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质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57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质量管理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3
页码: 178-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造纸工业在质量管理上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全面提升的漫长过程。从解放初期的经验掌握,到1954年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再到“大跃进”时期的挑战和“文化大革命”的动荡,质量管理制度屡次受到冲击但也得以逐步完善。1960年代以后,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上海造纸工业的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 上海市 生产计划 质量管理

内容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在质量上缺乏明确的产品标准,检测手段也十分薄弱,绝大部分企业除对纸张尺寸和令重量予以控制以外,对其他质量要求则全凭老师傅的经验掌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1954年,上海造纸工业公司成立以后,对各企业的组织体制进行整顿。建立了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了必要的检测仪器,逐步制订了工艺规程质量检验制度和质量标准,开始对原料、半成品、成品按规定标准检查定级。通过质量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在职工中逐步普及质量指标的知识,扭转了操作工人以往在生产中只凭经验的随意性,促进了生产的稳定发展。如利华厂单胶纸的掉毛问题,通过稳定草浆蒸煮工艺,定装锅量,定碱的加入量,定液比和提高打浆的叩解度等工艺条件,提高了纸张的裂断长,使掉毛问题获得基本解决;又如天丰造纸厂生产的油毛毡原纸,通过规定原料配比及不同原料的打浆工艺条件,使裂断长由800米提高到1400米,终于达到了部颁标准。其他企业产品的质量也在原基础上得到普遍的稳定和提高。
  1956年,公司为统一掌握与监督各厂的产品质量以及试验研究工作,成立中心实验室,根据部颁产品质量标准,对各厂的产品进行定期抽查和监督,指导各厂产品质量检查及化验分析,协助各厂培训技检、化验人员。中心实验室的建立,对推动行业的质量管理,提高技检人员的业务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大跃进”(1958~1960年)时期,刚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制度受到冲击。质量管理一度失控,追求高产,粗制滥造,纸张成品率只有70.5%。纸张“黑、粗、厚”的现象严重。
  1961年以后,上海造纸工业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整个造纸行业的生产在1957年以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有所加强。全行业每月组织各厂进行质量评比,分类、列等,评比结果每月向各厂进行通报。与此同时,举办质量流动展览会,组织企业间技术互助,质量会诊,经验交流,访问用户,争取协作等活动。形成了各厂在质量上相互赶超的热潮,使质量得到逐年提高。1961年平均总成品率从1960年的70.5%,提高到86.7%,平均合格率从1960年的74.67%,提高到91.86%。
  1963年下半年,行业39个主要产品中,一类产品28个,占71.8%,二类产品11个。一类产品有了较大的提高,纸及纸板的成品率达到93.26%,是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针对行业自制浆产量低,原料品种复杂,质量不稳定的薄弱环节,大力提高自制浆的产量与质量,简化与稳定产品的原料配比,从而使产品质量更趋稳定。1963年行业自制浆的产量达到63000余吨,占全行业总用浆量的41%,其中大量漂白草浆与布浆用于生产书写纸、凸版纸、打字纸、胶版纸,使这些产品在质量上都达到了部颁标准。使纸张合格率从88.7%提高到98.8%。
  1965年,上海造纸工业遵照中央市委提出的“好字当头”工业生产方针,在全行业开展了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在产品质量方面,从加强生产技术管理着手,抓了“三稳定”(纸机车速稳定、原料配比稳定、工艺技术条件稳定)、“三加强”(加强技术检查、加强生产前技术准备、加强设备管理)。质量有显著提高,消灭了三类产品。极大多数产品的质量达到和超过本厂或行业历史先进水平,江南造纸分厂的特白打字纸、国丰造纸厂的条纹牛皮纸、大中华造纸厂的拷贝纸等。出口产品成为国外市场的名牌产品。行业总成品率达到94.5%,比1964年提高1.12%,是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在产品品种方面,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产品,同时根据国内外市场和国防、民用工业配套的需要,试制投产了华丽铜版纸厂的高光泽铜版纸、国丰造纸厂的柴油滤纸等10多种新产品。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10年,上海造纸工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被严重打乱,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都被当作“管、卡、压”而遭到破环,产品质量再度处于失控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逐步转入正常轨道。质量管理制度也得到逐步恢复。1979年5月,上海造纸工业贯彻了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制订的《造纸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条例》。这一条例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质量管理的任务,质量管理的组织,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管理,工艺设备管理,化验检查、标准化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奖惩,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各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使质量管理工作不仅得到全面恢复,而且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产品的国家标准、轻工业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比以前更加完备,所有产品都有工艺规程,杜绝了无标生产,从而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1982年,上海造纸工业根据国家经委的要求,在行业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把单纯的质量管理变为全面质量管理。各企业都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或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各厂领导及质量管理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并对职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各种工具,在各个管理点得到普遍的应用,促进了质量的提高、消耗的下降,让客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职工针对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或厂部目标方针中提出的课题,成立QC小组,通过PDCA循环工作法,使课题得到预想的效果。造纸工业公司定期召开成果发布会,表彰优秀成果,推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开展。许多企业都对本厂的产品制订了创优计划。1979~1990年,共有6只产品获得国家银奖、18只产品获得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6只产品获上海市优质产品称号。还有许多产品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如江南造纸厂的涂料印刷纸,宏文造纸厂的箱板纸,天章记录纸厂的静电复印纸,上海复写纸厂的复写纸,江明造纸厂的小卷卫生纸等。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机构

天章记录纸厂
相关机构
上海复写纸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