭热、菜热、汤热);在夏季严禁隔夜食物出售。
  1979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开展“生活后勤工作厂际竞赛”。1985~1987年,又开展“生活设施达标活动”,促进了各基层企业职工食堂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全行业41个基层企业共建有食堂60个,并装修得焕然一新,瓷壁地砖,改长桌长凳为圆桌椅子,厨房增设冬天饭菜保暖设施,夏季安装纱窗纱门,增添冰箱、冰库、烘箱、轧面机、拌面机、摇肉机等各类炊事设备。中国造纸厂在1953年时,职工就餐还没有固定食堂,只有一个简易木棚作为厨房。1954年建造的职工食堂,也是因陋就简,因年久失修,至1982年发生食堂屋顶中梁断裂,成为危房。1983年,择地另建,面积达340平方米。其中饭厅140平方米,厨房200平方米,设有米库、调味品储藏室、熟食间,并设有冰箱1台,蒸饭箱2台,摇面机1台,摇肉机1台。该厂从1982年起试行“食堂工作质量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制,按“标准”对食堂人员进行考核,使职工食堂的伙食有明显改善,增加了花色品种,提高了饭菜质量,点心花色品种月度累计不少于20个,小菜品种不少于30个。1985年,被轻工业局评为生活设施全优单位。
  二、托儿所
  1.幼托机构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除少数企业在门房间放几条木凳供女工哺乳外,均无幼托机构。有些企业一旦发现女工怀孕即被辞退。
  解放后,上海造纸工业企业逐步腾出厂房,因陋就简改作哺乳室、托儿所。至1956年,全行业已建有托儿所10个,幼儿园2个,哺乳室14个。可容纳哺乳、入托婴幼儿479人。1957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3个托儿所,可容纳哺乳、入托婴幼儿527人。幼托条件亦逐步有了改善。天丰造纸厂在解放初期,仅设有10平方米的哺乳室,至1954年,腾出一间面积30平方米的厂房改作托儿所,但环境嘈杂。1956年又在生活区东首新建40平方米的托儿所,结构较好,环境清静。
  1964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入托婴幼儿逐渐减少。部分企业的托儿所随之停办,宝山、中国、海龙三家造纸厂,在1959年联办的托儿所,至1965年,因入托婴幼儿人数减少,联办托儿所就此取消。职工的婴幼儿由企业各自转入就近里弄托儿所。
  从1980年起,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招收育龄女职工较多,遂出现婴幼儿入托难的矛盾,引起各基层企业的重视,把解决婴幼儿的入托问题,重新提到议事日程,有的想方设法扩大面积,有的重新办起托儿所,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1985年,开展“生活设施达标活动”以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幼托机构的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中国版纸厂在1956年创办的哺乳室、托儿所几经搬迁,到1986年建筑面积扩大到90平方米,1987年又增设幼儿园,建筑面积达169.7平方米,托儿所、幼儿园均设有护理室、营养室、冲洗室、午休室,以及幼儿活动场所。
  2.保育队伍
  解放初期,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人员,大都从企业中抽调出来的身体健康、表现较好的中年女工。但一般文化较低,缺乏保育专业知识。尔后,随着企业新工人的增加,对保育人员逐步进行调整,将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的中青年女职工调入托儿所,充实力量。至1963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员已发展到67人。为提高保育员的素质,各基层企业除组织部分保育员参加上海市工会联合会或地区卫生部门举办的保育员训练班学习外,大部分企业采取由企业的医务人员负责辅导,有的则由企业所在地区的上级卫生机构指定医院下厂督促指导。
  1980年以后,随着企业整顿工作的开展,各基层企业的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加强,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保育员进行脱产专业培训,使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员素质普遍提高。中国版纸厂,共有保育员16人,其中营养员2人、卫生员1人、教师6人,均经过杨浦区中心医院专业培训。在实践中,能贯彻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他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分为小、中、大三个班,进行护理,制订幼儿食谱,重视营养;建立健康检查制度,进行每日晨检,做好观察记录。添置各类玩具、图片、图书,按不同年龄分别进行启蒙教育。至1988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员队伍已扩大到120人。
  3.暑托班
  1983年后,由于学龄儿童放暑假而家中无人照顾,给职工带来困难。为此,又开办学龄儿童暑托班,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三、浴室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职工浴室设施,工人洗澡,只得自备盛水具,拎水至隐避角落里冲洗。热水大都使用烘缸回汽水。少数企业虽有浴室,但狭小简陋。中和造纸厂男浴室只有3平方米,1米高的一只小水泥池;女浴室只有一个房间,由女工自己拎水冲洗。前卫造纸厂仅在锅炉烟弄处砌有10平方米的一只简易浴池,没有其他设备。
  解放初期,上海造纸工业系统部分厂逐步开始建立职工浴室,但一般面积较小,设备简单。1953年,天丰造纸厂在锅炉房隔壁腾出一间矮平房约20平方米,一分为二,改作男女浴室,仅砌有男女浴池各一只,无其他设备。
  1956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建立职工浴室的企业已有23家,但浴室的设施较差,面积小,洗澡拥挤。一些尚未建立职工浴室的企业,则采取发放浴券或洗浴费。
  1959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人数逐年增加,全系统的职工浴室亦随之得到扩展,至1977年已增至48个。浴室设施也逐渐得到改善,增设了更衣室和淋浴莲蓬头。部分企业的职工浴室,在冬季还装有取暖设备。原集体使用浴池洗澡的女浴室,均改装淋浴设备,有利于女职工的清洁卫生,身体健康。
  1979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开展“生活后勤工作厂际竞赛”后,职工浴室的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国丰造纸厂职工浴室条件一直较差。1980年进行改建后,面积121平方米,男女浴室均有淋浴装置,有更衣室、热水汀取暖器。华丽铜版纸厂于1982年扩大装修后的职工浴室,设施齐全,1986年,被评为轻工业局一流生活设施。
  至1987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所有企业,均建有职工浴室,大多数的职工浴室,经过改造装修后,面积扩大,配套设施齐全。有的浴室地上铺马赛克,墙上贴瓷砖,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并建立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清洁工作,按时开放,保证职工使用。
  四、医疗设施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企业均无医疗设施。工人生病,医疗费用自理,而工人所得的微薄工资,无力就医,只得小病能拖则拖,抱病上班,得了重病听天由命。解放后,各企业陆续设立医务室,实施企业与医院挂钩,实行职工劳保治病,开办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加强了职工医疗保健工作。1。医疗机构
  医务室1950年4月31日,国营勤丰造纸厂首先设立医务室,对职工实施医疗服务。嗣后,利华造纸厂,中国版纸厂,天丰造纸厂相继建立医务室。1956年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医务室逐渐增加,至1957年,设立医务室的厂家增加到23家。1980年以后,全系统的医务室不但数量有增加,而且在医疗用房、医疗设备、医务力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加强。中国版纸厂于1951年在一车间完成工段的底楼,腾出一间厂房因陋就简改为医务室,环境嘈杂,条件较差,医务室仅有一些红、紫药水和常用药品。至1990年扩建后的医务室建筑面积达142.2平方米,设内科、外科、妇科、传染科、药库、药房、观察室等,并配有激光理疗仪、心电图、肝炎消毒器等医疗设施。
  1983年,各基层企业的医务室相继改为保健站。至1990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已建有保健站的企业达36家,配有激光理疗仪的企业有6家,配有心电图的企业有4家。
  职工疗养所为利于患有慢性病或工伤后的职工康复治疗,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在1957年租得武夷路127号占地面积7197平方米(建筑面积1174平方米)花园洋房1幢,建立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于1958年1月1日正式开业。全所有床位60只,除设有常规化验所需的设备外,无其他的医疗设备。共有职工14人,均在本系统企业内借调,其中所长、医生各1人,护士、炊事员各3人。疗养对象为肺结核、慢性病患者和工伤病员1959~1960年扩大疗养范围,凡因疲劳过渡而致身体虚弱的职工、先进生产者和老年工人均可入所短期休养。床位数从原有的60只增加到80只。职工疗养人次比1958年增加40%。
  1961年10月,该疗养所与食品公司及日用化工工业公司3家合办,更名为“上海市造纸食品日用化工工业疗养所”并由合作三方7人组成疗养所管理委员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食品公司退出,改名为,“上海造纸日化工业职工疗养所”。1984年,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安排,武夷路127号疗养所所在地改作为外国驻沪领事馆馆舍,遂于1984年9月20日停办。1986年2月,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在武夷路477号重建职工疗养所。全所占地面积2070平方米,建筑面积639平方米,平台面积127平方米,绿化面积130平方米,设有心电图仪1台,红外线真空治疗机、音频治疗仪三大常规化验设备各一套,共有职工29人,其中所长1人,医师4人,二级厨师2人。由于新址面积较小,乃由造纸工业公司独办,不再收治日化公司疗养病员。
  2.医疗队伍
  解放初期,各基层企业的医务人员,主要来自部队或从社会上招聘。国营勤丰造纸厂设立医务室时期,医务人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部队的卫生员,天丰造纸厂刚设立医务室时,医生、护士均从外省市招聘调入。1956年以后,各基层企业需要医务人员,事先须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报请上级卫生部门分配,或在行业内外相互调剂。在公司有计划的安排下,凡已建立医务室的基层企业,根据规模和职工人数均按比例相应配备了医务人员。至1957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共有医务人员63人,其中医生29人,护士34人,比1956年增加14人。其中医生增加8人,护士增加6人。
  1969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基层企业各自“选拔”2~4名工人学医,经过三四个月的培训后,成为类似农村“赤脚医生”的工人医生,参与医务室工作。为了提高工人医生的业务水平,1979年,上海市卫生局开始对这支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使之接近初中级医务人员水平,经全面考核,合格者继续留在医务室工作,并确定相应的技术职称。其余仍回生产部门工作。
  1983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队伍的扩大,建立保健站的企业已达36家,但医务人员显得紧缺。各基层企业遂抽调人员进行技术业务专业培训,充实医疗队伍力量,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经过1987年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上海造纸工业系统120名医务人员中,获得高级职称的医师有2人,中级职称的有23人,初级职称的有71人。
  3.医疗保键
  解放以来,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医疗机构以贯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防治方针。企业设立医务室以后,在职和退休职工,一旦生病,一般均由医务室负责治疗,按人设立病史卡,做好病情记录。对患有慢性病和高血压的职工,进行分类统计,并设立专卡,做到经常随访,定期复查,以稳定职工病情,及早康复。凡遇重大的伤病职工,经医务室诊断必须转诊的,则由医务室出具转诊证明,转入劳保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对病愈而尚需康复后才能工作的职工,则转入本行业疗养所或上海市总工会举办的工人疗养所进行康复疗养。19581984年的27年中,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共接收康复治疗的职工6071人次。
  各基层企业的医务室,在负责诊治职工疾病的同时,重视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黑板报、广播、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职工自我保健的意识。在50年代,为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医务室坚持每天下食堂,检查食品卫生,严禁变质食品、饭菜的出售。对食堂、托儿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一旦发现不适宜在食堂、托儿所工作的人员,立即建议组织调离,从60年代开始,每隔一二年,由医务室负责与劳保医院挂钩,确定日期,对全体职工进行体格普查。从1983年起,全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1988年初,上海地区流行甲型肝炎,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上海造纸工业系统自上而下组织疫情联系网络,加强领导,采取紧急防治措施。有隔离条件的企业,对肝炎病人迅速进行了隔离治疗。没有隔离条件的企业,在公司和地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配合下,利用尚未分配的新工房开设临时肝炎隔离病房,使染病者及时得到治疗。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